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為什麼不直接挑戰史文恭?

巨蟹座大王


故事回到那一晚,晁蓋與曾家軍戰了三日,互有折損,前進不得半步。晁蓋心中急躁,無計可施,因為這一戰不只是與曾頭市的勝敗,更是他與宋江的勝敗。

自宋江上山以來,前前後後出兵五次,帶了無數新首領回山,在江湖上,宋江的名望遠遠超過自己。只是如此到也無妨,也算是為梁山賺了名氣,揚了威名。但是宋江一心想要招安,重回朝廷,可是這將我置於何地?又將原本眾兄弟置於何地?

宋江之心已經路人皆知,而我若不認同招安,豈不就是他宋江的絆腳石?兄弟啊兄弟,我感你當日冒險放我之恩,我敬你對待兄弟之義。只是這恩這義究竟是真心還是籌碼,我有些恍惚啊!兄弟!

晁蓋既感傷又惆悵,且不管宋江之初衷,總之不能任由他如此下去,這一戰就是告訴他宋江,這梁山之主還是我晁蓋。

白天,法華寺的兩個和尚指出一條小路,可以夜襲曾頭市,此計若成,曾頭市必敗。史文恭倒是個猛將,若能招攬上山,必是一大助力,想至此晁蓋心情稍寬。

鐺、鐺,更點已經二更,法華寺內正可遠眺曾家寨。又過半個更點,曾家寨燈火俱熄,更點全無,時機已到。

於是,晁蓋跟跟隨兩個和尚,悄悄前進,走不到五里,兩個和尚突然借黑暗處逃走,不見了。周邊雜草叢生,前路未知,晁蓋急命大軍返回。

退了百餘步,突然金鼓齊鳴,喊聲震地,周邊都是火把。晁蓋帥軍邊殺邊逃,準備衝出重圍。殺了一陣,晁蓋心中疑惑,雖是中了埋伏,怎地不見曾家頭領和史文恭。當下身處危險,也管不得許多,只能向外殺去。沒多遠,又衝出一隊兵馬,晁蓋心到原來史文恭在此埋伏,當下揮刀當先衝鋒。然而卻依然不見史文恭蹤跡,晁蓋心中疑慮更甚。

遠遠望見遠處火光中一人甚是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未等想起,只見那人搭弓取箭,對著自己便是一箭。這箭如流星一般,快如閃電,晁蓋來不及閃躲,正射中面門。

眾將大驚,急忙護住晁蓋,那隊人馬也不緊逼,且戰且退,竟從另一條路退走了。眾將急帶隊原路返回與林沖匯合,退回寨中。不一時,曾家五虎帶大隊人馬卷殺過來,林沖命拔寨而起,往梁山撤退。

撤退途中,正好遇到戴宗前來傳信,原來戴宗早已探得情報,回到梁山報告消息,此時又下山來。眾人回到山寨,晁蓋已經水米不進,渾身腫脹,原來那箭上是有毒的。

眾頭領圍在晁蓋床前,宋江跪伏在地,親手貼敷藥餌。晁蓋緩緩醒來,見宋江在身旁,正要說話,卻見身後眾頭領中站立一人,晁蓋頓時大驚失色,噴出一口鮮血,咳嗽不止。宋江忙扶住晁蓋,輕撫其背。晁蓋咳了半刻,強忍氣血,轉頭對宋江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罷,氣已上不來,溘然而逝。

宋江面如土色,嚎啕大哭,竟暈了過去,眾人忙將宋江送回房間。

當晚,宋江從昏迷中醒來,雙目失神,呆若木雞。忽聽得有人說話:哥哥,事情既已做下,還當振作才是。

宋江轉睛望去,只見窗影中閃出一人,燭光映在臉上,卻是軍師吳用。

哥哥可知晁天王遺言真意?

正是為此事煩惱,軍師可有良策?

