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有必要上吗?花了钱学不了东西,就业时大家都不认可,怎么办呢?

等待143133094


三本有必要上吗?花了钱学不了东西,就业时都不认可?怎么办呢?

我想说你的观点不正确,谁说花了钱学不了东西,谁说就业时大家不认可呢?

01

三本比专科强百倍

不要认为我这句话说得太绝对,毕竟我已经是一个在职场中混迹了两年的人,看到的社会上的现象会多一些,而且身边也有一些真实存在的例子。

就拿我高中的两个同学来说吧,一个姓李(暂称小李),另一个叫做小王(暂称小王),他们两人高考时候的成绩相差仅8分,小李496分,小王488分,两人都是离当年的二本分数线只差了不到20分。

小王家境比较好,去上了一所普通三本院校,而小李考虑到家庭贫困,又不想复读,最后选择了一所很不错的专科院校。小王后来考了研究生,去到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就读研究生,之后进了一个工作轻松稳定的企业上班,而小李在专科毕业后满怀一腔热血去到社会上工作,由于学历比较低,一直只能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不是说小李不上进,只是学历太低,很多机会都无法向他敞开大门,现如今的他也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家人的建议,应该去读三本,没有钱贷款也是可以的。



02

三本学不到东西只能怪你自己

很多人学不到东西喜欢把责任推给学校,推给环境,其实学校差、氛围差这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关键的在于自己。

一个人只要肯学习,就算是自学也能够丰富自己,让自己变得很优秀的吧。

拿我研究生期间一个老师的真实故事来说吧,我当初读的是控制工程专业,有一个老师是教自动化的,他是三本出身,他说当时他和班上另一个室友分别是班上的第一、第二名,两人都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三本的出身,想提高自己的学历,于是便有了考研的决定。

他们常常学习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很少会和别的同学一样会有娱乐的时间。就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这个老师考上了一本的研究生,而他的那个同学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要知道就算是名校的本科生考北大都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是三本的学生,可见只要自己有目标,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之所以你认为三本学不到东西,那都是你听到了很多不上进的三本学生的言论,他们把自己的堕落归咎于环境因素,却没有从自身去学校原因。



03

就业时并非得不到认可

就业时三本学生并不是得不到认可,而是企业是要招收更优秀的人,所以会择优录取。

在招聘人员眼中,本科生比不上研究生,二本学生比不上一本学生,三本学生比不上二本学生,专科生比不上本科生,其实这并不是对三本学生不认可,只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假如你是招聘人员,你也会这样考虑的。

三本学生在很多企业眼中,依然是被当做本科生,而且等到进入职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司和领导眼中就只有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区别,而没有一本、二本、三本学生的区别。



所以,三本确实是没有一本、二本好,但是并不是花了钱学不到东西,就业时得不到认可。不想复读的话,就读三本还是比专科好很多的。

我是小刘老师,欢迎关注、转发和分享。


小刘老师说


我觉得不是三本有没有必要上,而是你的成绩能上哪个学校。如果你是一本的成绩,上个三本,肯定没有必要,要是专科的成绩想上三本,人家还不要你,如果你的分数够三本的录取分数,选个合适的学校、喜欢的专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本普遍认为学费贵,确实比一般的本科要贵,4年下来差不多差4万多块钱吧,但是你拿到手里的是本科毕业证,而且本科生可以考研,这点比专科有优势,你说的就业时大家不认可,应该是彼此不合适,正规三本毕业证是被认可的,用人单位不认可你的毕业证,是你的条件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不是对毕业证的不认可。

至于说花了钱学不到东西,更是无稽之谈,上学能否学到东西主要还是看自己,以前还有报道清华北大不好好学习被开除的学生呢,还有那些名牌大学毕业啃老的学生呢,你能说所有学校都学不到东西吗?

我觉得能这样纠结问题的应该是成绩够上三本但是觉得学费有点贵的考生,如果说成绩够你喜欢的三本,专业也可以,那么就上三本,不要过分在意这多出来的几万块钱学费,花这个钱是为了以后能挣更多的钱,为了你以后能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然规教育说


三本有必要上吗?花了钱,学不了东西,大家都不认可,怎么办呢?

现在正值各省本科二批填报志愿,不少学生及其家长都在犹豫报三本,报专科,还是复读?

