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奶疼如何缓解?

艾小城


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虽然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利,也经济方便,但是在喂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的意外情况,这些情况很可能会引起妈妈的不适,甚至是影响到妈妈的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在母乳喂养的时候,母乳妈妈发生的最多的意外情况就是胀奶。因为母乳分泌原理的特殊,当妈妈乳房内的奶水没有及时排出来的时候,就容易因为乳房内存储的奶水太多而发生涨奶疼。特别是母乳分泌比较多的妈妈或者是母乳喂养方式不恰当的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胀奶,而一旦胀奶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乳房胀痛甚至是形成乳腺炎,不仅不利于母乳喂养,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妈妈的健康。


既然胀疼对妈妈和宝宝都没有益处,那么不如尽量的去避免发生胀奶。因此,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胀奶疼。

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会发生胀奶疼的,一般都是母乳分泌比较多的妈妈或者是长时间没有给宝宝吃母乳的妈妈。因为母乳分泌的机制比较特殊,一般来说,只要宝宝及时的吃了母乳,那么乳房中储存的母乳就会被排出,继而再进行分泌更多的母乳储存在乳房内。

母乳喂养的妈妈分泌母乳,是因为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刺激所导致的。在产后妈妈的脑垂体会分泌出催产素和泌乳素两种激素,这两种激素都会影响着母乳的分泌。

当妈妈哺乳宝宝的时候,或者是听到宝宝哭声以及接触到宝宝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对妈妈的身体造成刺激,从而传达给脑垂体需要分泌母乳的信息。当妈妈大脑接受到需要分泌更多的母乳的信息后,脑垂体会加速工作,分泌出更多的泌乳素和催产素。

虽然笼统的说母乳是储存在乳房内的,母乳也是乳房分泌的,其实,具体呢来说,并不是这样的。母乳的分泌主要靠妈妈脑垂体分泌的比如刺激乳房组织而产生的。因为受到了神经传导的信息,脑垂体会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两种激素,泌乳素的分泌可以刺激乳房乳腺小叶分泌母乳,而催产素可以刺激乳房乳腺腺泡表层平滑肌收缩。


当泌乳素刺激乳腺小叶分泌出母乳后,分泌出来的母乳会储存在乳腺腺泡内。因此乳腺腺泡会因为储存很多母乳的原因而被撑大了发胀。并且,在妈妈受到刺激后,催产素的分泌还会刺激乳腺腺泡表层的时候平滑肌发生收缩,从而导致乳腺腺泡内储存的母乳因为受到腺泡平滑肌的收缩挤压后经过输乳管酒出乳孔,甚至流出时是呈喷射状,这也就是母乳妈妈们常的奶阵,而学名叫做喷乳反射。如果是流出来或者是呈喷射状流出来,这两种情况只存在于输乳管不够通畅的妈妈和正在哺乳中的妈妈。因为输乳管以及乳孔有自动闭锁功能,当输乳管通畅的时候,如果宝宝没有在吮吸,即便是发生了喷塑反射,奶水也不会流出来,而是分泌更多的奶水依然储存在乳腺腺泡以及输乳管内。

由上述母乳分泌的机制可以看出,母乳分泌后是储存在乳腺腺泡内的,而且因为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刺激,母乳会更为大量的分泌,而这些母乳都会储存在乳腺腺泡和输乳管内。因此,一旦母乳分泌的过多,而母乳却没有及时的排出乳腺腺泡和输乳管,这就会造成乳腺腺泡和输乳管膨胀,也就是母乳妈妈们所说的胀奶,而当胀奶时间长了,也会出现疼痛感,也就是胀奶疼。而如果当母乳妈妈在胀奶后发展成了涨奶疼后还没有把储存在乳腺腺泡和输乳管内的母乳排出,那么则很有可能在发生乳房肿块后形成乳腺炎。当乳腺炎发生后,轻微的可以通过吮吸、睡觉方式以及冷敷和按摩来缓解,而当乳腺炎严重发生脓肿后形成局部压痛明显以及妈妈发烧后,那么则需要到医院导管引流以及手术清创。



