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朱元璋,為何感覺沒有一個朝代是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

作者燭鳴


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五方面原因。

第一,宋朝之前中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南北實力差距懸殊。




這一點不用多解釋,中國一直到宋朝中期都是北方人口比南方多。古代農業社會,人多代表力量大。而元末明初時,南方經濟已經碾壓北方了,朱元璋自然有實力北伐。

其實從後來三藩之亂和太平天國來看,南方與北方已經沒有差距了,吳三桂集團和洪秀全集團的覆滅,不是南方整體實力不行,更多的還是政治和人心歸附導致的結果。

當然了,宋朝是個例外,宋朝內重外輕,重文輕武,喜歡花錢消災,對統一沒興趣(平時愛喊口號,真要花錢時又摳門了),從上到下都是偏安思維,這又是一個特例。


第二,北方相對統一,南方相對分裂

中國古代的北方看似分成了關隴地區和關東地區兩部分,但實際上關隴和關東的聯繫是比較緊密的。無論是關隴政權統一關東,還是關東政權統一關隴(比如秦漢唐滅關東勢力,東漢滅關隴勢力),統一之後的北方政權,都是一個比較牢靠的整體。

而南方就不一樣了。南方從經濟總量、開發程度和人口數量等方面看,事實上是分裂成了兩大塊,即巴蜀地區和長江中下游。這兩個地區在古代想要緊密聯繫起來,那可比北方人從河南到陝西,費勁多了。這一點從唐朝人口分佈圖上看得一目瞭然。


所以,南方地區相對比較分裂的現實,其導致的結果就是南方版圖內的各勢力很難擰成一股繩與北方抗衡。

南方把首都定在巴蜀,那長江中下游的地盤肯定就保不住,定在長江中下游,那巴蜀又很容易被北方趁虛而入。縱觀中國歷史,北方政權通過先吞巴蜀,削弱南方實力,繼而再滅南方的例子,數不勝數。

比如西晉滅東吳。司馬昭先滅蜀漢,後來司馬炎指揮晉軍順江而下直取江東,孫吳的核心地區就是長江中下游。

還比如隋滅南陳,北周取南梁巴蜀之地,隋取代北周,也繼承了巴蜀。隋滅南陳時,也是順江而下,兩路並進。

再比如唐平蕭銑,唐軍早早就佔了巴蜀,滅蕭銑時,唐軍自夔州(四川奉節)出發,順江而下,再加上北面的唐軍,幾路並進,大破蕭銑於江陵。

另外,北宋滅南唐,元滅南宋,大體上也都是如此。


因此實際上,歷史上所謂的南北對抗,實際上就是長江中下游與整個北方對抗。長江中下游固然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經濟較好且適於建立割據政權的區域。

但是想僅以區區一隅之地,就要對抗整個北方加上巴蜀這樣龐大的勢力範圍,落敗也是很自然的結果。

另外,長江是南方對抗北方的天塹,但假如北方軍隊先佔四川,自上游而來,攻取江漢平原後順江而下,那就是長驅直入之勢,勢如破竹了。長江就一點用也沒有了。


當然,朱元璋是個例外,他之所以能以長江中下游為基地北伐成功,是因為他佔了兩個前人沒有的優勢。

朱元璋佔的第一個優勢,就是這裡要說的第三點,南方一直缺戰馬,南北朝時,劉宋最大規模的一次北伐,宋軍東拼西湊也才湊了一支七千人的騎兵。(南方不缺馬,四川和雲南都有耐力很強的川馬、滇馬,南方缺的是有衝擊力強的戰馬)

但到了元末明初時,由於蒙古人在全國養馬的關係,當時的黃淮地區有相當數量的戰馬。

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北伐時,明軍先佔了山東的益都馬場,收繳了上萬匹戰馬;打到河南時,又在河南收繳了一萬多戰馬;後來打過黃河,河北一帶的私人馬場眾多,徐達和常遇春這一圈轉下來,搞到了大概七八萬匹戰馬,這個戰馬規模簡直要羨慕死當年的南朝將士了。

