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口才好的有哪些人?

墨著mZ


要說中國歷史上口才好的人,我首先想到的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丞相張儀。歷史上記載,他的主要功績就是幫助秦國遊說六國採取連橫的外交政策,就是事一強秦以攻縱弱,讓六國分別於結盟秦國。他通常只要動動嘴皮子,在一席間的談話就可以讓各國國君俯首稱是。最終他也成功遊說六國與秦國連橫。可是當他剛剛說服最後一個國家--燕國的時候,支持他這樣做的秦惠文王就過世了。秦武王繼位後,諸侯們聽說武王一直不喜歡張儀,而且不斷有人詆譭張儀是狡猾無信的小人,他們紛紛背棄了連橫的政策。

張儀是怎樣遊說六國的?總結《史記》上記載的,其實主要是一個套路,首先分析該國的面臨的內憂外患,放大它的痛點;接著說如果不與秦國做朋友,就是秦國的敵人,秦國會怎樣對付它,到時候後悔還來不及;最後如果奉事秦國,上面提到的內憂外患都會得到解決,還能得到秦國的厚待。當然,這個是最基本的套路,除此以外還要根據各國國君的性格和喜好來採取不同的談話策略。
其中,故事最迂迴曲折的就是張儀遊說楚國的那段了。

秦惠王想要攻打齊國,但是又忌憚齊、楚兩國的結盟,想要從中破壞。於是派張儀去出使楚國。張儀勸楚王解除於齊國的盟約,改為於秦國結盟,他會奏請秦王把商於600裡的土地獻給楚國,並且挑選秦國的美女給楚王做侍妾,以後秦、楚兩國之間通婚,結為兄弟國家,這樣就可以削弱齊國的勢力,而秦國的勢力就可以增強了。楚王聽了很高興,想著不用打仗,只要從跟齊國結盟改跟秦國結盟就可以得到城池和美女了,這個買賣挺划算的,就欣然答應了。於是,他馬上跟齊國解除盟約,然後派人到秦國接受土地。

其實,張儀並沒有真的要把土地給楚王。回到秦國,他假裝上車的時候沒拉住車上的韁繩,跌下車受傷了,一連三個月都沒有上朝,楚使者找不到他。楚王還傻傻地以為張儀認為他們跟齊國斷交不夠徹底,派人到齊國辱罵齊王。齊王非常憤怒,與楚國斷交,改為與秦國結交。等到齊、秦兩國結交後,張儀就翻臉不認賬,說他只有秦王賜的六里地,願把它獻給楚王。楚王被惹怒了,他想要攻打秦國。謀士陳軫知道楚國沒有齊國結盟打不過秦國,把他勸住:“與其攻打秦國,還不如跟他結盟,送給他幾座城池,然後去攻打齊國,從齊國那裡補償回來”。
楚國和秦國真的去打了齊國,而且大敗齊國,奪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後來,楚國去偷襲秦國,結果反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打輸了,楚國只能老老實實地獻出兩座城池跟秦國講和。秦王不喜歡楚國提供的那兩座城池,看中的是另一塊地,並且表示可以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來交換。楚王說,可以,但他不要土地,只要張儀。
秦王想要遣送張儀到楚國,但是又不忍開口說出來。因為,楚王對張儀恨之入骨,想要把他碎屍萬段。後來張儀主動提出要去楚國。一到楚國,楚王就把張儀囚禁起來。

然而,張儀去楚國並不是去送死的,他之所有敢去,是因為他早有對策。他與楚國大夫靳尚交好,而他知道楚王很寵愛楚國夫人鄭袖,對她言聽計從。他讓靳尚去遊說鄭袖,讓楚王放過他。

靳尚對鄭袖說:“夫人您知道您要被大王遺棄了嗎?”鄭袖很驚訝。靳尚接著說:“楚王要殺張儀,但是秦王很器重張儀,據聞他為了救張儀,願意用座城池作為交換,並且會挑選一些能歌善舞的美女獻給大王,而楚王看重秦國,他一定會厚待那些美女,到時候,您就要被遺棄了,如果您勸大王放了張儀,那這樣的事就不會發生了。”鄭袖果然勸動了楚王放了張儀。
張儀放出來後,沒有馬上回到秦國,而是繼續去遊說楚王於秦國連橫。楚王也不計較之前被張儀耍的團團轉,居然答應了。可見張儀那張嘴有多厲害。