天王死時情色異常,怕是已經察覺兇手是誰。故設此遺言阻止哥哥坐上寨主之位。但此時天王已經仙去,再無人知曉此中緣由,哥哥須咬定兇手便是史文恭。

就算是史文恭,我卻如何捉得住他?放眼梁山上下,恐怕只有林教頭了。

吳用沉吟片刻,道:哥哥勿慌,我已想的一計,只是要委屈哥哥等上一陣子。

能破得遺言,漫說一陣子,就是一年兩年我也等得。

好,哥哥可聽過河北玉麒麟?……

當晚二人商議下計策,第二日,宋江安排晁蓋喪禮一應事宜,將毒箭供在靈前,將遺言改為捉得史文恭者為山寨之主。宋、吳二人唱了一處雙簧,宋江暫代寨主之位,自此開始了破解遺言之旅。而林沖卻成為了宋江第一警惕對象,直至再打曾頭市之日,林沖被安排在後軍,遠離史文恭之處,也是因此。


暮雲齋主


林沖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是梁山三朝元老,本該做梁山老大,但是每次卻都陰差陽錯,不是沒機會,而是林沖骨子裡就不想當這個梁山匪首。



所以在晁蓋中毒而死後,林沖更是無心考慮這個問題,當初火併王倫的時候,自己都把大寨主位置讓賢給了晁蓋,如今晁老大走了,自己更不可能繼承他這個位置。


當然了,晁蓋臨死前確實有意要林沖做梁山泊主,但是他沒有想到林沖是個執迷不悟的人,對這個梁山泊主的位置根本不感興趣。因此林沖也就隨了宋江的心願。

在攻打史文恭的時候,宋江也就將計就計,你林沖不是不想做老大嗎?那麼好,我連這個機會都不給你,這下你死了心吧!於是宋江令林沖,關勝,呼延灼等人留守水泊梁山。派遣的全是自己的心腹和嫡系,下山攻打史文恭。

我們不難看出,被宋江留下來看守山寨的這幾位,在梁山上論武功都是首屈一指的高手,宋江將這幾位止步在梁山上,無疑是不想讓他們下山,晁蓋臨終前說過,誰捉到射殺他的那個,誰就做梁山泊主。宋江心思縝密,他深知在梁山上屈指可數的能與史文恭對抗的人,也就林沖,關勝,呼延灼這幾位。

如果這幾位一旦下山,誰僥倖捉到了史文恭,那豈不是就做了梁山泊主的位置。宋江可不是糊塗蟲精明的很,因此他唯獨沒有讓這幾個人隨他出徵。



林沖因此也就失去了捉拿史文恭的機會,林沖是個唯命是從,與世無爭的人,也因為他的這個性格,最終連家仇都未能得報。林沖這個人衝鋒陷陣可以,為人處事那就是一個雛子。

林沖也無愧於“豹子頭”這個綽號,真就是頭腦簡單,一身豹膽,林沖要有宋江一般的智慧,那梁山泊主非他莫屬,根本就沒有宋江什麼


事。

所以說林沖被宋江玩弄於手掌之中還全然不知,竟然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命,真是梁山好漢中最悲催的一個人。


任馳贏天下


最直接的原因:沒有機會。

1.晁蓋攻打曾頭市之時,林沖隨行。但是雙方沒有實質性的單挑,晁蓋一大當先上前,眾將就衝了過去,雙方一場混戰。直到夜間晁蓋中箭,林沖都沒有機會單挑史文恭。

2.宋江攻打曾頭市之時,並沒有帶林沖上陣。我們看一下當時宋江和吳用的部署:

吳用會集諸將,一同商議:“既然曾頭市設五個寨柵,我這裡分調五支軍將,可作五路去打他五個寨柵。”

正南大寨:馬軍頭領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副將馬麟、鄧飛,引軍三千攻打;

正東大寨:步軍頭領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副將孔明、孔亮,引軍三千攻打;

正北大寨:馬軍頭領青面獸楊志、九紋龍史進,副將楊春、陳達,引軍三千攻打;

正西大寨:步軍頭領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副將鄒淵、鄒潤,引軍三千攻打;

正中總寨:都頭領宋公明,軍師吳用、公孫勝,隨行副將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戴宗、時遷,領軍五千攻打;

合後:步軍頭領黑旋風李逵、混世魔王樊瑞,副將項充、李袞,引馬步軍兵五千。

其餘頭領,各守山寨。

由此可見,書中清晰明白,林沖、呼延灼、關勝等人,負責守護山寨,並未隨行。

晁蓋最為信任的就是林沖。按理說,林沖完全可以主動請纓,去單挑史文恭為晁蓋報仇。他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這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林沖對戰史文恭,沒有必勝的信心。

史文恭是曾頭市槍棒教師,武藝縱橫天下,難逢敵手。

我們看一下他速生秦明的戰績。

“史文恭出馬,橫殺過來。宋江陣上秦明要奪頭功,飛奔坐下馬來迎。二騎相交,軍器並舉。約鬥二十餘合,秦明力怯,望本陣便走。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

秦明後腿股上早著,倒下馬來。呂方、郭盛、馬麟、鄧飛,四將齊出,死命來救。”

秦明可是梁山五虎將,如果不是四人死命來救,秦明早就掛了。史文恭不到三十回合速勝秦明,這種戰鬥力絕對駭人!

