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為什麼有“拍花不看花”的說法?請用實例說明?

2馬老師


花鮮豔、漂亮,是人們最喜歡的風景之一。對於攝影師來說,面對美麗的鮮花能把它拍好卻很不容易。尤其是面對大片鮮花時,往往感覺無從下手。

要想拍好鮮花,確實需要有“拍花不看花”的意境和創意,需要的不是把花都拍下來,而是怎樣拍,那個角度拍,什麼樣的背景和構圖最佳等,這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當找到了拍攝角度、思路、構圖、表現方式等,拍起來就很簡單了,按下快門就是了。








陽光行攝


攝影中為什麼有“拍花不看花”的說法?請用實例說明?

答:拍花不看花這個說法,非常正確,非常深刻。

朋友們一定會問,拍花不看花,那看什麼?答,面對鮮花,有各種境界。花卉攝影看似容易,其實很難,容易落入俗套,而拍花的佼佼者所看到的必然與眾不同。

(一)昔者,佛祖拈以示,意態安詳,大家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一笑。佛祖當即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摩訶迦葉為禪宗‘西天第一代祖師。這其中,摩訶迦葉是與眾人一樣的看花嗎?摩訶迦葉在看什麼?他看到了什麼?

(二)《華嚴經》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念一清靜

(三)面對梅花,宋代劉克莊看到的是:......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飛。《長相思·惜梅》

宋代陳亮看到的是“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四)宋代,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全篇無一梅字。寫花不看花

(五)古代文人或詩,或詞,或賦,或繪畫,以花卉題材的作品都是以花詠志,以花喻人,以花舒情。或以愛情為主題,或以悲憤為主題,這就是意境

(六)如果現代花卉攝影作品有明確的主題,有清晰的意境,以花擬人,以花詠志,以花舒情,這時攝影師拍花時所要表達的不是簡單的花朵,是以花卉攝影傳達自己的感受,感想,情懷給讀者。這時攝影師拍花不看花,看到的,尋找的是情感的載體

(七)有些攝影師所拍攝的花草作品中,花不重要,他們所找尋的,表現的是鏡頭焦外的色彩和影像,這時他們拍花不看花,看的是背景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這個標題挺新鮮,我的年齡不算小,攝影時間不算短,還真沒有聽說過拍花不看花。這個論點如能確立,一定是另有含義。

在拍攝花卉上內行與外行一大差別就是選擇什麼的問題。外行是將鏡頭對準花朵密集的地方拍,內行是找花少的地方拍;外行是拍花為主,內行是以優美的造型為主。尤其是梅花、牡丹、杜鵑、海棠等更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可以說是“拍花不看花”吧。

梅花是先開花後出葉,常言說好花要有綠葉配,沒有綠葉的梅花該如何拍呢?主要靠枝幹來陪襯。選擇造型欹曲,遒勁有力,老瘦黑皺,這樣的枝幹最能表達梅花不畏嚴寒傲霜雪的風骨,甚至將其作為主體來表現。

如果將花朵做為主體,哪裡花朵多,將鏡頭對準哪裡,拍攝的畫面雜亂無章,主體淹沒,毫無美感可言。








洛陽艾農


恕我孤陋寡聞,我沒有聽說過拍花不看花這一說法。首先,大部分攝影愛好者起初都應該有過拍拍花草、拍拍景點一類的初級階段,因為從一開始對於攝影的懵懂,頭腦裡沒有創作主題,所以拍花自然就成了練習技法的首選。春天拍牡丹,夏天拍荷花,秋天拍菊花,冬天拍梅花。攝影人愛花、拍花這是自然的普遍現象,但是拍好花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花好看,拍好了卻是很難的一個過程。現代相機的功能齊全,單純的拍清晰容易,但是賦予花卉照片的靈感藝術那真不是用眼睛盯著花所看到的那麼直接。

喜歡攝影的人必然是熱愛生活的,他們所看的任何景物都是美的,通過自己的構思與技巧,再通過快門定格出一件美妙無比、雅俗共賞的作品,首先要具備自身的審美水準和相應的文化底蘊。花的種類很多,表現手法自然各不相同,無論是家花野花,還是果樹開花、公園美景等,花開人愛,自然少不了拍照留念。拍花不看花的說法似乎有背常規,反正我儘管一直在拍,也一直沒有一張像樣的花卉作品,但是在拍之前一定會不停地看,從不同角度構圖,更喜歡利用盛開的鮮花做陪襯來烘托其它的景色,畢竟花是美的,景色是美的,就是要趁著美好多看多欣賞,一直拍到凋謝再等來年。


瑞眼圖話


拍花而不看花,難以理解,如果不看花,怎麼能把花拍好,成語典故中有(胸有成竹)之說,詞中所講就是平時仔細觀察竹子,已經把竹子各種長勢爛記於心,然後執掌畫筆將竹子躍然紙上。堪稱大作上品。








用戶81676704767


落花的牡丹變皇冠。這個問答很好也很深懊,如果拍花不看花就沒有拍花的必要,就是兔強拍了也毫有欣賞的價值。先看花後拍照能激發人的審美觀,左右觀察尋找最美最隹的視角與光線,這樣拍的花能體現出花的美姿和精,氣,神的效果,百看不厭。(拍花不但用眼看還要用心去觀察。)




陽光136699081


盡是瞎說嘛,“拍花不看花”難道盲拍?作為專業人員藝術拍攝和攝影愛好者休閒拍攝,就是把你看到的美好事物有選擇地定格下來。“拍花不看花”怎麼知道它美不美呢?怎麼選擇最好的角度、最好的光照、最恰當的背景和配景取景構圖呢?!











lipuren


“拍花不看花”怎麼說呢?應該解釋為不要為了拍花而拍花,要多思考怎樣拍好花,立意新、構圖好、對比強、逆光側光、明暗光比等諸多因素綜合才能真正拍出韻味。


雪山山韻


說句實在話,我並沒有聽說過“拍花不看花”的說法,我也沒有實例說明,如何做到拍花不看花。

你也別覺得我說話太直接,我這人就是喜歡說實話。拍花不看花——請問你在拍花的時候,準備看哪兒呢?

拍花的時候看花——這裡的“看”字,指的應該就是拍花時候的“對焦點”。

相機拍花需要對焦點,人眼看花的時候,也得有焦點。焦點放在花卉外……花就拍不實了。

我不否認,在花卉為攝影主體的作品當中,會有攝影愛好者故意把主體拍虛化,以此來增加照片的朦朧感。

我斗膽猜測一下,題主說的“拍花不看花”,是不是指的把花拍虛化,把焦點對在非花的物體上面呢?


柳侍墨


《拍不好是真的》

花,好看,但是拍出來就不一定好看,經常是一塌糊塗,或者亮的刺眼或者陰陽兩界,想拍個大場景,滿屏亂七八糟,想拍個特寫就是細節不清,哈哈,拍花不看花或許就說這種拿起鏡頭就照,不管三七二十一,不仔細用光的照相方式,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