因此母乳妈妈胀奶疼不可小觑,妈妈要重视起来,在没形成乳腺炎的时候就尽量的去解决它。所以,当母乳妈妈胀奶疼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缓解胀奶以及胀奶疼痛:

  1. 让宝宝多吮吸:因为胀奶疼是乳腺腺泡和输乳管内的母乳储存的过多,所以,可以让宝宝多吮吸,把母乳吮吸出来后减少了乳腺腺泡和输乳管内的压力,那么胀奶疼自然会有所缓解。所以,当母乳妈妈发生胀奶后,可以让宝宝多吮吸。
  2. 用吸奶器吸:虽然胀奶以及胀奶疼让宝宝多吮吸可以吸出母乳缓解疼痛,但是毕竟宝宝很小,力气有限,所以,当宝宝不吮吸的时候,母乳妈妈可以借助吸奶器把母乳吸出来,从而缓解胀奶疼。
  3. 用毛巾冷敷或土豆片敷在乳房上:当母乳妈妈发生胀奶以及胀奶疼痛的时候,往往乳房上都会青筋暴起血管明显,这是因为乳腺腺泡以及输乳管内压力过大导致的。所以,此时想要缓解胀奶的情况,就需要冷敷,因为冷敷可以抑制母乳的分泌以及刺激血管收缩。所以,当妈妈发生胀奶以及胀奶疼的时候,可以用毛巾冷敷,或者是用土豆片敷也可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胀奶不能热敷,只能冷敷,不然会加重胀奶的程度。)
  4. 睡觉下颌对着乳房肿痛的一侧:如果妈妈发生了胀奶疼,那么乳房内会有胀奶后的肿块。这样的话妈妈在睡觉的时候可以注意睡觉姿势,在睡觉的时候用下巴对着乳房胀痛的位置,这样可以疏通肿块,达到缓解胀奶疼的目的。
  5. 按摩乳房:当妈妈因为胀奶发生乳房肿痛的时候,可以通过按摩乳房的方式来缓解胀奶疼,但是在按摩的过程中力度一定要轻柔,以免伤害到乳房。并且,按摩乳房只使用乳房胀痛,如果当胀奶疼发展成乳腺炎后就需要专业人士来按摩了或者去医院。

总体来说,母乳喂养的妈妈胀奶防大于治,与其去缓解胀奶疼,不如去预防胀奶的发生。因此,妈妈在母乳喂养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以此来预防胀奶的发生:

  • 如果哺乳过后乳房仍然发胀,那么可以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一般来说,当母乳妈妈哺乳过后,乳房会因为母乳的排出减少而变的软趴趴的,但是有的妈妈母乳比较多,在哺乳过后乳房仍然是沉甸甸的发胀,那么为了避免胀奶的发生,妈妈就需要用吸奶器来排空乳房,把存留在乳腺腺泡和输乳管内的母乳吸出来,这样在接下来分泌母乳的时候就不会发生胀奶了。
  • 当母乳分泌的多乳房发胀的时候,可以增加哺乳次数:因为是母乳喂养,宝宝吃奶的时间可能不固定,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就吃,如果母乳妈妈母乳分泌量一般的情况下,可以等到宝宝饿了发出要吃母乳的信号的时候再哺乳(哭闹,寻找)。而如果是母乳分泌比较多的妈妈,那么为了减少发生胀奶的可能,那么可以增加哺乳的次数,不需要在宝宝饿了的时候再喂,可以定时的哺乳,这样有利于及时的排出乳房内储存的母乳。
  • 减少对乳房的刺激:因为是母乳喂养,所以当妈妈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加速母乳的分泌以及喷乳反射的发生。而这些刺激中包括对乳房的刺激以及妈妈自身接受到来自于宝宝的刺激。因为来自于宝宝的刺激主要在于接触,声音,所以无法避免,但是乳房的刺激却可以尽力的避免。所以,母乳喂养的妈妈想要减少对乳房的刺激,可以穿上哺乳内衣,并且穿宽松的衣服。
  • 下奶的食物适量吃:因为母乳分泌机制的特殊,很多的母乳妈妈在母乳喂养的时候,需要吃下奶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刺激乳房产奶。虽然说妈妈吃下奶的食物可以起到下奶的作用,但是如果当妈妈母乳分泌的比较多的时候,或者已经经常乳房发胀的时候,那么就需要适当的停止吃下奶的食物。所以,也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可以多吃下奶的食物,为了预防胀奶疼的发生,下奶的食物还是适量吃的好。
  • 睡觉时尽量用下巴对着胀奶疼痛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胀奶疼,而如果妈妈只是胀奶还没有发展成胀奶疼,那么也可以这样睡觉,用来预防。

