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

太极雷公大师


伊朗和伊拉克是领国,又是同样的穆斯林国家,但两个国家曾经的关系很一般。究其原因,一个是逊尼派统治什叶派(伊拉克)的国家,一个是什叶派统治逊尼派的国家(伊朗)。

两国最近的冲突是三十多年前的“两伊战争”,挑事的是伊拉克的萨达姆,历经八年,双方停战。那么伊朗民众对于萨达姆是如何看待的呢?

伊朗民众对于萨达姆非常痛恨

如果没有两伊战争,伊朗民众对于萨达姆可能没有多大的感觉,也无所谓评价不评价了,但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从前到后打了八年,伊朗伤亡100万人,这其中,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左右,在这些死去的战士中,还包含有很多的少年童军。

一个生命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作为父母、子女、妻子的伊朗民众,无法不悲痛,也无法不仇恨萨达姆。当然,当时伊朗的领袖霍梅尼有没有错?也有,在战争第二年取得胜利时,没有响应萨达姆的要求,及时停火,并提出了不少苛刻条件,这使得两伊战争又持续了六年。

从伊朗民众的言论来看,伊朗国内对于萨达姆非常痛恨,因为萨达姆引起了战争,但对于自己的领袖当然说不了什么了。

伊朗人对于萨达姆的审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萨达姆被捕。对于萨达姆的被捕,伊朗人没有多大的痛心,在大多数伊朗人看来,萨达姆是罪有应得,伊朗司法部一名发言人当时强调:在审判时,一定要对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的罪行进行审判,特别是两伊战争中,萨达姆使用化学武器,这事必须进行专门的指控。

从伊朗发言人的言论来看,伊朗人没有原谅萨达姆,虽然战争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仇恨在那里,不会很快消失,毕竟那些在战场上丧生的人,是伊朗人心中永远的痛。

作为伊拉克曾经的独裁者,作为阿拉伯逊尼派的代表人物萨达姆,波斯人对其难以同情,也难以支持。也许伊朗人对美国发动两次海湾战争的行为,非常反对,但伊朗人对萨达姆这个人是难以认可的。

毋须回避,伊朗人对于萨达姆是有仇恨的,原因在于两伊战争。虽然,萨达姆控制的伊拉克和伊朗一样,都属于“反美阵营”,但曾经的仇恨,让两国很难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特别是萨达姆曾经的行为,深深地伤了伊朗人的心。


蓝风破晓


萨达姆在1979年当选伊拉克总统,第二年9月22日就发动了两伊战争。

由于遭到伊拉克人的突然袭击,伊朗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那时候的伊朗刚刚获得了霍梅尼革命的胜利,面对萨达姆的有意袭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号召年轻人到前线参军。

可以说,在伊朗的老百姓看来,萨达姆的形象是负面的,是他们的敌人。
(霍梅尼)


对于老一辈的伊朗人来说,萨达姆是“侵略者”,与巴列维国王,沙特国王一样是狄克推多。毕竟是伊拉克率先挑起了两伊战争,萨达姆希望通过这场战争一举摧毁伊朗政权,夺取伊朗西部的大片土地,从而成为阿拉伯国家的老大哥。在两伊战争初期,伊拉克军队因为事先准备得好,且放开手脚打仗,一举夺取了包括胡齐斯坦在内的大片土地。伊朗进行了全国动员后很快顶住了伊拉克的攻势,并随后发动反攻,把伊拉克赶了出去。伊朗甚至在战争后期攻入了伊拉克的南方重镇巴士拉。

在两伊战争中当过兵,以及在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伊朗人都知道萨达姆对他们发动了战争,因此对他痛恨至极。时至今日,伊朗老百姓提起萨达姆都是咬牙切齿,他们会一面描述那场战争非常残酷,一面自豪的宣称战胜了敌人。毕竟,两伊战争中伊朗军民付出的伤亡很大。
(伊拉克军队攻入胡齐斯坦)


伊朗人不喜欢萨达姆不仅仅是因为两伊战争,还包括他镇压什叶派的缘故。伊朗在1979年后成为了全世界什叶派的大本营,积极向外输出革命。伊拉克60%的民众是什叶派,他们大多分布在南方。而萨达姆是来自北方提克里特的逊尼派人士。萨达姆对逊尼派利益看得很高,他也不信任南方人。

