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10万,为何只打死了27名美军?


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和多国部队的伤亡比例确实比较悬殊。但是美军阵亡绝对不止27人。战后据有关部门统计,在40多天的战争中,伊拉克损失惨重。伊拉克已经伤亡军队大约10万人,其中伤8万人、死亡2万人,被俘虏近9万人。除了人数伤亡惨重以外,伊拉克还损失坦克3847辆,各种火炮近3000门,武装装甲车1450辆,各种舰艇大约140艘,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计。相比较于伊拉克的惨重损失,多国部队的损失则非常小。多国部队一共损失了4232人,这些伤亡中还包括不少非战斗伤亡。美国在战争中直接阵亡14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除此之外,美国还损失了56架飞机、35辆坦克和2艘舰艇。仅仅从战争损失的纸面数字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根本不叫战争,简直是一场军事演习。

当年的伊拉克绝不是如今的弱旅,当年的伊拉克也可以为称中东小霸王。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打得伊朗伤亡百万军队,自己则只伤亡40多万。伊拉克也有能力在短期内灭亡了科威特。当时的伊拉克,俨然中东小霸王的既视感。军事力量并不算弱的伊拉克为什么在海湾战争中损失如此惨重呢?

当时的伊拉克可是称为一个地区强国,但是也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之前曾经和伊朗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虽然伊拉克在两伊战争占到了一些便宜,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重要原因就是治疗两伊战争的伤痛。此时的萨达姆政权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不到支持。在国内,伊拉克人民经过了近10年的战争,早就希望和平。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大量油田被毁,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伊拉克人民渴望和平。国际上,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无疑是一种侵略行为。二战后,世界各国领土范围大致划定,很少出现直接灭国的情况。萨达姆不仅公然入侵科威特,而且宣布科威特为其第19个省,是伊拉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萨达姆的行为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对。所以美国才得以顺利组成多国部队,以一个“正义者”的身份进攻伊拉克。这种情况的伊拉克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比较困难了。

伊拉克可以称为中东小霸王,不过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在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说是多国部队,其实许多国家就是跟着美国人打打酱油,美军占到多国部队的74%。多国部队的总兵力达到了66万,美军多达50万。除了美国以外,还有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强国。这些国家随便拎出来一个,他们的实力都远远强于伊拉克。当时的伊拉克没有任何外援,也没有国家敢在此时援助伊拉克,包括苏联。虽然伊拉克军队军队人数占据优势,达到了120万。不过伊拉克在武器装备上则远远落后于多国部队。仅美国就拥有1740架先进作战飞机,9艘航空母舰。美军还有用5600辆战车,以及各种新式武器。伊拉克军队仅在坦克数量上占据优势,其余方面全面落后多国部队。交战双方的实力差距是肉眼可以见到的,这样实力差距出现巨大的战争伤亡比例便不奇怪了。

虽然伊拉克和伊朗打了八年战争,两伊战争其实还是类似于二战时期的战争模式。虽然战争中也出现了导弹,但总体上还是以中近距离战斗为主。海湾战争则不一样。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发射了288战斧式巡航导弹以及多枚空射巡航导弹。多国部队在战争中还使用了最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既定攻击目标实施多次、持续打击。除此之外,多国部队还利用导弹破坏了伊拉克的指挥、通信、情报等系统。海湾战争完全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战争模式。在这种战争模式下,多国部队的科技优势和军事优势展现地淋漓尽致,伊拉克军队则成了无头的苍蝇。伊拉克军队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只有挨打的份,根本没有还击的能力。多国部队根本不给伊拉克中近距离作战的机会,大量伊拉克的坦克、飞机和装甲车还没有来得及发动就被摧毁在基地。在这种一边倒的战争状态下,双方伤亡差距如此巨大就可以理解了。美国让世界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现代化战争。世界人民无不被高科技现代化战争震惊。战后,世界各国陆陆续续开始军队高科技化,传统的以军队人数和装甲部队数量为主的建军模式逐渐被高科技化建军模式取代。世界战争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而伊拉克则成为高科技现代化战争的试验品。

伊拉克的地理地形、气候特点等方面给了多国部队发挥军事优势的理想场所。伊拉克处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这样的地理环境特别有利于高科技部队施展自己的优势。这种气候下,天气情况以晴朗为主,多国部队的军舰、导弹、飞机可以不受天气状况影响,任意打击伊拉克的军事据点。伊拉克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利于多国部队地面部队推进。这样的地理地形却不利于伊拉克防守。伊拉克一方面无险可守,另一方面无处可藏。不利的防守条件加上强大的敌人,伊拉克军队出现了血崩势的溃败。伊拉克军队根本无心再战,只能默默祈祷战争早点结束。

总的说来,战争出现如此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军事力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多国部队采用最先进的高科技化战争模式。这种战争模式,不仅伊拉克扛不住,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扛不住。


依稀说史


海湾战争发生的那一年都是多少年前啦,刚刚是我读初二,初三的那一年。很老实的说,当年还是青涩少年的时候,真的只是在新闻里面看到这样的事情,觉得还是离我们挺遥远的。不过这几十年来我们还是陆陆续续的听到关于这些已经过去的事件的一些东西。