另外,朱元璋還不停的在買馬,就連越南馬和琉球馬也買。他在軍事上的大力扶持,是明軍能北伐成功的關鍵原因。(對比舍不得花錢的宋朝,形成了天壤之別)

關於戰馬的重要性以及騎兵的厲害,這裡就不解釋了。



朱元璋佔的第二個優勢,是這裡要講的第四點原因——北方當時大亂,給朱元璋創造了趁勢北上的機遇

關於朱元璋運氣之好,我用最簡短的幾段話來形容。

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朱元璋與張士誠激戰於蘇州城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朱元璋派遣湯和逼方國珍歸順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北伐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當大明的北伐大軍拿下大都城後,蒙元各派系立即休好,停止內戰,但各派勢力依然相互敵視,沒有聯合對付明軍。

從公元1356年進南京到1367年底北伐,中間十餘年時間,北方的元廷各派系坐視朱元璋在東南壯大,而沒有任何剿滅行動,有如此好到爆的運氣,朱元璋想不北伐成功,怕是都很難。

我個人覺得,如果朱元璋再推遲幾年北伐都沒問題,因為元廷元順帝、李思齊、張良弼、孔興、王保保(擴廓帖木兒)那幫人鬥著鬥著,都不用等明朝打,他們自己就能把元朝鬥沒了。



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能成功(包括後來的國民政府北伐),很大程度上就是佔了當時北方大亂的便宜,使得明軍可以各個擊破,而不是像當年南北朝時,南朝、北朝同時出明君,同時出昏君,強的時候都強,亂的時候都亂,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當時只要一方先出兵,另一方立馬就會全國總動員,掏老本跟對方血拼。而南朝實力不如北方,自然是拼不過了。(其實東晉幾次北伐殺到黃河沿線,就是佔了北方胡人相互廝殺的便宜。只是當時南朝實力確實弱,到了黃河便再無力向北繼續推進了)


第五,自然氣候對北方有利。

北方冷,南方熱,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對對方都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對來說,北方漢人是不懼怕南方炎熱氣候的。因為感覺熱,脫衣服打就是了,而且除了兩廣,南方實際上也是有冬天的。

歷史上像晉滅東吳,隋滅南陳,宋滅南方割據勢力,氣候都沒有起到什麼影響。也就是像蒙古人、女真人這種關外胡人才難以適應南方氣候。

相比於北方人,南方人去北方就不行了。因為北方到了冬天,那是真的冷,不穿棉衣是真的會凍死人。歷史上太平天國北伐,就是吃了準備不足的虧。

當時,楊秀清在五月份誓師,本以為一個月就能拿下北京。可結果打天津失利,只得被迫往南撤退。北伐軍走到山東時,已經是秋冬季節了,兩廣籍的太平軍老兵哪見過鵝毛大雪,而又由於準備不足,太平軍也沒有足夠的棉衣扛過寒冬。於是兩萬多太平軍僅凍死的就有好幾千人。


說到太平軍,再說一個南方人難以適應北方生活的地方——吃不慣。

北方人自從學會磨麵粉烙餅後,軍糧就相對簡單了。出征之前,只要帶好鍋盔、饢以及各種餅,北方兵起碼可以保持一星期的戰鬥力。南方人一定要吃大米,一天兩天不吃米沒事,但一個月不吃大米,天天吃麵,絕對不可能有戰鬥力。而大米又非常佔地方,南方軍隊的後勤負擔比北方軍隊重。

比如太平軍北上,負責後勤的北王韋昌輝就收到了一堆請求支援大米的戰報:“自臨淮至此,盡見坡麥,未見一田……各項皆豐足,但欠穀米一事

從戰報上就可以看出,當時那些太平軍的北伐將士們肯定是成天都在吐槽,怎麼今天又是面啊?吃都吃不好,哪有力氣打仗。


Mer86


中國歷史上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朝代確實只有一個,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憑一介布衣的身份從南到北完成統一大業,離不開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方方面面的時代背景,主要原因如下:



