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朱元璋,为何感觉没有一个朝代是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

作者烛鸣


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五方面原因。

第一,宋朝之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南北实力差距悬殊。




这一点不用多解释,中国一直到宋朝中期都是北方人口比南方多。古代农业社会,人多代表力量大。而元末明初时,南方经济已经碾压北方了,朱元璋自然有实力北伐。

其实从后来三藩之乱和太平天国来看,南方与北方已经没有差距了,吴三桂集团和洪秀全集团的覆灭,不是南方整体实力不行,更多的还是政治和人心归附导致的结果。

当然了,宋朝是个例外,宋朝内重外轻,重文轻武,喜欢花钱消灾,对统一没兴趣(平时爱喊口号,真要花钱时又抠门了),从上到下都是偏安思维,这又是一个特例。


第二,北方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裂

中国古代的北方看似分成了关陇地区和关东地区两部分,但实际上关陇和关东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无论是关陇政权统一关东,还是关东政权统一关陇(比如秦汉唐灭关东势力,东汉灭关陇势力),统一之后的北方政权,都是一个比较牢靠的整体。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从经济总量、开发程度和人口数量等方面看,事实上是分裂成了两大块,即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两个地区在古代想要紧密联系起来,那可比北方人从河南到陕西,费劲多了。这一点从唐朝人口分布图上看得一目了然。


所以,南方地区相对比较分裂的现实,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南方版图内的各势力很难拧成一股绳与北方抗衡。

南方把首都定在巴蜀,那长江中下游的地盘肯定就保不住,定在长江中下游,那巴蜀又很容易被北方趁虚而入。纵观中国历史,北方政权通过先吞巴蜀,削弱南方实力,继而再灭南方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西晋灭东吴。司马昭先灭蜀汉,后来司马炎指挥晋军顺江而下直取江东,孙吴的核心地区就是长江中下游。

还比如隋灭南陈,北周取南梁巴蜀之地,隋取代北周,也继承了巴蜀。隋灭南陈时,也是顺江而下,两路并进。

再比如唐平萧铣,唐军早早就占了巴蜀,灭萧铣时,唐军自夔州(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再加上北面的唐军,几路并进,大破萧铣于江陵。

另外,北宋灭南唐,元灭南宋,大体上也都是如此。


因此实际上,历史上所谓的南北对抗,实际上就是长江中下游与整个北方对抗。长江中下游固然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较好且适于建立割据政权的区域。

但是想仅以区区一隅之地,就要对抗整个北方加上巴蜀这样庞大的势力范围,落败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另外,长江是南方对抗北方的天堑,但假如北方军队先占四川,自上游而来,攻取江汉平原后顺江而下,那就是长驱直入之势,势如破竹了。长江就一点用也没有了。


当然,朱元璋是个例外,他之所以能以长江中下游为基地北伐成功,是因为他占了两个前人没有的优势。

朱元璋占的第一个优势,就是这里要说的第三点,南方一直缺战马,南北朝时,刘宋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宋军东拼西凑也才凑了一支七千人的骑兵。(南方不缺马,四川和云南都有耐力很强的川马、滇马,南方缺的是有冲击力强的战马)

但到了元末明初时,由于蒙古人在全国养马的关系,当时的黄淮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战马。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明军先占了山东的益都马场,收缴了上万匹战马;打到河南时,又在河南收缴了一万多战马;后来打过黄河,河北一带的私人马场众多,徐达和常遇春这一圈转下来,搞到了大概七八万匹战马,这个战马规模简直要羡慕死当年的南朝将士了。

另外,朱元璋还不停的在买马,就连越南马和琉球马也买。他在军事上的大力扶持,是明军能北伐成功的关键原因。(对比舍不得花钱的宋朝,形成了天壤之别)

关于战马的重要性以及骑兵的厉害,这里就不解释了。



朱元璋占的第二个优势,是这里要讲的第四点原因——北方当时大乱,给朱元璋创造了趁势北上的机遇

关于朱元璋运气之好,我用最简短的几段话来形容。

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朱元璋与张士诚激战于苏州城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朱元璋派遣汤和逼方国珍归顺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伐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当大明的北伐大军拿下大都城后,蒙元各派系立即休好,停止内战,但各派势力依然相互敌视,没有联合对付明军。