当时的美国是怎么样的强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现在的美国虽然还是强大,但是跟以前来比,真是今非昔比啊。不是因为他们变弱了,而是还有很多的国家,像中国这样子崛起了。当年海湾战争的时候,除了苏联之外,根本上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跟美国抗争。而且当时美国跟欧洲各国的联盟正处于蜜月期。他们是联合起来,一起去欺负那些小国,掠夺资源的。

对于美国在战争上的武器方面的高科技,我们是非常肯定的。们在军事武器方面,这几十年来都是一样的强大,不要说在1990年的时候了。而最大的问题就是1990年的时候,虽然各种各样的武器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在军事上的通讯科技以及高科技军事武器精准打击方面的技术,不是,那一个弹丸小国可以跟美国相比的。而且美国打仗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少的牺牲士兵。因为人命在战争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武器打光了,也只是烧钱而已,但是牺牲人命不单是牺牲了一个智慧的生命体,而且还需要国家对这些牺牲的士兵家属提供一笔很可观的抚恤金。所以美国无论在电影还是真实的情况,都是非常珍惜士兵的生命呢的。

不过就有一些报道说,美国在很多战争当中,由于过分依赖高科技,也出现过攻击自己盟友的情况。虽然这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过分依赖高科技,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想一想,在1990年的时候,那些小的国家的侵略行为,他们的军队只是拥有一些比较强大的武器,但是面对美国的精准打击和地毯式的轰炸,无论你有多少的军队和大量的武器都是无济于事的。


中小学英语精修


1990年8月2日凌晨,10万伊拉克军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以300多辆坦克为先头部队,在飞机的刺耳轰鸣声中,向着仅有2万军队,国土面积不到2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冲杀过去。

从未亲历过战争的科威特士兵,在骁勇善战的伊拉克军队面前,犹如待宰的羔羊。大多数人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束手就擒。5000多名科威特士兵狼狈逃窜,躲进了南方的沙漠里。

战争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仅仅14个小时后,科威特就全境失守。狂傲的萨达姆宣布将科威特并入伊拉克,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萨达姆旧照)

萨达姆的张狂,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联合国安理会空前一致地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兵。

但萨达姆置若罔闻,反而向沙特边境增兵数万,作为强硬回应。

萨达姆的嚣张,让美国人既愤怒,又窃喜。

美国人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萨达姆居然将他这个世界老大视作空气,公然伤害他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窃喜的是,他终于找到机会重振越战失利的士气,并借此重返阿拉伯世界,强化其在中东的军事存在。

于是,美军迅速联合北约盟友和一部分阿拉伯国家,组成了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攻击,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战争的结局出人意料。在短短40天的战斗中,伊拉克损失惨重。伤亡士兵10多万人,损失飞机300多架、坦克近4000辆、火炮3000门、舰艇140艘,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和基础设施损毁殆尽,失去了经济支柱。

而美国方面只是阵亡了不到200人,这其中真正死于战斗的不到100人。损失飞机35架、舰艇2艘,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完胜。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场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呢?

(海湾战争旧照)

一、双方实力悬殊。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军就开始了名为“沙漠之盾”的防御行动。在短短的7天时间内,美军就向中东地区投送了大约5万兵力、100余架战机和38艘舰艇,其快速反应能力和高机动性能可见一斑。

在整场战役中,多国部队还源源不断地向海湾地区增兵,最终达到76万兵力,3000辆坦克,1700架飞机,同时还拥有包括6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艘舰艇。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武器装备中,很多都拥有高科技设备。空中的飞机有诸如E-3D空中预警机、EF-111A电子干扰机、E-8A联合监视机等最先进的信息化战机。还包括F—117、B—52等战略轰炸机。海上的舰艇装备了“战斧”巡航导弹和各类精确制导炸弹。

伊拉克虽然也有近120万军队、4000多辆坦克、3000多门火炮、1000多架飞机。但其高科技性能和美国相比,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存在着明显的代差。

二、美军拥有电子战绝对优势。

海湾战争中,美国出动了多架次电子战机,对伊拉克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强力干扰,直接瘫痪了伊拉克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导航系统,使得伊拉克成为了战争中的瞎子,被动挨打。

在名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开始前,美国首先动用了高空卫星,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和指挥系统进行了侦查。而后,又再次出动高空无人机,诱使伊拉克的雷达预警系统暴露。相关数据传回后,美军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成功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机场和雷达,伊拉克的1000多架飞机顿时成了摆设,惨遭美军轰炸。

(沙漠风暴)

三、美军拥有强大的制空优势。

美军出动“阿帕奇”直升机、F-117A攻击机、B-52战略轰炸机等,在预警机和侦察机的配合下,对着伊拉克的军事设施一阵狂轰滥炸。在第一天的空中打击之后,伊拉克的防空体系就已基本瘫痪,地面指挥系统和导航设施也损毁大半。伊拉克的飞机就像无头苍蝇,在天上到处乱窜,任由美军战机截杀。

