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的韩信帮助徐州的刘邦打宿迁的项羽,顺便把秦朝给灭了,然后再建立大汉朝是这样吗?汉朝是怎样的建立的?

用户6093132260070


真实情况有些不太一样。韩信最先投靠的项羽,因为不被重用,才去投靠刘邦,这时秦国已经灭亡了,韩信主要是在楚汉相争时建立的功勋。

一,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陈胜起义后,刘邦也杀沛令起义,是独立的势力。后来雍齿背叛刘邦,刘邦多次攻打雍齿都没能打下。就去投靠项梁,借来项梁的兵马来攻打雍齿。从这时起,刘邦开始跟随项梁。

项梁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实际上是自己的傀儡,刘邦等人都在项梁的领导之下。这时,项羽作为项梁的侄子,已经多有战功,经常和刘邦一起攻城略地,两人在楚军中的位置不相上下,但楚军实际上是项家军,项羽处于核心,刘邦处于从属。

等到项梁战死,楚王想要摆脱项氏控制,于是提高吕臣,刘邦的地位,并且拜宋义为上将军,让项羽做次将,去攻打秦军,估计这场仗下来,楚王便能够实际的控制军队了。不过关键时刻,项羽击杀宋义,夺回了楚军的控制权。楚王只有借助刘邦来平衡项羽的势力,刘邦在军队上仍然受项羽节制,但在朝廷上已经可以和项羽分庭抗礼了。

等到刘邦先入关,项羽才感到了刘邦的威胁。但项羽妇人之仁,刘邦也感到难于项羽抗衡,两人并未撕破脸。后来项羽分封天下,封刘邦为汉王,远离故土,刘邦手下大多逃离,迫使刘邦不得不有所行动。等到田荣,彭越,陈余等因分封不公,起兵反叛,刘邦也乘机领兵向东,楚汉之争由此开始。

二,项羽的三个缺点,刘邦的三个优点

项羽年轻时学儒家经典,不成,学剑,又不成。项梁很生气,项羽就说:学书,会写姓名就够了,学剑只能敌一人,没什么意思。要学就学能敌万人的学问。项梁听后很高兴,就教他兵法,但他大概知道意思后,又不肯深入研究。

项羽的性格色彩十分浓厚,他不畏强敌,敢于冒险,但作为领导,他有三个致命的缺点:

1.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虽然身边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他都不会利用。

2.不善驭人,不敢放权。史书记载他要授一个人官职,但把官印在手中拿了又拿,犹豫不肯给。

3.缺乏忍耐心理,冲动行事。

这三点导致他很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遇事只能依靠自己。楚汉相争中,他一直扮演救火员的角色,哪里危险去哪里,到最后连一块自己的根据地都没有了。

刘邦贪财好色,好押辱他人,但他有几个明显的优点:

1.从谏如流,发现自己的错误立即改正。正确的意见在他那里总能得到实施。

2.善于驭人,敢于放权,有功必赏,人才在他那里工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遇事忍耐坚持,谋而后动。

这三点让他得到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在前线征战的时候,后方一直都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而在遇到危难的时候,身边也总有人挺身而出,化险为夷。

所以,楚汉之争中,越往后刘邦的局面越有利,而项羽则越来越捉襟见肘,最后自杀而死。

三,韩信的选择

韩信先投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即近卫侍从官,应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项羽刚愎自用,韩信多次提出建议,都没能采纳。项羽分封诸王,韩信仍然默默无闻,便在此时投了汉王。

到刘邦处后,做了个很小的粮官,后来夏侯婴向刘邦推荐他,刘邦也只让他做治粟都尉,韩信见不被重用,准备另投他处,因为萧何前去追赶,刘邦才开始重视他,拜他为大将,他的才华终于得以显露。

可见,韩信是一个有着执着信念的人,他很了解自己的才干,不愿意委屈混日子。他并不介意自己的领导是项羽还是刘邦,能让他才能充分发挥的那个人,才是他的最终领导。

四,汉朝是如何建立的?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而在这之前韩信已经破赵国,降燕国,灭齐国,梁地的彭越,淮南的黥布都已归附汉王,因此天下大定。诸侯共推刘邦为皇帝,于是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故韩王信为韩王,故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原先项羽分封的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都继续做王,汉朝由此建立。

刘邦建立的汉朝和项羽灭秦后进行分封的大楚,其实是同一个性质的,都不是郡县制国家,而是松散的诸侯国联盟。只不过,项羽分封时,楚怀王尚在,所以项羽自封为霸王,霸者,伯也,就是最大的王。而刘邦分封时,楚怀王已死,就当了皇帝。

分封制度,在未分封前,可以鼓励将士,建功立业。但分封诸王,无疑是给皇权树立了威胁,不论是项羽,还是刘邦,在分封之后,都面临着诸侯反叛。这点上,刘邦并没有比项羽先进多少。


历史的波澜


看来这位题主仁兄应该是大徐州地区的人,并且是怀着同情韩信的心态,才有此问。

老乡好!我猜对了吗?

