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懸肘是坐著練還是站著練?

湖邊農夫


書法懸肘應該站著練,為了把握肘和腕的穩定性,最好的方法就是站著練。但是懸腕不適應初學者練習。在書寫達到一定基礎時才可以練習懸腕寫字。懸腕是書法中一項比較難的寫字姿勢。其實就是練的手上的功夫。比如現學習懸腕畫直線,豎線,畫直了,畫勻稱了,再練習寫字,這也是一種方法,把握住穩定性後,可以轉入寫字,這樣可以快一點。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的一些經驗。但是在練習懸腕寫字的時候,還要注意站姿,這些也很重要。


上善若水538


對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點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書法在書寫的時候,也會輔以很多的方法。


例如在握筆寫字的時候,不光是有“三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還有懸肘懸腕。

懸肘顧名思義就是寫字的時候把手臂懸起來,不讓整個手臂接觸桌面和紙張,一般來說,懸肘都是為了書寫便利,特別是書寫大字的時候,懸肘有助於自由揮運。是很多書法家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

特別是在寫榜書大字的時候,應該說必須採用懸肘的方法,這樣才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而懸腕顧名思義就是把手腕懸起來,有趣的是,寫毛筆字的時候懸肘一定會懸腕,而懸腕的時候卻不一定要懸肘。

但是,在寫硬筆的時候就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了,寫硬筆字的時候基本上手腕和肘都是平放在桌面上的,只是有時候站著彎腰書寫的時候可能會“懸肘”,但是這畢竟不是真正的懸肘。

書法懸肘存在的意義一個是便於揮運,一個是鍛鍊手臂的穩定力。

那麼,書法懸肘是坐著練習還是站著練習呢?我覺得針對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而言。 據說古人寫字是站著寫的,因為在魏晉的時候人們寫字不是在桌子上書寫的,而是把紙掛在牆壁上書寫,這樣,書寫者自然而然是站著書寫了,也就自然是懸肘懸腕了。

而現代人寫字一般都是坐著寫,所以懸肘懸腕就分情況了。

一般來說,成年人寫字應該是坐著寫,因為成年人寫字有一個身體的原因,站著練習太久身體會受不了,就像著名書法家田英章先生曾經說過,他要是長年累月站著書寫,估計就會成為一個鑼鍋。這說明成年人書寫一般都是坐著寫。

對於小孩子來說,可以站著寫,也就是站著練習懸肘,有時候小孩子身高不夠,還不能夠著桌面,所以只好站著寫,而這無形中恰好鍛鍊了小孩子站著書寫的能力,有了站著書寫的能力之後,坐著書寫的話,不管是懸肘懸腕都能揮灑自如了。 但是,這並不說成年人就一定得坐著寫,小孩子就一定得站著寫,這不過是針對特殊情況的辦法而已。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成年人站著書寫,因為他們常常寫一寫大篇幅的行草書,寫這樣的行草書的時候,坐著書寫無論是懸肘懸腕都不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而一些小孩子也可以坐著書寫,並不是說小孩子就非要站著寫。

所以,我覺得站著和坐著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只是各取其便罷了,一般來說,寫行草書適合站著寫,而寫楷書則適合坐著寫,我一直認為,採取站著和坐著的書寫姿勢要根據所寫的字體來選擇。

特別是在寫榜書大字的時候,應該說必須採用懸肘的方法,這樣才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寫“正書”一般採取坐姿,而寫行草書則採取站姿。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對此,你有什麼觀點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筆尖寫字課堂!


筆尖寫字課堂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博大精深,想要學好書法,就必須研究和學會寫書法的方法。‘’懸肘‘’就是其中一項。顧名思意,就是把手和肘懸在空中,手握筆管的上端,進行書寫,稱之為‘’懸肘‘’。手握筆管上端寫字的行程,傳到筆尖,再傳到紙上,發現被放大了很多,也就是說,上邊手的動作是寫小字,下邊紙上變成了大字(這是數學中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加大了筆尖的活動範圍,給寫行、草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使寫出來的字,因為收放自如,更加流暢、傳神。

古人在書寫時,其懸肘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他們是藉助工具來完成的,是用竹或木製的‘’筆閣‘’(見下圖)墊在肘部中間,抬髙了握筆的手,從而達到懸時的目的,或者用左手墊在右肘中間,也能起到懸肘的作用,現代的書家也都常用。

