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涨幅从10%降至5%,未来上涨水平还会降低吗?

人参的杯具


我认为,5%的上涨水平已经很低了,未来的上涨水平只会维持此水平。或者,还会有些许的提高,但不会再低于此涨幅的!

我的理由是,我国养老金的总体平均水平是相对偏低的,低于国际水准太多。养老金替代率既低于国际警戒线标准,也低于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总体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养老金平均水平,也会随着大环境的跃升进步,与在职人员平均收入水平交相辉映,水涨船高的!

诚然,养老金经过15连涨,我国养老金平均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这是有目共堵的。但是,在职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以及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大大低于国际水准很多,今后随着收入分配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规划,职工收入水平与退休养老金领取水平,增长和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应该承认,在职人员工资收入与社会物价涨幅,都在以较快速度,或以温和涨幅的方式,都在不断地提高变化之中,5%的养老金涨幅,已经属于允许涨幅区间的下限水平,若再低于此水准,那是不可想象的,是与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不相适应的。因此,是不会出现的!


刘正民


养老金涨幅从10%降到5%,未来上涨水平还会降低吗?这是一个大题目,是没有人能够预测今后涨幅水平是否还要降低,因为这是比较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涉及到全国近一亿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自2005年开始到现在,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十五连涨,其中前十年的账户水平都在10%,从2015年开始,从8%降到后来的6%,2018年和2019年涨幅均为5%,至于今后涨幅水平是否还要下降,这是很难预测的。养老金的涨幅水平是和国家经济的增长水平,物价的涨幅水平密切相关的。2018年我国GDP的增长幅度在6.5%左右,2019年预计在6%左右,如果今后能持续保持在5%或是6%的区间增长,那么养老金的涨幅水平应该是不会低于5%的涨幅水平的。

支撑这个观点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从宏观政策上来看,建立养老金的增长机制,是写入了社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写入社保法的条款,这就是今后养老金上调的法制基础;其次只要每年经济增长,有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加上在岗职工工资在不断上涨,国家经济结构逐步调整到位,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是比较健康有序的,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退休人员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适当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完全必要的;从经济增长的方式来看,除了投资、进出口以外,消费的增长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适时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拉动内需、提振国内市场和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虽然每年调涨退休人员养老金,面临社保基金支付的巨大压力,而且各省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比如广东等省结余比较多,而西部很多省份亏损比较多,但是全国的总体水平还是处于收大于支的格局,加之今年出台了将国有资产按照10%的股份比例划入社保基金的措施,目前已经划入到位,财政资金的民生支出部分,也将给予一定的补助,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养老金上调的经济基础是比较牢固的。

综上所述,未来养老金涨幅水平是否会降低,这需要根据未来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确定,只要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局面没有改变,持续稳定的增长的局面不改变,那么养老金上调的格局就不会改变,至于具体的涨幅标准本人是无法给予准去的回答的。


帮兄爱唱歌


我国的养老金目前已经实现了连续15年的上涨,2020年大概率会实现连续16年的一个上涨。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涨幅从10%降到2019年的5%,未来上涨水平还会降低吗?

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个详细的一个分析,目前我国的养老金调整制度形成了常态化的一个调整,他会和全国的上一年度的职工平均工资,还有上一年度的全国物价水平进行一个挂钩,形成一个常态化的一个调整。那么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上一年度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水平

若是上一年度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没有大幅度的上涨,物价水平也保持平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的调整也会进行一个下降,但是若是上一年度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又或者是物价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那么养老金的一个涨幅也是会提升的

所以说养老金的一个涨幅不只是因为之前是10%几,然后降到去年的5%,而进行一个不断的下调,而是和去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和去年的物价水平进行一个挂钩的

未来我相信养老金的一个上调幅度不会太过于走低,大概率会维持在4%和6%之间因为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水平已经是比较高了。

经历了十几年的一个连续上涨,目前的养老金水平的一个基数是很高了,如果它的涨幅再高一点的话,那么养老基金就会有很大的一个压力

还有目前我国的一个收入增速也在进行一个放缓,所以说我们不能够只看养老金的一个涨幅,更多的要看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一个涨幅。

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社保基金,每年的支出在不大的不断地进行,一个扩大,虽然目前还有50000亿的一个结余。但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我们的养老基金的一个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的

所以笔者判断,以后我国的养老金的一个涨幅,每年大概就在百分之4到6%之间。养老金的一个涨幅不会持续的下降。会有一个稳定的一个过程。

好的,感谢您的一个阅读,我是你身边的社保小专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或者给我发私信,感谢,再见





阿潘淘保


养老金涨多涨少是根据上一年的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和上一年的物价指数的涨幅而定的。

比如2019年养老金的涨幅是依据2018年的国民经济涨幅和2018年的物价指数涨幅两者确定的。

如果2020年养老金调整的话,调整的幅度依据是:2019年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和2019年物价指数的涨幅而定的。


老马头上海


养老金涨幅从10%降至5%,未来上涨水平还会降低吗?

