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高考模式緊缺哪些科目的老師?

季末筆萌


現在各科都缺老師,因為小班額政策、延遲退休政策和二胎政策的衝擊,大多數中小學都受到衝擊。高中受到的衝擊相對要小些,但是也出來了到處聘代課教師的情況。

在新高考的衝擊下,各學校師資不均勻的情況就會體現出來,那麼哪些科目老師會比較緊缺呢?我覺著應該是以下科目:

一、物理老師和歷史老師

這個應該非常明顯了,因為這兩科是強制的必選科目,所以需要的老師比較多。但是,不同類型的學校,缺的情況也不一樣。

在實行“3+3”模式的地區,物理老師經歷了由喜到悲的過程,一開始認為物理重要了,可以和語數外一樣成為主科了,因為多數專業都要求選物理。但是,學生選課數據一出來,物理老師長臉了,即便是重點高中,選擇物理的人數也比原來下降了不少,普通高中就更不要說了。

所以,不同的模式下,缺的老師是不一樣的,3+1+2模式,物理和歷史老師卻是必然的了。

二、政治老師

政治老師為什麼缺呢?這只是暫時的!因為現在是老教材新高考,政治學科比其他科多一本教材,所以政治學科要到高二上學期才能結束課程,其他選考科目在高一下學期就可以結束,這就導致政治老師在一段時間內是比較緊缺的。

三、地理和生物老師

由於地理和生物是屬於比較“中性”的學科,難度適中,得分也比較有把握,所以學生選的比較多,比如在山東,2017級學生中選擇地理的是最多的,其次是選擇生物的,這對於以前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也是很大的挑戰。

當然,不同類型的學校,缺老師的情況也不一樣。比如重點高中,以前理科更強,老師更加充足,新高考下,可能選歷史的也會增多,導致歷史老師不足。對於普通高中,因為物理較難,選擇物理的人數少,也可能會導致選歷史的比之前多。

你覺著哪個老師最缺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明確一點,語數外老師永遠需求最大。

生物地理很吃香,部分省份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比能達到80%,值得一提的是,3+3省份也是如此。所以地理跟生物專業的基本不用擔心就業問題。

從數據看,物理、歷史選科比基本1:1,考慮原文理分科時物理老師多歷史老師少,因此歷史老師可能有部分需求,物理肯定沒有。

除了江蘇省選考化學很少以外,其他省份還好。同樣考慮文理分科時化學老師肯定多,所以現在化學老師也沒需求。

政治老師需求量應該有,但應該不多。體育現在地位很高,在初中體育更是凌駕於理化等科目,與語數外同一等級了,也不斷有代表建議體育納入高考,所以預估在不久將來體育老師會出現很大需求。

最後要說的是,同一省份,學校不同需求也不同。重點高中、省示範學校理科老師需求量大,普通學校文科老師需求大。建議自己多瞭解各學校實際情況。


一隻羊1015


河北已經開始施行,我的回答應該說比較準確。

有人說物理會少很多,其實不然,因為好學生都會選上物理的。

而且選了物理專業之後,大學的選擇要寬泛很多。

所以物理肯定會減少,但不會少太多,尤其是好學校。

明顯增加的肯定是生物,簡單,還是理科,分值容易增加。

其次,政治並不會減少,因為政治到大學還是必修的,高中學了,大學還有用,考研也還有用,雖然是文科最難的,但一直有用。

化學,會被一部分優秀生放棄,因為他不上不下,但會被一部分偏文科的選擇。

反而歷史,在優秀生層面,會被大量的放棄,因為他缺少技術含量,純記憶的太多。

地理,也會減少,因為相對較難,用處較小。

至於選修各科的比例,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差異會比較大,重點中學中的老師配比變化並不會太大,生物會明顯增加,地理和歷史會減少一些但並不明顯。