史密檔案


說到中國歷史上口才好的人,不提周總理就說不過去了。做為總理,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做為外交部長,他用自己的睿智和口才捍衛了祖國尊嚴。話不多說,直接上例子。

九一三事件發生以後,蘇聯大使找到周總理,陰陽怪氣地問道:“總理同志,聽說最近中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周總理平靜地回答:“也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森林裡倒了一棵樹;一棵樹上落下一片葉子而已。”

蘇聯大使故作關心地說:“據權威人士推測,此事對中國的影響極為不利呀!”

總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

蘇聯大使有些惱怒:“總理同志,有句話我早就想說了,你們在國際上口口聲聲罵我們是帝國主義社會,把我們說得比廁所還臭。既然這樣,那麼請問:你們的林在國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麼偏要投奔我們蘇聯呢?”

周總理冷笑道:“正因為廁所臭,蒼蠅才喜歡那個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多此一問?”


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得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 言外之意是指周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



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1945年重慶談判時,對方談判代表對以周總理為首席的談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協議難以接受。一官員惱羞成怒地對我方代表咆哮道:“對牛談琴!”


周恩來神態自若,不緩不慢地說道:“對,牛彈琴。”周總理這句話我細細品味了幾分鐘才品出味道,而周總理能在短時間之內做出回答,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感覺任何刁難對於周總理來說,那都不是問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都能以超人的智慧,應對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


雁城流浪僧


中國歷史上口才最好的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沒有之一,無人能及。

口才,不僅僅是能說會道,口若懸河,而是他的學識、閱歷、思想、智慧、情感等方面的綜合檢驗,蘊含著他的理想追求、價值取向和崇高人格。毛澤東的講話,他的著作,長則引人入勝,分析透徹,短則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最著名的《為人民服務》就是經典之作。

1944年9月8日,當得知中央警衛團為張思德召開追悼會時,毛澤東沒做任何準備,他站在黃士高坡的一棵土樹下,面對參加追悼會的官兵,即興演說,張口就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開明宗義,明確了把我黨我軍的性質、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全文不到800字,筒明扼要,指出了我們黨要“為了誰、依靠誰”,實現什麼樣的宏偉目標。他娓娓講到: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這篇根據記錄整理成的《為人民服務》,迅速傳遍全黨、全軍,成為新的思想道德追求。他和《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思》成為毛澤東著作中經典的“老三篇”,在六、七十年代,幾乎家喻戶曉,耳熟能祥。


zj史海拾貝


鄧小平的口才就非常好。他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時,說了很多經典的話,特別是在南巡期間,鄧小平更是妙語連珠,誕生了諸多經典語錄,都是鄧小平智慧的結晶。

鄧小平的這些經典語錄,不僅是對改革開放的思考,更是對中國人民前途的思考,還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鄧小平以家國天下為念,誓要帶領中國和中國人民,走出一條通向幸福的陽關大道。這是鄧小平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錚錚誓言。改革開放成功了,鄧小平成功了,中國成功了。

改革開放40年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再回頭重溫鄧小平的經典語錄,我們不得不佩服鄧小平的智慧。


袁衛宇


新中國外交戰線的男神,哪一個不是口才一流,舌戰群雄?

第一代男神,大國總理周恩來

1960年4月下旬,周總理為解決中印邊界問題訪問印度。印方在領土問題上一再狡辯,甚至挑釁地問道:“西藏是什麼時候成為中國的領土的?”

周總理不假思索地回答:“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講,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了。”

印方顯然有後招,故意裝傻說:“這時間太短了。”

周總理沉著冷靜、非常巧妙地回擊道:“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了,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麼,美國建國到現在還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就不成為一個國家了?這顯然是荒謬的。”

一番話,駁得印度代表目瞪口呆,無奈地說:“中國總理是雄辯的!”