当美军在夺取了制空权后,伊拉克的地面部队,就完全暴露在了美军的空中火力之下,成为了美军战机的活靶子。所谓的百万部队和钢铁洪流,也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仅仅在“沙漠风暴”开始十多天后,伊拉克就已经损失了400多辆坦克、380辆装甲车,以及数百门火炮。

空袭持续了近40天,伊拉克的空中力量遭受重创,部分飞机甚至逃到了伊朗。伊军的地面装甲部队也损失大半,人员死伤一半。

四、萨达姆的战争理念落后。

海湾战争开始前,萨达姆非常自信,自以为手中拥有经过8年两伊战争洗礼的百万雄师,同时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战胜美军是没有悬念的。

他甚至在视察部队时,还自信满满地说:“美国的空中优势是无法赢得地面战争的,这是经过越战证明的道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代战争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触式机械化战争,而是超视距、信息化的综合战争,是高科技、现代化的全面对抗。

因此,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空中打击持续了近40天,而地面攻击只进行了两天,伊军就不得不宣布停火,撤出了科威特。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海湾战争是近年来国际上爆发的最大也最惨烈的战争,据统计整个海湾战争,伊拉克精锐军队伤亡人数为十万,但是却只打死了27名美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战后统计,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精锐部队有2.5万人死亡,7.5万人受伤,伤亡总人数高达10万,可是真正死于伊拉克军人枪下的美军却只有27名。数字相差之悬殊令人震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伊拉克军人伤亡惨重,而美军却伤亡较小呢?

首先,伊拉克和美国的战略差别。美国是现代化先进的军事理念,直接通过海军和空军对伊拉克进行封锁和打击,因此伊拉克军人想要接触到美军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更别说击杀美军。美军采用的狂轰乱炸的方式令伊拉克的军人深受其害,许多人都在这强大的火力面前失去生命。

其次,伊拉克和美军军事装备上的差别巨大。虽然当时的伊拉克号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但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和美国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当美国军人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去攻打伊拉克的时候,伊拉克军人是很难有还手之力的,况且美军的防御装备也比伊拉克军人的防御装备好上许多,这样一来,伊拉克军人就更难击杀美军了。

在海湾战争时期,真正被伊拉克军人击杀的美军仅有27人。可以说海湾战争,美军对伊拉克军人是单方面的屠杀,压倒性的胜利,虽然美国为海湾战争花了不少钱财,但是结果是美国获胜。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所采取的的现代化作战方式给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战争方式,全世界都因为海湾战争进行了军事革命。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伊拉克军队只打死27名美军,这个数字未免太夸张了吧?要知道整个海湾战争期间联军一共投入50万的兵力,其中美军43万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光非战斗减员就不止27人,怎么可能只被打死27人呢?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主要军事行动有: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至1991年2月28日停火,双方的伤亡和损失统计如下:



联军: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其他参战国部队阵亡192人,受伤318人。损失飞机68架(美军共56架)、坦克35辆、舰艇2艘。

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提问中所说美军27人的阵亡人数应该是海湾战争期间某次作战行动中的伤亡人数,而不是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的所有伤亡。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迅速溃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实力悬殊太大了,我们先来进行兵力和装备上的对比:伊军总兵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威特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联军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美国的“萨拉托加”号、“肯尼迪”号、“中途岛”号、“罗斯福”号、“突击者”号、“美国”号、法国的“克里孟梭”号、“福煦”号和英国的“皇家方舟”号。



海湾战争颠覆了人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开战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军事专家仍然以冷战思维去预测这场战争,大家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地面部队出动前为了夺取制空权会在中东上空与伊拉克空军展开大规模空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伊军防线进行越战时的那种地毯式轰炸,随即在地面与伊军发生野战,待击溃伊军以后转而陷入巷战泥潭。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军事专家们大跌眼镜,那场大家翘首以待的苏式战机与美式战机“大规模空战”并没有发生,美军率先使用的武器竟然不是飞机,而是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的巡航导弹从空中、海上对伊军空军基地目标进行首轮打击,随后出动电子战飞机对伊军进行电子干扰,然后出动F-117隐身轰炸机对伊军的警戒雷达、防空导弹阵地逐一点名,战斗机则在预警机指引下对刚刚升空的伊军飞机进行打击,最后才轮到轰炸机、攻击机、武装直升机对地补刀。



伊军飞机大部分还在地面上就被击毁,没有击毁的战机则刚刚升空就被击落,伊拉克人不是打不赢美军,而是根本没有打的机会!在美军立体打击下,伊军设置的三道防线还没等到美军地面部队赶到就已经崩溃了(由于没有夜视能力,伊军装备的T-72主站坦克在白天挨飞机打,晚上挨M1A2打,简直就是活靶子)。



所以在这种一边倒的战争中联军只付出几千人的伤亡代价,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战争胜利;而伊军伤亡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多万……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具体体现,这场战争不但教会了萨达姆怎样做人,也给我军将领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毕竟在海湾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也刚刚结束了一场伤亡不小的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密苏里号战列舰也参与了海湾战争,而且还使用了它的六门406mm巨炮轰击伊军阵地,海湾战争结束以后密苏里号战列舰正式退役,从此世间再无战列舰。