所以,同為梁山五虎的林沖,縱然比秦明略強,但是單挑史文恭的話,勝算恐怕不高。

二.林沖不願意觸碰這個“燙手山芋”,這也是最關鍵的原因。

晁蓋遺言,經宋江之口變成了“那個捉住史文恭的,立為梁山之主”。如果林沖武藝在史文恭之上,捉住或者刺死史文恭的話,梁山之主的話題肯定會把他推向風口浪尖,這是林沖避之唯恐不及的。1.林沖沒有這個心思,在火併王倫之後,從他力保晁蓋入主樑山就可以看出來,他並沒有什麼野心,而且他也沒有什麼政治頭腦和手腕。2.林沖作為梁山元老,宋江上山之後對晁蓋的步步架空,林沖心知肚明。所以,他絕對不會趟這個渾水。


鳳凰西遊


林沖的槍棒功夫在水滸好漢中,其實是僅次於盧俊義的,在坐次的排列上,並非以武功為全部依據,其一,林沖是外來好漢中第一個上梁山的,晁蓋等上山夥拼王倫,林沖功不可沒,推晁蓋為尊林沖亦心中所願。秦明的武功在五虎將中實不敢恭維,出戰甚多,勝績頗少。有勇無謀,非大將之才。只是緣於其關係複雜,官位較高,更有其徒鎮三山黃信等因素,是宋江所需要的。而林沖隻身一人,更屬晁蓋體系,明顯有擠壓之嫌。攻打曾頭市,宋江為何一定要等盧俊義上山後才議攻取報仇,宋江的意圖很明顯,並不是攻不下,而是晁天王臨終明確遺言,殺史文恭則可立為山寨之主。晁天王為什麼不直接讓宋江為王,替它報仇呢?其實晁天王早就看透了宋江其人,拉幫結派,另有它圖。如果當時就攻打曾頭市,唯一可敵史文恭並殺之者,唯有林沖,宋江會原意嗎?那是絕對不會的!林沖可是和魯智深、武松等反招派關係甚密的。而在攻取曾頭市時,宋江也安排林沖只在策應協攻而已,根本不可能有讓林沖和史文恭交手的機會。這就是水滸作者的精妙之處。


國運昌盛1555



這個問題最有意思了,也是諸多水滸迷們熱心討論的焦點之一,就是因為兩大高手分明可以交手過招,卻分明錯過了相互認證的機會——所以,一直有人心心念唸的計較這件事情。

若果按照《說岳全傳》的描述,林沖和史文恭分明是同出名門的師兄弟,怎麼可能讓其兩廂火併一較高下?

但這個意願只能是人們一廂情願的穿鑿附會,翻遍《水滸傳》一書,也沒見有一個文字說他們是師兄弟的,何況還有一位天下第一的同門師兄弟玉麒麟呢?

林沖是水滸中的書膽級人物,也是晁天王麾下的得意之將,隨晁蓋出征,林沖不僅是臨敵陷陣的制勝大將,更是行軍部伍的軍中總管,相當於一個副帥的位置,他的出戰與否是要根據現實變化而一同進退的。

林沖隨晁蓋攻打曾頭市,晁蓋一中箭,林沖的擔子就猛然加重,既要保證全軍安然退出戰場不受損失,也要保護晁天王不再受到二次傷害。所以,林沖自然是以大局為重,不可能徒逞英雄氣,去和史文恭一較短長殺個你死我活。

後來晁蓋留話,言說誰捉得住史文恭誰就為山寨之主。其實按當時的梁山戰力排序,林沖無疑是那個最有資格迎戰史文恭的第一人選,但無奈宋江怕林沖一旦縛了史某人奪了頭功,佔據了一山之主的位置,那他的投降計劃就全盤皆輸了,所以就一直壓制林沖的出征意願,反而是賺來了富甲一方的盧員外以為陣輔,目的就是壓制住林沖一干人的勢頭,讓權柄掌握在自己人手裡,從而保證招安之路一帆風順,萬無一失。

