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鳝通常要长多少年?

净土TC


野生黄鳝长到一斤,比较困难,也很少见,原因就在于人们不允许,不等长大就捉来吃了,根本没机会长那大。

黄鳝的生长习性。


第一,见着吃的不要命。

黄鳝是个很怪的生物,别看它平时怯生生的躲在洞里,动作迟缓,但是却有常人不及的个性,不仅食量大,而且攻击性强,特别是发现吃食,譬如穿着蚯蚓的钓钩,伸到洞口,它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抢食,而且咬住不松口。由此判定,黄鳝才是真正的吃货,碰上吃的,命都不要。黄鳝的食谱还广泛,小鱼小虾小青蛙,只要是活的,只要被它遭遇,想活命是不可能的。


第二,男女变性不需要手术。

黄鳝最突出的特性,自身能变化性别,先当妈,后当爹。按生物学标准,鳝鱼以体长衡量大小,不以重量论年龄。黄鳝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是孵化和到性成熟期。这个时候都是雌性,此阶段体长在35厘米以下。
  2. 第二个阶段是自身雌雄性逆转期。有的小妈妈生了孩子后变成了雄性,有的还会暗结珠胎。体长到22厘米开始性逆转,体长在36-48厘米,雌雄各半,保持平衡。
  3. 第三个阶段是全雄性期。体长长到53厘米后,都成雄性鳝鱼了。

第三,吃得多,长得慢。

黄鳝饭量很大,就像饿死鬼托生,吃不饱似的。但是和饭量相比,长势不快。第一年,至多长到20厘米,铅笔粗细。第二年至多长到34厘米,一般的只能小指头粗细。直到变成雄性,掠食量猛增,长得快些,长到半斤也要5年。半斤以上很难见到了,不被钓走,也被抓走。真要长到一斤,在人迹罕至的沼泽山野会存在。因为超过半斤的鳝鱼实在招眼,必须的没人见到才得以保命,继续生长。



这时候的鳝鱼好像有了灵性,知道谨小慎微过缩头的日子,不敢露面,所以生长极为缓慢。再加上每年冬眠,更是生长延缓。不像东南亚的黄鳝,不冬眠,食物充足,三几年就能长到一斤。我国的野生鳝鱼长到一斤,大致在10-13年,基本就寿终正寝了。也就是说,黄鳝在没有天灾人祸环境条件下,最多可以活到十几岁,一般13岁到头。


普济


野生的黄鳝不同于养殖的黄鳝,在野外的黄鳝要想长到一斤半的话,那少说也要七八年的时间了!

而且黄鳝一旦,长到一斤半左右,那个体绝对是霸气的无比,我曾经看到过别人说一斤半的黄鳝,看起来就跟蛇一样又长又粗,寻常的水桶根本困不住它,它的头稍微往外面一伸就蹦了出来!

而且它身上的斑纹也会很大个,看起来也非常的帅气!

我虽然没见过一斤半的黄鳝,但是我曾经在钓龙虾的时候,有幸看到过别人从一个洞里面抓出一只大概有三四两左右的黄鳝,那个个体就已经看起来很帅气了,而且长到三四两左右的黄鳝,恐怕都需要2到3年的时间,所以一斤半的黄鳝肯定是需要七八年的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





野采渔小付


记得小时候经常去小河沟里面去捉鱼摸黄鳝,那时候的大黄鳝经常见到,大的有两三斤,小的也有四五两,因为小时候不听话去摸黄鳝经常被爸爸打,不过就算挨打也挡不住捉黄鳝的热情,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差,只要嘴馋了就只有野生鱼和黄鳝能够打馋。那时候最长吃的一道菜就是油炸黄鳝,现在想起来都是满嘴的香味。

前几年我们村庄集体通自来水,需要对全村进行水管覆盖,这就需要挖沟埋水管。那天我们刚刚放学,就看到挖沟的旁边聚集了一大片的人,于是我也凑着热闹围观了上去,只看到挖的沟里面有一个特别大的黄鳝,虽然我经常见到黄鳝但是也被这只黄鳝给惊呆了,跟一棵小树桩一样粗。一群人没有一个敢去捉的,害怕这只黄鳝太大会咬人,后来来了一个胆子大的旁门叔叔捉到袋子里放在电子秤上称了一下足足有十多斤重,接着我们村庄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还是把这个黄鳝放了吧别伤害它了,黄鳝十年长一斤,这只黄鳝起码生长了上百年了,如果吃了它那是暴遣天物,太可惜了”,最后也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把那只黄鳝放进了河沟里慢慢游走了。