每日一段歷史


說到中國歷史上口才最好的人,我就想到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毛澤東主席。可以說他在中國最為關鍵的時候,說了很多話,對中國人民都有著很大的激勵。我們選最為典型的幾個來說一下。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是毛澤東在帶領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過程中,對那些反動派們說的話,在我們看來這就是霸氣十足,讓人聽了熱血沸騰的話。

中國近現代史上,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國家的人民,是備受外國侵略者,和國內軍閥的壓迫的。

那時候人民的生活,真的是水深火熱。

這時候對於廣大民眾來說,善良是救不了苦難中的中國民眾的。我們要想讓中國迴歸太平,迎接光明,獲得平等與自由。就必須要向強大的反動派們說“不”。關鍵的時候,我們還要動用武力和反動派們做鬥爭,直到把他們打敗為止。

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說出的這句話“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儘管當時我們很弱小。

但是,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終將是會打敗他們,取得革命的勝利的。毛澤東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雄心壯志,正是因為他始終站在了人民的一面,始終是為人民而戰的。

所以,最終毛澤東也帶領中國人民,打敗了所有的國內外反動派,建立了和平,自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革命時期,毛澤東所說的一句很霸氣的話,這句話不僅僅適用於過去,同樣也使用於現在。

中國人民是善良的,是熱愛和平的。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任人欺凌,如果別有用心的人,想要對中國不利,想要對中國人民不利,我們就會對其採取措施。必要時是和任何人一戰的。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什麼樣的事沒有見過,我們從來不怕事,只要有敢以人民為敵的人,終將會被人民打敗。

抗日時期,日本不就是敗在了全體中國人民面前了嗎,抗美援朝的時候,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不也是敗在中國志願軍的手裡了嗎?

所以說有些狠話,在有的時候,是不得不說的。

儘管我們呼籲和平,倡導和平,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膽小怕事,只要觸犯了我們利益的人,我們終將會不惜一切代價,打敗他們。

毛澤東的著名言論還有抗日戰爭的《論持久戰》,這些演講都是他口才的表現。所以說到中國歷史上口才最好的人,我就想到了毛澤東主席。


不才講史


口才表達能力及臨時發揮當之無愧最算是我們的毛主席,他的睿智與鎮定在重慶談判期間展顯得完美極至,他在少年時期就寫了一道詩:獨坐池塘與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蟲。可想而知體現了他在少年時間就'與眾不同,毛主席的高深文化是值得我們國全體國民及教育大力弘揚及傳承,是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的文化寶庫中的典範,它聚文學,哲學,書法詩詞,軍事戰略,戰術,及外交等一系列的優點,而且有睿知的國際風雲的觀察力,毛主席的諸多雄才大略從古到今從中到外是無人能比的,文武全才,連晚年蔣介石對他兒子蔣經國說:“連美國多國盟軍武器多麼先進確在朝鮮戰場敗在了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下,他說在這個世界裡從骨子裡讓我最佩服的領導人當屬(毛潤之)”。可想而知這是蔣介石發自肺俯之言啊。


春風148781


說到中國歷史上口才最好的人,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恩來總理。他在擔任外交官的時候,處理的很多事情,都讓世人知道他的口才是無人能比的。我們說兩個關於周總理對待外國記者訪問的時候的事件吧。

當然了有的時候好的表達方式與口才,也是外交中不可缺少的大智慧,這一點在周恩來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新中國建立之初,周恩來總理擔任外交官一職,全權處理中國與其它國家交流的事宜。

當然了在外交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奇葩的人,提問一些奇葩的問題。

當週總理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往往會以幽默的形勢回答他們的問題。

比如:有一次外國記者問周恩來總理,我們國家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當然不能回答了,因為這是涉及我們國家機密的一件事情。

不過,處於禮貌和大國風範,周恩來總理還是給予了他一個答案,那就是中國有18元8角8分錢。

因為當時我們的人民幣面值就是隻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加起來正好是18元8角8分錢。

還有一次,有個外國記者,別有用心的問周恩來總理。

你們國家的路,我發現很多人都稱呼他為馬路。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要叫他為馬路呢?

