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深刻?還是淺薄?

陰謀論?還是陰謀?

陰謀論,這算是所謂流言蜚語、街頭巷議更“高端”的說法,與一般民間議論或者謠言相比,它們通常會有更復雜的邏輯,更驚人的結論,而且通常與一些大事件相伴而生。

比如近期的美國基因戰論就是典型,一場越來越體現出無差別,全球性的疫情被說成一種針對性的定點攻擊,我在朋友圈屢次看到各種姿勢的轉發。

陰謀論:深刻?還是淺薄?

事實上,陰謀論也絕非中國獨有,這是一種全球性的現象,它也絕非現代媒體和傳播渠道的產物,自從人類歷史開始以來就隨之產生,可以說它本質上就是一種表達方式和社會現象。

我們該如何對待陰謀論?首先,既然能在人類不同文明發展階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從未斷絕,它自然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一種信息不對稱之下的表達方式。或者說,如果我們認為圍繞一個事件,我們允許不同觀點存在,那麼無論動機如何,陰謀論也只是相關事件的一個或者幾個觀點。

其次,既然一些驚人的言論也算是圍繞社會事件的觀點之一,為什麼它們常常被提煉出來冠以“陰謀論”的標籤呢?說明它們定有不同之處。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們至少不符合當時社會認知下的種種常理和邏輯,比如圍繞9.11恐襲,剛發生的時候,你可以說是本拉登乾的,也可以說是薩達姆乾的,或者其它什麼恐怖分子乾的,這些都是信息尚未確認時的觀點,但是,你要是始終說這是美國政府故意自己搞的,顯然有違常識和政策的邏輯。

那麼,為什麼陰謀論始終有市場呢?陰謀論本質上也算是謠言的升級版,特別在信息快速傳播的今天,更多信息得以傳播,自然也給了信息加工更多素材和機會。如今,就是一箇中國人,也可以用大量的素材編輯一個9.11恐襲的陰謀論出來。

陰謀論很難被識破嗎?其實不難,但是很重要的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願,或者說沒必要,因為這需要“成本”。事實上,雖然現在的陰謀論越來越多,但是“質量”其實越來越差,漏洞也越來越多,這也正常嘛,門檻低了,炮製的人多了,整體質量就下降了,萬事萬物都是這個道理。另外,任何信息在傳播過程中都會失真,作為本身就有聳人聽聞效果的陰謀論,在傳播過程中更容易被不斷的添油加醋愈加離奇,漏洞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像一個“陰謀”。

是的,“好的陰謀論”它得首先像個陰謀,它需要一個大的相對合理的邏輯背景,接著炮製的事件的邏輯卻不能太複雜,否則還叫陰謀嗎?所以,冷戰時期的諸多陰謀論就比較有質量,因為冷戰期間有合理的對抗性世界格局的背景,而諸如肯尼迪暗殺真相的陰謀論其實邏輯簡單,一環扣一環沒做過多發揮和分散,涉及的人和勢力有限,真的像個陰謀。再比如中國古代的宮廷事件的陰謀論,當時無論民間還是古籍記載,都是神神秘秘,影影綽綽但是也原因和過程簡單直接,讓人感覺好像是這麼回事兒。

如今的陰謀論呢?很多陰謀論的一大問題就是不像個“陰謀”,另一個問題是可以低成本做的事兒非要用成本高的多的辦法去做,顯得很不合邏輯。比如9.11陰謀論,恐襲嘛,什麼特點,就是要注意保密性的讓少數人知道真相的去策劃,所以本拉登搞的就是個陰謀,一起罪惡的恐怖襲擊事件。但是坊間傳播的美國人自導自演論,涉及的人和資源越來越多,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同樣的,你說小布什要為打擊誰找理由,非要用這方式?成本過高吧。但是,

陰謀論的特點就是設立一種邏輯陷阱,讓你相信世界的複雜性,“怎麼可能”是他們的常用句式,怎麼可能這麼簡單,怎麼可能只用這些資源,所以一定有陰謀,一定是更大的勢力在背後。

陰謀論還會以一些似是而非的細節誤導人,比如9.11陰謀論的紀錄片,我記得有個細節是他們在廢墟的照片上發現了一本完整的書,然後就說怎麼可能,乍一聽很嚇人,是啊,不是樓在撞擊高溫下變形塌了嗎,怎麼會有一本完整的書?咱先不管當時那本書的來源,你要是仔細想想,恐怖襲擊者的飛機是撞擊了整座樓嗎?不是啊,只是其中一個點,引發那幾層的高溫和最終的坍塌,並非整座樓的每一寸都在烈火中燃燒,所以在廢墟中別說發現一本書,發現大量完整的紙製品都不奇怪。再有,陰謀論者還說有人在9.11前買了航空公司看空期權,說實話,我最早接觸這說法的時候還沒炒美股,還覺得好像真的可疑呢?但是等做美股了才知道,每天交易那麼多看空期權,這也算個事兒?但是直到今天,這一陰謀論的國內接受者有多少做過美股?瞭解美國市場的常識的?是的,這就是利用了人們的信息不對稱性,這在現代陰謀論中常用,特別會涉及一些垂直專業領域來屏蔽你的常識,比如馬航客機事件的什麼芯片專家陰謀論。

問題是,陰謀論充分利用人們的信息不對稱,集中素材引人進入邏輯歧路,作為閱讀者本身也是抱著一種休閒心態,誰會去仔細想呢?這就是我所說的“成本”,不要以為仔細想想是很簡單的事兒,但是這相對於讀一篇陰謀論帶來的刺激快感來說,顯得“高昂”了。甚至如果陰謀論炮製者再“引用”些外媒、專家的資料,去求證的成本就更高昂了,普通人可能連文中所謂的專家和媒體網站在哪裡都不知道,更別說去閱讀英文查證,再提高些難度,如果引用的是所謂的韓國媒體呢?能查證的人更少,其中有這功夫和興趣去查證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同時,陰謀論還會互相“驗證”,比如9.11陰謀論的闡述者就會搬出珍珠港事件什麼羅斯福是故意讓它發生來說事兒,其實關於這個說法去多讀幾本二戰美國相關歷史的書就能明辨是非。於是,陰謀論生生不息,不斷傳播,總能找到它的市場。

那麼如何應對陰謀論和陰謀論傳播者呢?還是那句話,培養常識,讓思考和辨識是一種本能,這需要靠長期的接觸更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源來實現,陰謀論由於試圖構建一種複雜的邏輯,所以漏洞很多,稍有常識和本能的思考習慣都容易識破。比如,你要是多讀些涉及美國社會、文化和政治體系的靠譜的書,與美國相關的陰謀論基本可以被你的常識團滅。

對於那些容易相信陰謀論的身邊人,可能還是你的朋友,怎麼辦?說實話,我從來都是放棄勸說,讓他們相信去吧。為什麼?因為陰謀論既然能從一般謠言中脫穎而出,也是因為它有個特點,那就是其實際的負面影響和危害有限。比如9.11恐襲發生後,有人網上傳還有十幾架飛機被劫持了,這叫謠言,很簡單,更容易引起恐慌,需要美國安全部門快速回應澄清。9.11陰謀論呢?看著很刺激,但是看的人,轉發的人大部分自己其實也沒當回事兒,就當做一個談資或者體現自己看這個世界更深刻的標記而已,時間長了,自然淡去。

所以,陰謀?還是陰謀論?做好自己的判斷即可,如果有時間和興趣做些澄清和求證可以也傳播一下,至於效果如何,隨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