后来长大以后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也认识到了野生黄鳝因为前期体型比较小,只能吃一些水里或者淤泥里的浮游生物,生长特别的缓慢,一般八到十年才能长到一斤,但是后来黄鳝体型变大了,可以吃一些野生的鱼类以及虾类,生长速度也就相对快了,一般如果正常生长,一斤以后一般三年就能增加一斤,但是这套理论只适用于野生的黄鳝,对于饲养的黄鳝一般一斤左右出栏只需要一年就能达到一斤。


野生的黄鳝虽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是野生黄鳝吃的时候寄生虫比较多,所以在食用野生黄鳝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烹煮,以免寄生虫杀不死会寄生在人的体内对身体不健康。


农业经济第一线


黄鳝是大家比较熟悉在一种动物,以前小时候每年几乎一年四季都会抓黄鳝,春天肯夏天一般椒抓黄鳝在高峰期,因为这两个季节,黄鳝活动比较频繁,所以伙同一般会在晚上在时候出去抓黄鳝,而且通常都有很大收获。小学开始我就会经常出去抓黄鳝卖钱,一般晚上都可以抓到好几斤,一个月在零花钱都有了。抓到过最大在一只黄鳝,大概4斤重。


我相信在农村地区,纯野生黄鳝一般最常见也就只能长到半斤,大部分都是1,2两左右,因为黄鳝一般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能够长到一斤的黄鳝基本上非常难看到的。半斤左右就已经算是极品了。现在野生黄鳝数量非常少见,在很多农村地区野生黄鳝几乎已经接近灭绝在状态,很难找到。尤其是在农田里面,黄鳝基本上那个已经没有了,主要是因为农田使用大量除草剂,黄鳝根本没有办法存活下去。

那么在农村地区,一般长到一斤左右在黄鳝到底要多久呢?

黄鳝一般从刚刚出生在前两年是生长速度最慢在时候,一年左右的黄鳝只能长到筷子粗细,2年黄鳝可以长到小拇指大小,等到第三年在时候,黄鳝生长速度会加快。一般生长3年左右在黄鳝,重量在100克左右,5年左右的黄鳝最多也只能长到300g左右。所以说黄鳝想要长到1斤以上,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

现在由于野生黄鳝数量非常稀少,只有在一些水库或者鱼塘里面才有可能找到,野生黄鳝一般价格比较贵,我们这边要卖200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很难买的到。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黄鳝,经济效益不错。不过养殖黄鳝一般长到1斤并不难,毕竟食物不缺。大家见过最大的野生黄鳝有多大呢?欢迎讨论。


农村泉水有点甜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不少喜欢钓鱼、钓黄鳝的朋友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吧。想起来小时候到了夏天,下午一放学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去捉泥鳅黄鳝的日子真的是太悠闲了。

一斤以上的野生黄鳝要生长多长时间?

小时候每年夏天都要捉不少的黄鳝,那时候小河沟、稻田这些地方都会有黄鳝,尤其是稻田当中的黄鳝特别的多。最喜欢的就是晚上捉黄鳝,跟着村里面的大哥哥们一起,拿着桶、铁钩、手电筒就出动了。晚上捉黄鳝要比白天捉的多,这个时候黄鳝都出去觅食了,拿手电筒一照就能够知道有没有黄鳝,有些大胆的孩子还会下手去掏黄鳝,这个胆小的我可不敢,因为总是分不清黄鳝洞和蛇洞,每次看到朋友下手去掏黄鳝总害怕会把蛇掏出来。

那时候黄鳝虽然多,但是也不算太大,一般比较普遍的都是四两左右,体长也就在三十公分左右,像一斤这样的大黄鳝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过能够捉到四五两重的已经够高兴好久了,毕竟黄鳝那么好吃。那么黄鳝能够生长到多大呢?

