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已》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已的確死了″是筆誤嗎?

洛丿夜貓子


魯迅的文章惜字如金,這句話並非筆誤,他之所以這樣寫是和當時的時代發展相吻合的。先讓我們一起了解時代背景。



1906年,清朝正式廢除延續1300多年的科舉制。孔乙己,正是魯迅塑造出的那個時代中,歷經科舉無法及第,窮困潦倒的封建科舉的犧牲品的代表。《孔乙己》這篇小說誕生於1919年4月,距離五四運動的發生僅差一個月,距1915年《新青年》創刊為起點的新文化運動已開始了近4年。眾所周知,新文化運動的目的就是反封建禮教,追求人的個性解放。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認為,魯迅寫《孔乙己》這篇小說,就是抨擊封建禮教中的科舉制度對人的命運的摧殘。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始終無法通過科舉及第,整天穿著長衫,落魄遭人嫌。他書卷氣十足,開口便是之乎者也,唯有好酒,但能夠及時付清酒錢。認為偷書不算偷,最後因偷到舉人家中被打斷了腿。通過小說,反映了封建禮教下的科舉制度對社會底層人的摧殘,連同樣通過科舉及第的舉人,也對同門孔乙己的行為痛下殺手,絕不留情。



瞭解了以上的時代背景,再來看《孔乙己》中的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便不難理解了。我這樣理解:科舉制度的確被廢除了,但是像孔乙己這樣深受科舉影響的人,大約還是存在的,封建禮教的後科舉時代對人的影響還沒有最後結束。想要強國,必須徹底摒棄封建禮教對人的束縛,使人的個性得到解放,才能在思想層面為走向強盛打好基礎。


富春葉語


《孔乙已》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已的確死了″是筆誤嗎?


當然不是。不僅不是失誤,反而是用詞十分精準十分恰當。

舉個例子:馬航370失聯了,至今未找到下落,那麼機上的人員呢?回答是:肯定已經死亡了。這個答案對不對呢?可能是對的。所以也可以說:大約馬航370上的乘客的確死亡了。因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即使確信是死了,也不能把話完全說死。有的馬航370乘客的親友仍然懷著一絲希望,期盼能有奇蹟出現。這樣說,在心理上多少是個安慰。孔乙己也是如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種種跡象表明,此人肯定是不在了。但是這個判斷不是絕對的,只能是推測,所以也只能說是大約。從法律上說,人的死亡,分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生理死亡由醫院確認開具死亡證明書。死刑犯則由法醫確認生理死亡。而下落不明的人,達到一定期限,則可由利害關係人申請,由法院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法律後果和生理死亡一樣,一切民事權利和義務歸於終止。被宣告死亡的人如果重新出現,要經過法院宣判後才能重新恢復原有的民事主體資格。孔乙己是下落不明,從常理推斷,可以肯定已不人間了,但未經法律確認,還不能算是已經死亡的人。所以魯迅的寫法,符合法律規定沒有漏洞,是極為精準恰當的。有人要雞蛋裡挑骨頭抓魯迅的小辮子,只能是自取其辱。


宋公明5


《孔乙己》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是筆誤嗎?從語法角度上看,這的確是病句,“大約”是不肯定的語氣,而“的確”是非常確定的意思,有個詞放在一起使用,是矛盾的。

但公認的在現代能稱得上語言大師的,也就魯迅和老舍。做為一代語言大師的魯迅怎麼會犯如此語言錯誤呢。其實你瞭解了其精神實質,你會為魯迅運用這句病語叫好的。

盛行了千年的科舉制度,為歷代統治者推出了一大批國家棟梁之才,但同時也毀掉了一大批的讀書人。許多的讀書人夢求榜上有名,窮其一生而苦讀四書五經,但真正能榜上有名的去寥寥無幾人。這些落榜者由於背不能扛手不能抬,實際生活中成了廢人。孔乙己的形象就是其典型代表。

科舉制度廢除後,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知識分子思想得到解放,他們路己不是隻有讀書做這一條路。但仍然有一些人仍沉醉於讀書做官這條路而不能自撥。這樣的人就是在現在的實際生活中也大有人才。

孔乙己的確是死了,但孔乙己的精神卻並未完全消亡。

“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包含有二層意思,小說中的孔乙己“的確”是死了,但似有孔乙己精神的人卻“大約”還有。

魯迅先生用“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更能看出魯迅先生運用語言的精妙和神奇,能將一句病句運用的化腐朽為神奇,更顯得魯迅先生運用語言的不同凡響。



春日之虎


幼時讀魯迅的《孔乙己》,只覺有趣,今日思來,卻別有一番風味,為何叫做孔乙己呢?想即是聖人之後,當英名不腐,就從天干中選了兩個給他,以示久遠之意,想哪人一心只讀聖賢書,自然五穀難識,六體不勤,以致窮困潦倒,還要“盜亦有道”被人打,一飯無著為人“一字之師”,當真是斯文掃地。在文章的最後,好似交待不詳,其實是故意為之,這正是魯迅的絕妙之筆,那就是在魯迅的心中那個孔氏早就應該死了,但是那個臭酸的形象還沒有消失。



行蹇


魯迅下筆是非常講究的,這個應該不是筆誤。1906年,延續以前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封建科舉制度曾經對我國的人才選拔起了積極的作用,選拔出一批優秀的人才。但是到了明清八股文的興起,科舉制度的消極作用越來越明顯了。