政治、經濟、思想的整體南遷

在中國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中原人口大舉南遷的歷史事件,像魏晉時期、南宋時期等等,其中南宋時期的南遷影響力是最大的。北宋末年,北方遊牧民族政權實力不斷壯大,不斷蠶食著宋王朝的北部疆域。

公元1127年,金軍一舉攻破北宋首都開封,宋徽宗、宋欽宗兩任帝王被虜,北宋滅亡。同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了南宋王朝,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南遷運動正式爆發。原本居住在北方黃河流域的漢民族不願接受少數民族政權的欺淩統治,紛紛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的前往南方地區,同時帶走了數千年來沉澱積累的文化底蘊和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



這些漢民族先輩在南方地區定居之後,使得南方經濟獲得了一個空前的發展,除了農業、手工業等傳統行業之外,由於南方特有的地理環境,南宋商業貿易也呈現出史無前例的繁榮狀態。經濟的發展帶來的必將是政治和文化多方面的欣欣向榮,這是北方少數民族很難企及的一點。


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二者缺一不可

公元1279年,忽必烈南下滅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大一統王朝——元。元朝雖然是一個大一統王朝,但少數民族固有的落後思想和經濟體制註定了其命運的短暫。漢民族的大面積反抗,元朝統治者的驕奢淫逸,經濟文化的落後發展使得元王朝逐步走向了滅亡的深淵。

公元1388年,天元帝被害,元朝滅亡。朱元璋所建立起的大明王朝崛起,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朱元璋在當時之所以能夠從南向北完成統一大業成功,主要還是因為當初南遷的漢人群體所帶來的強大經濟文化基礎以及元朝統治者自身的腐朽統治,二者缺一不可。得民心者得天下,朱元璋又何嘗不是如此?沒有宋末南遷的漢族主體,統一大業恐怕也只是痴人說夢。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實際上,我們很多人認識歷史都有一個誤區,就是統一本身並不是能夠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的一次性事件,而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政治兼軍事角力。

以三國時代為例,曹操擊敗袁紹的時間是在公元200年,而其後花了整整七年穩定局勢,直到公元208年才進兵討伐孫權的江東割據勢力,然後就是幾乎所有人都熟知的赤壁之戰,而在赤壁之戰敗北後曹操以及之後的曹魏政權跟孫權以及之後的孫吳政權又反覆在淮南一地進行了幾十年的拉鋸戰,直到公元280年,取代了曹魏的晉才實現了“王睿樓船下益州”,一舉滅吳。

吃了七個包子才飽,並不能說明前六個包子都是浪費的,搞清楚了這點,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為什麼自南向北的統一如此困難,以至於只有朱元璋能做到。

直至朱元璋時期,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難度在哪裡?

南北人口問題影響北伐

與我們大多數人對南方的印象不同,無論是江浙沿岸的所謂“魚米之鄉”,亦或是川蜀一地的“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它們真正被徹底開發並且成為統一中原王朝重要的物資和糧秣產出地的歷史並不算悠久。

根據錢穆先生的《中國經濟史》所述,三國時代益州作為漢代十三州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州,收益產出卻還不如比益州小几倍的冀州。這一方面是因為古代南方地區的氣候惡劣,地形複雜,不適宜人類繁衍生息;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北方作為中原王朝的經濟和政治中心,開發較早,整體的社會結構發達,更加利於民眾的聚合,因此南方地區的人口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處在一個較為稀少的範圍。

而人口在封建王朝時代跟國家的實力直接掛鉤,畢竟有人才有兵源,有人也才有勞動力去種植土地,這樣一對比我們就不難發現,南方的割據政權在北伐上,具備天然的人口劣勢,難度自然也遠遠大於北方向南統一。

南北方地理位置影響自南向北統一

中國的整體地理形勢呈現出一個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分佈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南方割據政權在向北方發起進攻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逆向的進軍方位,這相對於北方政權統一南方那種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來說,要耗費更大的人力物力。

當然南方割據政權固然也可能有長江和蜀中這樣的天險作為防禦屏障確保安全,但是這種天險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抵擋了別人進攻,也阻礙了自己北伐,這就是地理形勢所帶來的難題。

那麼,既然南方統一有這麼多的困難,朱元璋又為何能夠成功呢?

