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農民返鄉過年,寧宅著也不串門,啥原因?

新大風歌


城鄉界也分,關念不更新,親友不常見。無法回從前,環境把人變,中華幾千年,利益放在前,你若綿衣還,還是老鄉甜!


餘保太


農民返鄉過年,寧願願呆在自己家裡,也不想串門,不說別人,就說說我自己為什麼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的原因吧。

已經四十多歲的我,要技術沒有技術,也沒有啥文化。自然這種類型的人,在外面打工也沒有什麼好的工作,工廠也罷,工地也好,一年下來辛辛苦苦也掙不來多少錢。

中國人講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所以每年過春節我也回老家過年。前幾年還好些,臘月二十之後回到家裡,把該操辦的年貨買回家裡,有點時間就到村裡一些朋友、鄰居家裡聊聊天,敘敘舊。那時候大家收入差距不是太多,所以在一起聊天也沒有隔核,沒有壓力。

這幾年,也可能是自己不能與時俱進吧。車沒有,縣城裡房沒買。回到家裡再聊天時發現很多話題是:我的是多少錢買的,我的房子是多少錢一平,我的兒子年薪多少萬之類的話題。想想自己車沒房無兒子大學沒畢業,也不知道該說些啥,索性,宅到自己家裡玩手機,和家人聊聊天,感覺也挺不錯。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有人喜歡喝酒,有人喜歡打牌,我喜歡上了悟空問答,喜歡把自己知道經驗和知識分享出來,雖然玩今日頭條一年多,沒有多麼光輝的成績。但仍然沒打消我的積極性,一有時間,找到合適的問題,就想說兩句。

所以,今年返鄉過年,有點空閒時間,還真不想出去串門,大冷的天,還不如呆在自己的房子裡玩玩手機,陪陪家人充實呢!


pin名三郎


我有個同學,就出去打工多年,以前在家的時候經常在一起,玩,聊天,喝酒,無話不談,就是倆口的事也說說。但是隨著出去的時間長了,我發現他變了,沒有了那種親情勁,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平常都在外面幹活,家來也不去我那喝酒了,連個電話都沒有,失望。是壓力大,還是沒共同語言,還是怕花錢,出的門多了,看的遠了,想的就多了,總之在也找不到兒時的感覺了。


我是豬大哥


有的農民返鄉過年,不願意出門,宅在家裡。主要有這幾種情況。出去一年了,由於生意不好做,沒有掙到錢,去別家串門。難免別人會問,今年發大財了吧,生意紅火吧。因為沒掙多少錢,說沒掙到錢,別人笑話,自己又沒面子。說發財了吧,是自欺欺人。沒意思。所以就不想出門了。還有的人愛吹噓,今年他掙了3萬,他說他掙了300萬。這樣一比,人家高高在上,自己低人一等,心裡也憋屈。乾脆就在自己家裡吧。省的和別人攀比。還有的是愛喝酒,你去他家裡串門,非讓你喝個爛醉。你若不喝,他說,看不起他。所以,乾脆就宅在自己家裡了[捂臉][捂臉][捂臉]



海底的魚鷹


大家好!我是長江老農。農民工返鄉啊,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剛剛回家可能 對家有點陌生了,對家鄉的人也感覺陌生了, 彷彿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 第二呢?回家比較遲,家裡 需要收拾準備過年,沒 時間出門,農村一般年裡都沒有時間串門,只有少數年輕人、青年人,聚在一起打打麻將和撲克。因為年裡農村都比較忙,準備年貨,準備副食品,打掃衛生, 洗衣漿衫,曬臘貨, 家裡裡裡外外都要收拾收拾。春節回家也就那麼半個多月,年裡是沒有時間串門,只能在家裡忙過年。


