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背景


三國時期,公元228年,蜀漢權臣諸葛亮對中原的曹魏發起了第二次北伐,以數萬大軍攻打只有千人把守的陳倉城,只要拿下陳倉,就可以直指漢朝舊都長安。


按情報,陳倉只有守軍千人,城防也不好。但當諸葛亮趕到時,卻發現城池已經完好了,再一打聽,原來守將是在當地素有威名、在曹魏初年曾平定麴英叛亂的郝昭。諸葛亮想起自己的監軍靳詳是自己第一次北伐時俘虜來的,也是郝昭的老鄉和少年好友,就派靳詳去勸降。


郝昭回答:魏家的法度,你是和我一樣很熟悉的;我的為人,你也是清楚的。我受國恩多,投降是會連累自家門戶的。你別說了,我只有以死守城這一條路。


靳詳回報諸葛亮,諸葛亮又派靳詳去跟郝昭講道理:寡不敵眾,何必自取滅亡?


郝昭覺得自己想說的話上次都已經說完了,也就不再多言:我認識你,可我的箭不認識你啊。


話說到這份上,那只有開打了。


攻守


諸葛亮先用春秋時期發明家魯班發明的雲梯攻城。


《武經總要·攻城法》:


雲梯以大木為床,下施六輪,上立二梯,各長丈餘,中施轉軸,四面以生牛皮為屏蔽,內以人推進,及城則起飛梯於雲梯之上。


雲梯不像一般的梯子,雲梯的頂端有鉤,一旦鉤住城頭,是很難推開的,守軍如果想推開雲梯,只能讓周圍人散開,給雲梯周圍製造一片空白區……不知道的會以為你是攻方的內奸。


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但是,當初魯班演示雲梯之法時,卻遇到了能破解此法的墨子;諸葛亮在實戰中使用雲梯攻城時,也遇到了可能是墨家弟子的郝昭。


郝昭的辦法是:火燒雲梯!


於是那些登上雲梯的士兵就悲劇了。


諸葛亮又改變戰法:用衝車撞門!


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郝昭卻又用繩子把大石磨放下來,把衝車也壓壞了!


諸葛亮只能採取常規套路攻城:用土填平護城河,並豎起百尺高的井闌向城裡射箭。井闌,就是移動的箭樓。


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等護城河被填平了,攻城器械就可以推進到城下了,士兵就可以爬上城牆了。


然而,當士兵們翻越城牆後,卻發現郝昭又在城內修建了第二座城牆……而攻城器械都在外面進不來,他們無法再來一次了,等待他們的只有城裡的郝昭。


雖然諸葛亮不可能給郝昭充分的時間修內城,但他自己的攻城器械本身也不便於攜帶,很可能也是臨時打造的,彼此彼此。


諸葛亮再生一計:挖地道攻城。一旦順利,士兵從城裡發難,郝昭一定措手不及。


然而郝昭還是早有準備,在城內也挖了地道,把諸葛亮的地道截斷了!


相持二十多天後,諸葛亮還是沒能攻破陳倉城,轉而攻打郿城。但曹魏大將軍曹真派了將軍費曜前來拒敵,諸葛亮也沒能攻下郿城,曹魏朝廷也從荊州調回大將張郃前來助戰。


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至荊州,會冬水淺,大船不得行,乃還屯方城。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因問郃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郃知亮縣軍無谷,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郃晨夜進至南鄭,亮退。


張郃所料不錯,諸葛亮只帶了一個月的糧食,攻城不下,班師是必然的。張郃按自己預期的諸葛亮撤退路線,直撲南鄭,沒能追上。


諸葛亮卻也沒空跑,還帶走了追殺而來的曹魏騎將王雙。


勝敗


看起來,郝昭成功防禦了諸葛亮的進攻,這是郝昭的功勞,也是舉薦人曹真的功勞;諸葛亮以眾擊寡,卻攻城無果,也被一些朋友視為諸葛亮不長於軍事的表現,畢竟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趁郝昭病重再攻陳倉導致郝昭嚇死的事並非真實的歷史。


事實上,並非那麼簡單。


此次戰鬥,諸葛亮只做了一個月的戰鬥準備,甚至僅僅帶了一個月的糧食。這僅僅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攻城能力十分樂觀嗎?


其實,對諸葛亮來說,不能攻佔陳倉,不代表沒有達成既定目標。在寫給兄長東吳大臣諸葛瑾的信中,諸葛亮說:


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因為諸葛亮的這次進攻,曹魏從魏吳前線調回了大將張郃,諸葛亮分散盟友東吳壓力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雖然《三國志·曹真傳》如此稱讚曹真:


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王生守陳倉,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圍陳倉,已有備而不能克。


但其實,這是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後,張郃又一次為曹真擦屁股。


第一次北伐,蜀漢鎮東將軍趙雲為疑兵,出褒斜道,撤退的時候燒燬了棧道,短期內難以修復,而子午穀道路也不是諸葛亮的理想之選,哪怕不考慮別的,光用排除法,也知道諸葛亮再次出兵會走陳倉了。


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而曹真的所謂“有備”,就是讓郝昭帶著一千多人守城,而且還沒有內城,等諸葛亮來了才現修……


這也虧得守城的是墨家弟子郝昭,也許還要算上同事王生。據郝昭親口所述,為了找木頭製造守城工具,他已經努力到連死人墳墓都挖了:


吾數發冢,取其木以為攻戰具……


如果換了別人,陳倉很可能真的要丟了。不過其實丟了也就丟了吧,反正沒糧食,等張郃、曹真、費曜來了,諸葛亮能守住?重點是,如上所述,只要張郃動了,諸葛亮就​達到目的了。更何況諸葛亮還斬殺了王雙。雖然歷史上的王雙記載寥寥,遠非《三國演義》中那樣金光閃閃,在魏將裡似乎不算​大人物,但能統領騎兵的絕非泛泛之輩,不然當初曹純死後,曹操又何必自領虎豹騎呢?


所以,諸葛亮大軍無法在一個月時間內破城,並不能說明諸葛亮軍事不濟,而曾在徐晃、夏侯尚等人協助下同樣是以眾擊寡卻長達半年不能攻克東吳重鎮江陵甚至還一度被守將朱然乘隙擊破的曹真、張郃更是沒資格鄙視諸葛亮的攻城能力。


更重要的是,此戰過後,諸葛亮很快就發起了第三次北伐,一邊派陳式攻取武都、陰平,一邊直撲建威找曹魏雍州刺史郭淮聊天,尋求主力決戰。而從漢中到建威是要經過武都的,諸葛亮既然和陳式兵分兩路,不至於路線重合,很可能班師的時候就沒回漢中,而是直奔建威去了。所以某種意義上,諸葛亮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是連續著的。


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郭淮不願冒著被全殲的風險,那隻能放棄武都、陰平不要了。


諸葛亮攻陳倉之戰到底暴露了誰的軍事短板?


武都、陰平雖然對曹魏而言似乎無足輕重,但蜀漢得到了它們,就鞏固了西北邊防,也便於以後北伐時與氐人、羌人聯合。且看他日鄧艾滅蜀走的是陰平小路,便知陰平的重要性。而且這兩郡雖然邊遠,卻也並非想象中那樣地廣人稀:


祁山去沮縣五百里,有民萬戶,矚其丘墟,信為殷矣。


在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中,張郃因功被任命為徵西車騎將軍,但諸葛亮也因攻取兩郡之功恢復了在第一次北伐中引咎辭去的丞相之職​;最後,在諸葛亮的策劃下,未來的某一天,王雙的命運將幾乎無差別地降臨到張郃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