什么样的房子涨价空间大?

天津每日房产


首先可根据框架选择城市。一二线城市的涨价空间无疑是比较大的,城市选择基本决定了房子涨价空间。

然后从城市资源分配上筛选。哪个区域的房产升值大,可从以下几点去分析判断:

1.地铁交通。住宅周边附近交通发达,有地铁或正计划修地铁的城市,选择地铁口的房子地段肯定好;

2.教育资源。学区房特别是带有名校学位的房子一般是升值和保值的保证;

3.生活配套。比如超市、医疗和公园配套设施,生活方便舒适,房子投资价值也不错;

4.区域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新发展或旧改的区域往往提出发展方向和炒作概念,跟着政府政策选房大方向准没错;

5.质量品牌。小区设计、房子质量、装修情况、开发商品牌和物业资质等都会影响房子的价值,投资需要综合考量。




小罗乾闻


做为一个十多年地产从业人,亲眼目睹成都房价一次次上涨过程,给一点意见。所谓涨价空间大,就是现在便宜,以后会很大涨幅。那些成熟社区、学区房等肯定不是考虑范围,因为它现在已经不便宜了,买了升值空间也是城市平均升值幅度。不大会超出平均值。所以要想买到这类房,只有研究政策、研究城市发展。才能在房产投资中做到一本万利,这里我以成都近几年房价情况介绍一下。

成都2016年5月住宅均价7900多元/平米,2019年5月均价13600元。平均涨幅72%。但是有的楼盘在此期间涨幅超过300%。做为房地产投资人一定都想买到涨价300%的。做为成都人大家都知道,现在热炒的两大发展热点一个是天府新区,一个是天府机场。2010年天府新区规划,2014年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天府新区,当年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经国务院批准,预计2018年初具规模。一句话就是在南门再造一个万亿级GDP的新成都。这个规划可不得了。一市两城彻底改变城市格局,城市重心必定转移。哪里?两城连接的区域。

2015-2016年成都老城外往天府新区方向高兴区、华阳、中和、公兴等区域居然还有五六千的房子。我看准这个机会,2016年在该区域剑南大道保利叶语选择了一套116平米房子,价格5700元/平米。到2018年该区域房价基本都在15000-20000元。保利叶语的清水房也超过16000元。涨了300%多。

2018年成都市政府正式将该区域发展定位为中央活力区。当然啦,两城中间区域肯定是最有活力的区域。事实上成都现在的城市中心就在这里。我们以贯穿南北的地铁1号线为例。1号线共33个站。中间站就在锦城广场站,为什么?因为这里有环球中心,有市政府。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仁智地产赵君


同样一套房子,中介和开发商与专业的投资机构和评估机构给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中介和开发商给出的是价格,这种价格容易操纵和虚抬,而专业投资机构和评估机构给出的是价值,是要去除水分的,整个评估体系指标标准很多、很复杂,能给出相对准确的长期投资价值。简单举例介绍一下楼面价指标:投资房产一定要看楼价和楼面价的比值,楼面价是开发商竞拍得到的,是真实可靠没有炒作水分的,楼面价体现了这片地段的真实地价(当然也反映了附近二手房的地价),这种地价是绝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的、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也是开发商认可的。所以,同样的房价,我们要选择楼面价最高的那套房升值空间最大;相反,楼面价最低的那套房泡沫最大。换种说法,同样的楼面价的房子,卖价最低的房子泡沫最小、越体现真实的价值,是可以长期投资的;而卖价最高的房子泡沫越大,很容易高位接盘被套牢,需要许多年才能解套!


黄海万米金沙滩海岸


这个问题问的很无厘头。或者说这个问题问的难度超级大,有点哥德巴赫猜想的滋味。

如果要标准答案,那么就应该是这样的:在一线城市中心区、目前价格还没有涨起来的的低价的集学区房、地铁房于一身的设计超前10年的优质别墅。

你看看,在一线城市,那么就是房价坚挺的重要基础。又是在中心区,那更是无价之宝。

目前房价还没有涨起来,那么未来就有很大的涨价空间。

学区房,这是房价上涨的核心要素之一;地铁房同样道理。

设计超前,说明在未来很长时间之内,依旧满足居住需求;优质说明质量好。

还是别墅,这就可以飞天了。一线城市中心区的别墅,这样的条件不是万里挑一,而是千万里挑一了。这样的房子,理论上是有存在的可能。

在不同城市,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目前价格就是天差地别,所以未来的涨价空间也是迥然相异。

只能说,在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未来房价还有上涨的动力;国家重点部署的城市,房价也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单纯的要某一类房子涨价孔家大,那么应该就是一些拆迁房。拆迁房一分就是好几套,分到拆迁房的都是成本非常低,而且有的人一分就是好几套,甚至几十套的都有。他们为了套现一部分现金,一般都会低价出手一部分,因为成本太低,所以售价也不高,这样的房子很多时候涨价空间反而更大。