胀奶疼是母乳喂养的妈妈最常发生的一件事,因为母乳分泌机制的原因,妈妈的乳腺腺泡和输乳管内储存的母乳一旦在乳房发胀的时候没有及时的排出母乳,那么就有可能发生乳房胀痛,甚至是形成乳腺炎。因为胀奶对妈妈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轻微的乳房发生胀痛,严重了会形成乳腺炎,所以当妈妈乳房发胀以及乳房胀痛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吮吸、冷敷以及按摩等方法缓解。但是,因为母乳妈妈胀奶疼防大于治,所以,母乳妈妈们应该在还未发生胀奶疼的时候就预防胀奶以及胀奶疼的发生,所以,妈妈平时在哺乳过后可以及时的排空乳房以及减少对乳房的刺激。

国家高级育婴师,集专业和经验于一身的妈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方面的解答,定期分享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更多!

妈妈不好惹


如果还需要继续哺乳孩子吃不完那就用吸奶器吸出来一些,推荐电动款,我刚生完二胎涨奶特别厉害,用吸奶器勤吸就好了。

如果不再哺乳想要断奶的话可以少量吸出来,然后找药房开回奶药吃,慢慢就会没有了。

积奶严重还可以找催乳师帮忙排一下,一次二三百就能解决。


芳林新叶华发生


涨奶疼如何缓解?

母乳是宝宝最健康的第一口口粮。而产后妈妈都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涨奶痛。出现涨奶痛的时候,产后妈妈可能心里很焦急,不知道怎么办好,而且涨奶痛实在很难受。那么,当出现涨奶痛时应该如何缓解呢?



为什么会涨奶痛?

多数妈妈在产后2-3天就会有母乳,少部分妈妈在生完宝宝就已经有母乳。母乳没有的时候怕宝宝饿着了,当有母乳的时候宝宝又吃不完,常常就会出现涨奶痛。那么,我们要先弄明白,乳汁分泌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帮助新妈妈缓解涨奶痛。

乳汁是如何形成的?

母乳的产生是泌乳素与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宝宝是很聪明的,在宝宝还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已经会为自己储备口粮了。孕妈妈怀孕的时候,身体由于孕激素原因,孕妈妈的乳房会进行二次发育,发育过程会感觉乳房胀痛、发热等,这是宝宝为了出生后能有母乳吃而做的准备之一。

在宝宝出生后,孕妈妈体内的孕激素就会减少,那么孕妈妈垂体前叶分泌的催乳素就会大量增加,催乳素又作用于乳腺的泌乳细胞,使得酶经磷酸化被启动,促进乳汁蛋白质、乳糖等合成而产生乳汁。这就是母乳分泌的过程,乳汁就是宝宝的第一口最健康又最天然的食物。

一般来说,产后分泌的乳汁是初乳,产后4-14天分泌的乳汁是过度乳,以后分泌的都是成熟乳。

初乳,富含各种不同比例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初乳的乳汁为白色,有些是略带黄色的液体,不透明。所以分泌初乳的时候,新妈妈不要以为这样的乳汁很“脏”而挤掉不让宝宝吃,这样的乳汁才是营养价值最高的。



为什么又会涨奶?