第一,朱元璋的對手元帝國是一個沒有完成內部統一的遊牧帝國,這點我們可以類比觀察除朱元璋外的其他北伐,無論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兩晉南北朝的劉裕亦或是後來的岳飛,他們跟朱元璋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面臨的對手都是統一的政權,如北魏這種甚至已經完成了漢化,擁有了充分的動員力和資源積累,能夠比較完備的調動起全國力量防禦並反擊進攻的對手。

而元帝國的末期,因為多次內亂,早已經消耗了自己曾經強悍的軍事實力,各地呈現出一種軍閥割據和半獨立、分崩離析的局面。這個時候面對朱元璋的北伐大軍,元帝國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和抵抗,這點幾乎抵消了南北地理形勢給朱元璋帶來的負面影響,讓朱元璋的進軍得以順利的展開,最終北伐成功,光復中原。

第二,在元末朱元璋北伐的時代,伴隨著中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南遷:永嘉南渡、安史南渡加上南宋立國,南方的人口已經逐漸與北方持平並且開始反超北方,人口的增長加上南方本身的環境土地優勢所帶來的就是經濟中心的南移。

相反北方自唐末以來持續幾百年斷斷續續的戰亂導致人口銳減,朱元璋所建立的政權在人口和經濟上也佔據了戰略優勢。這是以往的時代北伐所不具備的先天條件。因而朱元璋的北伐無論是從糧草還是兵源上都無後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的全力進攻,那麼北伐本身的成功,也就盡在掌握了。


春朝青牛


因為遊牧民族在北方。

在古代,騎兵是一支在戰場上具有扭轉乾坤、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重量級軍隊。

而馬匹是騎兵的關鍵。

但是南方沒有馬場,只有北方才有馬場,這就導致了在古代戰場上,南方先天處在弱勢。

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強大的王朝基本都是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上,所以註定了這些王朝創始人都是與草原遊牧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誰掌握了與草原遊牧民族的貿易馬匹的權力,誰就先天佔優勢。

看看秦漢、看看隋唐、看看元清,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基本都和草原世界有著密切的關係,不是緊挨著草原世界就是本身是草原遊牧民族。

明朝雖然是從南打到北,但是朱棣卻經常與草原遊牧民族打交道,而且朱棣也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將京城遷往北京,也基本和草原接壤。

當然宋朝那閹割版的大一統不算。

所以在古代,要想統一天下就必須掌握馬匹這種戰略物資。

但是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再加上海洋經濟的極大發展,經濟交通線移向海洋,導致草原世界不管是軍事力量(馬匹)還是經濟實力(陸地貿易)都無法和西方“堅船利炮”與海上貿易相提並論。

火車與汽車的發展進一步壓縮了馬匹的戰略作用,也進一步拉大了古典封建社會與近現代資本社會之間的差距。

所以在中國1840年之後,誕生的幾隻強軍都與北方沒關係 ,比如湘軍,比如國民軍等等這些都是從南方開始的。

甚至英軍都是從海上開始進攻中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都是從南到北,從海上到陸地上,完全違背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戰爭藝術常識。

但是這就是近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因為時代變了,騎兵不再是戰場上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了,工業國家最強大的實力來自於自己國家科技人才與基礎工業。

槍炮一響,任何血肉之軀都抵擋不住。

進入現代社會,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以後的戰爭態勢有可能以更加匪夷所思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國家掌握著最強大的科技,最核心的技術,最龐大的人才儲備,一直虛心學習,那麼就算對手再強,我們也立於不敗之地。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地理結構。

北方比較完整,南方比較破碎。

北方,尤以華北平原,沃野萬里,沒什麼阻隔,基本是一整塊。

南方,山巒起伏,河湖眾多,被分裂為若干小塊。

環境決定了,北方更容易統一,而南方,卻由於分散,“十里不同音”,連說話都很難統一,何況軍事。

當南北對峙時,北方可以輕鬆聚集起所有資源、兵力,形成優勢。

而南方,卻要跋山涉水,不但緩慢,而且耗費極大。

所以,人家都大軍集結完畢,準備發動攻擊了,你這人都沒湊齊,這仗怎麼打?

