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夜晚11点,京台高速崮山分站出口的车流少了一些,长清交警大队副调研员马光振赶紧从口袋里掏出药瓶,吸一口抑制药缓解一下剧烈的咳嗽。这是第几个夜晚值守,56岁的马光振自己也记不清了。

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1月28日,长清区大学科技园迎来出行高峰,尤其是一早一晚。京台高速崮山分站出口作为大学科技园的唯一出入口,也同时迎来出行高峰。为了确保把控到位,保护辖区安全,在崮山分站执勤的马光振同志一直和同志们奋战在防疫、疏导的第一线,担心上厕所耽误时间,他们水都不敢喝上一口。马光振患有支气管扩张,稍有劳累就会引发剧烈咳嗽,偶有咳血现象。每天马光振同志都是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平峰期抓紧输液,拔下针来就立即投入一线战斗。“同志你好,从哪里过来?先配合一下检查吧!”重新抖擞精神,马光振和战友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节奏中。

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寒风凛冽的夜晚,闪亮的除了灯光,还有他们眼中坚定的光芒。

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在济广高速孝里出口,58岁的朱孝国,虽然裹得严实,但从他微眯的眼睛里仍然能感受到一名老党员的坚毅。高速口来往车辆较多,任务较重,尤其是值夜勤,天寒地冻一值就是12个小时,他都坚持下来为年轻干部树立了榜样。朱孝国是孝里镇中心卫生院支部委员、防保科科长,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他却主动要求到一线去,“在党和国家最需要我们的紧要关头,我作为一名防控消杀战士,决不能退缩,再说,我又在孝里住,方便,年轻人家里孩子都小,安排我就行!”院领导考虑他年龄大,想给他安排一个轻松的岗位,被他“委婉”的拒绝了。

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除了在高速口值守,朱孝国还要带领科室消杀组成员深入到辖区武汉返济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家中实施消毒,他还利用下村的机会挤出时间向村民发放防控明白纸,指导群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安抚他们的情绪,消除他们的恐惧。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今天是安磊坚持在高速路万德出口疫情防控监测点连续值守的第六天,“快回去休息休息吧,不然身体真的吃不消了!”在同事们的再三说服下,他终于舍得暂时离开值守的岗位。

安磊是长清区万德街道的一名党员干部,疫情发布后,他放弃在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回到单位,投身于抗击疫情防控战斗中。在高速路万德出口疫情防控监测点,他和在岗的交警、公安、医生以及同事们认真地排查每一辆车,细心询问车辆来往去处,仔细检查证件,做好登记。夜间和同志们一起搭帐篷,轮流值班,顾不得寒冷。夜间一点钟,冻得浑身发抖,依然坚守岗位,只能在无车辆进入的情况下,把手伸进“暖手宝”中暖和一下,或者钻进帐篷暖和一下再投入战斗中。然而在家轮休的他,得知长清大学城定点献血站开门工作运营后,今天早八点半就来到了献血点,献出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党员,这使我应该做的,也算是社会贡献自己的微博力量。我很健康,没事儿!没事儿!”安磊撸下袖子笑着说。

致敬疫情防控一线守“门”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最是危险才见初心使命。”疫情防控工作中,为了确保辖区安全,坚守在各个高速口的值守人员来自公安、交通、卫健系统和街镇等部门,他们以坚韧的毅力、振奋的精神,守候着70多万长清人,总是把危险留给自己,冲锋在最前线,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竖起了一面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文稿:李娜 周萍萍 庞漪 牛振勇 隋继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