尤其是在海湾战争和两伊战争前后,萨达姆出动军队镇压了什叶派的起事。萨达姆甚至还对一些什叶派村庄进行了扫荡,这是伊朗无法接受的。

在伊朗,人们也对萨达姆的生活作风不够满意,认为他奢侈腐化。萨达姆的大儿子乌代也被伊朗人看做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军队)


所以,在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后,伊朗且忧且喜。高兴的是除掉了萨达姆,担忧的是和美国人为邻,不过如今的伊拉克和伊朗关系还不错。


朱兴子


萨达姆的一生辉煌而曲折,在他最巅峰的时候,他曾是伊拉克的无冕之王,受尽了万人拥戴,而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他则成为了阶下之囚,最终死在了一根绞绳上。

如果要说在伊拉克国内,伊拉克人对萨达姆的评价是非常两极分化的。

在崇拜萨达姆的人眼中,萨达姆就是伊拉克的英雄、就是反美的先锋,但是如果在仇视萨达姆的人眼中,萨达姆则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是邪恶的暴君。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伊拉克国内的信仰问题以及一些历史因素导致的。

伊拉克国内不同人群对萨达姆的感觉

在伊拉克国内,一共存在了两大教派,这两大教派就是逊尼派和什叶派。

其中,逊尼派是萨达姆出身的教派,这个教派的人对萨达姆普遍存在好感、有不少人甚至对萨达姆崇拜万分。

而什叶派情况则不同,因为萨达姆在位期间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他们、摧毁他们的信仰,所以他们和萨达姆之间的矛盾、仇怨非常深刻,他们基本上是非常仇恨萨达姆的。


至于伊拉克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库尔德人,他们对萨达姆也仇恨之极,这份仇恨主要来自于萨达姆曾经对他们所进行的迫害,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萨达姆曾经把库尔德人全部给驱逐出过伊拉克,这对库尔德人来说,是永远都无法忘却的仇恨。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如果要说伊拉克国内对萨达姆态度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话,那么伊朗国内对萨达姆的看法却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一致的仇恨。

伊朗人对萨达姆的仇恨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伊朗和伊拉克爆发的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1980年、结束于1988年,期间总共经历了8年时间,在时间跨度上,和我们所经历的八年全面抗战是非常相近的。

而这场战争的爆发,其实是由萨达姆主动挑起的。

萨达姆之所以会挑起这种战争,主要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伊朗正处于内乱之中,当时距离霍梅尼夺取伊朗国家大权不到一年的时间,伊朗国内还存在着许多反对霍梅尼的人,时机的混乱,也是萨达姆选择出手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萨达姆的野心非常庞大,在夺取了伊拉克的最高政权、在提高了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后,萨达姆开始拥有了称雄中东的野心,为了成为中东之王,他就挑起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第三个原因是伊朗人和伊拉克人种群的不同,虽然伊朗人和伊拉克人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教徒,但是他们的种群却是不同的。

伊拉克所代表的是中东人口多数的阿拉伯人,伊朗所代表的则是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历史中爆发的矛盾、冲突,也是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个原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萨达姆非常渴望向北打通出海口。

伊拉克是一个准内陆国,出海口非常狭窄,想要向外运输石油只能通过通过波斯湾的途径向外运输,这对于伊拉克来说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为了扩大自己的海岸线、为了能缩短和欧洲等国家之间运输石油的距离,他们就把目标达到了伊朗身上,想夺取伊朗北部的海岸线给自己运输石油。


正是因为以上这种种原因,萨达姆才对伊朗启动了战火、率领大军入侵了伊朗。

萨达姆给伊朗带来的伤害

在那8年的战争过后,虽然伊拉克并没有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他们的入侵战争对伊朗的伤害却非常巨大。

这场战争中,伊朗总共有35万人死在了战争中、70多万人在战争中受到了大小不一的伤害。

经济方面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在这场战争中,伊朗直接承受了将近3000多亿美元的损失。


在此之前,伊朗的经济发展是一直非常良好的,曾经还号称着要打造世界的第五大工业强国。

而在这场战争之后,伊朗的工业经济却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接下来经济不仅没有发展起来,反而还倒退了几十年的时间,至今都一直没有缓过来。

