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有六七座隋唐时期大佛,为何只有大象山大佛有胡须?

迷恋不若寒暄


为何大象山的佛像有胡须,可先从佛经中找出端倪: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三》:云何名观如来鼻相。……下者直至入佛髭中。围绕髭毛。令髭毛根有华开敷。……云何观如来髭。诸髭毛端开敷三光紫绀红色。如是光明。直从口边旋颈上照。……然后彼光还入髭中。是名如来髭毛光相。


《佛本行经》:我自剃发已。须发皆尽。唯有二髭。虽剃不落。尔时梵王便升有顶始剃我发。后剃我两髭。髭既落已。……将此二髭塔付与梵王。令彼守护。


《释迦龙宫佛髭塔记第三十(出阿育王经)》:又别得佛口髭还国。……即以佛髭与之。龙还于须弥山下高八万四千里。


“髭”就是嘴唇上面的胡须,可见佛陀本来也是有胡须,那么佛教造像有胡须也不足为奇。


佛经中常云佛现大丈夫相,为体现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相,早期佛像画有胡须,可能正是为了表现佛的大丈夫相。


此一图为释迦牟尼佛画像,存于大英博物馆。



此二图为阿弥陀佛圣像。


另外,大象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从地理位置看,处于古丝绸之路,西域文化沿古丝绸之路从此传入中原大陆,中西文化在此互通融合,因此大象山大佛的胡须现象,还有可能是受胡风影响,比如在麦积山的塑像中发现中亚、西亚、北非人等特色面容。


至于后来的佛像没有胡须,其原因是每个时间段的中国人审美观在变化,印度早期犍陀罗风格是蓄有须发,传入中土后便也是蓄有须发形象出现,北周时期佛像的形象是颈部较粗、鼻宽短,到了唐朝,佛像的形象变成面容饱满、唇润颐丰、双眉弯曲、两眼明澈、端详和蔼,有女性化倾向,这就是后来我们所看到的佛教形象。


像敦煌莫高窟中清代重塑的佛像,色彩鲜艳,颇有一种艳俗之感,破坏了佛像原来的端正相好。


再者,凡修成正果的佛、菩萨、罗汉等都超越性别,现非男非女相,如观音菩萨在印度佛教中本是男相,在中土却成女相。


请问师太法号


甘谷大佛为半圆雕石胎泥塑,高23.3米,肩宽9.5米,头高5.8米,膝长6米。其造型高大雄伟,令人仰止,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可视为西方装饰性雕塑和中国写意性雕塑完美结合的艺术巨制。

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

从外观看,甘谷大佛既有印度早期佛教犍陀罗风格所特有的蓄有须发以及笈多王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螺型头发,且两眉之间有白毫相等特征,又表现出北周时期颈部较粗、鼻宽短、面部神情温和韶秀等特征,还显现出盛唐时期面容饱满、唇润颐丰、双眉弯曲、两眼明澈而略显突起的审美要求。而大佛头顶的大螺旋式高肉髻则反映了其造像所跨越的北魏至盛唐的历史时空,在后来宋、明、清各代的修缮和重妆中同样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尤其是甘谷大佛宽厚的上唇上的短须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多见,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于此可见一斑。




猴小申


大像山位于甘肃省甘谷县城西2.5公里处,属秦岭余脉朱圉岭,山体高215.6米,总长约1.5公里。位居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拉梢寺摩崖之间。大像山呈东西走向,山势挺拔,巍峨多姿,风景秀丽。据《清一统志·巩昌府》记载:“山在县西南三里。巅有大佛,就山刻像,上有隗嚣歇凉台。”隗嚣曾在大像山上建有歇凉台,至清代歇凉台尚存遗迹。这说明大像山历史悠久。