回到题目。

题主您把人物出场顺序弄乱了。

应该是:

先是秦始皇病亡,注意啊,这个很重要,秦始皇如果不被“老天”收走的话,如果不被“阎王爷”叫走的话,如果秦始皇再活十几二十年的话。

什么项羽,什么刘邦,什么韩信不一定可以出头的,刘邦也许就小公务员一生了,项羽也许就亦匪亦寇的度过一生了,韩信最可怜,大概率会变成一个劳改犯去修长城或者秦始皇陵,因为韩信是最缺乏人脉的浮萍流民一个,不定那一天因为偷抢一个饼子被抓去劳改呢!

问题是秦始皇确实病亡了,秦二世和赵高狗屁不通,胡搞乱搞,给了天下英雄呼哨而起的机会,如果韩信、刘邦和项羽要开感谢会的话,第一个应该感谢的是赵高和秦二世胡亥的胡搞乱搞。

第二个应该感谢的是陈胜和吴广这两个人,是这两个人奋勇一跃,打破了“大秦帝国暴力机器”不可战胜的神话,项梁和刘邦之流才敢于举兵发难,剑指长安。

但是,刘邦和项羽先后剑指长安成功的时候,就是说大秦帝国灭亡的时候,韩信还是无名小卒呢,也许当时冲进长安城的项羽千万士兵中有韩信的影子,也只是一个数字罢了,这时候的韩信无人知道他是谁,算那一根葱。

然后,是楚汉争霸,刘邦被项羽追着打,刘邦可怜的很,得亏他的根据地是汉中,汉中有萧何替他经营,有兵有粮有山川关隘为墙,失败的起,支持的住。

如果刘邦的思想和“沐猴而冠”的项羽一样的话,“富贵须归故乡”,如果他把自己的根据地放在他的家乡大平原丰沛之地的话,刘邦早就被揍死了。

现在被揍的也不轻,屡战屡败。

这时候,韩信才“可怜兮兮”地出场了。

为什么说可怜兮兮?因为,他在项羽那里当兵也很多年了,表现一直不好,连个班长都没有混上,当然了,这不怪他,因为他学的是指挥战争,不是拿着大刀冲锋陷阵的勇将。

但是,项羽不需要指挥战争的人,项羽认为指挥战争有他项羽一个就够了!至于其他人!跟我冲!

韩信这种大将之才会跟着项羽的“愚蠢棒”冲吗?他不会!

所以,他需要转换门庭。

当时天下,除了项羽也就是刘邦了,其他的小鱼小虾小诸侯王们,韩信也看不上呀,他们兵太少,不够韩信指挥呀!韩信要的是“多多益善”的士兵归他指挥。

这一次韩信运气不错,遇到了萧何,明白他,理解他,支持他。

然后!

才有淮阴的韩信帮徐州刘邦打败了宿迁的项羽,建立起了大汉朝。

至于韩信“顺便把秦朝给灭了”此事子虚乌有。

此事在之前。


葭明通半瓶历史


挺有意思的问题,以地域来划分英雄人物。这个问题大致的意思是正确的,只是在先后顺序上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淮阴韩信确实帮助徐州丰县的刘邦打败了宿迁的项羽,然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只是在韩信帮助刘邦之前,秦朝子婴已经“素衣羊车”交出了传国玉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秦末大起义爆发,徐州丰县的刘邦拉起一帮哥们投靠了宿迁的名门望族项氏集团。项氏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是项梁。项氏集团的CEO是楚怀王熊心。项梁死后,楚怀王就有了最高话语权。集团文件:全资子公司经理刘邦带领部队去攻打秦国;本来是总经理的项羽被CEO架空,改成副总经理去救援赵国。

本来是总经理的项羽被架空不服,半路“挖坑”撤掉(杀)宋总,自己摇身一变又成为项总。项总展示出了他出色的业务能力,巨鹿一战成名,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比如一个亿。所有业务相同的公司经理共同成立了一个协会,共同推举项总为联合总会会长,CEO熊心已经驾驭不了项会长。

同时,全资子公司的刘总业务进行的也很顺利,成功的得到了“传国玉玺”。但是,刘总也怕项会长给他“穿小鞋”,所以也加入了联合会。

业务完满完成(秦朝灭亡)到年底分红了,项会长没有按照合约给刘总应得的,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一点。刘总不愿意了,正好其他几个也有不满意的,索性联合起来要“弹劾”项会长。(楚汉之争拉开序幕)