下面我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三本是花了钱,学不到东西吗?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能不能学到东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师资水平。

三本学校办学的共性问题就是外聘教师多,而本校教师少。因为是私立大学,办学主体(投资者)往往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原则,尽可能从其他大学聘请老师上课。

相比较而言,独立学院情况好一些,可以和校本部共享师资。而异地办学的独立学院和纯民办大学则只能引进一批,外聘一批。

外聘教师越多,稳定性越差(老师中途更换频繁),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学生及其家长在报考前,对民办大学的外聘教师比例可以适当了解。

2.教学硬件设施。

学生能不能学到东西,除了老师教学水平,还受制于学习的硬件设施。例如,图书馆藏书量、实验室设备、实习基地(如校办工厂、农场)等。

独立学院如果与校本部在一起,可以共享上述教学设施。如果不在一起,民办大学需要较高投入才能置办上述家当。文科专业影响小一些,理科和工科专业,如果缺乏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教学质量一定会打折扣的。

3.办学历史。

目前三本大学中,什么样的出身都有。有依托公立大学建立的独立学院,有从公立学校转型过来的,有从民办教育机构升级而来的。

希望考生及其家长多了解民办大学的发展历史。一般来说,办学历史越长的,文化积淀越深厚,办学水平越有保障。而一些成立时间较短的民办大学,更多处于摸索阶段,可能会好,也可能差一些。

总之,民办大学来源不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说水平多高,也不能说学不到东西。

第二、就业时,社会不认可,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看你怎么比较了?

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也越来越挑剔。跟重点大学比,二本学生也抱怨不被认可,感觉前途不明朗。

但三本学生跟专科比,总还有一些优势吧。虽然是私立大学,但也是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也是承认学历的,考研、考公务员跟一本、二本一样是享受同样资格的。

有些大企业可能会对三本毕业生有些歧视,不止三本,它们对二本毕业生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每年那么多三本毕业生肯定没有完全失业吧。大多数还是找到了工作。

如果非要跟别人肩膀一边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复读,争取考一个与重点大学相匹配的分数。否则,还是接受现实吧。

从大趋势来说,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为了给民办大学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家采取了很多办法。例如,把二本、三本合并批次,把独立学院逐渐从公立大学剥离等。

民办大学办学历史短,水平也参差不齐,现在受社会认可度的确不高,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深化,对民办大学扶持力度越来越高。民办大学也会像私营企业一样迅速成长壮大的。当民办大学越来越多的时候,社会认可度自然会上升的。

从国际上来说,民办大学是大学的主体。而且民办大学的质量也很不错。例如,美国知名大学加州理工、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都是私立大学。

目前我国正在顺应这个潮流,希望有一天,中国民办大学也能出现麻省理工那样的世界级名校。


陶远明


问题不在这里。

三本为什么就学不了东西?没有教材吗?教材比一本,二本低级了吗?比一二本教材内容有删除吗?删除多吗?

三本没有老师吗?

显然,都不是的,绝对不可能的。

问题在于,进入三本的人,高考分太少了,太低了,这样的状况,失去了招聘单位的信任。

进入三本,面目一新,刻苦学习,的确大有长进,大有收获的,不会没有,不会是少数,成绩不会太差,甚至卓尔不群,然而,招聘单位一听说,看到是三本,印象有了,结论马上有了-根本不要!所以,检查三本学习成绩,哪里还有必要?哪里还有兴趣?哪里还有精神?通通没有的。

他们老道之处,就是各种忽悠,各种敷衍,好话说尽,但是你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态度明确,你的应聘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不公正!

但是,的确事出有因-

你高考分数如何来的?

你高中学习状况如何?

这个问题,无需问人自己解答即可


青山不掩


再烂的三本都有必要去学,光一本毕业证就抵得上别人五年的努力。烂的学校也有牛逼的学生,再好的学校也有垃圾。不要说学不到东西,那只是你不愿意沉下心去学,它不教你自己学,没有学不会的。

最后别人认不认可你,不是看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而且你的能力能不能被认可。如果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的话,多有点上进心,这世界还是很残酷的。


晚餐吃鱼


读与不读,总要多份希望,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不掌握知识,吃亏的总是自己,读本科的,专业不对路,在岗位上,也许还不如读大专的。只要有书读,心态摆正,管它三本,一定要去读,否则你会后悔一生。


红尘若风


其实,学的专业和社会需求能结合和自己性趣爱好能结合的是最佳的。但是,太多的事与愿违,是很正常的,三本里面也有你喜欢,有发展的专业,如果有,为啥不去读呢。最重要的是,成功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加上自己的努力。三本读与否,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童心摇一摇


只要你愿意学,哪里都可以有一技傍身,如果你自甘堕落,在哪里都一样!


宝塔糖M


本再不好,也比专强。一说本人说行,一说专人摇头。好多事卡在本科。所以,本再差,也比好专強。可别整错?


良好143065284


当然有必要上,好歹算是本科,这么说吧,国企事业单位招聘,首要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就可以让多少人失之交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