从这种种方面,大家应该就不难想象出伊朗人对萨达姆的仇恨到底有多么之深沉了,他们心中的仇恨根本就不可能是短时间可以化解的。


孤客生


伊朗人是如何看待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 中东雄狮萨达姆,残暴独裁,认为伊拉克没有他一文不值。


然而在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美国推翻。2006年12月30日,69岁的萨达姆在巴格达被处以绞刑。

传奇一生就这样终结了,留下的却有很多关于他的谜团。比如说他生前的大批财产哪去了,亦或者没有他的伊拉克真的一文不值吗?这些谜团笔者曾经解读过,在此就不多说了。

当年萨达姆在位期间,伊朗与伊拉克战争持续了8年,后期的萨达姆更是丧失了人性,介子气弹,光气炮弹通通轰向伊朗。

此举不仅给伊朗人民带来了深重影响,在国际上也有巨大的影响。终于在1988年 7月20日,联合国出手了,要求两伊停止战争,霍梅尼发表文告:无条件地接受五百九十八号决议。

八年战争,没有胜利者,战争给两国带来了无尽的伤害。那么伊朗人是如何看待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

在此之前,笔者想先分析一下,伊拉克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前总统萨达姆的。萨达姆刚被执行绞刑的时候,伊拉克人民都认为这标志着一个“暴君”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的确,萨达姆执政期间对于他的民众是非常的狠心的。一个总统,居然还曾经利用毒气毒死自己的百姓,这些行为让人不可理解。因此,伴随着他的死,民众一片欢呼。

可是不久,人们发现伊拉克国内的局势不断的恶化。国民经济完全毁灭,曾经赖以生存的石油设备被美军炸毁,这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美军的反恐战争却使得民众们参加了更多的党派,又成为了新的恐怖分子。除此以外,行政效率也是十分低下,各方只知道争权夺势,毫无信任可言。

可以说,由于这场美国所谓的反恐活动,使得伊拉克一夜回到解放前。而反观战前,在萨达姆的统治下,伊拉克政治稳固,各党各司其职。由于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国家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国民经济与教育。

此时就有人开始怀念萨达姆了,不过仍然有人非常仇视萨达姆。什叶派穆斯林在萨达姆在位期间一直遭受打压,并且后来的反叛行动也被萨达姆强行镇压。

库尔德人是伊拉克最主要的少数族裔,他们抵制中央政府,并且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于是他们遭受了萨达姆大规模的屠杀。因此,什叶派穆斯林和库尔德人对萨达姆是不会有好感的。



而伊朗对于萨达姆的看法就比较统一了,都是非常的仇视。当年萨达姆为了利益发动了两伊战争,7年又11个月,没有胜利者,有的只有双方无尽的惨痛。

战争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肯定和这些国家背后的大国有一定的关系。大家都喜欢坐山观虎斗,一旦发动战争,他们能够从中谋取利益。

百姓是最大的受害者,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人员伤亡十分惨重。据统计,两伊战争期间,伊朗总共有35万人死在了战争中,70多万人受伤。

此外,伊朗的国民经济遭受了灭顶性的打击,工业经济更是倒退了几十年。直到现在,伊朗的国民经济仍然没有太大的发展。

由于萨达姆的野心,却让伊朗人民背负了惨重的代价。伊朗人民当然是对他恨之入骨的,这不仅是人民的灾难,更是国家的耻辱。相信伊朗人民将会牢记历史,负重前行。
▲两伊战争

这句话对所有曾经遭受战争苦难的国家同样适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负重前行。


史之策


伊拉克共和国的整个历史萨达姆就占了一半,在前期,萨达姆搞了很多基建工程,又通过石油的出口增强了伊拉克的实力,使伊拉克跨入了富裕的阶段,可以说这时候的萨达姆还算是聪明的,如果坚持走下去,伊拉克的未来真是不敢想象,很可能成为一个中东大国,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然而前期的建设带来的成果,并没有成为再建设的动力,却成了萨达姆对外扩张的资本,加上萨达姆本人视野狭窄,还有独裁的性格,最后却丧送了伊拉克的大好局面,导致现在的伊拉克四分五裂,国也不国了。成了伊拉克共和国的毁灭者。