刘总善于经营,不但大搞房地产,还有其他副业。刘总还有一个特殊能力就是“墙角挖的好,挖的准”。淮阴的韩信就是这个时候来到刘总身边的。韩信刚开始只是项会长的保安副队长,跳槽到刘总这里直接被刘总提拔为房地产开发商。最后用实力证明,没有韩信这个强大的开发商,想打败项会长还真难。

刘总多元化经营下,业务发展迅速。虽然有时被项会长压的喘不过气,不过“多元化”的好处就是,比如你的酒店业务赔钱,但是你还有房地产业,还有金融业……。

项会长还是固守他的老本行。慢慢的他发现联合会好像就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了。即使没有退出协会的,也与刘总有业务往来。“唉!体质内的生活就是感觉处处掣肘!”他开始与刘总谈“合作”。但是,此时的刘总早已不是那个全资子公司的刘总,他已经控制了多个跨国集团,成为了“托拉斯”。刘总的目标也很明确,他要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商业帝国。刘总的意思,项会长可能不太明白(如果明白他自己早做了),但是他清楚的知道他彻底输了,而且输得一无所有。这个世界已不属于他,他将何去何从?

一个世界级的跨国托拉斯--大汉集团正式成立,世界开始了新的篇章。


小刘解读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分为西汉、东汉2个时期,国祚422年。

汉朝填充地图

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自称中汉,又称后汉;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自称季汉,又称西蜀;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历史

炎汉开国

参见: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

开创四百年汉朝的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家乡沛县起兵,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

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彭越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忘我实多


韩信为何会帮助刘邦?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顶级大军事家,战略家

秦朝暴政以及秦朝内部混乱是导致刘邦项羽等人出世夺天下的根本原因,秦始皇大兴宫殿陵墓,修筑长城,出兵匈奴等,搞的秦朝民不聊生;秦二世在赵高的控制下使得秦朝内部混乱不堪;

秦朝的暴政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楚地起义军首领项梁北上过了淮河,韩信便投奔了项梁。项梁兵败秦军身死后,韩信便跟了楚霸王项羽,封郎中一职,在跟随项羽期间,韩信数次给项羽献策献计,但都没能得到项羽的认可和采纳,所谓在项羽身边韩信是郁郁不得志。

楚怀王封刘邦为汉王后,韩信投靠了刘邦,初到汉王麾下,韩信依然得不到刘邦重用,当时刘邦军中很多将士出逃汉军,所以韩信也曾逃跑过,不过后来被萧何追了回来(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曾说“要想争夺天下,非韩信不可。”在张良和萧何的重力举荐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至此韩信开始了平定天下之宏图大略。

还定三秦,楚汉战争中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施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帮助刘邦得到了大量领地,从巴蜀之地一直向北到了关中与河南)、临晋设疑、木罂渡军、背水一战、拔帜易帜、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些成语背后都有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体现着韩信的能力与才华。

刘邦评价韩信说“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见韩信对西汉的建立影响多么巨大,完全可以说没有韩信便没有刘邦的汉王朝。


最文史


很简单,徐州的刘邦是大楚集团下属的大汉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淮阴的韩信原本在大楚集团搞后勤,一直不得提拔,郁郁不得志,于是到大汉公司应聘,总算一展心中所学,这期间,大楚集团领导包括大汉公司在内的公司打败了商界曾垄断整个市场的大秦集团,自己成了垄断市场的大佬,但刘邦表现太突出了,直接威胁到项羽的地位,于是把刘邦贬到穷山恶水的蜀地,刘邦在蜀地休养生息,带领大汉公司从陈仓出发,与大楚集团争夺霸主地位,其中韩信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大齐分公司的总经理,等他助刘邦夺得天下,和其他几个分公司的总经理一样,又成为了刘邦的威胁,于是,刘邦夫妻同心协力,把这些个威胁一个个铲除。


悠然135


诚谢,汉朝的建立绝非一人一功而得,问题的本身存在次序混乱,秦朝的灭亡与韩信半毛关系都没有,韩信还在项羽门前站岗的时候,刘邦已经进入咸阳城,已经接受子婴的投降,秦王朝已然灭亡。

韩信最大的功绩是楚汉争霸时打败诸多诸侯国,奇出西蜀,败章邯;打魏豹;除赵国;顺而东进灭齐,韩信在楚汉之争前期主要工作铲除项羽羽翼,这些诸侯国在当时都是顺风倒,哪一边有利就往哪一边倾斜,韩信的到来就是他们的噩梦,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攻下齐国之后,韩信就不走了,原定计划配合刘邦,一举扫除障碍,会师荥阳合围项羽,都抛之脑后,上表奏疏告诉刘邦:“你得封我做个代理齐王,要不咱们定的事,嘿嘿....再议”刘邦闻听暴跳如雷,但在谋士陈平的建议下,不仅没发脾气,还说句千古流传的话“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封了韩信为齐王。韩信才相约与刘邦会和,对决项羽。

