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52人,近20个不交作业,两个上学就睡觉,我快退休了,要不要管管这些孩子?

用户2759659934291


尽人事听天命吧,现在的所谓农村孩子,从小也是娇生惯养,电脑手机不离手,不是看视频就是玩游戏,大人忙着生存挣钱,老人舍不得打骂,都管不到点子上。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那拨尖子,为了下一代的教育,都已经进城了。国家又老强调减负,可是有条件的想办法都给孩子补习,现在还在乡村上课的,就是想补习,师资都跟不上啊。您能问出来这样的问题,我相信您遇到好苗子,肯定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事儿您一人发愁没用,开家长会和大人说清楚,您的孩子在县里排第几,能上什么学校,以后的出路在哪里?不爱学习的,社会会教育他的


简单清白就好


说一个实例,我侄女,弟弟家的孩子。

小升初的时间成绩不算太差,中等的样子。一个暑假,没有暑假作业,除了手机就是手机,爷爷奶奶也管不了,基本上没有对外交流。进了初一,公立学校,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老师与家长沟通不多。爷爷只要孩子吃好喝好玩好,证明他家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作业每天做的很晚,刚上初中那会,说是作业多,不会做!最晚到零晨一点,当然,孩子也没有及时做作业的好习惯。快中考的时间,老师告诉我弟弟,说他家的孩子,白天上课睡觉。我弟弟一查,发现爷爷从来没有收过孩子的手机,孩子自己拿着手机,自己一个房间,倒底几点睡觉,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于是收了孩子的手机,但孩子非常不适应,又拿了自己的压岁钱,去买了一个手机!我们简直是无法相信,这个娃极少花钱,给什么就吃什么;给什么就穿什么的孩子,竟然这样了!

第二个手机收了,叫了奶奶看她!奶奶和她一起睡觉,但老人机都在睡觉前收了!英语老师布置的手机作业也不做了!但孩子刚刚离开手机,心理还是很难受的。晚上睡不着,跟奶奶聊天;或者是打开小爱(智能音箱),与之对话,听歌。总的来说,她也很难受!但家里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电脑了,不算太坏的孩子,自己晚上还是不敢往外跑。

弟弟和我开始给她联系寄宿制学校,湖南的教育,私立学校都是好学校,成绩差的孩子,有钱也难进,我们还没有钱。??到长沙的私立学校参加了几次考试,但没戏。后来还是在本地一个私立学校入读了。

第一个月,孩子的变化很大,月假作业很多,回来后,孩子自己知道有哪些作业,大概要多长时间玩成,学校也没有要求家长检查签字。但数学作业,老师要求学生跟家长讲解,让家长理解!!这个方式我觉得不错!侄女儿在跟我讲解时,自己发现自己做错了,又主动修改,再讲解!以前从来没有过,你让她写作业,她拖着;让她拿作业出来,她拖着。或者是扔给你,你不看家长群,都不知道作业在哪页!!

中考,虽然说在班上,仍然是倒数,但与自己比较,进步还是很大:七门有四门及格!而且她自己有了目标:这学期结束,每门多少分!

对于一个没有目标的孩子,有了目标;对于一个喜欢环手机的孩子,回家后再也不要手机!从教育和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的成长,不独独是老师,也不仅仅是家长!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配合!但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导向,也需要文化引导:我哥哥,高一的孩子想要玩游戏挣钱:我妹妹高二的娃想要写网络小说挣钱:而我表妹的娃一心想要做主播!!!哎

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桥梁和未来,价值导向不引导,教育体系不升级,未来怎么办?一边喊减负,一边唯成绩论,家长在学校解决不了问题,就去各种培训班。花的钱,比在学校还要多!我们生于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没有培训班,除了老师,就是自己,家长及少介入我们的学习,像我的母亲,不识多少字,想也做不了!!教育如何走,是社会问题,也是国家战略方面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家强??