這個解釋起來,當然不怎麼好解釋了。

不過周恩來總理,也不想冷落他們,所以,他說道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我們平常就把走的路,叫做馬路。

這樣的解釋,當然是恰如其分了。也只有周恩來總理這種大智慧的人,才能如此敏捷的把這件事給聯繫起來。

當然了發生在周總理身上的這種,機智的回覆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得不說這都是周恩來總理好口才的表現。

大家都知道周恩來總理是新中國的締造人之一,他為中國的獨立與自主,繁榮與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歷史中百科


說起這類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強人,後人常津津樂道亂世裡連橫合縱的英姿,甚至談笑間力挽狂瀾的瀟灑風姿。但這次我們要說的,卻是十分特殊的二位:兩位身在晚清年間,更悲壯支撐近代中國恥辱時刻的“口才強人”。

說到這類人物,很多近代史粉絲們,也往往想起那位自詡為“裱糊匠”的晚清洋務運動強人。但下面說的這二位,僅以考驗論,面對的卻是比那位“裱糊匠”艱難得多的“地獄難度”。首先一位,就是長期擔任駐美大使的伍廷芳。

在21世紀初,央視一部甲午題材影視劇裡,馬關條約談判桌上,中國談判代表伍廷芳跪地痛哭的一幕,不知看哭了多少觀眾。但在真實的晚清歷史上,確實歷經太多恥辱時刻的伍廷芳,卻是個從不相信眼淚的人。這位林肯法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年輕時即揚名香港,有著“伍叔”美名的大律師,從來以強大口才著稱。

而在接受了李鴻章邀請,成為晚清外交家裡的代表人物後,他那出名的口才,更找到了新的戰場:在那弱國無外交的談判桌上,能爭一分是一分,為正捱揍的近代中國,艱難爭取國家利益。

在歷經了馬關條約的恥辱後,他有隨即接受了一個更高難度考驗:就任駐美公使。

當時的美國,正是“排華”風氣空前高漲的年月,外加大清朝敗仗打得多,喪權辱國的現眼場面極多,國際形象當然一落千丈,動輒就被美國人當軟柿子“排”。1897年,中國官員張萌恆路經美國時,竟在紐約街頭被美國激進分子攻擊。囂張的美國婦孺們拿著石頭泥塊,當街把張大人砸得灰頭土臉。而路旁的美國警察呢?竟一個個裝看不見。

這樣的遭遇,也不止張萌恆一位。中國官員在美國遭到羞辱甚至扣押,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本身就不是新聞。甚至1903年,中國駐美公使館武官譚錦鏞,因為不堪美國警察的羞辱,竟憤然跳海自殺。這,就是作為駐美大使的伍廷芳,身處的“虎穴”。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虎穴裡,面對美國人的白眼,面對千難萬難的處境,伍廷芳依然儘自己所能,竭力為國家利益交涉。特別是在美國排華情緒高漲,中國學生與商人也常在美國遭到刁難和扣留。以往的中國大使遇到這類事,都是能躲就躲,伍廷芳卻多次迎難而上,在給美方的照會里,他也多次展現了強大的口才,

怒斥美國“以素號文明之國,而此損礙名聲之事”。其絲絲入扣的照會,常叫美國方面啞然。

於是,面對美國人的傲慢,伍廷芳卻也贏得了多次外交勝利:1901年,被火奴魯魯當局拒絕登岸的香港學生,在伍廷芳的交涉下獲准入境。同年,兩名被舊金山移民局野蠻驅逐的中國學生,也經過伍廷芳的力爭,成功獲得了入學資格。其中的一位,就是民國時代赫赫有名的孔祥熙。

這些事情,一百年後看來沒什麼稀奇,但放在當時,何其不易。

與此同時,伍廷芳還曾奔走美國各地,發表各種文章與演說,駁斥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歪曲。他在賓夕法尼亞的著名演講《論美國與東方的交際事宜》,一口氣吸引了四千多聽眾,現場掌聲雷動,其幽默風趣的演講稿,不但當時被美國各大媒體轉載,還被寫入了美國各類演講學的教材裡。以《紐約時報》的評價說:伍廷芳“英語說的與中國話一樣好,他具有所有東方的幽默和智慧,能恰到好處的將這些翻譯成美國話。”

如此境界,堪稱口才中的高手。

這樣的伍廷芳,也讓美國人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擔任美國公使期間,美國也不得不在各方面向中國做出讓步。美國總統羅斯福更發出一段對伍廷芳的“惡評”:“他(伍廷芳)是一個令人不愉快的中國佬,他一旦得手就能讓我們全不得好死”。在那個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年代裡,這樣一個能叫美國總統發出“不得好死”驚呼的牛人,口才該有何等殺傷力。