比如一个朋友从一个远房亲戚手里买了一套拆迁房。当时周边房价已经在1.8万左右,他买到时候是6000多元入手。这之间差价本来就很大,那么未来上涨空间也很大。不说未来,在他入手这处房子以后,已经有人出价翻倍,他还不愿意卖。

拆迁房也有一个缺点要小心,就是产权过户好像要5年时间。所以合同一定要做严密。


波士财经


房价上涨,有主动上涨和被动涨。

主动上涨一般是城市规划的利好、概念加持,比如杭州的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带去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带来高端人才群体,房地产需求也就瞬间提升。所以未来科技城新房摇号的中签率低于2%。

被动上涨就是内部需求的自然增长,一般因素有路段、教育资源、生活配套和自然资源等。

路段

大城市看商圈或CBD,小城市看行政中心或商圈。CBD和行政中心都懂,商圈就是商业聚集中心,类似万达或吾悦广场一样的综合体周边;

教育资源

这个不用过多介绍,学区还是很多家庭买房子的一个出发点,所以学区房价格也是一路高涨;

生活配套

这个类似与商圈的介绍,主要是生活方便,购物、交通、医疗等综合配套完善的房子。

自然资源

城市自然资源,类似湖景房、河景房或江景房以及有森林公园这样的城市绿肥支撑。

结语,房价上涨还是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楼市政策,产业和人口以及金融等。房地产投资越来越考验投资者的专业度。


房同城


这是一个伪命题,脱离了具体的客观环境、地域、时间来谈这个问题,是不对的,就算提些解决方案,也是难免错漏。

什么样的房子涨价空间最大?是从全球的角度来问?还是从全国的角度?是从单一省份来说还是单一城市?是从过去的纬度评判,还是现在的时间点评价亦或是未来3年?5年?10年的评估?

问问题需要严谨,回答问题也要严谨,不能误人子弟,更不能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草率的提供些错漏百出的结果。


花几分钟,简单做个评估,回答的前提:时间是当下,针对是全国市场。


1、从目前来看,未来房价大幅上涨的概率已经不大,不要寄希望于一夜暴富,现在再来谈炒房,已经太迟了,连国家政策,都要求『房住不炒』,别跟着一帮房托,傻兮兮的去做接盘侠,真套上了,哭死也没用。这一点认知首先要清楚。


2、中国地大物博,区域差异性极大,东南沿海、西北内陆等,经济发展、人口流入等等都差距比较大。从全国角度来看,建议首选珠三角、长三角,其次环渤海,再次省会城市、人口持续流入的潜力城市。


3、不要单纯的以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这样的标准来界定城市房地产的发展水平,有些卫星城的房价老早就已经狂飙突进,比如苏州的太仓、比如嘉兴的海宁、比如河北的雄安新区等等,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都是五线、六线城市了,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经济一体化持续发酵,未来还有很多卫星城会受益。


4、紧跟党的政策走,紧跟地区的发展方向走,紧跟区域产业定位走。买房如同炒股,必须要选择有潜力的,未来有红利的,就算有调整,也能得到支撑的区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先不败,再谈如何胜利,如何『涨价』。


5、其他的一些必要的抗风险的选择条件叠加:户型选区域里的平均户型,价格也是选择区域的成交均价上下浮动,这是涨价后能快速出售的必要条件;地铁、学区、核心景观带、公建配套等等,作为选房时的次要条件考虑。


6、不要轻易『赌拆迁房』。一则,大家都不是傻瓜,你能想到的,我也能想到,这些年来,赌拆迁房,砸手里的,我看得多了,除了刚需,投资房产,拆迁房不是首选。首先要考虑的是现金流,必须把资产给盘活了,纯粹买个房子放那里,傻傻的等升值,半年涨一倍什么的,都过去了,别想那么多了;二则这两年棚改政策在收缩,尤其是房产去库存已经差不多的情况下,不要抱有太多幻想。中美贸易战热战正酣的情况下,管好自己的小家庭,管好上中下三代的生活基础,做些稳健的投资才是王道。



简单抛砖引玉,有空可以多交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杭房内参,一起讨论房地产的涨跌起伏,潮起潮落。

杭房内参


房子涨价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平行对比的话,大概有以下几点:

1、路段。不同路段的房子价格千差万别,例如靠近商圈、景区、地铁站、海岸线等的房子会比一般路段的房价要贵上很多,当然同一个路段的房子也有差别,例如更靠近十字路口的房子比旁边的小区的要贵。