只怪自己腿短


不管为好!说一下昨天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我同事一个原来极其认真负责的老师!就因为一个学生捣乱被她惩罚!结果家长不依不饶的要去教育局说事!最后经过说和不去了!但是要求老师必须道歉!家长却不记得!老师把自己孩子的语文成绩由原来的30分提高到70分!全班学生由原来的一塌糊涂!到现在的整体提高和进步!付出多少心血!只有她知道!为了提高孩子成绩!每天早饭不吃!就让学生来她住室给学生听写!放学不走也给学生默写!现在深受打击!决定以后都不再对学生严格要求!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


微暖浅醉


关键还是在班主任。好的班主任,管好班,代课老师上课都轻松。我今年带班主任,班上10个女生,27个男生,女生基本上不惹事,不用管,男生自制力差,说话,乱跑,不学习,老师们都说我班是一班猴儿子。期中考试完后,班级有点浮躁,我立马调整措施,班干部轮流值日,每天给小组积分,每天找出两个表现最差的人,天天整顿,代课老师都说班级稳定了,学风好了。只有我知道自己今年费了多大劲,出了多大力。可能学习成绩还不是很好。


教师ABC


根据介绍这是一所农村学校,这个我有发言权,我初中是在农村学校念完的,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

一个班级52人,20个不交作业,2个上学就睡觉,我想这很大概率是初二阶段还没有分班前的的情况,这些我都经历过。

一个农村中学从初一到初三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初一的时候,同学们心气还比较足,教学秩序还不错。

初二,成绩分化,学习不好的同学出现退学的情况,因为家长觉得继续上学没意义了,也不会反对孩子辍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开始混在学校里,原因就是家长都在外地务工,老人管不了他们,放在学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初三开始分班,有学习愿望的分在一个班级,不学习的被分到另外一个班级,他们每天也上课,但是基本都是走过场,不考试,就等九年义务教育结束。

这就是农村学校的真实情况,不可否认城乡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更是教育观念上的差距。对于这位老师,我有这样的建议,为了避免类似五莲二中杨老师的遭遇,必须采取一些策略。

1.管学生不如叫家长,家长不来也要电话沟通

一个班级的秩序已经混乱到这种程度,可谓病入膏肓,如果老师强行管理很可能发生直接冲突,而任何冲突受害的都可能是老师,最近类似老师因此受罚的事情太多,不建议老师采取过激行为。

找学生家长,召集起来,组织一次家长会,把情况跟家长们说明,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利用家长给孩子施压,如果想学的继续管,不想学的也要遵守课堂纪律。

鉴于很多家长都在外务工,必须通过电话进行联系沟通,说明情况,避免误会。

2.分级差别管理虽是无奈之举,也是现实所迫

按照我的经历,此时应该分班了,如果没有分班就要进行分级差别管理。有学习愿望的必须严格要求,不想学习的就可以放松要求。

很多不学习的学生本质并不坏,跟他们开诚布公的谈,让他们遵守课题纪律,不要打扰其他人学习。在学习要求上可以给他们让步对待,一般是很容易达成的。

结束语:虽说教育要一视同仁,但是现实永远大于理想,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才是最合理的。


名人家风家训


除了一些名校外,其实都是正常的,我女儿(二年级)几乎每次考试都有满分或者近满分的,也有10分以下的,作一天和尚还得敲一天钟呢,职责嘛!!不一定那种考10分以下的以后就必须得流浪街头!就目前为止,大学生给小学文化的打工大有人在,(以后就不好说了)总之不能放弃他(她)


ZHOUJINXI周周


一个班52人,近20个不交作业,两个上学就睡觉。

这样的现象是超乎想象的。

一般来说,一个班有几个孩子作业拖沓,不交作业,个别孩子睡觉,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接近一半学生不交作业,就真的有很大的问题了。

按题主所说,自己乡村教书41年,感觉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差。临近退休却接手这个"烂"班。