一年到頭不在家。一回到家裡家裡必定亂七八糟的,是要花時間收拾,另外過年總該辦點年貨,歡歡喜喜一家人過個年。所以回到家裡,大部分時間女的在家收拾家裡衛生,加工副食品,男的在外面採購年貨,或幹些體力活。 農民工一般都在臘月二十四以後回家,回到家裡離春節只有6天了,哪裡還有時間串門? 因此,農村農民一般都利用正月迎來送往,請客吃飯,我們這邊叫“請春飲”,互相吃請。串門也到正月初二,才到別人家去串門或者拜年。臘月農民沒有時間串門,整個臘月農村婦女都在家裡製作加工各類副食品和年貨,宅 在家裡也大多是農村婦女。 男人們大多外出掙錢,或者收賬、付賬,沒 有男人待在家裡不串門。當家理事的人,是一家之主,肩膀上扛著一家人生活責任,沒有心事去幹那些無聊的事,即使宅在家裡也在思考家庭的未來。 再說農村 臘月沒有串門的習俗,為什麼要出去串門呢?整個臘月農村家家都在忙,也沒有人陪你聊天的!你整天遊手好閒的,無所事事的還招來人議論。

過年在農村有很多規矩、禁忌和避諱。 在臘月什麼時間幹什麼事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臘月初八醃製臘八蒜,到寺廟喝臘八粥。臘月十九掃揚塵, 家家戶戶都打掃乾乾淨淨。 臘月二十三,熬凍米糖,炒瓜子花生,祭灶,北方人小年。另外臘月初六、 十六、二十六是農村殺年豬的日子, 臘月二十四是南方人祭祖的日子,也是南方人的小年。臘月二十八,洗邋遢,家家戶戶人人都要洗澡沐浴更衣,齋戒三天, 另外,還要洗被子洗衣服,臘月二十九 需要煎、炸、烤、滷年夜飯菜, 為除夕夜“團圓飯”做好準備。臘月三十早上,
宰殺兩隻 雞,一般一公一母,我們當地叫“殺雞打臘”,然後燉上4小時,中午下長壽麵吃。 因此農民回家過年,已經沒有時間串門了,只能在家裡忙過年,當家理事的人不像那些“大樹底下乘涼”的小青年,天塌下來有父母頂著,可是那些返鄉的父母們卻沒有心情去串門了,時間已經到了年底,事情已經積壓到一起了,必須要完成。

臘月家家戶戶都在忙,沒有人串門農民也並不單純的宅在家裡,而是在家裡忙過年,收拾、打掃、除陳布新,辦年貨等。 臘月農村人沒有串門的只有小孩子會聚在一起玩耍,大人已經沒有心情串門了,在家裡忙得不亦樂乎的,怎麼會有時間去串門呢?不當家不知油鹽柴米貴,現在的小青年吶,就知道玩、玩、玩,卻不知道幫助父母乾點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竟然在這裡提這種問題,誒!真是“何不食肉糜?”啊!


長江老農


農村不像城市,農村裡生活的農民隨時可以到處竄門,和鄰里之間互訴衷腸,即便一個人在家也不會感到寂寞。平日除了農忙之外,農民們都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閒聊,所以但凡誰家裡有個啥事情的傳播的也非常快。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每到夏日傍晚村口大樹下都會聚集眾多的父老鄉親,大家一起乘涼閒聊好不熱鬧。但最近幾年這樣的現象是很難見到了,因為農村大部分的年輕人平時都外出打工,平日裡在農村基本都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除了過年時候年輕人才漸漸多起來。過年回家相信是很多人都期盼已久的事情,但是很多農民返鄉回家之後不是像往常一樣大家聚集在一起聊天,而是躲在家裡不願意出門了,你知道這是為啥嗎?平日裡農民們互相見面了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吃飯了沒?”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並不是問人家有沒有吃飯,而是一句客套話,就像我們平時說的“你好”一樣,農村人就用這句話來代替了。但現在農民們外出打工回來之後,問候的話語就變了,那些村子裡的農民見到從外面回來的,都會問今年賺了多少錢回來,搞得這些打工的農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謙虛點回答沒賺多少錢,人家會覺得你沒本事,在外面也沒混出個什麼名堂出來;如果回答說賺了不少錢,人家會覺得你是不是故意吹牛,故意顯擺,甚至對此冷嘲熱諷的。所以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哪也不去,以免見面問到這些事情之後覺得尷尬。

現在農民到城市買房的越來越多,一開始誰家能到城裡買房大家都會覺得他家多了不起,多有錢,滿臉羨慕的表情。但現在隨著進城買房的人越來越多,那些買不起房子的見到平日裡跟自己經濟條件相當的人家也到城裡買了房,都會覺得是靠著其他非正常手段得來的錢,比如說嫁女兒的彩禮等,靠著這個發家致富進城買房,但其實很多人都是靠自己在外辛苦奮鬥多年積攢的積蓄。但人言可畏,想說也說不清,倒不如不去搭理了。