2、资源。经常会听到学区房这个词,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稀缺资源受到很多购房者的追捧,有价无市。所以靠近知名校区的房子升值空间也会大,另外除了学校,医院、政府单位、公园、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的房子也是如此。

3、潜力地段。有很多现在还比较荒凉的地方会建起小区,但是未来这片地区可能是高速发展的新城区、又或是政府、公共资源即将大力兴建的地区,未来增值的潜力都会很大 。

4、同小区的房子差异,同一个小区的房子增值空间也不一样,例如面朝海景和背对海景,楼层的高低、户型大小格局等等因素也会有所影响。

……

房子首先满足的是居住,然后再考虑投资的问题,现在楼市并没有前几年那么火爆,政策变动很大,投资需谨慎。


商界書生


什么样的房子涨价空间大?可能有人会想到:学区房、地铁房、城市CBD房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认为,真正涨价空间较大的是:老城区的规划拆迁房!也许有人会说,破破烂烂的房子能值几个钱,谁买啊?慢慢道来:

拆迁房都是什么样的房子?

简单的说,就是70、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盖的平房或三四层楼房,范围大点可包括房改之前盖的楼板结构的商品房。这些房子分布在老城区的角角落落,是那种现代年轻人都不愿落脚的“脏、乱、差”的老房子,被大家命名为“棚户区房”。



为什么可以对拆迁房给予现金补偿。

“棚改”和“货币化安置”这个两个词大家最熟悉不过了。为什么地方愿意对棚改房给予货币化补偿,开发商愿意拿棚户区的地,其实不是开发商傻逼,而是拆这些房成本太低,与拆后重建的几十层高楼所赚取的利润相比,拆迁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方还可以去库存。



为什么学区房、地铁房、城市CBD房涨幅空间小。

撇开一二线城市不说,三四线以下城市的学区房、地铁房、中心区域房,经过2016年以后的疯涨,多地房价已经达到了顶峰,大都没有上涨空间,毕竟城市居民的购买力摆在那,不是不想再往上涨涨,而是没人接盘了。



为什么棚户区房涨幅空间大。

老城区的房子建造年代久远、房龄长,内部结构不合理,通风采光不理想,再加上年久失修,更显得破破烂烂、阴暗潮湿。这些房子由于不起眼,又被市政建设规划在拆迁范围内,拆迁是早晚的事情,而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提速,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这些处于旮旯角落里的老破小房子,就是采矿人挖掘的最后一桶金。



因此,除了一二线大城市的房子,其他城市里就数这些待拆迁的棚户房涨幅空间最大。


抽时间来看看


挑房子清楚以下几点足矣。

人口流入区>地理位置>房龄>价格>面积>户型>楼层>环境

只要是人口涌入地区,不管在哪里买都保值或者升值,比如一二线城市。

然后就要看地理位置,是否学区,是否离单位近,是否有地铁,交通怎么样等等。

房龄,一定买房龄新的房子,别买老房子,房子越新越好。

然后是价格,手里多少多少钱,想买两居还是三居,要不要加点钱买个户型好的,或者这两个两居户型都差不多,那就买个小点的。不管怎样 都要根据手里资金来决定。

然后是面积,多少钱决定基本多大面积,我有200多万,房价5万,撑死了也就贷款买个400万80平的两居,顶多根据户型好坏做稍微调整。

接下来是户型,选个好点的,别选瓦刀房,别选客厅夹在中间透气还要开卧室窗户的,别选户型奇奇怪怪的。

然后才是楼层,其实现在的房子,住几层都一样,相对来说顶层和一层买的人少一些,其实顶层和一层挺不错,现在很多人都是听人说,自己没住过就认为不好。

然后是环境,周围都是回迁户,可能环境卫生等等就差一些。但是一般来说,环境不会影响居住和房价。

结论就是: 一线二线随便买,三线四线买学区,不管在哪里买,别买偏僻地区的,而且一定买房龄新的,手里有多少钱决定买多大面积的,然后看户型,南北通透>全朝南>其他户型,楼层和环境一般来说最后再考虑。



1.临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尤其地铁,高铁枢纽,高速出口附近等地方都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这是核心的优势!


2.教育资源,北大清华附中的学区房就不要说了吧!很多房子不是买来住的,是给孩子上学的一个敲门砖!承载户口的载体!


3.行政资源,比如靠近北京上海市政府的房子!权利的中心的房价一定是坚挺保值增值的。


4.未来需求量大的房子,所有的商品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量大,供给量小就是要通过价格平衡!未来看好改善性住房!


5.城市里靠近自然景观的房子,这类以临江,临湖,临公园;临大型CBD等等都有很高的涨价空间。


6.最后一点是冷门,临近拆迁的房子也有很大的涨价空间,一个拆字值万金!尤其核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