兵器知识谱


海湾战争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成功的一次战争,在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先后进行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的阵亡人数都多达数万人,而在海湾战争时期,美军的阵亡人数只有100多人。美国以100多人阵亡的代价,摧毁了萨达姆的120万大军,伊拉克军队死伤人数超过10万人,武器装备损失殆尽,萨达姆费劲多年心血组建的强大军队最终不复存在。

海湾战争中美伊双方的伤亡差距之所以会如此巨大,主要是因为双方作战思想和装备水平的差距。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军队的装备水平并不低,当时的伊拉克军队装备了大量的苏式先进武器,军事实力在中东地区数一数二。


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军队总人数超过120万人,装备了超过4200辆坦克,其中包括大量的苏式T72坦克。T72坦克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多次局部战争中大放异彩,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

同时伊拉克军队还装备了数百架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包括米格29战斗机和苏24攻击机等先进战机。而且伊拉克军队刚刚打完了两伊战争,作战经验十分的丰富。多国联军参与海湾战争的军队大约有69万人,坦克数量略低于伊拉克军队,在战机数量和质量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伊拉克军队的兵力更多,占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多国部队则掌握了制空权,很多人根据越南战争的经验,认为这场战争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持久战。

因为在美国打击伊拉克之前,伊拉克已经入侵了科威特,所以美国的这次军事行动受到了部分中东国家的支持。


美国的很多战机都从沙特的机场起飞,中东地区的很多国家都为美军提供了军事物资。在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先后隐身轰炸机摧毁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随后又采用战机和轰炸机进行定点轰炸,将伊拉克的空中力量和防空力量摧毁。

伊拉克军队失去空中力量后,美国的攻击机开始肆无忌惮的打击伊拉克陆军,在伊拉克到科威特的道路上,遍布着被美军摧毁的坦克残骸。


美国的陆地部队还没有出手,伊拉克军队就已经出现了溃败。在美国陆军部队投入作战之后,伊拉克的陆军也没能占到任何一点便宜。美国的坦克装备了大量先进的探测系统,在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帮助下,美国坦克的作战范围远胜于伊拉克军队的坦克。

而且美军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已经装备了M1A1坦克,伊拉克的T72坦克根本不是M1A1坦克的对手,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只损失了30多辆坦克,伊拉克损失了3800多辆坦克。从海湾战争开打,一直到萨达姆同意从科威特退兵,伊拉克几乎没有组织任何像样的反击。


海湾战争美军以极小的代价打垮了中东强国伊拉克,这场战争也说明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作战思想和装备水平是决定战争胜败最重要的因素。


历史总探长


曾经的伊拉克军队“非常强大”,仅从下面的账面数字可以感受一下。

当然,我们要知道一个前提,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和霍梅尼之间死磕了8年,这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战争,使得伊拉克的军队和装备规模非常庞大,远远超过了它作为一个中等体量国家所需要的军事规模。

在军队人数上,伊拉克各军种有96万人,还有近50万的预备役军事人员,2000多万人口的伊拉克,一小半能打仗的男子都算进去了。

在装备数量上,伊拉克拥有700多架作战飞机,3800门火炮,5600辆坦克,7500辆装甲车,仅从这个机械化程度,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就能居于全球前列。

而为了防备有可能的进攻,萨达姆战前在科威特部署了40多个师的兵力,其中还包含了6个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在科威特还部署了4千辆坦克,2000门火炮,2000多辆装甲车,这对于仅仅只有上万平方公里的科威特来说,这种装备密度史无前例,而老萨同志自然信心满满,高枕无忧了。

为了本土的防御,萨达姆还从苏联进口了大量的防空炮火,并建立了四个防空导弹基地,基本上,对于四个江苏这么大的伊拉克来说,防空火力几乎是无死角全包括了。

当时,世界军事思维还普遍停留在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等热战模式上,打仗就拼常规武器的规模、质量、数量等。

更何况伊拉克之前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虽然两国军队打仗方式有点落后,但伊拉克军队好歹表现还是不错的。

所以,世界大多数国家很“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进攻伊拉克,不可能轻易战争,毕竟美军在大家心里还是有点贪生怕死的“少爷兵”,美国想要保护科威特,至少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打退”伊拉克,或者说不得不和伊拉克媾和。

当然了,当时我们的一些专家也是普遍持类似的观点的,认为海湾战争搞不好就要打成“持久的消耗战”。

面对全世界的“吹捧”,很容易发飘的老萨自然大言不惭,大概的意思就是“想要打我,准备足够的裹尸袋吧”。

确实,为了这场战争,美国人准备了五位数的裹尸袋。

显然,美国人虽然为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惊人的远程投送能力,但实际上对战争的结果,美国人心里也没底。