而比起縱橫美國的伍廷芳來,
另一位晚清口才強人,留給我們的卻更是悲壯的記憶:楊儒。

與伍廷芳一樣,楊儒也曾擔任過駐美大使。這位漢軍正紅旗出身的能臣,還曾擔任過駐俄奧荷各國使節,比起晚輩伍廷芳來,是個絕對的老資格。但是一場突發的國難,也把這位“老資格”,推到了風口浪尖的境地:庚子國難。

一場庚子國難,八國聯軍肆虐華北大地,“八國”之一的沙俄,更是騰出手來吃獨食,沙俄十七萬大軍席捲東三省,一口氣打到新民府(遼寧省新民縣),眼看中國東北大地,就要被貪婪的北極熊咬下一塊。已是焦頭爛額的清政府,哪裡還有還手的力氣,無奈祭出了新大招:楊儒為全權大臣,去彼得堡與沙俄談判。

說實話,這次“大招”,說是“談判”,可大清朝要兵沒兵要錢沒錢,手裡任何籌碼都沒有。所謂談判,看上去就是走過場。沙俄方面也擬定好了協議,就等楊儒過來畫押。但不放棄的楊儒,卻同樣以他強大的口才,開始了艱苦的博弈。

楊儒首先抓住的,是沙俄方面的漏洞:沙俄擬定的領土協議,是在強行侵佔中國領土的情況下擬定的。於是談判啟動後,楊儒就犀利反問:“假如俄員在外未奉訓條,擅自畫押,未知貴國政府能作數否”。一個“程序問題”,駁得俄國代表啞口無言,不得不廢掉“協議”。沙俄的刺刀面前,老辣的楊儒贏了第一局。

但接下來的談判,才是千難萬難:深知楊儒厲害的俄方,又炮製出新協議,並且軟硬兼施,大談大清與沙俄的“友好”,可楊儒一句話,又輕鬆戳破了畫皮:俄國的東北協議,不過“如英之待印度”。

兩個月的拉鋸談判,當然不是幾句犀利駁斥能解決的,楊儒也想盡辦法,每次談判都顧左右而言他,各種“拖”字訣當頭,拖掉一場是一場。現場記錄的翻譯顧維鈞(未來巴黎和會代表),更發出痛苦嘆息:這些記錄反映了我國曆史上最悲慘、最恥辱的時代。

也就是在這恥辱的談判裡,
不停在談判桌上吃癟的沙俄,明明手握強大的武裝優勢,卻還是按照楊儒的要求,對條款“三駁三改”。到1901年3月22日,惱羞成怒的沙俄,對楊儒百般威逼,苦苦交涉的楊儒,還在談判結束後回住所的路上不慎跌倒,從此一病不起。為了國家利益,他真是用生命在拼。

他的拼,也終於沒有白費。兩個月的苦苦支撐,為清王朝贏得了外交斡旋時間,生怕自家利益受損的西方列強紛紛介入,局面陡然對沙俄不利。楊儒的病倒,更叫沙俄方面成了眾矢之的。1901年4月6日,沙俄終於發表聲明,聲稱“條約暫做罷論”。掙扎在沙俄鐵蹄下的東三省,這塊沙俄已經到嘴的肥肉,就這樣奇蹟般的,由楊儒拼命搶了回來。

但楊儒已經油盡燈枯,1902年2月17日,積勞成疾的楊儒病故於彼得堡,是年4月8日,清政府與沙俄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收回了東三省主權。歷經恥辱的楊儒,在弱國無外交的時代,就這樣以生命為代價,創造了一場奇蹟。

奇蹟的背後,更是那個絕望的年代裡,多少身份立場不同,卻從未放棄,為中國命運苦苦支撐的身影。他們或許生不逢時,或許歷經坎坷,或許壯志未酬,但他們,真的盡力了。

參考資料:武樂堂《論伍廷芳對晚清旅美華人的保護》 鍾康模《晚清外交家楊儒在中俄談判中》


我們愛歷史


中國歷史上口才好的人就屬偉人周恩來,是他打開世界之門,他是世界外交風雲人物無人能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