其實,歐洲也一樣。

為啥中國古代能夠統一,就算偶有分裂,最終也會走向統一。而歐洲卻一直處於分裂狀態?

就因為,歐洲的地理結構也很破碎,一個阿爾卑斯山杵在中間,四周就被分為德、法、意、奧等國,再被其他山脈河流一分,一下分出幾十個國家來,誰也吃不下誰,最後只能維持分裂。


雁去無痕ty


除了朱元璋以外,還有一個蔣介石。不過,兩人都是“佔了便宜的”。

首先,朱元璋能夠從南向北統一中國,主要是元朝自己作死。

朱元璋收拾陳友諒、張士誠,統一南方的時候,你知道元朝那幫人在幹什麼嗎?

在內鬥!元順帝(帝黨)和皇太子(太子黨)打的你死我活。

起初,帝黨的孛羅貼木兒打敗了太子黨的王保保。王保保就帶著太子去了太原,另立朝廷。這一年(1663年),元朝出現了兩個朝廷。

幸好,這個孛羅貼木兒也是個混賬玩意,穢亂後宮,欺君罔上,被元順帝給殺了。元順帝趕緊把太子接了回來。

可以說,這段時間裡,元朝統治者對南朝的起義軍採取放縱狀態,任由起義軍“自相殘殺”。可是,元順帝忘了,等朱元璋他們打完了,就該他上場了。

終於,“英明聖武”的王保保勸動了皇帝,開始決定南征起義軍。可是,王保保剛走到河南,就被內部軍閥混戰跟攔住了。王保保和李思齊、張良弼等諸多軍閥在河南、山西、陝西等地的混戰,一直持續到元大都被明軍攻破的前一天!!!王保保不僅沒有從河南南下鎮壓起義軍,反而被內部其他軍閥打回了山西。。。。

1368年,朱元璋休息夠了,派徐達和常遇春北伐。老朱也很“擔心”,再不北伐,元朝就該自己把自己人殺光了。。。

徐達和常遇春一路上跟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唯一能和明軍一戰的王保保老實的待在太原,王保保是傷心了,所以,他沒有救援元大都,而是眼睜睜的看著元順帝帶著兒子從元大都倉皇北逃。

收復河北等地後,老朱又派徐達進攻山西。熟讀兵書的王保保給徐達來了一出“奇襲”,遠攻大都(北平)。徐達沒有引兵回援,他覺得大都丟了再打回來便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他跟王保保玩“換家”:直取王保保老巢冀寧(太原)。王保保懵逼了,太原失守,自己就成了甕中之鱉了,趕緊回救。結果,王保保被以逸待勞的徐達打的只剩下18騎。

就這樣,北方大局已定。王保保一敗再敗,一路北撤,從大同、蘭州、一直退到蒙古高原的和林。

再說國民政府北伐。

寧漢合流後,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1928年,蔣介石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支持下,打入了北京。不久,皇姑屯事件爆發,張學良身負國恥家仇,宣佈東北易幟。此時,蔣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注意,真的只是形式上的統一。

因為,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軍閥並不服從蔣介石政府。兩年後,幾個軍閥還跟蔣介石打了一仗,這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戰。雖然蔣介石贏了,但是,內部軍閥矛盾還是沒有徹底解決。

東北軍、粵軍、川軍、滇軍,等等,都是各自為政。蔣介石的勢力,主要是存在於以江浙為主的東南沿海地區。後來的“西安事變”,其實也是其內部存在軍閥矛盾的一種表現。

後來,日本侵華時走的時候“由北向南”的戰略。這個戰略對我國來說,確實是非常致命的。最後,還是在蔣百里的策劃下,蔣介石主動發動淞滬會戰,引日軍由東向西入侵。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基本都是由北向南。根本原因是地理地貌。近代以前中國是農業社會,戰爭靠的是糧食和人口。而決定糧食和人口的是地理。

北方多平原,糧草和人口充足。

中國有四大平原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大平原基本都在北方,長江中下游平原也處在南北交界處。