野生的黄鳝生长的速度非常的慢,小黄鳝一般在每年的五六月的时候孵化,第一年生的小黄鳝体重仅仅在10克左右,生长两年的小黄鳝体重也仅仅有15克左右,到了第三年黄鳝的体重才会重一些,不过也仅仅有100克左右,到了五六年左右的野生黄鳝的体重才会有300克左右,不过还仅仅是一些生长环境非常好的黄鳝才能长到这样。黄鳝在生长到六年以后,生长的速度就会降低很多,几乎上体重很难上涨了。而想要野生的黄鳝体重达到一斤以上,那么最少要生长10年左右。不过大多数黄鳝在还没有生长到一斤的时候就被我们给捉走了。

当然因为目前市场对黄鳝的需要量非常的大,野生黄鳝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不少人工养殖的黄鳝,因为品种以及饲养环境和饲料等原因,生长速度要远高于野生的黄鳝的生长速度,一般人工养殖的黄鳝生长到三年左右的时候就能够达到8两左右的重量,不过想要黄鳝生长到一斤也还是需要一定的饲养年份的,而为了养殖效益一般养殖户很少会将黄鳝饲养到一斤左右再出售的。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又快到五一了,一到这个时候又可以去水田里面抓黄鳝了。小时候就常在清明节以后,每天晚上提着一个手电筒,拿着一个专用的夹黄鳝的黄鳝钳,打着赤脚去到水田里抓黄鳝。在当时农田里面的小鱼小虾是真的多。不仅有很多的泥鳅、黄鳝、小鱼,有时候还能抓到一些野生的甲鱼,当然了有很多的蛇也会在晚上的时候出来活动,这个是要小心的。曾经农夫就抓到过一条近一斤的黄鳝,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一条蛇,吓了一大跳。后来仔细看清楚了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条超大号的黄鳝。

这条黄鳝抓回去之后,村里好多人第一眼看到以为我抓到了一条水蛇。村里不少人都表示,如此大的野生黄鳝,真的是第一次见过。把它放在水桶里面,完全是困不住,就像是一条蛇一样,一下子就弹出去了。而且样子也看起来有点恐怖,身上的花纹看起来很有霸气。用手去抓它的时候,还挺有攻击性的,会像甲鱼一样咬人。没有办法,既然水桶里面容不下它,只好把它放在水缸里面。放水以后,它就开始变得老实了,然后还把其他的黄鳝、泥鳅、小鱼都倒进去了。

过了一晚上来看,发现水缸里很多的泥鳅、黄鳝、小鱼是死的死、伤的伤,其中有一条小泥鳅吃得只剩下一小部分的头了。后来悄悄观察了一下,这条超大号的黄鳝,特别具有攻击性的,只要在它面前晃动的东西,就会快速去咬住,就和甲鱼咬东西一样,又快又准,一旦咬住就不放松了,还会发出声音。后来称了一下,足足有九两多。那野生的黄鳝要长多少年才能达到一斤呢?

如果是人工饲养的黄鳝,长到一斤这么大,也并不足为奇。在一些水产市场上,就经常看到有一斤左右的大黄鳝在售卖。近两年野生的黄鳝少了,但是由于其在水产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价格也不低。所以农村养殖黄鳝、泥鳅的也增多了。前些年,村里也有人搞黄鳝养殖,向他打听得知,黄鳝的生长速度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比如品种、营养、年龄、健康和生态条件等等。而且黄鳝是既能当妈妈又能当爸爸的特殊生物。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的,一般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都是雌性的,当它产卵了以后卵巢就会逐渐转变成为了精巢,也就是说黄鳝当了一次妈妈以后,后面就转变成为了爸爸。在黄鳝是雌性期间生长相对缓慢,而一旦转变成为了雄性以后,生长就更快一些了。