普通中學裡,物理明顯減少,其它變化都不大。

基本情況是按照筆者原來在的中學統計得來的,參考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熱度吧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地方都公佈了高考將採用“3+1+2”的考試模式。採用“3+1+2”的模式算下來有12種組合方式,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同時也會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教師的授課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

按照大部分省份公佈的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夏季高考中,物理和歷史這兩個科目的重要性肯定是顯著增加了,按照方案規定物理、歷史、語文、數學、英語這幾個科目是按照原始成績記錄到考生的綜合成績當中,而其他的4門選考科目,也就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是按照等級賦分進入到考生的綜合成績當中。

物理和歷史變得越來越重要,並不代表大部分學校裡面的物理和化學老師就會出現緊缺。而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覺“3+1+2”的模式改革一點都不徹底其實和之前的文理分科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有些省份的實施方案,明確的規定將按照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而之前文理分科的時候也是按照文科和理科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的)

另外教育部也明確的規定,理工科類的專業必須提出一門物理科目的要求,文史類的專業考生必須選擇歷史科目。

雖然不再分文理科,但是考生想要報理工類專業,還是要選擇物理,想報文史類專業,還是要優先選擇歷史。

這樣的情況下,在大部分學校裡,學生選擇物理和選擇歷史的比例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也就是說新一輪的高考改革對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這幾個科目的老師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受 3+1+2高考改革影響最大的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幾個科目的老師,這幾個學科的教師肯定會出現“時多時少”現象,會形成教師資源的相對緊缺和結構性短缺等問題。

很多省份應對教師臨時性短缺,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區域內進行統籌協調。比如廣東省和重慶市採用的辦法就是“縣管校聘”---老師的編制,統一由縣教育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學校根據學生的選課情況,向教育管理部門申請聘用老師。“

教師區域走校”---學生就讀的學校是固定的,而教師任教的學校是不固定,教師可能會在同一區域不同的學校進行任教,也有可能是一段是按在這個學校任教,另外一段時間去另外一個學校上課。

除了上面的兩個措施之外,還有通過“培養雙學科符合型教師”(一個教師同時教兩個科目)“購買服務”(向私立學校或者課外教育機構購買課時)等措施,來緩解學生選課帶來的教師週期性短缺等問題。

因為現在的教師招聘有編制數量的限制,所以在短期內大部分學校,肯定不會大幅度的增加教師招聘的數量。

---END---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3+1+2模式成為大多數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關鍵在於物理和歷史二選一併以原始分數計入高考成績,剩下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二實行賦分制。因此最最緊缺的老師是歷史老師,其次政治地理老師也會需求增加。

整體而言文科老師增加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文理分科的情況下大多數學校都是理科老師多文科老師少。雖然好的大學和專業還得選理科科目,但畢竟能考上好大學的是少數,理智的講對於大多數普通學生多選些文科科目更好拿分數!



菩提樹下求悟


我覺得政治老師會最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國家高度重視,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政治教育關係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3+1+2”模式形成的導向是偏文或者偏理。物理代表自然科學,歷史代表人文科學,選擇歷史代表偏文,偏文的學生基本會選擇政治,因為化學、生物是理科,地理偏向理科。不出意料偏文的學生選擇歷史+政治+生物、歷史+政治+地理會較多。聰明的、有遠見的偏理學生也會選擇政治,因為政治在考研、考公務員方面有優勢。

三、大學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比較少,政治老師本來就比較緊缺。


山人觀海


一段線是什麼意思r二段線是什麼意思


誠實大哥聽歌


我覺得物化生政史地都應該考,每科80分


烈日陽光752


化學是科學的基礎課,如不重視化學,中國的科學技術將受到重大損失,提出選科的專家太鼠目寸光了。


大個56789


最緊缺的應該是生物和地理。

物理老師不會多餘,不選物理就絕大多數理工科專業都不會錄取,不要忘記,每年高考錄取的考生中,理工科佔2/3到3/4。如果大量學生選考歷史,文史類專業錄取的分數線會非常高,出現考分雖高卻無學可上。接受一次教訓後,第二年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選歷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