懸肘是需要‘’功夫‘’的,它需要臂膀和手有足夠的力量,還要有能駕馭筆管,達到運用自如的能力,這需要幾年的功夫才能練成。

如何練習‘’懸肘‘’呢?筆者認為:初學時,可採取‘’坐勢‘’練習,練習時,手握筆管不宜太髙,太髙不易撐控,應循序漸進逐漸提髙。練熟之後,再採取‘’站勢‘’比較穩妥。練習的同時,可增加一些補助活動,比如,增加一些體育鍛煉,體操、俯臥撐、亞鈴等練習,增加臂膀和手的力量,對懸肘是很有幫助的。

(下圖:左為木製筆閣,右為竹製筆閣)




藝翁426


通常情況下,進行基本功技法訓練的時候,寫小楷枕腕,寫中楷懸腕,寫大楷懸肘,這是比較規範的專業的書寫姿勢。搞藝術創作,或者遇有特殊情況時另當別論了。

大楷,是指字體在5釐米以上,或8~10釐米左右,單個字大小不超過15釐米左右(特大楷),取坐姿懸肘書寫練習即可,沒有必要站著練。尤其是初學者,一般情況下都是練小楷、中楷或大楷( 8釐米以下的字),只需要坐著練習就行了。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

如果是專門練習寫榜書,比如書寫25釐米以的大字,需要取站姿懸臂書寫。

網上見到有些毛筆書法教學視頻中,無論是小學生還是成人,全都是站著懸臂畫寫線段、盤香紋……這樣的練習方式,純粹是故弄玄虛。練書法是智力活動,研究怎麼控制筆鋒的手法技巧,熟練掌握指法、腕法、肘法協調關係就可以了,沒必要弄的像練武術似的。書法上所講的指力、腕力、肘力、臂力,是瞬間發力,一種巧勁兒作用在筆尖上,並不是手指使勁的捏筆桿,也不是用胳膊的肌肉用力量去運筆。

請看下面這個動態圖,是我坐著懸肘書寫的,字大小約11釐米左右。如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8200044aa3c6844c07\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古時人寫毛筆字掛在牆上自然就是懸肘,懸肘是看一個人書法功力深淺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提,古時寫文章都是從右側起首,而幾乎所有人都是用右手寫寫,如果篇幅很大,墨跡又馬上幹不了,總不能手臂衣袖把字憎掉,所以懸肘就能解決問題,這就是懸肘寫書法的規矩,因而這個人如果字寫得好,又是懸肘高管執筆寫的,那他的書法功夫是很好的,懸肘必須是站著寫,還可以將全身的精氣神溶到字裡邊!


張紅心


對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一點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書法在書寫的時候,也會輔以很多的方法。

例如在握筆寫字的時候,不光是有“三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還有懸肘懸腕。

懸肘顧名思義就是寫字的時候把手臂懸起來,不讓整個手臂接觸桌面和紙張,一般來說,懸肘都是為了書寫便利,特別是書寫大字的時候,懸肘有助於自由揮運。是很多書法家經常採用的一種方式。

特別是在寫榜書大字的時候,應該說必須採用懸肘的方法,這樣才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而懸腕顧名思義就是把手腕懸起來,有趣的是,寫毛筆字的時候懸肘一定會懸腕,而懸腕的時候卻不一定要懸肘。

但是,在寫硬筆的時候就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了,寫硬筆字的時候基本上手腕和肘都是平放在桌面上的,只是有時候站著彎腰書寫的時候可能會“懸肘”,但是這畢竟不是真正的懸肘。

書法懸肘存在的意義一個是便於揮運,一個是鍛鍊手臂的穩定力。

那麼,書法懸肘是坐著練習還是站著練習呢?我覺得針對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而言。
據說古人寫字是站著寫的,因為在魏晉的時候人們寫字不是在桌子上書寫的,而是把紙掛在牆壁上書寫,這樣,書寫者自然而然是站著書寫了,也就自然是懸肘懸腕了。