从公元1356年进南京到1367年底北伐,中间十余年时间,北方的元廷各派系坐视朱元璋在东南壮大,而没有任何剿灭行动,有如此好到爆的运气,朱元璋想不北伐成功,怕是都很难。

我个人觉得,如果朱元璋再推迟几年北伐都没问题,因为元廷元顺帝、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王保保(扩廓帖木儿)那帮人斗着斗着,都不用等明朝打,他们自己就能把元朝斗没了。



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能成功(包括后来的国民政府北伐),很大程度上就是占了当时北方大乱的便宜,使得明军可以各个击破,而不是像当年南北朝时,南朝、北朝同时出明君,同时出昏君,强的时候都强,乱的时候都乱,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当时只要一方先出兵,另一方立马就会全国总动员,掏老本跟对方血拼。而南朝实力不如北方,自然是拼不过了。(其实东晋几次北伐杀到黄河沿线,就是占了北方胡人相互厮杀的便宜。只是当时南朝实力确实弱,到了黄河便再无力向北继续推进了)


第五,自然气候对北方有利。

北方冷,南方热,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对对方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北方汉人是不惧怕南方炎热气候的。因为感觉热,脱衣服打就是了,而且除了两广,南方实际上也是有冬天的。

历史上像晋灭东吴,隋灭南陈,宋灭南方割据势力,气候都没有起到什么影响。也就是像蒙古人、女真人这种关外胡人才难以适应南方气候。

相比于北方人,南方人去北方就不行了。因为北方到了冬天,那是真的冷,不穿棉衣是真的会冻死人。历史上太平天国北伐,就是吃了准备不足的亏。

当时,杨秀清在五月份誓师,本以为一个月就能拿下北京。可结果打天津失利,只得被迫往南撤退。北伐军走到山东时,已经是秋冬季节了,两广籍的太平军老兵哪见过鹅毛大雪,而又由于准备不足,太平军也没有足够的棉衣扛过寒冬。于是两万多太平军仅冻死的就有好几千人。


说到太平军,再说一个南方人难以适应北方生活的地方——吃不惯。

北方人自从学会磨面粉烙饼后,军粮就相对简单了。出征之前,只要带好锅盔、馕以及各种饼,北方兵起码可以保持一星期的战斗力。南方人一定要吃大米,一天两天不吃米没事,但一个月不吃大米,天天吃面,绝对不可能有战斗力。而大米又非常占地方,南方军队的后勤负担比北方军队重。

比如太平军北上,负责后勤的北王韦昌辉就收到了一堆请求支援大米的战报:“自临淮至此,尽见坡麦,未见一田……各项皆丰足,但欠谷米一事

从战报上就可以看出,当时那些太平军的北伐将士们肯定是成天都在吐槽,怎么今天又是面啊?吃都吃不好,哪有力气打仗。


Mer86


中国历史上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朝代确实只有一个,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凭一介布衣的身份从南到北完成统一大业,离不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时代背景,主要原因如下:



政治、经济、思想的整体南迁

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中原人口大举南迁的历史事件,像魏晋时期、南宋时期等等,其中南宋时期的南迁影响力是最大的。北宋末年,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实力不断壮大,不断蚕食着宋王朝的北部疆域。

公元1127年,金军一举攻破北宋首都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两任帝王被虏,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南宋王朝,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南迁运动正式爆发。原本居住在北方黄河流域的汉民族不愿接受少数民族政权的欺凌统治,纷纷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前往南方地区,同时带走了数千年来沉淀积累的文化底蕴和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



这些汉民族先辈在南方地区定居之后,使得南方经济获得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除了农业、手工业等传统行业之外,由于南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南宋商业贸易也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繁荣状态。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必将是政治和文化多方面的欣欣向荣,这是北方少数民族很难企及的一点。


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二者缺一不可

公元1279年,忽必烈南下灭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元。元朝虽然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少数民族固有的落后思想和经济体制注定了其命运的短暂。汉民族的大面积反抗,元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经济文化的落后发展使得元王朝逐步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公元1388年,天元帝被害,元朝灭亡。朱元璋所建立起的大明王朝崛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朱元璋在当时之所以能够从南向北完成统一大业成功,主要还是因为当初南迁的汉人群体所带来的强大经济文化基础以及元朝统治者自身的腐朽统治,二者缺一不可。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宋末南迁的汉族主体,统一大业恐怕也只是痴人说梦。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认识历史都有一个误区,就是统一本身并不是能够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一次性事件,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政治兼军事角力。

