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中学生叛逆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呢?

中学教育研究工作室


中学生叛逆,主要是因为在青少年时间段,对于事物的认知与成年人存在差异。青少年对于事物刚刚有所认识,能够自主的做出判断。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比以前更加便捷了,同时所能够获取到的信息量于是非常巨大的。现在,青少年绝大部分都有手机,能够轻易地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他们对于某一件事物的看法,很大部分是收到互联网上面的信息影响。越来越多小年龄的孩子日常当中也能经常接触到互联网,而互联网上面充斥着大量的“非主流”信息,这导致了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信息左右。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学生叛逆年龄越来越小。


杂货铺少东家


常听家长讲,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越来越叛逆了,刚要说几句他就十分厌烦,叫他这么做他就那么做,偏偏和你唱反调。其实,叛逆期是每个人在从少年到成人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的阶段,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孩子的这些逆反行为都是事出有因的,除了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外,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家长错误的教育让孩子更早进入叛逆期。

一、 家长总是以学习成绩入题和孩子交流。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这样只会让孩子压力很大,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这样才能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家长越强硬,孩子越强硬,叛逆越来越厉害,有的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成熟,必须绝对服从自己,遇事就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一会儿让孩子注意这,一会儿又让孩子注意那,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

二、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一些父母急于求成,为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来能“成龙成凤”,在安排孩子学习什么东西时往往很盲目,而且还互相攀比,什么舞蹈、钢琴、绘画、外语、书法等等都要学,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与财力,却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兴趣和爱好。有些父母很少考虑孩子的能力、年龄和原有基础,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硬性规定孩子必须达到什么指标:考试成绩一定要“双百”,至少也要在班里位居前几名。今天强迫孩子参加这个补习班,明天强迫孩子去上那个辅导课,弄得孩子抗拒心理增强。

三、对孩子过分溺爱。有些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是百依百顺,甚至是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仍然对孩子过分迁就,有的家长对老师过分管理自己的孩子有意见,弄得老师不敢管,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孩子会认为犯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不允许别人批评、指正的习惯,当孩子渐渐长大或犯的错误比较严重而想对其进行管教时,孩子被宠惯了,自然就会出现不服管,出现与家长对抗的局面。

四、对孩子粗暴。有些家长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教育孩子时信奉“不打不成材”,对孩子要求严就是要体罚,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罚站。这种做法会让性格温顺的孩子屈服于父母的淫威,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孩子因此会而变得胆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个性刚强的孩子则会在心里形成对父母的强烈不满,他们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不时以反抗的方式来回应家长,最终导致逆反成性。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互联网迎来了加速度裂变式的新一轮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影响,心理成熟期也越来越提前。作为家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顺应其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方法。首先,要理解、尊重、信任孩子,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反常行为时不必大呼小叫,更不能打骂训斥,否则会加剧孩子的叛逆心理,加剧亲子间隔阂。其次,应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跟孩子以平等商讨的方式谈话,即使孩子脾气倔强,也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粗暴和强制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最后,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听孩子的想法,心平气和地沟通,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鹤鸣视角


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 称之为 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人 是最最懵懂的时期 在很多事情中 大人么觉得这样 他们就那样 所以 称之为 叛逆!!! 其实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难管,所以国外也将其称为“狂躁期”、“困难期”等。 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响下,往往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刺激他们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叛逆”。形成的原因有

第一、由于现今孩子所处环境较其父母所处环境复杂得多,所以他们的青春叛逆期比其父母早到1-2年,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所以当孩子有些“叛逆”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调整教育方法。


第二、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身价、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

第三、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



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忌从学习入题: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莲城涛涛



中华狂龙715


中学生叛逆年龄为什么越来越小呢

首先,社交软件的普及。相信很多家长肯定都还记得,以前自己小时候联系一个远方的亲戚或者朋友,都是要写信;后来渐渐变成打电话,而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很多社交APP进行视频或文字沟通,比如手机QQ、微信等等。这些社交软件的普及,也让很多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也越来越早

其次,电视剧的影响。由于目前电视剧并没有等级的划分,也就是说很多学生看了本不应该看的电视剧,并且目前电视剧中充斥着很多的爱情戏。学生本就是处于学习的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相当之强,在这些爱情电视剧的耳濡目染之下,很容易提早进入叛逆期。

第三,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在这几年中迅速崛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许多人带来了困扰。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心灵鸡汤、爱情宣言等等;而这些信息基本上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容易接触到的。并不是说这些信息不好,而是学生年纪太小,提前接触这些百害而无一利!

第四,学习压力过大。压力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但是每个人释放压力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而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又没有很好的排解方式,于是通过感情发泄,来找到抒发情感、排解压力的途径,因此非常容易叛逆。

第五,学校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在青春期里面特别容易叛逆,学校鼓励的我反对,学校反对的我支持,这类学生特别容易叛逆。还有一种就是家庭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缺失的,这类学生也容易陷入叛逆。


Abu影音


主要还是根教育有关。教育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产生叛逆主要又是家庭教育缺失!如今的父母,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孩子很小就交给爷爷奶奶,上学后又交给学校和老师,自己一味出门打工,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没法陪伴和辅导!其实,孩子的成长教育期,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学习文化不是什么难题。

但,恰恰正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年龄,父母不在身边,现在的孩子从小学一二年级就送进学校住宿!我认为这是个误区:从小让他(她)锻炼!大人学游泳,还得从浅水区开始,慢慢进深水区。你这是把孩子一下丢进深水区,说让他(她)锻炼,学“狼”道!其实,这样的父母,你们都是狼,孩子是被你害惨的!

孩子这么小,独自(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被你放进学校,不像我们那会儿,一个村小伙伴或者姐妹俩都可能分在一个班,有说有玩好开心的读书,现在的孩子,大多在学校是很孤立的,特别是山区的和镇上的走在一个班,山区的老是被欺负,我见得很多。

所以,言归正题:这些后来叛逆的孩子往往是那种平时很听话、很乖、学习也很好的学生,往往也让老师和家长想不通!根据我的观察、分析、体验,孩子叛逆的直接原因就是:他(她)从小学到初中,长期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和陪伴,来自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来自老师、同学、家庭环境的一切影响或压力,得不到及时的倾诉和解决,积压到一定程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象火山爆发一样,要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要找一个发泄的对象,最后想让某个或某些人关注他(她)、重视他(她)!……这也是学校暴力多发的一个原因吧?

叛逆另一个原因:学校有的老师,学生一有点什么不对,马上发微信给家长或是家长群!这可是大忌呀,对于自尊心那么强的孩子来说,是绝对受不了的,这等于“三面夹击”呀!

总之,要孩子不叛逆或少叛逆,父母、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关注和努力!


唱享农村美景



静好如初2018


叛逆年龄越来越小属正常现象,因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也会受之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媒体的不良污染、家庭教育的落伍等都是主要因素。我们既要认真对待,又不能过份紧张,关键是要调整好大人的心态,学习提高应对能力。


行摄桂林


教育方针的问题:未立足于培养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教育方式的问题: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既害学生又坑家长!


28觉醒者


主要是惯的呗,另一方面现在孩子早熟,不良信息铺天盖地,孩子接触的太容易了,但即使个子都挺高了,努力装成啥都懂不用人管的大人模样,心里还是容易冲动容易受伤,又骄傲又自卑朋友情谊比天大是非问题辨不明的小孩子,从小好好教别偷懒,叛逆期能好过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