而現代人寫字一般都是坐著寫,所以懸肘懸腕就分情況了。

一般來說,成年人寫字應該是坐著寫,因為成年人寫字有一個身體的原因,站著練習太久身體會受不了,就像著名書法家田英章先生曾經說過,他要是長年累月站著書寫,估計就會成為一個鑼鍋。這說明成年人書寫一般都是坐著寫。對於小孩子來說,可以站著寫,也就是站著練習懸肘,有時候小孩子身高不夠,還不能夠著桌面,所以只好站著寫,而這無形中恰好鍛鍊了小孩子站著書寫的能力,有了站著書寫的能力之後,坐著書寫的話,不管是懸肘懸腕都能揮灑自如了。 但是,這並不說成年人就一定得坐著寫,小孩子就一定得站著寫,這不過是針對特殊情況的辦法而已。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成年人站著書寫,因為他們常常寫一寫大篇幅的行草書,寫這樣的行草書的時候,坐著書寫無論是懸肘懸腕都不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而一些小孩子也可以坐著書寫,並不是說小孩子就非要站著寫。

所以,我覺得站著和坐著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只是各取其便罷了,一般來說,寫行草書適合站著寫,而寫楷書則適合坐著寫,我一直認為,採取站著和坐著的書寫姿勢要根據所寫的字體來選擇。 特別是在寫榜書大字的時候,應該說必須採用懸肘的方法,這樣才能滿足書寫的需要。

寫“正書”一般採取坐姿,而寫行草書則採取站姿。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對此,你有什麼觀點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筆尖寫字課堂!

選自:筆尖寫字課堂


李永忠


我75了,這五六年有充裕的時間,天天就坐在窗戶前寫,是月懸肘,就那一種姿勢,習慣了,其他姿勢寫不好。



魚翁4582640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及建議!剛開始的時候,建議坐著練習(4公分以內大小字體)!坐著練習的好處就是手腕的左右擺動及內外轉動可以更容易掌握!此類動作多用在裹峰.翻筆折峰上!而站著練習這樣大小的字體困難更大時間也需要更長,還不容易掌握好!等熟悉掌握好了行書的基本用筆要求後!開始站著練習4公分以上的字體(也可以練習4公分以內的字體),站著寫字手臂.肘的活動範圍更大,小字在書寫過程中要完成用筆的動作難度會大一些,建議剛開始站著寫的時候先練習一下基本筆畫,再練習字體,因為行書要講究一定的速度要把握一定的節奏,才有會行雲流水的節奏感!否則,有時候會出現自己不經意的習慣性動作!總結一下!坐著寫練習手腕,這時肘與腕產生的角度更大,容易控制筆的運轉!站著練習,可以寫更大點的字體,對於練習手臂,肘與腕的協調有益處!這時,肘與腕的角度會小,剛剛開始會影響腕與肘的協調,你會發現坐著能完成的筆畫站著就不能發揮了!不用怕!經過一些時候的練習後,會一天天好起來的!就說這些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九哥書緣


不知大家對小時候吃飯還有沒有印象?記得很小的時候,和大人一起吃,坐在椅子上夠不著,大人將一個小凳子放在椅子上,這樣“搭臺”吃飯延續了幾年。


再大一點,坐在椅子上還夠不著,但“搭臺”又太高,於是索性站在桌邊吃飯。再大一點,終於可以坐著吃飯了。

寫字,站著也好,坐著也罷;懸肘也好,懸腕也罷,或者枕腕,都是為了方便書寫,怎麼舒服就怎麼來。


比如寫小楷,為了保持穩定,大多數人都是枕腕,可古代就有書家偏也懸腕,這有什麼關係,字寫得好就行。

再如五代時的楊風子楊凝式,放著好紙不寫,偏就喜歡在牆上寫。人家喜歡,關你我何事?


又如清代的何紹基,喜歡勾著腕寫字,美其名曰“迴腕法”,啟功先生說勾著腕活像一隻豬蹄,於是笑稱其是“豬蹄法”。可就是這隻“豬蹄”,卻寫得一手獨具特色的紹基體。

江漢平原有句土話:“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搞法”。小平同志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千年蘭亭說:“不管站著坐著趴著,寫出好字就是高人。”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縱觀書史,可以看到:那些名書家的信札及其名作,大都是伏案而筆。如寫楹聯,牌扁和大字,乃懸肘站立揮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