其中華北平原人口最多,是漢民族的根基,中原就主要指這裡。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在近代以前雖然物產豐富,但總量是比不上北方的。又加之分散,運輸困難。人口也遠不及北方。

北方沒有退路

天下動亂,群雄並起。北方廣茂平坦的大地上,是沒有退路的,要麼壯大要麼被消滅。活下必然是強者,且身經百戰。再對南方用兵,往往就很順利了。

南方偏安一隅

南方多山川丘陵,進難攻,退可以守。南方內部難以統一,但也難以被消滅,就容易偏安一隅。比如東吳,比如項羽,比如南明。

南方統一尚且困難,冒然北伐,就會腹背受敵。所以北伐成功的少。


代康


朱元璋是個爭議性十足的開國皇帝,但這一切無法遮擋他的功績。他能從無到有,以一個毫無底蘊的窮苦人家做到驅除韃虜,由南向北統一全國,就足以說明他的獨特之處。

歷數各朝代,由南向北統一天下者少之又少,這是為何?朱元璋這個特例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其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戰備條件。

統一天下首要的條件便是開疆擴土,打下屬於自己的基業。這個最必備的前提就是進攻,因為只有進攻才能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進攻又依託於地形和交通,在古代的話,戰馬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馬在古代不是個新奇玩意兒,南北方皆有,但不能否認的是,北方的馬匹更烈,衝擊性更強,所以在南北方對戰時,北方人天然佔有優勢。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馬匹都適合上戰場,南方的戰馬的數量和質量都差於北方,兵法中的“天時”南方自然屬於下乘,可想而知北伐的難度。

那麼朱元璋是怎麼做到的呢?

很簡單,元末明初時期,由於蒙古統治的緣故,黃淮地區也有了相當數量的戰馬,官方馬場、私人馬場皆不在少數。朱元璋直接將戰馬作為自己發家的命脈,每攻佔一處地方,首要任務便是繳獲戰馬,使得軍隊有了達七八萬匹戰馬儲備,對戰便處處佔有了先機。


二、南北方氣候差異。

一場戰爭都可能持續很長時間,更何況是統一戰爭呢,這就決定了持久戰的大背景,時間跨度可能是幾年,甚至更久,也就是說軍隊要適應不同的氣候。這時,北方人又處於了天然優勢。

北方人可以適應炎熱的氣候,南方人卻很難適應酷冷的嚴寒;北方軍隊攻入南方,氣候影響作用不大,熱了大不了脫衣避暑;南方軍隊進攻北方,難度就大多了,首先得籌備好足夠的棉服,萬一打持久戰在北方過冬,還未開戰就會士氣低落了。


三、南北方的形勢與政治意願。

在古代,北方可以說是長期處於戰備狀態,無論南北對峙還是大統一王朝,北方蒙古高原活躍的一代代少數民族政權從未停止過犯邊騷擾。

而南方則不同了,由於山多水多,勢力多而光,十分薄弱。雖說可以以看作是兩大塊:巴蜀地區和長江中下游。但這兩個地區在古代想要緊密聯繫起來,那可就太難了,交通行走就是硬傷。這就導致南方地區屬於相對比較分裂的現實,各勢力很難擰成一股繩與北方抗衡。

所以,只有北方勢力南下,很少有南方勢力願意北伐,眾觀整個歷史,除了南北朝時期桓溫和劉裕願意北伐,願意北伐者微乎其微。


四、機遇與氣運。

這裡就直接說朱元璋吧。

前文說了,朱元璋的軍隊有很大的戰馬儲備,騎兵可不能小覷,完全擁有與元軍硬碰硬的實力,可以主動出擊,發展自己的勢力。

同時,除了戰馬這個“天時”,朱元璋地利人和一樣不差,可以這樣說,作為起義軍,朱元璋在北伐前竟然沒有受到元軍絲毫打壓、圍剿。在整個壯大自身的過程中,元軍一直在內鬥,仍有朱元璋擴充實力。