1. 宝宝吃不完

宝宝的胃容量是很小的,新生儿每次哺乳时可以吃15-30ml,体重比较大的宝宝多10ml,但是产后妈妈一旦有乳汁生成,就会大量分泌出乳汁,输出跟不上输入,宝宝吃不完母乳,乳汁就会积买乳房中排不出去,就会导致涨奶痛。

2.喂奶时间间隔太长

一般新生儿哺乳间隔时间在2-3个小时,如果宝宝睡着了,那么3-4个小时也是要叫醒宝宝吃一次的。如果哺乳的时间过长,不到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产后妈妈也会因为太久没有排空乳房的乳汁从而让乳汁堆积在乳房中就会涨奶痛,同时不及时排空乳房,很容易催生乳腺炎的。如果得了乳腺炎,那么会比涨奶痛更严重。

3. 母乳分泌过多

有些妈妈的身体素质很好,就算很勤快给宝宝哺乳,乳汁还是很快就会分泌出来,这就是乳汁分泌过多了。过多的乳汁,宝宝吃不完也是要挤出来,可以用那瓶装着,不用浪费。



涨奶痛怎么缓解?

  • 早开奶,早哺乳
生完宝宝后,一般建议给宝宝早开奶,早哺乳,这样可以避免涨奶痛。早开奶的最佳时间,应该在生产后30分钟,如果生产后身体状况不佳,那么回放假休息时也应该进早开奶,早哺乳,让宝宝尽快适应哺乳的感觉。如果给宝宝吃的第一口食物是用奶瓶喂的,那么宝宝可能会更喜欢吃奶嘴的感觉,就会不愿意吃母乳了。
  • 热敷缓解法
涨奶的时候,乳房里由于过多乳汁堆积就会变成一大块硬块,一碰就很痛。用热毛巾敷在乳房上,能够有效缓解涨奶痛,同时要尽早让宝宝吸允或者适当挤掉一些乳汁。
  • 乳房按摩
用热敷缓解法后,最好配上按摩,这样效果更佳。按摩的时候,新妈妈尽量将乳房周边的乳汁挤压到乳房中间集中,让堆积的乳汁慢慢排出来,排出的乳汁可以用奶瓶接着,等宝宝饿了就可以温热给宝宝吃。
  • 借助吸奶器吸出来
涨奶的时候,新妈妈是在忍受不了涨奶痛,那么可以借助吸奶器把乳汁吸出来。吸奶器是外物作用于乳房,用吸奶器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痛,但是比涨奶痛好些。



那么,如何预防涨奶痛?

涨奶痛是可以预防的,新妈妈平时多注意这三个情况就好:

  • 哺乳时要两边乳房都吸允
哺乳的时候,不要只让宝宝吃一边,应该两边都要吃。如果宝宝吃不了那么多,可以一边吃10分钟,然后换一边吃。尽量让两边乳房的乳汁都能排空一些,这样能够避免涨奶痛。
  • 勤哺乳
多给宝宝哺乳,一般2-3个小时就可以哺乳一次。如果宝宝睡着了,那么3-4个小时么是需要再哺乳一次的。
  • 少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如果新妈妈乳汁分泌过多导致宝宝怎么也吃不完,那么平时的饮食里就应该避免少吃高蛋白质的食物。因为,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更容易下奶,比如滋补汤品。
  • 随时做好要挤奶的准备
刚生产的妈妈乳汁会比较多,由于宝宝胃容量也少,经常会出现吃不完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妈妈做好随时要挤奶的准备了,尽量不要让乳汁堆积在乳房中,吃不完就挤出来吧,这样还可以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最后,产后妈妈需要建立信心,多哺乳,同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母乳的质量会更好。



我是二胎妈妈,分享孕产、婴幼儿喂养、育儿知识!希望我的一点小建议可以帮到您!


媛媛妈妈说育儿


在分娩后的一周内,许多新妈妈都有过涨奶的体验:乳房会涨得很大,同时还有一点酸胀、疼痛,有时甚至像石头一样硬。涨奶要是不及时处理,一不小心就会得乳腺增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乳腺炎。新妈妈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涨奶后如何缓解

1、按摩

在洗净自己的双手后握住整个乳房,温柔地从乳房周边向乳头挤压,双手均匀用力,持续5分钟,直到乳房有发热的感觉。每天1-2次,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而且可以有助于乳腺管的疏通,促使皮肤水肿减轻、消失。