在国内,萨达姆为了强权,杀死很多反对他的人,不仅清洗了大批的政治对手,还屠杀了大量的无辜百姓,用暴力建立了一个威权统治,在伊拉克萨达姆就是上帝,稍有不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对外,和伊朗打了八年,结果却是两败俱伤,没有给伊拉克带来好的结果,相反拖累了伊拉克的发展,在战争结束后又挥师科威特,占领科威特,惹起了世界公愤,遭到了美国的打击,被迫退回国内,如果此时的萨达姆如果懂得收敛,即使再落魄,伊拉克也会被统治到现在,然而萨达姆自不量力,才又出现了伊拉克战争,这次战争最后导致萨达姆本人死亡,伊拉克也陷入了战乱。诚然美国的侵略是不人道的,但萨达姆的政策和他本人的性格何尝不是原因呢?

如果萨达姆不死,不出昏招,现在的伊拉克还是能被控制的地方,不会出现以后的基地组织,也不会出现动乱,美国的狂妄自大和萨达姆的狂妄自大的结合,造就了伊拉克的动乱,也造就了世界级的恐怖组织的蔓延。

萨达姆的一生就是暴发户的一生,萨达姆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成功,也造就萨达姆的失败,真是成也迅速,败也迅速。现在的世界又变了样子,然而萨达姆的历史也成了伊拉克以致中东的历史,这不会在历史上被抹掉了。


春风踢碎鬼门关


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前,萨达姆最大的敌人是伊朗的神权领袖霍梅尼,这个白胡子老头是萨达姆半生的噩梦。

霍梅尼是伊朗的宗教领袖,1964年因抨击巴列维王朝和美国,被驱逐到土耳其。一年后在土耳其特工的帮助下,流亡到伊拉克圣城纳杰夫。

伊拉克虽然是逊尼派当权,但大部分人是什叶派,有如此良好的群众基础,霍梅尼就开始秘密传教,十几年下来拥有了大批的信徒。

1978年,时任伊拉克副总统的萨达姆一看形势不对,就将霍梅尼“礼送出境”,两个人由此结下了梁子。

1979年初,霍梅尼领导伊朗人民推翻了巴列维政权,伊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而霍梅尼则成了最高精神领袖,同时也是伊朗的实际当家人。

巧合的是几个后,萨达姆成了伊拉克的总统。霍梅尼深知萨达姆的野心,于是就呼吁伊拉克的什叶派起来反抗萨达姆政权,并暗中支持库尔德人闹独立。

萨达姆一直有当海湾地区霸主的野心,伊朗就是最大的绊脚石,如今霍梅尼主动发出了挑衅,萨达姆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有了入侵伊朗,推翻霍梅尼的打算。

但光伊拉克势单力薄,显然啃不下这根硬骨头,萨达姆就开始积极寻找盟友。接着沙特、科威特送来了银子,苏联送来了大批的武器装备。

而在此时恰逢美国和伊朗断交,美国也送来了武器和美元,现在一切条件具备,萨达姆雄心勃勃开始行动了。

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打着“收复领土”的旗号,大举入侵伊朗,而伊朗毫无防备,被打得溃不成军。

苏联一看这样不行啊,萨达姆脚踏两只船,万一轻松胜利了投向了美国怎么办呢?于是苏联又偷偷卖武器给伊朗。

伊朗稳住阵脚后,美国又加紧卖武器给伊拉克,等伊拉克扭转颓势后,美国又卖武器给伊朗,就这样两个傻蛋来来回回打了近八年。

萨达姆一看不对劲,打着打着欠了一屁股债,再打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了,就主动向霍梅尼求和,但霍梅尼态度非常强硬,提出了萨达姆下台的条件。

萨达姆无奈之下,使出了杀手锏——化学武器。伊朗死了几万人后,霍梅尼被迫于1988年7月和伊拉克停战议和。

伊拉克、伊朗打了八年,国界线依然恢复了到了战前位置,而两国各死伤好几十万人,经济倒退了二三十年不说,还各自背负了好几百亿美元的外债。

要问伊朗人怎么看待萨达姆,很简单,和我们看小鬼子一样,一个字——恨!