而宋江再次攻打曾頭市,就沒帶林沖上前線,被動留守山寨之中了。

若按照施大爺的描寫,其實林沖和史文恭的武藝並不能就涇渭分明的見出了高下,應該在伯仲之間,誰也沒有絕對取勝的把握,就看個人的臨戰狀態和壓手技能了——林沖是祖傳的林家槍法,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光華繚繞如疾風驟雨,雨打梨花似摧枯拉朽,加之林沖本人嫉惡如仇一心要報一箭之仇,估計最後的勝算應該會向林沖一方傾斜。而史文恭也不弱,二十個照面兒就讓霹靂火股上著了一槍,足見史某人絕非等閒之輩,也是一頂一的用槍高手。但以史文恭後來在被縛後的表現來看,這是個怕死鬼,應該顧及蠻多的,士氣上就自然低了林教頭一頭,預計百十回合之後,林沖就會有機會了,就像林沖和關勝一戰,林沖已然看出了得手的機會,卻被宋三郎一個鳴金鼓捆住了手腳,無以施展,無法得逞。


龍吟148119260


花和尚 魯智深,是《水滸傳》當中,打抱不平的典型!

行者 武松,是《水滸傳》當中,快意恩仇的典型代表!

豹子頭林沖,是《水滸傳》當中,逆來順受、逼上梁山的代言人!

魯智深,武松和林沖,是《水滸傳》當中,刻畫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了。三個人的傳說故事都可以自成系列,並多次被搬上影視屏幕,為人民群眾所津津樂道,人民群眾所耳熟能詳!譬如說豹子頭林沖,甫一登場就是“誤入白虎節堂”,緊接著便是“野豬林”“火燒草料場”“風雪山神廟”,最後是“雪夜上梁山”……上梁山之後,林沖憑藉著驍勇善戰,成為水泊梁山上,馬軍“五虎上將”之一,並且在五虎當中排名第二位。看過小說原著的讀者都知道,整部《水滸傳》當中,衝陣殺敵,擒將除賊,林沖從無敗跡!然而,熱心的讀者觀眾,其實不難發現,《水滸傳》的作者施老先生,在成功地刻畫人物形象,展示林沖林教頭勇猛無敵的時候,未免也給人們給下了諸多的缺憾,例如林沖Vs楊志,到底誰強誰弱;林沖pK史文恭,究竟鹿死誰手,林沖幹嘛不直接對決史文恭等等!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林沖Vs楊志的情形。青面獸楊志,據說是楊老令公楊家將的後人,在小說中,也是交戰從無敗績的梁山“八驃騎”之一。原著中只描述,“……二人(林沖和楊志),正鬥到分際……”,然後就嘎然而止了!接下來,我們可以言歸正傳,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了。史文恭,是曾頭市“曾家五虎”的教師,也有演義小說講述,林沖與史文恭是師兄弟,都是周侗的弟子。在《水滸傳》當中,史文恭一出手,僅二十招,就打傷梁山“五虎上將”之一霹靂火秦明,武力值也是相當地嚇人的!而林沖與史文恭唯一的一次交集是,晁蓋親率梁山大軍攻打曾頭市,結果與曾頭市的人馬還沒有打照面,就因為晁蓋中暗箭而鎩羽而歸了!此次出征,林沖是得力干將之一,林沖之所以沒有直接找史文恭單挑決戰,原因主要有:

1,出征曾頭市的梁山大軍,統帥是托塔天王晁蓋,豹子頭林沖只是隨從人員,通常沒有主帥的命令,隨從人員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2,此次出征,林沖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晁蓋,而不是好勇鬥狠,隨意找人單挑。

3,梁山大軍,浩浩蕩蕩地去征討曾頭市,但是對曾頭市的情況完全不瞭解。因此,在不知己不知彼的情況下,林沖是不可能找史文恭決戰的。


騎蝸牛走高速


史文恭,好似曇花一現,二十招就讓秦明力怯,似乎擁有無上的戰鬥力,但是稍微看一下那場戰鬥,史文恭確實是有戰馬加成了,否則秦明力怯退走,也不至於捱了他一槍,那一槍非史文恭之功,純粹那千里龍駒照夜玉獅子馬厲害啊。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史文恭可以戰敗秦明,實力還是有的,但是除了力敗秦明那一戰,史文恭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失望啊。開始晁蓋率人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史文恭一方居然派了兩個不知真假的和尚來算計晁蓋,來一個誘敵深入,晁蓋也是個魯直漢子,竟然中計,也就是這時候不明不白的捱了一箭。這樣玩陰謀詭計的人說實話,很難讓人認可他的實力。