以三国时代为例,曹操击败袁绍的时间是在公元200年,而其后花了整整七年稳定局势,直到公元208年才进兵讨伐孙权的江东割据势力,然后就是几乎所有人都熟知的赤壁之战,而在赤壁之战败北后曹操以及之后的曹魏政权跟孙权以及之后的孙吴政权又反复在淮南一地进行了几十年的拉锯战,直到公元280年,取代了曹魏的晋才实现了“王睿楼船下益州”,一举灭吴。

吃了七个包子才饱,并不能说明前六个包子都是浪费的,搞清楚了这点,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自南向北的统一如此困难,以至于只有朱元璋能做到。

直至朱元璋时期,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难度在哪里?

南北人口问题影响北伐

与我们大多数人对南方的印象不同,无论是江浙沿岸的所谓“鱼米之乡”,亦或是川蜀一地的“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它们真正被彻底开发并且成为统一中原王朝重要的物资和粮秣产出地的历史并不算悠久。

根据钱穆先生的《中国经济史》所述,三国时代益州作为汉代十三州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州,收益产出却还不如比益州小几倍的冀州。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南方地区的气候恶劣,地形复杂,不适宜人类繁衍生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方作为中原王朝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开发较早,整体的社会结构发达,更加利于民众的聚合,因此南方地区的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处在一个较为稀少的范围。

而人口在封建王朝时代跟国家的实力直接挂钩,毕竟有人才有兵源,有人也才有劳动力去种植土地,这样一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南方的割据政权在北伐上,具备天然的人口劣势,难度自然也远远大于北方向南统一。

南北方地理位置影响自南向北统一

中国的整体地理形势呈现出一个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南方割据政权在向北方发起进攻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逆向的进军方位,这相对于北方政权统一南方那种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来说,要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

当然南方割据政权固然也可能有长江和蜀中这样的天险作为防御屏障确保安全,但是这种天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抵挡了别人进攻,也阻碍了自己北伐,这就是地理形势所带来的难题。

那么,既然南方统一有这么多的困难,朱元璋又为何能够成功呢?

第一,朱元璋的对手元帝国是一个没有完成内部统一的游牧帝国,这点我们可以类比观察除朱元璋外的其他北伐,无论是三国时代诸葛亮、两晋南北朝的刘裕亦或是后来的岳飞,他们跟朱元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面临的对手都是统一的政权,如北魏这种甚至已经完成了汉化,拥有了充分的动员力和资源积累,能够比较完备的调动起全国力量防御并反击进攻的对手。

而元帝国的末期,因为多次内乱,早已经消耗了自己曾经强悍的军事实力,各地呈现出一种军阀割据和半独立、分崩离析的局面。这个时候面对朱元璋的北伐大军,元帝国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和抵抗,这点几乎抵消了南北地理形势给朱元璋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朱元璋的进军得以顺利的展开,最终北伐成功,光复中原。

第二,在元末朱元璋北伐的时代,伴随着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南迁:永嘉南渡、安史南渡加上南宋立国,南方的人口已经逐渐与北方持平并且开始反超北方,人口的增长加上南方本身的环境土地优势所带来的就是经济中心的南移。

相反北方自唐末以来持续几百年断断续续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朱元璋所建立的政权在人口和经济上也占据了战略优势。这是以往的时代北伐所不具备的先天条件。因而朱元璋的北伐无论是从粮草还是兵源上都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全力进攻,那么北伐本身的成功,也就尽在掌握了。


春朝青牛


因为游牧民族在北方。

在古代,骑兵是一支在战场上具有扭转乾坤、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重量级军队。

而马匹是骑兵的关键。

但是南方没有马场,只有北方才有马场,这就导致了在古代战场上,南方先天处在弱势。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强大的王朝基本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上,所以注定了这些王朝创始人都是与草原游牧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谁掌握了与草原游牧民族的贸易马匹的权力,谁就先天占优势。

看看秦汉、看看隋唐、看看元清,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基本都和草原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是紧挨着草原世界就是本身是草原游牧民族。