鄉里鄉親情


在農村,我們總是能夠找到很多新奇的好玩意兒 那個時候的我們,不管是在什麼樣的節日,都能夠玩耍得十分好,但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對於去親戚家串門,由原本的熱鬧到最近的冷淡,在十幾年前的時候,農村這種走親戚熱潮還是十分興盛的,那個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熱衷於去走親戚,我就是在最近這些年來,農村願意去走親戚的,是越來越少,尤其是年輕人們,過年回家寧願宅在家中玩手機,也不願去找親戚,農民返鄉後也新興起了“寧可宅家,不願親”這一現象,這到底是為什麼?

走路的時間少了,雙方關係變得陌生了。因為在以前的時候,農村人通常都是聚集在一起村子裡的,但是隨著外出打工的熱潮,導致很多人基本上是隻有過年才回來,哪怕是在城市裡,也大多都是幹著自己的活,沒時間去走動,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導致了雙方之間的關係變得慢慢陌生起來了。

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親戚變得可有可無。因為在近些年來,大量農村人流向城市,導致農村出現了很多的空心村,而且再加上這些年來生活的不斷改善,家庭生活中也基本上不會在缺吃少穿,這樣一種情況下,即使沒有親戚,也照樣能夠繼續生活,同時也擴寬了自己的圈子,讓新的朋友加入進來。

血脈關係正在慢慢變淡。對於80後70後的人來說,他們是十分注重雙方之間的感情,而血緣關係造就的親戚,自然也是無比重視的,但是對於90後以及00後的人來說,上一輩的人已經慢慢變得陌生,看著因為沒有經常走動的關係,哪怕是見了面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尤其是那些獨生子女,家中只有一個人,就更不會將親戚看得太重。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親戚裡面因為去了城市,導致他們變得“眼高手低”,對於我們這些親戚往往看不上眼,甚至遇見了還會貶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親戚變得勢利眼、貪財、趨炎附勢等等,這讓親戚之間的感情都變味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不想要去繼續走親戚了,免得浪費了金錢和感情。


魯西林二


你說的是我吧!說說我自己吧!常年在外工作,一般大年25左右到家。我姐和我哥兩家人八口人,也是在外面。所以一家人十一口人吃飯,為了減輕老爸老媽的負擔,一般,大年初一之前我都會在家幹活。大年初一一般先去廟裡,然後回家和鄰居聊聊天。過年走兩家親戚。並且一年到頭不回家,回家就回這十來天。肯定要陪陪父母。其他人都是浮雲,只有父母才是毫無保留付出的人。





逍子聊家裝


我覺得最重要一點就是沒有掙到錢,就拿我自己說,我是一名80後,來自農村。從小家庭條件不好,所以我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做過飯店服務員,超市理貨員,服裝廠平車工,到現在鞋廠上班,說實話我真的有點厭煩打工的生活了,什麼時候才能做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可是我又沒有什麼技術,只能在工廠上班,大家也都知道,工廠上班的工資一般都不高,你還要平時省吃儉用,一年下來也就那麼幾萬塊錢。一個人在外辛苦一年錢也沒有掙到,回家了還會到處去串門麼?


折音蝙蝠


謝謝提問,有的農民返鄉過年,寧宅著也不串門,因為啥,是因為現在的年味淡了,大家的人情也淡了,很多的人拜年都是在完成任務,丟下東西就走人。

以前去親戚家拜年,沒歇一休不算走親戚,而現在不一樣了,因為現在大多數的人家裡有車子,走哪都方便,十戶親戚一天都可以走完。

也因為現在大家坐在一起不喜聊天敘舊,坐在一起就是互相吹著牛皮,拉拉風,從來口裡都沒有實話,坐在一起更加沒有味道,有些打牌,有些不打牌的都拿著個手機在手上把玩,根本聊不起來,這樣子走親戚還不如不走。

不說別人這樣子,我每次走親戚都是盼望著早點把飯吃完就走人,走了自己舒服,主人也舒服。大家覺得自己是不是這樣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