众所周知,十多年来,养老金一直是稳定上涨的,且涨幅一直高于在岗员工工资涨幅,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对退休职工的关心和关怀,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待退休职工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因为退休职工的收入普遍较低,需要通过一定副部长速度提高退休职工的待遇,让退休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居民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等也面临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在岗职工,收入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很难再保持过去那样的高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让养老金的增长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会让企业难以承受,让财政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也会让在岗职工和退休职工之间可能出现收入倒挂,从而影响在岗职工的心理。因此,适度调整养老金的增长幅度,也是需要的,是符合当前实际的。

至于未来会不会继续调整,则要看经济环境的变化,看企业运行情况,看经济复苏。如果经济步入正常轨道了,养老金调整幅度也会同步调整的。对退休职工的生活,是会时刻关心和关注的。


谭浩俊


长时间以来,每年老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养老金的调整了。近年来,养老保险实现了15年连涨,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从700多元上涨到近3000元。

实际上,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养老金就在逐年调整。200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国家统一建立起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不过,很多老人发现了我们的养老金增长水平从过去的10%逐渐下降到了现在的5%。2015年平均调整水平是10%,2016年是6.5%,2017年是5.5%,2018和2019年是5%。

养老金调整水平会不断下降吗?

实际上,养老金水平持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应当长期维持在4%~6%之间了。

养老金调整幅度下降的理由:

第一,养老金水平已经较高。养老金经历了10多年的连续增长,养老金的增长基数已经非常高了。现在增加5%,增加的钱数也比过去增加10%要多。过去10多年,实际上是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偏低的一种补调,所以连续11年平均养老金增长水平在10%以上。

第二,社会收入增速也在放缓。我们不能只看养老金,社会的整体收入增长水平也在放缓,过去十几年我们的工资增长率多年维持在10%以上,而近年来的工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收入水平已经难以维持以前的高速增长了。世界环境的转变,这也造成了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期。

第三,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越来越大。2018年全国养老金收入5.1168万亿元,支出4.4645万亿元,当期结余6500亿元。尽管养老金的总体结余规模在不断提升,2019年达到了近5万亿。但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是建立本企业高额的社会保险缴费上,以及国家高额的补贴上。2017年各级政府补贴养老保险基金8004亿元,2018年只会更高。5万亿的结余支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养老金发放,而养老保险基金的积蓄才是保障养老保险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石。美国的养老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29.195万亿美元。而我们国家的积累远远不够,大部分老人财富都集中在房子上了。但是老人的房子还用于居住,或者准备留给子女。仅仅依靠社保基金养老是不足的。


第四,为了保障社会公平。实际上很多老人只看到自己养老金不断的提高了,却没有发现晚退休的人养老金越低。晚退休多缴纳了几年保险,结果养老金水平还低,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不公平。一些人通过各种档案造假的方式获取提前退休的资格,不仅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而且养老金待遇会更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还会有几个人会踏踏实实的缴纳养老保险?因此,修订养老保险增长幅度,保障社会公平也是一项重要选项。

养老金水平应当不会继续下降。5%左右的养老金增速是一个合理线。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长幅度一般是5.5%,而事业单位的平均增长幅度只有4%。每年我们养老金调整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和物价的增长幅度。2019年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4.5%,虽然全年来看只有3%左右。但是这样的物价增长注定了2020年养老金增长速度不能太慢,否则养老金会相对缩水的。

国家也在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推动10%的国有企业股权划归社保基金所有,预计将划转股权价值10万亿到18万亿之间,目前央企已经实现了1.1万亿的股权划转。另外,国家还有可能在完善退休制度上推动新举措。

所以,未来我们的养老保险每年调整幅度应当会在5%上下浮动了,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太担心的。国家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养老金的长期稳定,能够确保养老金足额及时发放。


暖心人社



anbw999


老总您好,养老金的涨幅从10%降低到5%,未来的上涨水平还会继续降低吗?这个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养老金的增长是根据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来决定的,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的收还是大于支的,所以说它是有理由促进我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而且养老金的增长也为我们正在缴纳养老保险的人群奠定一个参保缴费的信心和基础。