花木童说史


谢谢头条军迷大本营邀请!不得不说萨达姆枭雄一般的人物,因自信心的膨胀和对美国底线的挑战,最终落得被绞刑致死的下场。



一、严格说来,萨达姆是美国培养的棋子。萨达姆在1956年就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由于萨达姆家庭的不幸,从小就比较会为人处事,在复兴社会党内能力突出,很快就爬到了党内副总书记的位置上。1959 面因参加刺杀当时伊拉克总理卡桑,被伊拉克判死刑并通缉,萨达姆遂逃往埃及。1960年在埃及开罗大学就读大学时,开始秘密接触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为瓦解苏联在中东的影响,支持复兴社会党,也支持了萨达姆。1979年萨达姆就任总统,成为伊拉克党和国家领导人,达到人生巅峰。



二、萨达姆的政治野心和独裁统治,成为萨达姆悲歌的开始。萨达姆上任后,利用石油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福利,推行宗教世俗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对立,弱化了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积怨,减轻了部落首领与新兴城市商人阶层的矛盾,防止了伊拉克的再次政变和分裂。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美国的中东利益需求,与萨达姆阿拉伯世界领袖的追求不谋而合,萨达姆在1980年发动了两伊战争,8年之后,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伊拉克军事力量并没有因战争而削弱,伊拉克成为中东军事强国,萨达姆也水涨船高,以中东阿拉伯领袖自居,在中东作威作福,也开启了伊拉克独裁统治的历史。



三、萨达姆对美国利益的挑衅,把自己送上了绞刑架。受两伊战争影响,伊拉克经济出现危机,萨达姆选择了两条美国不认可的道路,一是极度依赖石油经济的原因,萨达姆在1990年发动了入侵科威特,企图兼并科威特,获得石油资源,动了美国的奶酪,1991年美国联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仅用了42天就打败了伊拉克,解放科威特。从此后伊拉克不但被国际孤立,也在美国的制裁下,石油被禁出口,伊拉克陷入经济困境和民生困境。二是萨达姆在无奈之下,又想改变石油美元结算货币地位,解决伊拉克石油贸易问题,这就触及了美元的底线,2003年被美国以伊拉克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当年底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捕。2006年萨达姆被判绞刑。

萨达姆一生传奇色彩很浓,不但是伊拉克因他而强大,也因他而衰败,萨达姆本人也是历经劫难,但最后还是因自己的政治野心、独裁统治和反美观点,被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拉下了神坛。


极度骇客


如果要问伊朗人是如何看待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那必须就无法逾越两场战争,一场是两伊战争一场是伊拉克战争。

两伊战争是从1980年9月22号爆发,到1988年才正式停止战斗的一场,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在伊朗称这场战争为伊拉克入侵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在大的层面有的三重因素,事实上非常复杂,大体上应该就是边境纠纷,宗教矛盾和民族仇恨。

首先是边境纠纷,

两国边界长达1200多千米。领土争端,也是两国比较严重的一个纠纷,两国战争爆发前的导火索就是阿拉伯河界线问题,

阿拉伯河是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伊拉克境内汇合而成的下游约100千米,长的一段为伊朗伊拉克两国的界河。

由于历史原因,界河被平分分给伊朗和伊拉克,两国以阿拉伯河的中央为界,一半属伊拉克,一半属于伊朗。

伊拉克认为阿拉伯核是伊拉克唯一进出波斯湾的出海通道,对伊拉克泰国重要,如果将阿拉伯河与伊朗平分对伊拉克的环境则大大不利,所以在开战前的9月17号撕毁条约。

其次是宗教矛盾。

两国都是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伊斯兰教又分为两个大派,什叶派和逊尼派,而伊朗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尤其是萨达姆本人就是支持逊尼派的代表人物。

我们都知道,霍梅尼领导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希望把自己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还号召民众推翻萨达姆政权,都让伊拉克的萨达姆非常恼火,关键是霍梅尼在流亡期间住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派穆斯林中有不小的威望,使得什叶派穆斯林聚集在伊拉克的南部爆发反政府武装骚乱。