朱元璋在東南方發展的十餘年裡,其實一直處於與其它起義軍混戰的局面,先是鄱陽湖消滅陳友諒,蘇州城大敗張士誠,收服方國珍,在整個南方完全體時,才悍然發動的北伐。

而當朱元璋的北伐大軍拿下大都時,元軍內部雖說停止了內戰,卻仍勾心鬥角非鐵板一塊,被朱元璋一一擊破,成為了少有的由南向北統一天下的王者。


總結:

瀚海只能說,朱元璋是“佔了大便宜”,當然還有一點,朱元璋北伐還利用了民族矛盾的大旗,這也源於元朝統治階級的不正統與不得人心,使得朱元璋得到了很多北方漢族百姓的支持。


瀚海說史


確實,除了朱元璋,歷史上沒有誰能夠從南到北真正統一中國。

而且朱元璋也沒有如漢、唐、清那樣,對北方(遊牧民族)解決的好。

從經濟上講,自“衣冠南渡”以來,江南經濟得到很大的開發與發展,元滅南宋,南宋的經濟遠超元朝,清滅明,江南“即中產亦有銀百萬”,解放軍打過長江,“江浙財團”是蔣介石的根本,可江南有幾場大戰?

說到人文,南方文化繁勝,到處可見人文景觀和文化遺產,明、清時北方舉子考不過南方,只能分南、北闈。朝中巨官,亦以南方人多。

那為什麼天下要由北往南打?可能的原因是,北方環境比南方惡劣,且多平原,適於長槍大馬,自然彪悍,陣地搏殺,自是勇者勝。再拿科舉說事,考的好,自是聰明,可聰明用在什麼地方了呢?明末復社四大才子,東林大佬,領袖群倫,且看降清的有多少?

以上僅個人觀點,與大家共討。


大衛思想


根據我對中國古代史的瞭解,我得負責任的說一句——題主的感覺是正確的,除了朱元璋以外,中國古代史中,沒有哪一次統一,是從南到北的。

中國歷史上,結束全國性的大分裂從而統一中國的,總共有四次——嬴政統一天下、司馬炎滅吳、楊堅滅陳以及忽必烈滅南宋。

這四場統一戰爭,無一例外,全部是由北向南打,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

除了這四次大戰以外,之後的每一次大一統王朝,除了朱元璋北伐以外,幾乎無一例外,全部如此:

劉邦打項羽,一個在漢中一個在彭城,恰好是西北對東南;

劉秀統一全國,基本上是四面出擊,不存在從哪兒到哪兒;

李淵父子起兵,也是從相對北方的太原動身,逐步攻略天下;

趙匡胤統一漢地,更是從華北逐步收復巴蜀和江南;

滿清入關就更是如此,從山海關外一路南下,將大明、大順和大西全部剿滅……

實際上,中國的地理特點,就決定了中國的統一戰爭勢必是要從北打到南的。在北方血拼之中打出來的軍頭,對付南方的部隊就會遊刃有餘。而且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展,這種統一速度越來越快——

五胡亂華以後,北方花了近三百年才徹底平定南朝;

宋金對峙以後,金元花了一百五十年就把南宋打到了崖山;

南明建立總共不到十七年,幾位皇帝就接連遇害,甚至被一路追到了緬甸……

在這裡還要補充兩點:

1.儘管從南到北統一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人,但也有一人曾差點成功,他就是劉裕。

東晉末年,劉裕接連滅掉南燕和後秦,收復洛陽和長安,距離徹底統一中國只有一步之遙。然而最後,他卻功敗垂成,長安也陷於敵手。

當這位老英雄準備第三次北伐時,戎馬一生的他卻終於無法再忍受病痛,溘然長逝了。後人有詩讚曰:

讀史(陸游)
蕭相守關成漢業,穆之一死宋班師。
赫連拓跋非難取,天意從來未易知。

2.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當時的國民政府所確立的“以空間換時間”的總規劃,就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從南到北的窘境。當日寇在京津太原一帶大兵雲集時,國民政府卻在淞滬囤積了所有精銳與之一戰,將日本人的視線從南北向轉成了東西向。必須承認,抗戰的最後勝利,與日本當時這種推進策略有著一定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