刚刚从阿富汗的泥潭里抽身出来没多久的戈尔巴乔夫也“劝诫”美国领导人:不要重蹈当年美国越南战场、苏联阿富汗战场的泥潭。

于是,在大家普遍不乐观的前提下,这场战争开打了。

然而,仅仅几天下来的结果,就非常残酷地打破了各国当初的猜想。

美军首先全力启动了海空一体的联合打击,仅仅几个小时,伊拉克各军种的指挥系统全面崩溃,通讯中断、各种防空、后勤、协调系统全面崩塌。

在一片混乱之中,萨达姆和他的将军们实际上失去了对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协调指挥的能力。

大战初启,伊拉克几十万军队已经大乱。

随后,在仅仅3-4天的地面战斗中,驻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全线崩溃,40多个师有38个失去了战斗力,伤亡超10万,其中2万人阵亡,8.6万多人被俘,324架飞机被毁,近4000辆坦克、1450辆装甲车、近3000门火炮还没发出威力就被炸成了废铁。

而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则伤亡4232人,其中2978人为非战斗受伤,美军阵亡了148人,其他国家阵亡了192人,坦克飞机等装备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两位数而已。

在全世界的瞠目结舌中,人类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争。

那种传统的双方战场对攻的场面几乎没有出现,想象中美军纷纷在伊拉克阵地前中弹倒地的场面也没出面。

美军展现的是:电子战、精确制导武器、卫星定位、预警机搜索、海空联合打击、航母远程火力打击、航空兵协同陆军作战……

原来战争还能这么打?

应该说:很多国家都很感谢萨达姆,让大家懂了,啥是现代化战争。


云中史记


武器水平决定上限,人员素质决定下限。上世纪末的海湾战争和上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一场在全方位都差距巨大的战争。


首先,联合国军在气势上就压了伊拉克军队一头。当时安理会投票,五大流氓有四个赞成一个弃权,其中苏联这个给卖武器装备和训练给伊拉克的流氓,都在利益面前投了赞成票。而投弃权的流氓甚至还能得到观察员身份派人去观摩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许可

这也就是说,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投票,五个常任理事国是全部赞成的。

因此从国际关系上来说,伊拉克没有任何斡旋余地。伊军只能跟联合国军单挑。甚至可以这么说,伊军是在跟全世界对抗。这对于伊军的士气打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伊拉克作为一个没有完整工业基础的资源型国家,做为一个需要从美苏中法美英进口武器的国家,怎么可能在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与联合国军对抗?

当年打越战,越南人能坚持,在于有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大国支持,也在于越南雨林的特殊地形。这两样,伊利克一样都不占。因此后来在海湾战争中,有些伊军二线部队一击即溃,这其实就是伊军部队的心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战争压力导致的。




第二,伊军和美军在训练上的差距巨大。当时参战的美军王牌部队,是原本在德国对付苏联的第七军。这个军下辖三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和一个英军装甲师,总计共计七个师旅级单位,约十几万兵力。这个军的战斗力别说是揍伊军了,就连当时苏军的一个集团军估计都能吊打。

并且,美军当时的王牌有一大部分都是从欧洲前线调到海湾地区的,其训练程度何止几倍于伊拉克军队。虽说伊拉克之前与伊朗打了八年的战争。但是战争水平不行,用后来人评价两伊战争的话来说,

伊朗和伊拉克用最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最原始的战争。同样的武器,美军用,能发挥出百分之一百的战力;给伊拉克军用,就发挥出百分之负二十的战力。这么大的人员素质差距,伊拉克要是能打出漂亮仗,就是见鬼了。

第三,联合国军准备充分。虽然伊拉克是本土作战,但是联合国军反客为主。具体的战场表现来说,就是联合国军行动时,提前意识到了沙漠作战就如同海洋作战

。因此提前用卫星和武装直升机做了地形测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的权。

战争开始后,联合国军先用无比强大的空中力量狂轰滥炸了42天,把伊拉克军炸的是元气大伤。紧接着地面部队开入战争,也就是所谓的100个小时的地面战。当联军的地面部队踏上浩瀚的大漠中后,迅速进行有目的的推进。

尽管伊军也在大漠中建立支撑点,并将坦克半埋在沙丘反斜面(只露一个头),以求最大限度上拉低双方装备、训练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联军仍然是迅速推进。其中较成功的算麦迪娜岭战斗,但只是多阻挡了几个小时而已。



第四,武器装备也有差距。俗话说,有钱难买战斗力。阿拉伯国家普遍有钱,伊拉克在战前也有很多先进武器。但伊军打仗就是很弱。为啥打仗弱?说到底,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没有技术全靠买的问题。

最可怕的是,世界上的先进武器都被欧美国家和苏联给垄断了。第三世界国家,买到的技术永远也只能是猴版。美苏敢卖武器,就是想让伊拉克这种冤大头替自己充当武器试验场。包括训练也是如此。

要说阿拉伯国家不肯掏钱肯定是假的,奈何掏了钱,也不可能直接买到战斗力。咱们清朝当年不是也是这么一回事么?武卫军的轻武器和火炮比八国联军都要先进,但是打起仗来就是发挥不出武器本身的威力。