大像山上有石窟造像数十尊,其中有一尊大佛高十余丈,雄伟壮观。

大像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史书记载不详。在修缮大像山石窟的过程中,曾出土几尊北朝石刻造像。据此可知,至迟北魏时期,大像山成为佛教盛行的地方,开始了开窟造像活动。唐代达到鼎盛,这里的佛事活动更盛,成为丝绸之路上佛教艺术传播的重要场所。明清两代三教合流,再次出现营造高峰。



大像窟,位于大像山山巅,石窟高34米、宽14米、深4.5米,窟檐呈尖拱形。大佛高23.3米、肩宽9.5米。大佛身躯浑厚雄伟,神态静穆安详,大佛头顶为波浪形大螺旋式高肉髻,面部圆润,目广而眉细,眉间有白毫。鼻高而直,唇润颐丰,唇有短须,双耳垂肩。肩宽较平,身躯厚重,肌肉丰满。面露微笑,神情温和韶秀。眉间有琉璃珠白毫。大佛目光如炬,平视前方,眼珠是由黑油陶缸制成,历经千年依然炯炯有神。佛颈部有三道纹。大佛内着僧祗支,胸前打结,外穿对襟下垂式袈裟。大佛倚坐于须弥座上,左手抚膝,右手施三宝严印,赤足下踩莲花,衣摆及足面。

由以上来看,大佛的形象是根据佛经所创造出的,符合《八十种好》。

关于大佛的开凿年代,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北朝时期始凿,唐代彩塑完成。这种观点占主流。另一种认为建成于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持宋代说者,是依据清志和清同治年间的《重建大象山碑记》记载:大像山者,邑城西南山古佛也。山开陡出石像,高百二十余尺,覆以重楼数层。肇于宋嘉祐三年,迄今八百余岁,地方予以庇神庥焉。这里明确提出大佛凿于宋嘉祐三年(1058年)。近年来,随着考古学方法的运用,人们更倾向于大佛的年代应定为盛唐时期。

甘谷大像山大佛最独特的地方,是两撇蝌蚪形八字须,这是甘肃其他大佛所没有的,在全国也是比较罕见的。关于大佛有胡须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当地有个传说。

宋初有外地商人来甘谷经商,在他渡渭河时,遇到险情。就在此时,他看到渭河南岸大像山的大佛凝望着他。于是,商人发愿为大佛重绘金身法相。当商人带画匠到大佛脚下时,被巨大的大佛像震惊了,人的身高还不及佛的一个脚趾头高。画匠为大佛贴金月余,商人钱财也将花光,所需金箔不足。画匠想出了一个法子,给大佛绘上胡须,这样能节约不少金箔。于是,甘谷大佛便有了胡须。

这只是个传说,不足为据。但是,它从侧面反映出宋代重绘大佛的事实。宋嘉祐三年(1058年)对大佛有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重绘了佛身,建造了窟外楼阁。甘谷大佛带胡须的形象引起了人们的猜测。

追本溯源,早期佛教艺术中就有带胡须的形象,如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藏贵霜时期犍陀罗风格佛造像,佛头顶束发式高肉髻,有头光,身着通肩袈裟,左手下垂执衣角,右手前屈施无畏印,铣足而立。唇上有胡髭。这尊立佛是最为典型的早期佛像有胡须的形象。



佛有胡须的原因,是因为早期佛教艺术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吸收,以及对现实题材的借鉴,是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对佛教艺术的诠释和表达。



佛教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后,由于地缘关系密切,佛教艺术受到犍陀罗地区的影响比较明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和阗地区发现的金铜佛造像也有胡须。

可见,在唐以前佛像带胡须形象并不罕见。


飓风1968


从外观看,甘谷大佛具有印度早期佛教见陀螺风格,所有的虚有虚发,以及晋级多王朝时期佛教照相的螺型头发,且两眉之间,有白毫相等特征,又表现出北周时期颈部较粗,鼻宽短,面部神情温和韶秀等特征。还显现出唐僧时期面容饱满,唇润颐丰,酸梅湾区,两眼明澈,而略显凸起的审美要求。。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此可见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