無數古代的書生從此失去進入封建官場的機會。孔乙己,正是魯迅塑造出的封建科舉的犧牲品的代表。孔乙己是一個死讀書,擁有讀書人清高、懶惰、不懂營生的被腐朽的封建讀書人的代表。他不僅僅是一個人,他更是一個原型,一個古代封建讀書人的原型。


魯迅相信作為個體的孔乙己,已經死了,因此他說的確死了。但是作為一作為一個文化的類型,一種封建的遺毒,它也許還會繼續遺傳下去。甚至,我們這個時代依然有孔乙己的存在。魯迅這幾話中,既包含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思想,也有一種懷疑主義的精神在裡面。


他是不確信,也不能肯定,封建劣質的文化對國人的影響已經完全消失了。所謂的春秋筆法,也許就是指魯迅這種一句話也有無數波瀾起伏的筆法吧。


商業風尚人物


孤立按照語法來看好像是病句,但結合語境則不是。

要知道,《孔乙己》這篇小說是以酒店夥計的回憶形式寫的,所以完全可以看做一個人在給讀者講故事,結尾說大約,表示下面這句話是講故事人的推測,的確表示推測者對自己的判斷很確信。

類似的話我們生活中也常說:也許他心中的人選確實是你。表達方式,判斷內核完全相同。

即使從嚴格語法上看,“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個句子換成一個詞“真的",還是病句嗎?關鍵在於大約和的確不是並列的,的確是對孔乙己死了這個事實的肯定,大約則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個句子做出的不確定判斷。既然不是對同一對象的判斷,當然可以不一致。

換做命題的角度看,可以表述為:

命題p:孔乙己死了這件事為真。

命題q:命題p不一定為真。

所以沒有任何問題,當然,聯繫語境,應理解為“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我相信孔乙己一定是死了”。魯迅先生真正的意思是確定而非懷疑,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我們敬重先生的才華,學習先生的文章是對的,但輕易斷言先生寫了病句,再說這個病句如何好,反倒是為賢者諱,過度解讀了。


pegasus1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答案

是你筆誤了

應該是自己的【己】不是已經的【已】

原文沒有筆誤,反而是一句極其準確的漂亮句子。

根據文中孔乙己的生活條件,他在那個社會下並不會勞動,沒辦法養活自己,還被人打斷了腿,將這幾點聯繫起來的話,那麼孔乙己的確是死了,因為在那個條件下他也很難活下來,

他沒有出現能證明死了,可是事情又發生很久,沒有人確實能證明他死了,因此會在前面加一個“大約”

往深層次去分析

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當時的環境沒有他這樣的人的活路。

大約,除了是一種因為沒有確鑿事實證明而做的猜測,也是作為文中的“我”出於善意而抱著的一種希望。因為對於“我”來說,孔乙己是一個給我帶來輕鬆的人,是一個“我”跟著笑幾聲掌櫃的也不會訓斥的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文開石


其實,這句話沒有毛病, 也不是病句。

  "大約",是孔乙己最後一次到店裡喝酒之後,一年多時間不見他來了,但又沒有關於他的消息,包括短衣幫和長衫主顧,"我"作為店裡專管溫酒的小夥記,都沒有聽到人們講起議起說起孔乙己的任何消息。

  而孔乙己又是那麼愛喝酒的人,長時間沒來,大概出了問題。孔乙己在魯鎮人們的口碑裡,只是一個給人帶來一些笑聲的有些酸腐的沒有用的認得幾個字的讀書人,沒有任何價值。人們對其死活根本不在意,不關心。

  所以,對於長時間沒有來還酒錢,喝酒的孔乙己,只能用猜測的不肯定的語氣:大約。是符合情理實際的。

  的確,是肯定的,確信的。因為孔乙己不會營生,又好吃懶做。為生活所迫,最後,自己發昏,偷了丁舉人家到的東西,被打得半死。他最後一次到咸亨酒店,是被打斷了腿,坐著鋪墊,爬到酒店的,滿足了最後一次喝酒的慾望。

  喝酒之後,孔乙己沒有去處,最後只能在飢寒交迫中默默死去,一年多沒有來酒店,便是明證。這是他命運的必然結局 ,也是那個冷漠的社會,對一個沒有中舉的窮困潦倒讀書人的戕害。

  因此,作者用了肯定的語氣:的確。



梓燈文學


這是一種嘲諷和悲涼揉合在一起的表達,是魯迅對國民劣根性的一種怒其不爭。自秦而後文人的狀態就很尷尬是專制統治愚化人性的結果,你想人人博古通今怎麼奴役掌控,所以統治階級必須愚化奴化大眾使其勞作勒儉而安於現狀,否則動輒造反那還了得?

魯迅發現了問題,並直斥傳統文化之醜惡嘴臉,卻仍然沒有通透吃人文化之源頭,而痛貶孔乙己之流,內心陰險外表圓融自在之社會主流才是專制統治之創造者和維護者,幾人透徹命運造化之奧妙?


陽光明正


語法上講的確是病句。

但是中文的美就在這裡,魯迅先生是公認的文學大師,他用這看起來前後矛盾的語言,表達了對孔乙己和孔乙己這樣的人的矛盾糾結的情感,把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矛盾心理完美的躍然紙上。

當然,在讀學生就不要嘗試這樣的表達方式了,太難拿捏。而不是所謂魯迅寫就是對的,別人寫就是錯的,這種認為是認為人們是無限誇大了魯迅先生的文學能力。魯迅先生無需抬高。

其實,比如通感這種修辭手法,也是不和邏輯的,比如秀色可餐,視覺效果怎麼能用味覺表示?比如甜言蜜語等等,這就是中文博大精深之處,可以把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者說難以言傳的東西表達出來,引起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