2、冷热敷

除了按摩疏通乳腺之外,热敷也可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块变得通畅,乳房循环状况改善。哺乳前,可以用湿热的毛巾热敷乳房几分钟,随后配合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动作,让乳房变软、减轻涨奶感,给宝宝吃奶时优先喂有涨奶感觉的乳房。

如果奶胀疼痛非常严重,则可用冷敷止痛,用柔软的毛巾蘸冷水外敷于乳房上,或使用冷水袋进行冷敷,缓解胀痛的作用。一定要记住先将奶汁挤出后再进行冷敷。

3、吸奶器

如果无法用哺喂来排空乳房,则建议使用吸奶器。在挑选吸奶器时,要注意其吸力必须适度,使用时乳头不应有疼痛感。建议选择有调节吸奶强度功能的吸奶器,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吸奶器的压力和速度。

摆脱涨奶预防是关键

1、尽早喂奶,随时让宝宝来吸吮乳汁

如果可能,在宝宝出生后一小时内就开始给宝宝喂奶。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周,胃还很小,一次只能吃很少,需要频繁地喂奶才能保证能量充足,一般保持在一天8-12次的频率,即每隔2-3小时就喂一次奶。

2、适时用吸奶器

新生宝宝食量很小,对于乳汁比较多的妈妈们,就需要及时的排空多余的奶水。这个时候妈妈们就可以使用吸奶器排空奶水。

3、注意饮食

不少新妈妈为了拥有更多高质量奶水而会喝很多催奶汤水,事实上,高蛋白、高脂、高糖类食物摄入过多,会让乳汁分泌过于旺盛、浓稠,在乳腺内结块、不易排出。

4、选择合适的内衣

在内衣的选择上,不要戴过紧的乳罩,使用柔软的棉布制成宽大的乳罩来加以支托,这样不仅能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还有助于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结语

涨奶后妈妈乳房肿胀,乳头就会变得扁平,导致宝宝含乳困难。而宝宝的吮吸会刺激乳汁分泌,乳房里的乳汁就会累积,导致乳房进一步肿胀,宝宝就更加难含到乳头,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母子俩都很麻烦。

所以产后妈妈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乳房,一旦感觉到涨奶,建议尽早采取行动,防止涨奶更严重。


铭儿爸育儿笔记


哈哈,我十一刚给孩子断奶,其中这涨奶的滋味别提多难受了,至今还不敢忘。

我是白天让孩子吸空两个乳房,一直坚持到晚上不喂。然后这几天要少喝汤汤水水,什么营养汤都不要喝了,吃饭要平淡。第二天如果涨得难受,可以用手或吸奶器挤出一些,乳房稍微松软一点就行了,千万不能吸空了。连续几天慢慢地就不会太硬了。也有人喝回奶药,大麦茶什么的,但不管怎么宝妈都少不了忍受涨奶的痛苦的,这或许就是当妈的付出吧


泡泡和冒冒


注意避免挤压刺激,以免引起乳腺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34000082a9d54287fa\

阿刚创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44c8000022a3a6f8e62a\

河南小妮子


建议宝妈及时给宝宝喂奶或者挤出来,以减轻乳房的压力。其次,要保持饮食清淡,同时要少喝各种汤汤水水。也可以用冰袋在疼痛部位冷敷或者用手掌按揉,能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如果局部疼痛严重,并且出现红肿症状,可能是发生了乳腺炎导致的,最好尽快请医生帮自己检查,以便于及早进行治疗。




谈笑间儒雅优显


朋友大家好,断奶期间引发的胀奶疼痛是正常的。如果能够忍受,无需处理。但是如果胀痛得非常明显,可以少量的将乳汁挤出。另外还可以进行乳房的适度按摩。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开具回奶的药物或者是打回奶针。涨奶引发的乳房疼痛主要是因乳汁淤积在乳房引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胀奶引发的疼痛由急性乳腺炎导致。建议发生急性乳腺炎,立即到医院救治。口服抗生素或者是手术切开引流。另外为了避免乳房疼痛,除了饮食上的节制清淡,饮食少食油腻之外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环保拍


就小孩如果吃不完的话,你就把它挤掉,如果不挤掉的话,会堵在那里结成块多了会发炎,发炎的话,人会发高烧,会很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