第五,战争理念不在一个纬度,联合国军比伊拉克军要领先至少一个时代

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国非常有自信,允许世界各地的人可以直接在电视前看到导弹击中它们的目标或从军舰上发射的实况转播。盟军非常愿意显示他们武器的精确性

安理会投票时,我国当时投的是弃权票,但是获准了以观察员身份派人去观摩联军军事行动的许可。在一个多月的战争过程中,观摩联军军事行动的我军观察员,惊讶的连下巴都快掉来了了。



这里额外插一句,海湾战争对我军的冲击有一个小小的背景。

当时,两山轮战刚结束。我军在两山轮战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从战损比来看,我军跟美军殴打越南的战损差不多,都是吊打。再加上咱们殴打的还是完全体越南,比美国吊打北越的难度要高一些。

因此,当时很多人就认为我军似乎比美军还强一些。再加上我军有四十年战无不胜的神话加持。所以当时军中颇有一些骄傲自满情绪,自认为天下无敌,想揍谁就能揍谁,就算打美军苏军吃不了什么亏,平苏镇美也不在话下。不仅是中下级是这么认为的,军队的不少高层也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海湾战争一役,高层受到了震动,开始大力引进的先进俄式武器。另外,我军的指挥体系也开始扁平化发展,师改旅,部队合成化也是在海湾战争之后开始的。但是军中不少人受限于眼界,仍然还是很自负,认为伊拉克溃败的因素,是伊军的素质不行。没有引起该有的重视。



一直到五年后的台海危机,才在全军上下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而台海危机之后才是我军开始真正的正视差距,快速发展海军和空间技术的开始。

好在当时美军也只是刚刚从机械化转为信息化作战,我军追赶的差距还不大。通过这二十年的狂追猛赶,现在中国军队也逐步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平。




所以,联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摧枯拉朽的击垮伊拉克,这固然有伊军水平不行的原因,但根本还是联军太强大了。

不夸张的说,美军当时是拿打世界大战的劲头在打伊拉克。美军的各军兵种的主战装备完成换代更新,并训练充分,军队也齐装满员,即使现在来看也是美军战力的巅峰。而当时的国际环境是冷战胜利基本已经握在手中,苏联已经不构成威胁。伊拉克死的一点都不冤,如果换成当年没有核武的我兔,估计也是没悬念。


Mer86


简而言之,海湾战争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时期的首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已经基本应用了与这场革命所诞生的最新信息技术,属于一支“第三代军事力量”,而对阵的伊拉克军队则还是一支滞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第二或第二点五代军事力量”,这种技术上的代差,使得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可以对伊拉克军队实施“降维打击”。

从技术层面上讲,美军和多国部队的压倒性优势,体现在许多革命性,足以改变战争模式的新式武器的运用上。比如精确制导炸弹,根据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A.沃登的统计:二战期间,美军空中力量投掷炸弹的着弹点误差距离为2300英尺,在越南战争中为400英尺,而在海湾战争中一跃缩减到了200英尺,沃登的计算是“在着弹点误差距离为2300英尺的情况下,如果你想让目标被击中的概率达到90%,你就需要向目标投下9000枚炸弹,为了投掷这些炸弹,你必须出动800到1000架轰炸机,如果再算上护航战斗机飞行员,你必须每次让6000名左右的军人冒着生命危险出击......然而现在,你只需要一架战机,一名飞行员。”

虽然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和多国部队投下的炸弹仅仅有10%是灵巧制导炸弹,但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沙漠风暴”空袭行动的前两周,多国部队空中力量投下的炸弹当量超越了二战时期盟军六年的投弹总量。空袭不仅削弱了萨达姆.侯赛因军事指挥的联络通讯系统,并成功炸毁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的重要桥梁,以及高速公路,石油管线,输电线和港口。通过现代化的新闻媒体转播,整个世界都见识到了精确制导武器令人惊愕的威力:CNN记者彼得.阿尔内特在一次新闻直播中,展示了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从自己所在酒店窗户边呼啸而过,直接命中伊拉克国防部大楼的现场录像。根据统计,沙漠风暴行动开展三周之后,伊拉克军队已经在空袭中损失了4280辆坦克中的1300辆,3100门大炮中的1100门,2870辆装甲运兵车中的850辆,以及118架飞机,迫使萨达姆将剩余的140架军用飞机“转移”到伊朗

在空中,美军对雷达隐形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由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厂设计制造的先进武器,曾经饱受新闻媒体,甚至国会军事委员会的嘲笑和质疑,他们认为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和其他高科技,绝对适应不了复杂而艰苦的战场环境,最终变成一件昂贵而无效的“玩具”。然而现实却是,高科技装备能够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

再比如M1艾姆拉姆斯主战坦克,它装备的燃气轮机能让其时速达到70公里,装备的乔巴姆陶瓷复合装甲能让它正面经受住苏制T-72主战坦克主炮的轰击,而M1装备的120毫米主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能够在2.5英里远的距离上击穿T-72的正面装甲,而在这个距离上T72的主炮却对自己无能为力。然而构成M1坦克最核心竞争力的,是它先进的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和热成像/光学瞄准具。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一辆美军M60坦克在行进状态下。需要发射5到7发炮弹才能击毁目标,而M1则把这个水平提升到将近单发击毁。

