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區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效應初顯

春節前,記者從南寧市金融辦獲悉,截至2019年12月底,南寧市年度新增39家持牌金融機構和重點金融企業落戶中國-東盟金融城,目前已累計達到60家,包括銀行機構14家、保險企業20家、證券及基金企業4家、其他類金融企業22家。這一數據表明,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核心區,南寧在金融業方面的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不久前,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深圳發佈了最新一期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31個城市作為區域金融中心被列入其中。在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南寧市較上期提升6個名次,成為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這也說明了,南寧市近一年來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充分發揮金融機構集中的優勢、大力推動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成效。”南寧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南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國-東盟金融城建設,去年年初就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引金入邕”戰略,加快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集聚區。

一年來,面臨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以及全面實施強首府戰略等多重發展機遇下,南寧市金融開放步伐大幅加快,各類金融要素加速集聚,如中國人壽、中國太平、大地財險、平安集團等國內大型持牌金融機構已落戶中國-東盟金融城;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東盟保險服務中心等區域性總部相繼入駐;與新加坡盛利理財公司、中國銀行廣西分行等多家金融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各大金融機構在中國-東盟金融城率先開展40餘項金融創新業務,包括金融機構依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供金融服務、開展跨境區塊鏈服務平臺應收賬款融資試點、完善廣西外幣現鈔調運資金頭寸清算模式、推廣關稅保證保險便利通關服務模式、完善跨境務工人員人身保險體系等一系列積極探索。截至2019年11月底,南寧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大幅增長,超過640億元,為上年度同期的3.4倍。

與此同時,南寧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南寧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規劃(2019-2023年)》,南寧市又相繼印發《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實施方案》《關於加快建設廣西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的若干措施》以及《南寧市創建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若干重點工作任務措施》等,全方位吸引和保障金融機構入駐;在稅收政策、落戶獎勵、創辦“零費區”、財政獎勵、土地政策和租購補助、人才政策以及生產要素等方面,也形成了完備的政策體系。

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鬍彩梅認為,在政策、區位等優勢疊加下,南寧市加快金融開放,打造中國-東盟金融城,加大對金融集聚區的支持力度,資源集聚效應正日益凸顯。

“目前,南寧現代金融業正加速發展,但仍有不少金融創新業務尚處在起步階段,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和能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南寧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吳壽平認為,下一步南寧應以建設中國-東盟金融城為抓手,加強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的聯動發展,進一步提高金融業的服務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