明朝虽然是从南打到北,但是朱棣却经常与草原游牧民族打交道,而且朱棣也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将京城迁往北京,也基本和草原接壤。

当然宋朝那阉割版的大一统不算。

所以在古代,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掌握马匹这种战略物资。

但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再加上海洋经济的极大发展,经济交通线移向海洋,导致草原世界不管是军事力量(马匹)还是经济实力(陆地贸易)都无法和西方“坚船利炮”与海上贸易相提并论。

火车与汽车的发展进一步压缩了马匹的战略作用,也进一步拉大了古典封建社会与近现代资本社会之间的差距。

所以在中国1840年之后,诞生的几只强军都与北方没关系 ,比如湘军,比如国民军等等这些都是从南方开始的。

甚至英军都是从海上开始进攻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是从南到北,从海上到陆地上,完全违背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战争艺术常识。

但是这就是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因为时代变了,骑兵不再是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了,工业国家最强大的实力来自于自己国家科技人才与基础工业。

枪炮一响,任何血肉之躯都抵挡不住。

进入现代社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以后的战争态势有可能以更加匪夷所思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国家掌握着最强大的科技,最核心的技术,最庞大的人才储备,一直虚心学习,那么就算对手再强,我们也立于不败之地。


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地理结构。

北方比较完整,南方比较破碎。

北方,尤以华北平原,沃野万里,没什么阻隔,基本是一整块。

南方,山峦起伏,河湖众多,被分裂为若干小块。

环境决定了,北方更容易统一,而南方,却由于分散,“十里不同音”,连说话都很难统一,何况军事。

当南北对峙时,北方可以轻松聚集起所有资源、兵力,形成优势。

而南方,却要跋山涉水,不但缓慢,而且耗费极大。

所以,人家都大军集结完毕,准备发动攻击了,你这人都没凑齐,这仗怎么打?

其实,欧洲也一样。

为啥中国古代能够统一,就算偶有分裂,最终也会走向统一。而欧洲却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就因为,欧洲的地理结构也很破碎,一个阿尔卑斯山杵在中间,四周就被分为德、法、意、奥等国,再被其他山脉河流一分,一下分出几十个国家来,谁也吃不下谁,最后只能维持分裂。


雁去无痕ty


除了朱元璋以外,还有一个蒋介石。不过,两人都是“占了便宜的”。

首先,朱元璋能够从南向北统一中国,主要是元朝自己作死。

朱元璋收拾陈友谅、张士诚,统一南方的时候,你知道元朝那帮人在干什么吗?

在内斗!元顺帝(帝党)和皇太子(太子党)打的你死我活。

起初,帝党的孛罗贴木儿打败了太子党的王保保。王保保就带着太子去了太原,另立朝廷。这一年(1663年),元朝出现了两个朝廷。

幸好,这个孛罗贴木儿也是个混账玩意,秽乱后宫,欺君罔上,被元顺帝给杀了。元顺帝赶紧把太子接了回来。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元朝统治者对南朝的起义军采取放纵状态,任由起义军“自相残杀”。可是,元顺帝忘了,等朱元璋他们打完了,就该他上场了。

终于,“英明圣武”的王保保劝动了皇帝,开始决定南征起义军。可是,王保保刚走到河南,就被内部军阀混战跟拦住了。王保保和李思齐、张良弼等诸多军阀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混战,一直持续到元大都被明军攻破的前一天!!!王保保不仅没有从河南南下镇压起义军,反而被内部其他军阀打回了山西。。。。

1368年,朱元璋休息够了,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老朱也很“担心”,再不北伐,元朝就该自己把自己人杀光了。。。

徐达和常遇春一路上跟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唯一能和明军一战的王保保老实的待在太原,王保保是伤心了,所以,他没有救援元大都,而是眼睁睁的看着元顺帝带着儿子从元大都仓皇北逃。

收复河北等地后,老朱又派徐达进攻山西。熟读兵书的王保保给徐达来了一出“奇袭”,远攻大都(北平)。徐达没有引兵回援,他觉得大都丢了再打回来便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跟王保保玩“换家”:直取王保保老巢冀宁(太原)。王保保懵逼了,太原失守,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赶紧回救。结果,王保保被以逸待劳的徐达打的只剩下18骑。