听这个养殖黄鳝的朋友介绍,黄鳝的产卵期是在每年的五六月的时候,其当年长到11月左右就钻入到泥巴里面过冬了,不在吃食了,这一年的黄鳝个体的体重仅3-5克。而第二年、三年的增重也不多,三年的黄鳝体重一般是在60克以内。但是到了第四年的时候,就开始快速生长了,其当年的体重就能达到100-200克,而到了第六年,生长快速的话,可以达到350克左右。不过,经过几年的快速生长,从第六年以后黄鳝的生长就变得相当缓慢了。一般体重超过500克的野生黄鳝至少要生长12年以上,并且这还是非常少见的。有新闻报道,最大的黄鳝居然有30多斤,实在是吓人。

其实,黄鳝的寿命算是比较长的了,其一般能活6-10年,有少数比较长寿的能活十多年。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黄鳝的血液是有毒的,尤其是年数越久的的黄鳝,更是需要注意。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还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所以一般大黄鳝都会对其进行放血的。但大家也不用操心,黄鳝的血液中的毒素是不耐热,只要彻底煮熟在食用,一般不会发生中毒现象。你见过最大的黄鳝有多重呢?


农夫也疯狂


更多农村奇闻趣事,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农村知识。

现在的农村里流行着立秋吃黄鳝的说法,现在的时间也是马上就要立秋了,那么这个时候的野外黄鳝也是会随着天气的变冷慢慢的准备冬眠了,不过最近几天在野外捉黄鳝还是可以的,像白天基本都是去池塘或者水沟边上用钓钩去钓黄鳝,晚上的时候可以下地笼子捉黄鳝,以前小时候捉黄鳝也是为了好玩,不过现在捉黄鳝也是用来赚钱的,在老家这边下地笼子一天也能赚个几百!


至于题主说的这个1斤以上的黄鳝也是不算大的,我们村里的前段时间鱼塘清池,在鱼塘里捉了一条三斤多重的黄鳝,这条黄鳝已经超过了1米,这个三斤多重的黄鳝是我们村里的鱼塘清完鱼塘后,鱼塘的老板带人去鱼塘里捉鱼,在捉到最后的时候,发现了这么大的黄鳝,关键没见过这么大的,大家也都没敢捉,仔细一看足足有人的手臂这么粗,鱼塘的老板最后在鱼塘里一共捉了3条这么大的黄鳝,不过都是2斤左右的,只有这一条是3斤多重的黄鳝,目前我们村里的这个鱼塘老板前段时间还放在家里的,由于这种黄鳝也是第一次见到有这么打的,所以也没敢吃,不过后来听说让人花了好几百钱给买走了,三条花了1000多块给买走了!



对于与我们村里这个人捉的这么大的黄鳝,村里的老人的说法是这种黄鳝也是不能吃的,因为这种黄鳝由于长时间的在水里生存太久了,据说这种黄鳝都是长了很多年的原因,身体里也积攒了很多的毒素,据老人说,这种黄鳝一般都是在一些野外的水沟里生长的,因为在农村里的野外水沟都是有很多的脏的东西,这些都是这种黄鳝比较喜欢吃的,久而久之身体里有了很多的毒素。

由于黄鳝是天生的打洞高手,一般都是从水沟里打洞后进入了鱼塘,加上鱼塘的环境和食物也是比较丰富,所以才会在鱼塘里捉到这种黄鳝,不到据老人说,能长到3斤种的黄鳝,最起码活了要三四十年,那么按照题主说的这个1斤以上的黄鳝重量推算的话,这条黄鳝最起码也得生活了十年八年的,不过1斤以上的黄鳝口感也不是很好的,一般口感比较好的黄鳝在2-3两是最好的!


三农堂广讯


我小时候会和几位哥们去小溪里挖黄鳝,个个都不穿上衣,就穿着个大裤叉的就下溪里了。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的。一人拿米袋、一人拿簸箕、一人拿竹芉,还有个小伙伴拿了把镰刀。

我就是拿了条竹芉,看到那里有洞我就把竹芉伸进去,然后就开始用力,想把里面的宝贝给吓出来。弄着弄着,突然看见有个像蛇头的东西探出来了。吓到我赶紧松手,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弄那个洞,想满足一下好奇心。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里面。