从战绩上讲,“战神”之名实至名归,韩信出手,从无败绩,出西蜀,定三秦,可以说功不可没,但他在建立大汉王朝除了军工,其他的真没有他什么事。胜利后刘邦在做会议总结上明确指出了 韩信的功绩“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建设大汉王朝韩信出过力,但那是在建国之前,而后他的思想不专一,也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韩信之功在于楚汉之争,对于建立汉朝韩信只是前期英雄,后期基本属于无事生非的角色,还不够添乱的呢!对于建设大汉王朝最大的贡献就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以保证了大汉王朝后世的安定稳步发展。


鉴史小生


汉朝是如何建立的: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公元前200年是汉代建国第七个年头,事实上刘邦称帝是在汉五年(公元前202年)5月,同年12月灭项羽,汉代纪元从刘邦首次攻入咸阳城那年开始计算,公元前206年,“沛公军霸上”。汉七年农历十月,刘邦挂帅的汉军和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军在大同一带首次巅峰对决。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天公不作美,遭遇了极寒天气。汉军以南方子弟兵为主,从将军到士兵均对北方的恶劣天气准备不足,有二三成士卒被冻掉了手指和脚趾,“至楼烦(山西朔州一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在平城(大同),32万步兵被30万骑兵分割包围,被围困七天后,刘邦依靠给匈奴的王妃送重金才买出一条逃生路,侥幸逃脱。

这一仗之后,戍边的汉将纷纷倒戈率众降北,已经危及大厦初起的汉朝,匈奴势强、汉朝兵弱的南北格局形成。为维持新生政权,刘邦于无奈之中,用美女换和平,官方术语叫“和亲”,送“翁主”给冒顿做“阏氏”(夫人),每年还要奉送大量财物,以换取边疆苟安。

皇帝的女儿叫公主,诸侯的女儿叫翁主。原本是要送公主的,但刘邦只有一个女儿,在吕后的软缠硬磨下才临行换人。“欲遣长公主。吕后泣曰:‘妾唯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皇族女儿)为公主,妻单于。使敬往结和亲约”(《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汉十二年,刘邦去世,冒顿派使者给吕后送来国书,但不是吊唁,而是上门提亲,语气也极其粗鲁傲慢,说你是一个人,我也一个人,我想在中原多走走,咱俩凑合起来过日子吧。“孤偾(仆)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城,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奇才

  秦汉之际名将,韩信指挥的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韩信卓越的军事韬略和用兵智谋为后世兵家所推崇,他所创造的卓著业绩和经典战例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在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二人,令后人高山仰止。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二世二年(前208)投奔项梁,参加反秦斗争。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任郎中,曾多次献策,都未被采纳。刘邦受封为汉王后,韩信即由楚归汉。初任连敖,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仍未得到重用;一度亡去,丞相萧何亲自追还,并极力向刘邦保举说:要想争夺天下,非有韩信不可。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他认为,项羽虽然霸天下而臣诸侯,但百姓不拥护他,所以其强易弱;相反,汉王入关后纪律严明,与民约法三章,得到秦民拥护。因此,假若利用吏卒企望东归的心情,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汉二年(前205),刘邦兵败彭城(今江苏徐州)后,他迅速派兵与刘邦残部会合荥阳,阻挡了项羽的攻势。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时,韩信则率兵在项羽的侧翼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他在击魏时,先以疑兵佯渡临晋,主力却出其不意地奔袭安邑,于是俘虏魏王豹,平定河东郡。随即又进击代、赵。汉三年十月,韩信在破代后,率兵东下井陉击赵。当时赵王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在数量上居于绝对优势。韩信一面以轻骑两千人伺机偷袭赵营,同时以主力万人背水为阵,诱使赵兵倾巢出击。随后汉军两面夹攻,获得全胜,赵王歇被虏获。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韩信就国后,经常陈兵出入,被人告发谋反。高帝六年(前201),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伪游云梦,伺机逮捕韩信,带至洛阳,赦为淮阴侯。十年,代相陈豨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平叛。韩信原与豨暗通声气,次年又部署家臣诈诏赦诸官徒奴,企图袭击吕后和太子,结果为人告发。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伪称高帝班师回朝,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绮惠说法


简单点说:淮安的小伙子联合徐州的小伙子,把宿迁的小伙子给打下去了。后来两个人又联合成立汉朝


天南说感受


秦暴政,百姓苦,各地农民起义,刘帮、项羽各带兵攻打。刘帮战胜项羽,而后一举灭了秦,建立了西汉。整个战争,韩信起了很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