M1坦克,以及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拥有先进的微光夜视仪以及热成像夜视设备,这也是当时的伊拉克军队所缺乏的。这使得美军和多国部队“成为夜晚的主宰”

另外美军和多国部队还拥有情报和监测上的优势,其先进装备包括改装自波音707B,搭载了AWACS预警雷达系统的E-3预警机,它的监控半径可以达到250英里,一旦敌方军用飞机升空,它立刻会开始分析,分享对方的事实情报,指挥己方空中力量进行应对,还能有效避免己方飞机发生误击。在对地作战方面,美军装备了尚处于最后实验阶段的E-8预警机,它装备的联合星系统(其全称应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或Joint STARS),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当它在空中—览行时,无论在前方、后方或侧面,都可对地面静止或移动目标进行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到250公里左右。

另外,伊拉克军事力量的通讯和联络系统也遭遇了美军和多国部队的干扰,这种“降维打击”也是建立在技术代差之上。美军的E-6A徘徊者电子对抗机和RC-135电子侦察机可以对伊军的通讯进行有效监听以及干扰。另外,美国部署的军事卫星还能从太空对伊拉克重兵集结地,飞毛腿导弹部署地拍摄清晰照片并及时提供详细的气象变化情报。更重要的是,卫星提供的GPS全球定位数据,能够帮助多国部队地面部队在沙漠恶劣的气候里实现精确机动和打击,尽管此时多国部队只装备了840台军用GPS信号接收器和1650台商用GPS信号接收器。

综上所述,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时代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冲突,衡量双方实力的不仅是死板的兵力总数以及火力投放平台与弹药总数,而是被称为C3I的四大领域(command指挥,communication通讯,control控制,以及intellegence情报),而在海湾战争前后,C3I又进一步升级为C4ISR(即指挥,通讯,控制,情报以及计算机computer,监视SURVEILLANCE以及侦查recon)

反观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没有自己的卫星系统,没有足以匹敌多国部队的电子干扰/侦查系统和情报分析系统,武器的火控/瞄准系统也和多国部队存在代差,这就等于重蹈前工业时代第三世界的军队迎战工业时代西方军队,从而被碾压的覆辙。

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夕,另外一种被战争后续“打脸”的预测观点(包括天朝许多军在朝与在野军事专家)是,美军由于缺乏实战经验,这些大男孩儿很可能不是久经沙场考验,尤其是经过了漫长的两伊战争的伊拉克军队的对手。但我们事后得知,美国自70年代以来对于军事演习和训练体制的改革,已经大大消除了这种实战经验上的短板。比如陆军在荒凉的莫哈维沙漠中的欧文堡,建立的实战模拟训练中心。从1981年开始,陆军所有的机械化部队都要轮流进入这里,与一支高度拟真的假想敌部队,一个苏制摩托化步兵团和附带的坦克部队进行对抗,所有武器都装好了激光模拟器,以计算演习中各自遭遇的损伤,而整个作战过程则会被计算机全程记录,以便于演习后的复盘。在起初的几年,几乎所有参加演习的部队都会被这支假想敌部队打得头破血流。 沙漠风暴行动的美军空中力量指挥官查克.霍纳将军总结说“行动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在战前已经到过这里”。

在作战模式方面,美国陆军自70年代建立"训练与条令司令部”之后,就一直在推敲未来大规模局部冲突的作战模式,1982年,执掌司令部的多恩.斯塔利将军提出了“空地一体战略”即如何有效在信息时代,利用空中优势,使用迟滞-反击战术在欧洲大平原地带对抗苏联和华约集团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和坦克洪流,这套战术,也非常适用于在沙漠平坦地带对抗伊拉克军队这样的“山寨”苏式武装力量。

所以,有了这些信息,和指挥艺术上的优势,联军取得胜利,并使得双方战损比呈现一边倒式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两军初试牛刀的较量发生在1月29日至30日。伊拉克陆军第三军麾下的“精锐之师”,曾在入侵科威特期间打头阵的第三装甲师和第五机械化师混编成的纵队攻入了位于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边境以南数英里的小城海夫吉,而驻守在这里的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一个装甲侦查营,从传统观点看,美军这支孤单的力量面临的是一场屠杀,但海军陆战队一边抵抗迅速呼叫了炮兵火力(包括M109自行榴弹炮和M270多管火箭炮),和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以及A10对地攻击机。在短暂的战斗过后,伊拉克军队被迫撤退,31日,沙特陆军在美军协助下收复了海夫吉。