後來宋江吳用等率領人去打曾頭市,曾家損失了曾塗、曾索,史文恭卻贏了秦明,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書中是史文恭有了八分懼怯,居然跟曾長官一起想著投降。明明是個本事不賴,武藝高強之人,膽量氣魄卻如此之小。想想後面方臘大將石寶不但武藝超群,在明知劣勢的時候依舊頑抗到底,最後兵敗自殺,不失響噹噹一條漢子。對比看一下史文恭是不是太慫了。當然了史文恭投降還是被吳用這個同樣陰險的傢伙算計了,慌忙之中騎著寶馬逃跑,但是居然被盧俊義一下子制住了。這跟之前傷秦明的對比太大了,秦明就算不濟,跟盧俊義絕對可以打上幾十招的,怎麼史文恭反而這麼熊了。要麼是之前表現是超常發揮,要麼心理素質太差,總之缺乏英雄氣概。

這樣看下來,史文恭這個人物出場似乎就倆作用,一個是擔當害死晁蓋的罪魁禍首,一個是引出玉麒麟盧俊義。他是一個重要的線索人物,但他本身並不重要。

與史文恭比,林沖則重要的多,他是梁山的元老,又是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人物,武力值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認同。林沖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儘管沒有特別扎眼的表現,但也幾乎沒有敗績,跟誰打鬥都似乎未盡全力,遊刃有餘。林沖是梁山好漢裡極少數有著普通想法的人,他既不想稱王稱霸,也不想落草為寇,當然也不想招安賣命。他只是希望回到從前,做個教頭有個漂亮溫柔的老婆,然而這一切都回不去了,所以林沖一直興致不高,在山上得過且過。

林沖是第一批跟隨晁蓋下山打曾頭市的人,而且是當時下山之人中位次第二高的,當時兩個和尚來算計晁蓋時,林沖不是沒有勸過,可是晁蓋不聽啊,執意要自己先去打頭陣。這時候林沖能做的就只有提前準備好善後工作,果然晁蓋出事了,依著林沖個性,老大出事了,第一時間肯定要回去彙報,而不是自己擅作主張,找敵人火拼。況且那時候史文恭並沒有顯示多高的武藝,林沖沒有找他火拼,完全就是性格使然。

本來晁蓋被史文恭暗算,林沖作為這次行動的二把手,給晁蓋報仇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偏偏晁蓋留下句話,誰捉到那射我的,誰就當頭領。這話一出,林沖縱然想去報仇也萬萬不會去了,林沖要能當頭領,殺了王倫以後也沒有必要讓給晁蓋了。事實上,再次攻打曾頭市的時候,不但林沖,之前去的呼延灼、徐寧等人也不再露面,林沖也樂得這樣的安排。不然費那麼多心思拉上山的盧俊義要去幹嘛,單單就要他的名聲和家產啊,肯定要給將來的梁山二當家的表現機會。

正因為諸多因素累加,林沖不會對上史文恭。如果當時晁蓋肯聽林沖的,說不定第一次攻打曾頭市林沖和史文恭還能對上。而按照林沖的實力設定和史文恭的表現來看,兩人多半還是打個不相上下,那下面寫起來就難了,施耐庵還得再找另外的情節引盧俊義上山。


這裡題外說一下,為什麼林沖沒有秒殺超一流高手的情節,很多人還認為林沖那麼厲害,我想這主要是整本書給讀者呈現的一個感覺,從林沖輕取洪教頭開始,林沖每一次征戰都幾乎沒有什麼失誤,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敵手如何,他總能對付。而且整本書特別是前半部分對林沖描寫頗多,所以給讀者印象十分深刻,他的實力也就得到了許多讀者的一致推崇。這就好像男女談戀愛一樣,兩個人看對眼,也說不上他哪裡好就是喜歡,讀者對林沖也是,他的確沒有盧俊義那樣耀眼的戰績,但是南征北戰大小戰役那麼多,還沒人可以擊敗林沖,可以說實力深不可測,難怪大家對他一致認可。


一覽眾河小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一是因為上面有令,沒讓他去打,二是打不過,所以不去打!