左弄右弄,看清楚知道不是蛇,然后就一把手给它揪出来了。但是因为太滑就又掉水里了。其它小伙伴也加入了追捕,千辛万苦的终于把它捉起来放米袋里了。

捉回去给大人们一看,大人说这是黄鳝,说很补身子的,只可惜有点小。如果能再大条一点就更好了。后来听大人们说,黄鳝很有营养的,可以拿来煮汤、红烧、炒菜。具有补钙、补血止血、清热解毒等功效,而且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多吃黄鳝补身子。吃黄鳝一定要新鲜吃,即杀即煮来吃,因为吃不新鲜的黄鳝容易发生中毒现象。还有就是不可以生吃黄鳝的血,对人身体不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黄鳝极具补身子,野生黄鳝更加美味。而一斤以上的大条黄鳝是很难得的。如果是野生黄鳝营养吸收的好,一般8年就可以长到一斤,有些则需要12年以上。所以说,如果你能吃到一斤以上的野生黄鳝是让很多人都羡慕的呀。

黄鳝给我的感觉就是:“玫瑰带刺”,你说那么补的生物,怎么新鲜血液就有毒呢?


三农天地


你好。

一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鳝通常要长多少年?

黄鳝也叫鳝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味美鲜嫩,身上刺非常的少,并且肉质丰厚,味道可口,吃起来感到润嫩和细美。但是现在野生黄鳝已经非常少了,一斤以上的黄鳝更少,那么一斤重的黄鳝要生长多少年呢?光头觉得有4点需要理解:

  • 黄鳝的分布范围

  • 温度的高低影响黄鳝生长速度

  • 食物的多少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

  • 在哪种环境下能抓到1斤重的黄鳝

想要知道一斤以上的黄鳝要生长多少年,就要了解黄鳝的生长环境,黄鳝的生长环境不同,生长速度不一样;以及黄鳝的觅食方式,食物的多少对于黄鳝生长的影响;温度的高低对于黄鳝生长速度的影响,通过这几点分析,理解黄鳝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长到一斤以上。

一、黄鳝的分布

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各地区均有记录,特别是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更是盛产黄鳝的地区。黄鳝生存能力顽强,沟渠内只要一年中有几个月有水就能生存生长。

黄鳝生长的环境十分广,只要温度合适水域内都有它们的身影,稻田、湖泊、河流、小河道、沟渠、水库等它们都能生存,生存方式十分广泛。

也可以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黄鳝的生长,黄鳝对于水质和水域面积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一点点的水它们都就能生长,这也是全国各地都有黄鳝生长的原因。

二、温度的高低影响黄鳝生长速度

一般般情况下,野生黄鳝0到40度都能存活,水温低于5℃处于冬眠状态,水温上升到10℃时开始活动觅食,水温15℃一30℃是觅食、活动频繁、生长旺盛的温度。18℃-30℃为适宜生长温度,30度以上的温度黄鳝生长速度也会慢下来。由于我国南北方温度差异大,黄鳝的生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北方:北方温度比较低,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黄鳝在冬季需要冬眠,冬眠的时候不吃不喝。不吃不喝生长速度也就慢了下来,甚至会逆向生长,也就是除了不长肉以外,冬季又饿瘦了。

南方:南方温度比较高,即使在冬季的时候温度也在20度左右,这个温度十分适合黄鳝的生长,即使南方冬季来临,黄鳝也能正常觅食正长生长,并且生长速度很快,南方黄鳝能够长大的几率大大增加。

光头认为,北方的黄鳝能够生长到一斤以上,最起码也要5年左右,以为食物太少了,冬季除了不长肉还饿瘦了。南方的黄鳝由于温度比较高,即使冬季也很适合黄鳝的生长,黄鳝能够长到1斤以上可能只需要3-4年,这里只是说黄鳝在野生状态下,养殖的黄鳝生长速度更快。

三、食物的多少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

食物的多少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有些地区食物比较多,有些地方食物比较少。食物多的地方黄鳝生长也就比较快,食物少的地方黄鳝的生长速度也就比较慢。

稻田:

稻田内食物比较多,黄鳝生长并不缺少食物,但是黄鳝想要长大也不容易,具体为什么,在下面会说到这个问题。

小河沟:

小河沟、小沟渠里面的黄鳝相对来说比较大,这里面的黄鳝受人们的打扰也比较少,黄鳝想要长大也困难,因为抓的人太多了。

大河内:

大河内食物充足,小鱼小虾都是黄鳝的食物,黄鳝躲在石头缝里面,等着猎物的到来,它们不缺少食物,生长速度比较快,在河道内黄鳝1斤的黄鳝也能钓到。

水库、湖泊:

水库、湖泊大水面黄鳝的个体比较大,钓黄鳝的钓友少的话,这些地方黄鳝能够长到1-2斤重,数量比较多,个体也比较大。

食物的多少影响黄鳝生长的速度,虽说稻田和小河道食物比较多,但是它们受人们打扰的程度也比较多,想要长大并不容易。大河、水库、湖泊内食物比较多,受人们打扰比较少,黄鳝能够长大,这这些大水面抓到1斤重的黄鳝并不稀奇。

四、在哪种环境下能抓到1斤重的黄鳝

但是有些地方的黄鳝比较大有些地方黄鳝很小,光头钓鱼的同时经常钓黄鳝,对于各种水域内黄鳝的大小比较了解。比如:

稻田:

稻田黄鳝是最小的,每次去钓黄鳝最不愿意去的也就是稻田。因为现在稻田农药使用非常严重,每当打农药的时候,稻田内的黄鳝不说全部死光也差不多,最多剩几条漏网之鱼也是很小的黄鳝,这么小的黄鳝也没必要去钓。

另外稻田的水存在的时间太短了,很多稻田只是稻谷没有收的时候有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水的,没有水黄鳝也就不能生长,黄鳝的个体也就非常小,稻田内黄鳝想要长到半斤重很难,稻田内黄鳝能长到一斤的几率更小。

河沟:

河沟内大黄鳝比较多,特别是有些全是水草的小河道,这些小河道内黄鳝生存不受人们的打扰,小河道内水比较多,一般不会处出现缺水的现象,黄鳝在小河道、小沟渠内生长速度很快,半斤以上的黄鳝挺多。

但是河沟内抓黄鳝的太多了,特别是下笼子的,下几次后黄鳝就很少了,所以河沟内黄鳝能长到一斤的太少了,不是年限的问题,是人们不允许它们长大。

大河:

光头最喜欢在河道,尤其是大河内钓黄鳝,因为黄鳝个体比较大,钓到一斤的黄鳝也很正常,每年钓到1斤的大黄鳝很多都是在大河里。

不管是市区修整过的河道,还是乡下的河道都有大黄鳝,市区修河道的时候水边有护坡石,这些护坡石缝隙里都有大黄鳝在里面生存。有些河道没有护坡石,用的是木桩,木桩缝隙里也是黄鳝最喜欢呆的地方。

乡下的河道没有护坡石,没有木桩,但是有水草,这些厚厚水草里面黄鳝也很多,可以用钓草的方式钓黄鳝,乡下河道的岸边、桥下、乱石堆、破砖烂瓦处等,这些缝隙里面都藏有黄鳝,很好钓,有时候也能碰到一斤以上的黄鳝。

水库、湖泊:

水库湖泊里也有黄鳝,特别是一些老水库,里面黄鳝很多,光头最多的一次是在水库里钓了将近30斤黄鳝,钓鱼的时候钓的,交钱去钓鱼,钓鱼没有口就去钓黄鳝,最后水库老板脸都绿了,不让钓了。

水库里黄鳝也很好找,护坡石缝隙、石头缝缝隙、乱石堆缝隙等都是钓黄鳝的好地方,水库里黄鳝比较大,因为黄鳝的食物比较多,生长速度比较快,钓到一斤黄鳝也很正常。

现在黄鳝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想要抓到大黄鳝只能去河里,或者水库、湖泊等大水面,这些地方水域面积大,黄鳝的食物比较多,黄鳝生长速度比较快,1斤以上的黄鳝也比较多。小河道小沟渠或者稻田里一斤的黄鳝少之又少。

综合:黄鳝的生长环境、生长温度对于它们的生长速度有很大影响,现在黄鳝想要长大并不容易,因为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黄鳝想要长大运气就太好了。光头认为黄鳝想要长一斤重需要的时间南北方不一样。