在整个战斗中,伊拉克陆军阵亡将近300人,超过400人被俘,共有90多台装甲车辆被摧毁,而联军阵亡43人,其中美军11人,原因是来自夜战中的己方误伤。

萨达姆的企图是,套用两伊战争时期的经验,试图让伊拉克重型装甲部队对孤立的联军前方据点进行突击,给联军造成重大杀伤,降低其实施地面作战的意愿,为谈判争取筹码,结果事与愿违,这场战斗却暴露了伊拉克军队的致命缺陷,无论是指挥还是装备层面:海夫吉战斗组织期间,伊拉克军队也缺乏沙特境内的精确地图,导致四次进攻路线混乱,伊拉克军队的后勤状况因为联军的空中遮断已下降到可悲的程度。第5机械化师的师长在组织突击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从当地的牧场征用了120头牛。

在占领海夫吉后,伊拉克军队内部出现严重分歧。第5机械化师要求在30日天明前立刻撤出;第三军希望继续坚守;伊拉克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竟然对此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把海夫吉撤防与否的问题交给第三军“全权处理”。结果第5机械化师在30日和31日在海夫吉镇内被联军白白吊打了两天。另外,第5机械化师在占领海夫吉后希望得到一个别动营(第14步兵师别动营)的支援;但伊拉克第三军指挥官的答复居然是:这支部队军纪涣散,还不如你们,对任务没有帮助。所以我们不会派遣增援。

此时,伊拉克军队的士气已经溃散,根据2月初一名来自伊拉克第20步兵师的逃兵供述:自己师官兵的士气和其他在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师没什么两样。所有人都士气低落。第一,大家已经不相信他们被部署到科威特是因为什么正当理由;第二,补给线被切断了,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而且基本只有白米饭,没有肉。水资源短缺,三个人才能分到1.65升饮用水。所有人都在盼着向多国部队投降,但是他们现在不敢。他们认为投降的最佳时机是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的时候。第20师的防御阵地每天被多国部队空军轰炸3次以上……被炸坏的装备没有替换,死者的遗体就留在阵地上.....


用户69792950182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开始对伊拉克发起的战争,简称“海湾战争”。当时伊拉克拥有大量的先进装备,士兵人数也不少,但为什么一开战,伊拉克军队就伤亡近10万人,而且仅打死美国27名士兵而已呢?

据说伊拉克海湾战争共打了42天,而强悍的西方联军出动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战斗机,把伊拉克的地面武装机械部队炸得稀巴烂。这使得世界各国对二战之后的战争思维有了更大的认识。因此海湾战争,被世人看成是二战结束后现代军事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次战争,这迫使世界各国加快了对信息化战争技术研发的脚步。

1991年1月底,首次海湾战争爆发。在这次军事规模中,伊拉克总派遣43个师团约100万士兵攻入伊科边境地区参战。其中还包括了经历过8年两伊战争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可惜整场战争下来有十几万伊拉克精锐部队伤亡,而美军方面则有175人牺牲,但是当中有148个士兵是被自己的友军误伤所导致的死亡,相当于一场海湾战争结束,伊拉克军队只打死了27个美国士兵。

以此换算,美军跟伊军的伤亡比例大约为3000:1,看起来显得非常不成比例的,为此战后有军事学者分析认为,伊拉克之所以死伤那么多士兵,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战斗观念落后,伊拉克士兵的三观大部分处在机械化战争时期,以为有100万重兵设关卡防守,就能阻拦人数较少的美军。殊不知,美国在80年代就充分转型为信息化作战方式,打起仗来不再是传统的机械化战法,而是先进的信息化战略。因此战争刚开始第一天,局势就倒向美军,接着伊拉克军队屡战屡败,被美国压制得不能还手。

第二是武器时代差距大,伊拉克虽然拥有米格29战斗机、飞毛腿导弹以及T-72坦克。但是未能达到信息化共同,导致前线战争的实况信息无法共享,因此受到美国空军轰炸后,一般都各顾各得,逐渐被美军围迁。

另外,伊拉克的武器装备在以前都是从美国购入,那么被损坏打坏之后缺乏必要零件修复,因此伊拉克的机械装备等于是一坏就报废形同一堆废铁。那么美军方面则优势突出,拥有大量海陆空先进装备,后勤援助给力,空中拥有各系列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运输机、还有太空卫星精准定位。

海上有航母舰队、潜水艇,陆军有坦克、装甲车、传感器等,这些海陆空装备都完成了信息化共享,能够及时分享各路战况,特别是被打坏损坏的美军装备,立马就换成新的,根本都不用等待修复完成才继续使用。

第三,伊军空军能力太差,萨达姆虽然购进了不少战斗机但是跟美国完全比不了。海湾战争最精彩之处在与42天中有38天都是美军在轰炸伊军,简直是地毯式的疯狂空袭,而伊军完全抢不到制空权,极其被动。

据说美空军一开打就迅速灭了伊拉克空军主力,很快就夺得制空权,接着派遣11万次战机对伊拉克陆军进行疯狂轰隆,此场战争总共投下90000顿炸弹以及近300颗“战斧”巡航导弹,这对伊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恶梦。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轰隆中,伊拉克军队最终被炸得三观尽毁,士气彻底崩溃,其中大部分士兵被空袭炸死,而且自方根本无法对美陆军还手,最终死伤近10万人,仅打死美军27名士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