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地,沒有工作的城鎮戶口的人有什麼政策扶持?而且父母是農村人,怎麼辦?

用戶58604905215勇哥


題主所說的沒有地、沒有工作的城鎮戶口的人在我們這裡也有很多,政府對他們的扶持政策就是經常定期或不定期的給他們進行各種知識技能等培訓,用以來幫助他們就業創業。

我的堂妹就是題主所說的這樣既沒有地,又沒有工作的城鎮戶口的人。

早先,只因堂叔是有工作吃商品糧的,堂嬸是在農村吃農村糧的"半邊戶",至使在農村出生的堂妹戶口也隨堂嬸一道登記在農村。當初,在那個年代,農村很窮,農民的負擔很重。記得農村田地一輪承包到戶後,農民不光每年要向國家上交廉價的定購糧,還要向國家上交農業稅及村集體的"三提五統"的統籌款,與基建義務工等,而這些款項與義務工一般各地農村的都是按在冊的農業戶口攤派。不少有點關係門路的農村人,為了擺脫農村裡的這些沉重的攤派負擔,在98年田地的二輪承包時,都利用關係網或送禮花錢採取"農轉非"的措施,把在農村的農業戶口轉成當初所謂的"商品糧"戶口,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城鎮戶口,至使他們從那時起就失去了田地。

我家堂妹的戶口就是在當時的那個情況下託人轉的。這些戶口,說實話,在當時,的確少了很多農村的攤派負擔。但人無前後眼,誰知後面政策戲劇性的轉變,農業戶口在農村不僅不上交公糧農業稅了,"三提五統"義務基建工也沒有了,種田還能有補貼的利好惠農新政策,包括我堂妹在內的當初那些“農轉非"、至今還無工作的人們見了,現在都想把戶口"非轉農"轉回來,儘管他們都還是居住在當地農村裡,但各地農村的都因“當初為什麼要轉出呢?"而拒絕接收他們,至使他們這些"農轉非"的城鎮戶口的人現在一無田地二無工作,生活困難不穩定。

當然,也有一部分其他原因把農業戶口變成城鎮戶口的。總之,現在這些一無耕地,二無工作,被架空了的城鎮戶口人員,不但不能享受現今國家對農村的許多紅利政策,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確是有力無處下,生活暫入困境。

在我們這裡,政府部門為了這些城鎮戶口的人生活有所著落,目前的扶持政策就是經常舉辦培訓班,幫助指導他們就業創業。




樂享未來的農村人


我是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年外地人,原來也是把戶口遷到了省內城市,可是沒有正式工作,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都在戶口所在地自己花錢上,有醫療保險在北京也不能享用。生病了自己還要花錢看病!戶籍地只是個空戶,北京有房,有車家就算在北京,要想成為北京戶口比登天還難!孩子出生在北京,幼兒園到初中都在北京上的,高中不允許了,我也只能放棄工作,離開自己北京的家到外地租房陪孩子讀書,所以也是因為戶口問題生活中很尷尬也很無奈!


手機用戶56199671801


我覺得國家現在把農村扶持得太好了,農民進城務工掙錢,鄉下地空中,完了一有優惠政策立馬就回去領,領完了又進城掙錢。個人是非農業戶口,可本人也無單位,社保還是自己交,掙錢掙得辛苦、回農村回不去,在城市待著樣樣得花錢買,還得和農民工一起去競爭著上崗。國家考慮到農民不易,但農民必定還有土地,他們的生活還是沒問題。可非農業戶口人員又沒土地又沒單位還得竟爭著去掙錢,國家是不是也關照一下向我們這樣的非農業戶口人員呢?


佳雅51457076


我是農轉非的城鎮居民,只有基礎養老金,而且有多種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肢氣管炎,肺氣腫,醫療費高,無法生存,該怎麼辦,每月要幹多塊的醫療我只是問一下。


李四哥709


98年大學畢業,戶口從農村遷出,分到一個單位一天班沒上,也沒領過工資單位就倒閉失業了,小孩子也登在我的戶頭上,現村裡徵收,我什麼都沒有


惠陽-華


我從08年下崗回家了到現在也沒有人管今天五十二了那個單位能用別老呼悠咱們了


用戶596792770968


我個人認為:從農村進城的,不管啥原因想回的應允許回。他在市裡混不下去,國家要管,那還不如讓他回到農村去。這對國家和個人都有好處。在農村他能幹點。他農村沒人種的地他可以去種。農村確實有沒人種的地。讓他們種不好嗎!


手機用戶70687508083


有本事就生存,無本事去自殺,用錢買來的所謂城鎮戶口,國家已經給於了很多政策,你自已沒本事怪誰,幾千元買個城鎮戶口,你以為城裡是什麼人都能來的嗎?來了沒有本事養活自已,就不要活在這世界上充人數!


老年人79950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原來就有城鎮戶籍的人活得就比農民滋潤,咋了?看到國家對農村農業農民扶持政策加大了就眼紅嫉妒了?還是那句話,改革不是養懶,扶貧也不是扶懶,城鎮戶籍人員不要等著別人救急你,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就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自己沒能耐又不肯付出辛苦和勞動,受窮就是自找的,沒人可憐你們。


漠北龍泉劍


現在國家應該著手考慮一下,因為孩子上學把戶口轉到城鎮的這部分人,雖然現在還能打工維持生活,60歲以後該怎麼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