因此,题主所说的事情是一些农村学校的现状,这我是相信的。

有些农村地区的学校,留守儿童太多,这些留守儿童,自小接受的是隔代教育,放养教育,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成绩差,习惯差,毛病百出。

我听说过留守儿童超过一半的班级,这样的“烂”班,管理教育起来非常费力,非常低效的。因为老师的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

因此,我的建议是,作为教师,身在其职,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让孩子们转变一点就是一点,能让孩子们进步一点就是一点。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四十一年都坚持啦,马上就要退休,不能功亏一篑,还要奋发前行,总结以往优点,结合实际和学生特征,巡求适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人虽老心不老,做为教师的永葆教育良好心态是关键,学生年轻所需要的也是年轻、健康的、新颖的知识!



无名54866938


你好,我是金芳老师。

您遇到的问题应该不是个案,里面的问题应该有过很多人思考了,今天我在这里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事情。

首先,20个学生不交作业我觉得不是班级的问题了,到目前没有哪个学校会组成一个所谓的烂班,即使特长班也只是个性多,而不是烂。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那就是教师的问题了,这个值得反思。

其次,要不要管这个问题问的很现实,因为高考大山的选拔性无形间分类了学生,学校为了升学率确实有些政策会有所倾斜,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工作的高尚我就不赘述了,我们在这种环境下要做的就是平衡自己的内心职业道德,学校的升学率等在目前社会中的地位。我们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只有我们自己清楚。这杆秤决定了自己的发展。

最后,孩子一代比一代差,这种感觉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是我疑惑的是从哪里的调查得出的结论,其实是没有具体数据的表示学生在退步,所以我们教师不能片面的看问题,否则我们就会戴上眼镜看学生,参与教学,后果不容乐观。

个人建议: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本职工作,退不退休没有关系,该来的就会来,不能避免的也避免不了,想点方法让孩子写作业,对于后进生不能放弃的。


金芳老师


有一句话叫做“尽人事,听天意”。意思是: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其自然。

临近退休接受一个“烂”班,一个班快52人,近20个不交作业,两个上学就睡觉,对于这样的班级,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积垢良久了。而教书41年,不要说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这里,恐怕自己本心的一份责任感也会促使您不能不管吧,更何况,这其中,也体现了学校对您的一种信任。您已在教育行业奉献了这么多年,又何必在乎这最后的一班岗的学生的好坏?所以,坦然接受、量力而行、积极面对就好了。

特级教师孙维刚这样说:既已选择了教师职业,“永远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便该是教师职业操守的核心追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接一个班,他都是把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如果与他的学生交谈,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孙老师首先教我们学做人。

孙维刚说:“人们喜欢说,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做人成长没有惟一的标准,但我认为还是有最高标准,比如正派、诚实、无私。”他希望学生“做一个由于自己的存在,而使别人生活更幸福的人。”听起来显得有些空泛的话,孙维刚老师有本事把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植入进学生的心灵。

孙维刚老师强调“一如既往,我们要坚持品德第一,学习第二;学分第二,训练发达的脑子第一。”孙老师最看重的是品德,其次才是学识。他身体力行,所带的学生,无论基础怎样,最终都理想成才。

我们或许没有孙维刚老师那样的卓识,或许也不具备孙维刚老师那种融会贯通的传输知识的水平,但我们肯定不缺少的是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敬重,也不会怠于学生的混沌不觉而真的放手不管,真要那样,才会真的晚节不保了。

对于这样的班级,我想,心里会过意不去的您肯定不会不管,怕晚节不保的您肯定还会想办法让孩子们转变、提高的,比如:重点不在学习成绩的好坏上,要在如何让孩子们端正学习态度、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风、如何点拨孩子们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孩子们内心学习的动力等方面着眼用心,赏识肯定为前提,成为孩子们信任的朋友是基础,尽力而为。当最终能看到孩子们在您的努力下真的转变成长时,相信,您不会为现今的付出而后悔,不会有任何愧对之意而快乐退休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