就这样,北方大局已定。王保保一败再败,一路北撤,从大同、兰州、一直退到蒙古高原的和林。

再说国民政府北伐。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1928年,蒋介石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支持下,打入了北京。不久,皇姑屯事件爆发,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宣布东北易帜。此时,蒋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注意,真的只是形式上的统一。

因为,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军阀并不服从蒋介石政府。两年后,几个军阀还跟蒋介石打了一仗,这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战。虽然蒋介石赢了,但是,内部军阀矛盾还是没有彻底解决。

东北军、粤军、川军、滇军,等等,都是各自为政。蒋介石的势力,主要是存在于以江浙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后来的“西安事变”,其实也是其内部存在军阀矛盾的一种表现。

后来,日本侵华时走的时候“由北向南”的战略。这个战略对我国来说,确实是非常致命的。最后,还是在蒋百里的策划下,蒋介石主动发动淞沪会战,引日军由东向西入侵。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基本都是由北向南。根本原因是地理地貌。近代以前中国是农业社会,战争靠的是粮食和人口。而决定粮食和人口的是地理。

北方多平原,粮草和人口充足。

中国有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大平原基本都在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处在南北交界处。

其中华北平原人口最多,是汉民族的根基,中原就主要指这里。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在近代以前虽然物产丰富,但总量是比不上北方的。又加之分散,运输困难。人口也远不及北方。

北方没有退路

天下动乱,群雄并起。北方广茂平坦的大地上,是没有退路的,要么壮大要么被消灭。活下必然是强者,且身经百战。再对南方用兵,往往就很顺利了。

南方偏安一隅

南方多山川丘陵,进难攻,退可以守。南方内部难以统一,但也难以被消灭,就容易偏安一隅。比如东吴,比如项羽,比如南明。

南方统一尚且困难,冒然北伐,就会腹背受敌。所以北伐成功的少。


代康


朱元璋是个争议性十足的开国皇帝,但这一切无法遮挡他的功绩。他能从无到有,以一个毫无底蕴的穷苦人家做到驱除鞑虏,由南向北统一全国,就足以说明他的独特之处。

历数各朝代,由南向北统一天下者少之又少,这是为何?朱元璋这个特例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其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备条件。

统一天下首要的条件便是开疆扩土,打下属于自己的基业。这个最必备的前提就是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进攻又依托于地形和交通,在古代的话,战马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马在古代不是个新奇玩意儿,南北方皆有,但不能否认的是,北方的马匹更烈,冲击性更强,所以在南北方对战时,北方人天然占有优势。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适合上战场,南方的战马的数量和质量都差于北方,兵法中的“天时”南方自然属于下乘,可想而知北伐的难度。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元末明初时期,由于蒙古统治的缘故,黄淮地区也有了相当数量的战马,官方马场、私人马场皆不在少数。朱元璋直接将战马作为自己发家的命脉,每攻占一处地方,首要任务便是缴获战马,使得军队有了达七八万匹战马储备,对战便处处占有了先机。


二、南北方气候差异。

一场战争都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更何况是统一战争呢,这就决定了持久战的大背景,时间跨度可能是几年,甚至更久,也就是说军队要适应不同的气候。这时,北方人又处于了天然优势。

北方人可以适应炎热的气候,南方人却很难适应酷冷的严寒;北方军队攻入南方,气候影响作用不大,热了大不了脱衣避暑;南方军队进攻北方,难度就大多了,首先得筹备好足够的棉服,万一打持久战在北方过冬,还未开战就会士气低落了。


三、南北方的形势与政治意愿。

在古代,北方可以说是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无论南北对峙还是大统一王朝,北方蒙古高原活跃的一代代少数民族政权从未停止过犯边骚扰。

而南方则不同了,由于山多水多,势力多而光,十分薄弱。虽说可以以看作是两大块: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但这两个地区在古代想要紧密联系起来,那可就太难了,交通行走就是硬伤。这就导致南方地区属于相对比较分裂的现实,各势力很难拧成一股绳与北方抗衡。