①、北方天气,在食物一般的情况下,黄鳝能长到1斤以上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

②、南方天气,南方温度比较高,黄鳝不会冬眠,黄鳝能长到1斤以上有可能只需要3-4年,有可能需要的时间更短。

③、想要抓到大黄鳝尽量去大水面,大水面受外界影响比较小,黄鳝能够长大的几率比较大,在稻田以及小河沟黄鳝能长到一斤以上的几率比较小。

黄鳝的生存环境进一步被挤压,想要钓到或者抓到大个体黄鳝的几率不大,即使大水面也不可能每天都能碰到,都是靠运气。光头呼吁:抓到小黄鳝就放了吧,留大放小,黄鳝才不会越来越少

这是光头黄鳝究竟多久能长到一斤,以及哪里才有大黄鳝的理解,不对之处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头一一改正,希望对钓友有所启发,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收藏,点赞,转发了解更多关注头条号《光头鱼司令》谢谢大家。


光头鱼司令


问:野生大黄鳝长到一斤要多少年?

一斤重的黄鳝洞穴有多大?曾在稻田水底的泥土上见到锄把粗细的洞穴,刺楸却不敢伸手去抠,就怕里面藏着水蛇,但农村老人讲,水蛇只是在水里活动,其洞穴并非在田泥里,稻田中大直径的洞很可能是有一定年岁的大黄鳝,轻则六七两,重则一两斤。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农村有种土方,据说黄鳝血对面瘫有效,但刺楸也不知真假。黄鳝和泥鳅不同于普通鱼类,身体滑滑的不说,还主要生活在稀泥里,天气转暖的晚上才会钻出来在水底活动。由于黄鳝肉好吃,价格又高,需求量大,因此给农村人提供了一个找快钱的途径。以前好多人靠捉黄鳝而作为家庭日常开销,甚至孩子的书本学费都指望着它。


一、重一斤以上的黄鳝很难见到

正规的捉黄鳝方法有三种:一是像钓鱼那样用诱饵钓,二是晚上用钳子夹,三是用手指从洞穴里抠出来。当然,也有人偷着用不被允许的方法,比如用电瓶烧和往田里下药。

刺楸之前出门捉黄鳝会在腰间吊一个竹篾片编的鱼笆篓,捉到的黄鳝就直接装到里面而不怕滑脱。

由于热天稻田里有水稻,所以不适合抠黄鳝,夜晚带着手电筒或者前方带电筒的帽子,再用竹子做成一个夹子,夹子前面用刀削出波状齿。用电筒一照,黄鳝、泥鳅和小鱼小虾在稻田水中一览无余,运气好的话,一晚上随随便便就能捉十来斤纯野生的黄鳝、泥鳅。然而,黄鳝多以手指粗细居多,有半斤的也不太多,而一斤以上的则凤毛麟角。

水稻和再生稻收割后,刺楸这边的稻田一般会蓄水,稻田里的黄鳝就很少出来活动了,想要捉黄鳝需要用手指顺着它的洞穴伸进去抠。

可根据洞穴的直径判断黄鳝的大小,黄鳝洞穴形成后由于受水压和底泥的缓缓移动变化而变小,所以黄鳝一般会比洞穴要大些,成年人手指粗细洞穴中的黄鳝在七八钱左右,而拇指粗细的则在一两左右,一斤重黄鳝的洞穴就可想而知了。

二、野生黄鳝长得慢

人养殖的黄鳝由于生长环境适宜、食物充足,加上使用饲料和药物,其生长速度快,一斤的黄鳝差不多几个月就长成。然而,野生黄鳝不比人工养殖,其生长速度相当缓慢,会受环境的影响。

与土鸡和猪类似,黄鳝在三四两重以前属于「架子期」,长得快,而之后其生长速度就会减缓。野生黄鳝在生长环境好、农药打得少、食物充足的理想条件下,一般一年可长三四两。黄鳝总体上虽然长得慢,但在某些特殊的生长环境下,四年就可长到一斤,而普通的环境下要想长到一斤,至少也要七八年。

以上就是刺楸对黄鳝长到一斤要多久的介绍,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