當晁蓋得知曾頭市屢次口出狂言辱沒梁山時,久坐於寨中的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決定下山去蕩平曾頭市,宋江、吳用等人“禮貌”性的勸阻了一下,還玩了一出風吹旗杆的把戲,才讓晁蓋下山。晁蓋下山所帶的頭領中林沖赫然在列,但夜攻曾頭市時史文恭只是在首戰擺了個POSE,而之後伏擊晁蓋的是一支不明旗號的亂軍,施公也沒說史文恭在裡面,但射中晁蓋的箭上面就是寫著史文恭的名字,著實奇怪,之後眾人就商議撤軍之事,攻打曾頭市不了了之。

射死晁蓋的真兇究竟是誰今天不做討論,當宋江想起來給晁蓋報仇已經是盧俊義上山之後了,這一仗林沖壓根就沒有隨軍,而是負責留守山寨,也直接錯過了和史文恭交手的機會。

那麼就算林沖出陣,他能槍挑史文恭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當時衝頭陣的乃是霹靂火秦明,縱使強如秦明,在和史文恭交手僅二十餘回合就落了個力怯逃跑的模樣,後來史文恭掛擋提速直刺秦明大腿,令人駭然。那麼林沖的武藝並不比秦明高,讓他去挑戰史文恭也是無用功。

好吧,我知道讀到這裡有人就要噴我了,說秦明這個辣雞怎能和我們林教頭相提並論。咳咳,邏輯文史姨雖然讀書不認真,但是《水滸傳》原著還是簡單的掃過的,原著中秦明不僅配得上五虎將之名,還有高於林沖的可能。別的不多舉例子,就說二人同時挑戰呼延灼,林沖與呼延灼是真正的平手,而秦明與呼延灼打鬥之間卻被慕容知府提前叫停,這已經夠明顯的了吧。

最後,林沖的粉絲們當然可以認為我在說胡話,也可以覺得史文恭沒遇上林沖是他的幸運,只是可憐了秦明的左腿,殺敵不成還白白捱了一槍…


我說林沖的武力並非梁山第一,這句話總沒錯吧!


邏輯文史游


宋江不讓,宋江一心詔安,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天王晁蓋中了史文恭的毒箭,臨死時吩咐,誰誅殺此賊,便立為山寨之主。老寨主的話,梁山好漢無人不知!

宋江想詔安,必須把持山寨第一把交椅,否則詔安就是一句空話,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必須找一個與梁山好漢沒有交集外來人來幫助自己才合適。他的想法是:一是這個外人必須武藝高強,可以威懾他人,做自己的幫手和打手!區區的李逵等幾位,做幫兇打手可以,但不能服眾!二是外來人員在梁山沒有根基,宋江稍加利誘就會收復陣營之中,對自己沒有位子的威脅,若是有異心必將引起公憤眾怒,身首異處也未可知。三是,這個外來人必須是江湖中有名望的有名人士,否則不足以讓人心服。思來想去,這個人就是河北大名府赫赫有名的玉麒麟盧俊義。這一點,書中介紹非常清楚,無需多說。

至於林沖,一個晁蓋的鐵桿,堅定的反對詔安的傢伙,宋江怎麼會讓他直接面對史文恭呢?若林不及史還好說,若殺死或者活捉了史文恭,自己必須讓位林沖,那麼詔安大計、封妻陰子就無法實現,作為鄆城書吏,心機頗深的宋公明明知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一定不會低於山野村夫的教師史文恭的。怎麼會讓林沖直接面對史文恭呢?這也就是賺盧俊義上山的原因。


聊以自娛2


林沖為什麼不直接桃戰史文恭?

原因之一,如果林沖戰史文恭,那麼作者怎麼寫下去,盧俊義有怎麼引出來,書中的意思是,晁蓋的死是引出盧俊義,是梁山108將聚義即將完成,

之二,林沖被逼上梁山,林沖在梁山火拼王倫,本應該做第一把交椅,最後讓於晁蓋,這說明林沖並無野心,更無落草之心,梁山對林沖來說,就是一個藏身之地。

之三,林沖即無野心,就不會去戰史文恭,因為晁蓋死時一句話,誰能殺死史文恭,誰就是梁山大哥,林沖就決不會出戰的,他沒野心。

之四,因晁蓋這句話,宋江更為著急,他就不會讓林沖去戰史文恭,因為林沖在梁山根基很深,一旦殺了史沒恭,宋江自知梁山地位難保,他的招安理想就會破滅,才與軍師設法請盧俊義上山,宋江心裡清楚,盧俊義殺死史文恭,讓盧俊義坐上第一把交椅,眾兄弟不服,盧俊義也不敢,大哥還是自己。

之五,我們看書要尊重原本,敬重作者,不要亂加亂減,如果看書人亂舔亂描,那麼書還算什麼書,不要提不必要的問題,尊重原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