所以,只有北方势力南下,很少有南方势力愿意北伐,众观整个历史,除了南北朝时期桓温和刘裕愿意北伐,愿意北伐者微乎其微。


四、机遇与气运。

这里就直接说朱元璋吧。

前文说了,朱元璋的军队有很大的战马储备,骑兵可不能小觑,完全拥有与元军硬碰硬的实力,可以主动出击,发展自己的势力。

同时,除了战马这个“天时”,朱元璋地利人和一样不差,可以这样说,作为起义军,朱元璋在北伐前竟然没有受到元军丝毫打压、围剿。在整个壮大自身的过程中,元军一直在内斗,仍有朱元璋扩充实力。

朱元璋在东南方发展的十余年里,其实一直处于与其它起义军混战的局面,先是鄱阳湖消灭陈友谅,苏州城大败张士诚,收服方国珍,在整个南方完全体时,才悍然发动的北伐。

而当朱元璋的北伐大军拿下大都时,元军内部虽说停止了内战,却仍勾心斗角非铁板一块,被朱元璋一一击破,成为了少有的由南向北统一天下的王者。


总结:

瀚海只能说,朱元璋是“占了大便宜”,当然还有一点,朱元璋北伐还利用了民族矛盾的大旗,这也源于元朝统治阶级的不正统与不得人心,使得朱元璋得到了很多北方汉族百姓的支持。


瀚海说史


确实,除了朱元璋,历史上没有谁能够从南到北真正统一中国。

而且朱元璋也没有如汉、唐、清那样,对北方(游牧民族)解决的好。

从经济上讲,自“衣冠南渡”以来,江南经济得到很大的开发与发展,元灭南宋,南宋的经济远超元朝,清灭明,江南“即中产亦有银百万”,解放军打过长江,“江浙财团”是蒋介石的根本,可江南有几场大战?

说到人文,南方文化繁胜,到处可见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明、清时北方举子考不过南方,只能分南、北闱。朝中巨官,亦以南方人多。

那为什么天下要由北往南打?可能的原因是,北方环境比南方恶劣,且多平原,适于长枪大马,自然彪悍,阵地搏杀,自是勇者胜。再拿科举说事,考的好,自是聪明,可聪明用在什么地方了呢?明末复社四大才子,东林大佬,领袖群伦,且看降清的有多少?

以上仅个人观点,与大家共讨。


大卫思想


根据我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我得负责任的说一句——题主的感觉是正确的,除了朱元璋以外,中国古代史中,没有哪一次统一,是从南到北的。

中国历史上,结束全国性的大分裂从而统一中国的,总共有四次——嬴政统一天下、司马炎灭吴、杨坚灭陈以及忽必烈灭南宋。

这四场统一战争,无一例外,全部是由北向南打,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除了这四次大战以外,之后的每一次大一统王朝,除了朱元璋北伐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全部如此:

刘邦打项羽,一个在汉中一个在彭城,恰好是西北对东南;

刘秀统一全国,基本上是四面出击,不存在从哪儿到哪儿;

李渊父子起兵,也是从相对北方的太原动身,逐步攻略天下;

赵匡胤统一汉地,更是从华北逐步收复巴蜀和江南;

满清入关就更是如此,从山海关外一路南下,将大明、大顺和大西全部剿灭……

实际上,中国的地理特点,就决定了中国的统一战争势必是要从北打到南的。在北方血拼之中打出来的军头,对付南方的部队就会游刃有余。而且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这种统一速度越来越快——

五胡乱华以后,北方花了近三百年才彻底平定南朝;

宋金对峙以后,金元花了一百五十年就把南宋打到了崖山;

南明建立总共不到十七年,几位皇帝就接连遇害,甚至被一路追到了缅甸……

在这里还要补充两点:

1.尽管从南到北统一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人,但也有一人曾差点成功,他就是刘裕。

东晋末年,刘裕接连灭掉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和长安,距离彻底统一中国只有一步之遥。然而最后,他却功败垂成,长安也陷于敌手。

当这位老英雄准备第三次北伐时,戎马一生的他却终于无法再忍受病痛,溘然长逝了。后人有诗赞曰:

读史(陆游)
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
赫连拓跋非难取,天意从来未易知。

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所确立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总规划,就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从南到北的窘境。当日寇在京津太原一带大兵云集时,国民政府却在淞沪囤积了所有精锐与之一战,将日本人的视线从南北向转成了东西向。必须承认,抗战的最后胜利,与日本当时这种推进策略有着一定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