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战“疫”,这个街道的“小脑”起了大作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然 通讯员 郭露艳

疫情防控,从小区第一道门开始。

重点关注人员陈先生租房在萧山宁围街道某安置小区,返萧后他刚进小区大门,宁围街道“宁聚蓝”综合指挥中心就第一时间接受到该信息并派网格员上门了解情况,得知体温正常后,劝其在房内隔离。

街道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关注人员返回信息,靠的正是“宁聚蓝”平台。

这次战“疫”,这个街道的“小脑”起了大作用

去年底,宁聚蓝正式接入城市大脑·萧山平台,成为城市大脑的一个新应用场景,它是宁围当地打造的基层治理“大脑中枢”,连接着当地各个“智安”小区。该平台有智慧治理、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小区、综合执法、应急指挥、民生服务等七大应用模块。其中的“智慧小区”模块最核心的一项功能,就是人脸识别,并通过大数据预警在防疫控疫中派上了大用场。

另外,宁围街道也通过“宁聚蓝”平台中的出租房管理信息,及时掌握辖区4501名需重点排摸人员(常住+流口),并将名单全部分解至各村社。一方面对未返萧人员进行劝导解释,使其延期返萧;另一方面对在萧人员通过房东将注意事项告知到位,做到有效精准预防。

宁围街道辖区外来人口多、出租房多、企业多、高校多、群众集聚场所多、过境车辆多等特征,致使人员流动密集,湖北籍人员在宁围居住、经商工作多,往返湖北的经商工作人员和学生多等情况给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这次战“疫”,这个街道的“小脑”起了大作用

无疑,通过“宁聚蓝”的数字赋能、大数据分析,给街道疫情防控精准施策提供了巨大支撑。此前,宁围用“宁聚蓝”智慧治理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已向各层面的新老宁围人精准发送疫情防控提醒短信43万条,提醒广大居民群众少外出、不聚会,切实防护好自身和家人健康。

除了大数据预警,还有大数据感知。宁围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监控+红外线体温测试仪”,一旦体温异常的人员进入监控范围,可第一时间感知并预警,为宁聚蓝数字治理平台防控疫情装上“千里眼”。

面对这场战“疫”,宁围党员干部齐带头,坚决守住小区门,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防护墙。比如社区物业齐联动,严格实行“四个一律”——各村社积极联动小区物业力量,在小区入口严密把手,做到所有外卖、快递、中介等社会流动性强的相关职业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小区;所有外来访客一律实名登记、带口罩且接受体温监测;所有经往感染区来萧返萧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小区;所有小区公共活动场所一律关停且每日消毒清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