但是我们注意到养老金的增长比例不断的收窄,从之前2015年的10%逐步降低,到今年2019年的5%,可以说是降幅达到了一半。未来很有可能在5%的基础上继续收窄,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因为全国各个省区出现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通过中央社保调剂以来,那么虽然说可以勉强维持收大于支这样的一个态势,但是养老金的缺口越来越大,所以说都不能够保证养老金能否正常增长了。

每一年国有企业的利润不断划转到我们社保基金当中来,勉强维持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转,但是这其实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为什么呢?因为未来趋势是我们国家老龄化人口将会越来越多,所以说养老基金能不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转,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那么所以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延迟退休的设想,这个延迟退休事项,不过到现在为止没有实施,当然延迟退休也是能够有效缓解养老金发放的一个主要举措,因为他把这个退休人员变成了适龄劳动力,相对来说还可以缓解一部分养老金的发放问题。


懂社保


过去十几年,我国的养老金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增速,在2015年之前每年的增速基本上都维持在10%以上,但自从2016年之后,我国的养老金开始下降,目前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

至于未来我国的养老金涨幅有没有可能继续下降,我认为这个概率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

养老金的涨幅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比如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水平,社会物价上涨水平等等。过去十几年,我国的养老金之所以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增速,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增速非常快,而且社会平均工资涨幅也非常快,同时物价涨幅也相对比较高。

下图是过去十几年我国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


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名义增速基本上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对应的社会养老金的增幅也基本上保持在10%以上。但从2015年之后,我国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速已经下跌到8.5%左右,对应的养老金的增幅也开始有所下滑。

下图是过去十几年我国m2的增速。

从上面这个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16年我国的m2增速基本上都保持在10%以上,只是从2017年之后m的增速开始有所下滑,目前已经下降到8%左右。而养老金的增速基本上也是跟m2增速保持一致的。

所以判断未来养老金涨幅有没有可能下降,最关键的是要看未来我国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以及物价水平的涨幅。

而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我认为未来养老金涨幅有所下降是有很大的概率的。

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基数现在已经非常庞大,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将是一个大趋势,我国GDP不可能一直保持7%、 8%以上的GDP增速,这个是有点不太现实的,随着GDP增速的放缓,那么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m2的增速也会跟着下降。

过去十几年,我国的m2增速之所以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速相对比较快,社会对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m2每年都保持在百分之十几的增速,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物价上涨的水平。

工资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经济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速,社会平均工资才有可能同时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增速,如果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工资增长水平不可能单独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点我们可以参考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来看。

比如过去10年左右,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是非常慢的,甚至有的年份还出现了负增长,正因为经济增速缓慢,所以很多欧洲国家的社会工资水平增长幅度是非常小的,甚至是不增长。比如2010年法国工薪阶层的平均月工资大概是2082欧元,到了2018年,法国人均工资只有2250欧元左右,相当于9年左右的时间,法国的社会平均工资只增长了8%左右,这个涨幅连我国一年工资涨幅都比不了。

因此,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放缓,社会物价水平涨幅以及社会平均工资涨幅肯定也会跟着放缓的,那么对应的养老金的涨幅也会跟着收窄。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的社保基金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是两个劳动力养一个老人,未来有可能是一劳动力养两个老人,对应的社会养老资金的开支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很多地方的养老基金都有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之下,如果养老金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涨幅,那么只会加快社保基金的亏空。

所以不论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还是从我国老龄化的角度去看,未来我国的养老金都不可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速,每年增速保持在3%~5%之间,我认为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贷款教授


我们国家的社保养老金是以支定收,现收现付制。什么意思,就是当期需要支出多少,就要计划收取多少保费,当期收取的保费就会用于支出当期的养老金。有结余就进入社保养老基金。

而我们缴纳社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按照社平工资作为基数来缴纳的。而社平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没有前几年养老金那么高的涨幅。靠缴纳的社保来维持10%的养老金涨幅,本身就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所以,你会看到各省这些年的社保披露的社平工资涨幅很高,养老金的高增长就是靠着不断提高缴费水平来支撑的。

而近两年养老金增长水平下降的同时,社平工资的涨幅也在下降,这就是以支定收的结果。

所以,从经济规律来看,养老金涨幅长期违背社平工资的实际上涨幅度,维持在高位,久而久之,只会让企业成本高居不下,让更多的个人投保放弃缴纳。所以,是不可能长期持续高增长的。

但是,养老金的涨幅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降,因为这也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养老金的增长幅度,那么养老金的实际增长就成了负增长,这也是退休人员无法接受的。

因此,长期来看,我认为养老金的涨幅应该会维持在正常的社评工资增长水平,这样通过以支定收,现收现付才能够得以正常运行。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