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東吳孫氏原籍浙江,在其建立吳國的過程中,除孫氏宗族外,帳下浙江籍人才也相對較多。據不完全統計,效力孫氏的浙江籍文武共有四十一人,其中最為知名的武將有七人,他們個個驍勇善戰,為東吳立下了汗馬功勞。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朱治,丹陽郡故鄣縣人,即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北安城鎮古城。朱治是名副其實東吳老將,早期跟隨孫堅起家的主要將領之一。朱治跟隨孫堅期間,剿賊平叛、擊董卓、討黃巾,戰功赫赫。孫策起兵之初,朱治秘密轉移孫氏家眷並隨身保護,為孫策免除後顧之憂,對孫氏家族的貢獻居功至偉。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孫權掌權時,朱治盡心輔佐,對孫氏子弟更是照顧備至,曾因孫翊的急躁性情,數次教誨指正,對待孫氏兄弟猶如子女一般。因此,朱治也受到了孫權敬重。每次朱治覲見,孫權都必親自迎接,行叩拜大禮。朱治在孫權早期官至吳郡太守、扶義將軍,負責平定夷陵等地的賊寇叛亂。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孫權為表彰朱治的貢獻,賜爵毗陵侯,第二年進位安國將軍。朱治於黃武三年(公元224年)病逝,終年六十九歲。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董襲,會稽郡餘姚縣人,即今浙江省餘姚市姚江北岸的餘姚鎮一帶。董襲是早期孫策的部將,因彪悍有力、作戰勇猛,深受孫策器重。孫策病逝後,董襲繼續效力孫權,早期在平定賊寇叛亂的過程中屢建功業。江夏之戰,是董襲的成名之戰,並以此突出戰績,進入十二虎臣之列。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董襲在濡須口迎敵時不幸犧牲。孫權為表彰其功業,親自參加了董襲的葬禮。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淩統,吳郡餘杭縣人,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西南一帶。淩統是凌操之子,東吳十二虎臣之一。凌操戰死後,淩統子承父業,繼續效力孫氏,是在戰鬥中逐漸成長起來的東吳早期名將。江夏之戰中,淩統與董襲並肩作戰,攻克沔口,為大軍開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淩統為保護孫權血戰曹魏名將張遼。在此戰中,所部三百勇士全軍覆滅,淩統身受重傷,幸得生還。此後,淩統在進入山中招募精壯兵士時病逝,終年四十九歲。淩統死後,孫權悲痛欲絕,為安慰故人,特將淩統的兩個兒子接到身邊悉心培養。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賀齊,會稽郡山陰縣人,即今浙江省紹興市。賀齊初為郡吏,由於工作出色,被孫策提拔為永寧長。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賀齊再度被孫權提拔為威武中郎將,負責平討丹楊等地的賊寇叛亂。賀齊在平討賊寇的過程中,逐漸累積功業,曾先後被提拔為新都郡太守、奮武將軍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賀齊在逍遙津北救主有功,被晉升為安東將軍、封山陰侯。黃武元年(公元222年),賀齊再度晉升後將軍、徐州牧。黃武六年(公元227年)病逝。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朱然,是朱治的養子,早年陪同孫權讀書,雙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孫權繼位後,朱然在仕途上突飛猛進,成了孫權的得力干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朱然在荊州之戰中立下戰功,被晉升昭武將軍,賜爵西安鄉侯。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朱然率五千士卒對戰曹魏的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三大名將並大獲全勝。此後,朱然數次與曹魏將領交戰,顯有敗績,成了東吳中期的主要將領之一。赤烏十二年(公元249年),朱然病逝,終年六十八歲。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駱統,會稽郡烏傷縣人,即今浙江省義烏市。駱統少年時,便以博學多才、有主見、敢擔當而聞名當地。駱統二十歲時進入東吳政壇,後來從文職轉入軍界,在沙場上屢立戰功,並官至偏將軍、濡須督,賜爵新陽亭侯。黃武七年(公元228年),駱統英年早逝,年僅三十六歲。

東吳浙江籍七大名將:一位三十六歲病逝,一位七十三歲陣亡

留贊,會稽郡長山縣人,即今浙江省金華市。留贊早年擔任過為縣吏,因勇戰賊寇而落下了終身殘疾。但是,留贊身殘志堅,養傷期間熟讀史書、兵法,後被淩統發掘並推薦。建興元年(公元252年),留贊在東興之戰中一戰成名,成了東吳後期的一名主要將領,戰後被晉升為左將軍。五鳳二年(公元255年),留贊被晉升為左護軍,隨孫峻北伐,不幸戰死沙場,終年七十三歲。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