这让萨达姆非常愤怒。

第3点就是民族仇恨。

伊朗的人口主要是由波斯人组成,而伊拉克则大多数为阿拉伯人,对,由于种族的区别,两族人民曾在历史上有过大大小小的无数冲突,既是邻居又是宿敌,两个民族在对方国内则互相是少数民族,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两国国内均有库尔德人作为少数民族存在,而且两国都支持对方的库尔德人,取得民族独立,来造成对方的国家分裂。

而我们都知道,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受到的萨达姆的迫害也是出兵的原因和理由之一。

而且当时的萨达姆由于掌权没有多久,正试图通过战争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如果能够占领阿拉伯和下游地区,打击尚不稳定的伊朗政权,便可能使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这给了伊拉克,尤其是给了萨达姆的信心和动力。

两伊战争期间,双方互有攻守,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经历了8年之久,两国的分界线竟然还是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所以打了8年等于白打。

但是有意思的是两国都是为自己获得了胜利,伊拉克建造了包括胜利之手在内的一系列纪念碑,伊朗则纪念自己抵挡了侵略者并展示武装力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国民尤其是在两伊战争之后,

自然是视伊拉克如仇敌,视萨达姆如仇寇,伊朗因为两伊战争而产生的伤亡高达100万人,对萨达姆的仇恨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另一方面在客观后果上面,对于伊朗而言,战争使得霍梅尼政府用战争加强了民族凝聚力,提高了霍梅尼政府的威望,更加强硬的掌握自己伊朗军队,从某种意义上,霍梅尼应该感谢萨达姆,当然从面子上来说肯定是要狠狠骂萨达姆这个侵略者的。

而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萨达姆政权的倒台,使得伊拉克成立了一些由什叶派,人是组成的,新的伊拉克政权,而这个新的伊拉克政权,由于派比系与伊朗国内的什叶派一致,所以是极其亲近伊朗的。

在萨达姆政权倒台之后,迅速在巴格达政权更迭的产生的政治真空时期,增强对伊拉克的政治影响,渗入伊拉克社会。

所以对于萨达姆的倒台,伊朗人是乐见其成的,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因为正是因为萨达姆的倒台,他们才有机可乘,让自己在伊拉克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并且厄与伊拉克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来往,实现了很大的利益。

所以对于两伊战争后的萨达姆,伊朗人是非常仇视的,但是对于倒了台之后的萨达姆,伊朗人表现出了乐见其成,即便将萨达姆政权推翻的是他们另一个敌人,美国。


历史好奇怪


评价萨达姆只需要一句话:萨达姆早期对伊拉克有功,后期对伊拉克有过。过大于功!


先来说说萨达姆的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萨达姆是伊拉克复兴社会党的二把手。复兴社会党在伊拉克推行的是世俗化、带有一定社会主义痕迹的施政策略,在伊拉克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此期间,伊拉克实现了石油国有化,农村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土地改革,普通农民分到了土地。在这一段时期内,萨达姆作为执政党的二把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指出,即使如此,伊拉克也未像题主所说的成为发达国家。


再来说说萨达姆的过:首先,是大肆推行个人崇拜。当时在伊拉克,学生的课本是萨达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是萨达姆、报纸上是萨达姆、城乡街头的宣传画是萨达姆、穆斯林每天五次礼拜念的是萨达姆,总之,萨达姆已经是伊拉克无处不在的标志,这种盲目的、带有强制性的个人崇拜将伊拉克带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其次,萨达姆穷兵黩武,为了争做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自八十年代以来,萨达姆先是发动了两伊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两败俱伤。伊拉克国内先前积攒下来的家底被败光。接着,他又发动了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并占领了科威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伊拉克随后开始遭到联合国制裁,经过多年制裁的伊拉克已经是民不聊生,贫困潦倒。当然,他的过还包括残酷镇压库尔德人,在国内实行恐怖统治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总之,萨达姆当然是伊拉克现代史上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他早年对伊拉克的建设作出过贡献,但执政后期出现了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失误,它对伊拉克来说是过大于功。


交谈中东


谢谢。

目前,正在经受着美国带来的孽雨妖风袭扰的伊朗,面对早已经被美国阉割而失去了雄性魅力的近邻伊拉克,恐怕想得最多的是,未来的伊朗会如伊拉克一样被美国阉割吗?尽管伊朗似乎正在经受类似当初伊拉克被阉割前的恐慌,而这种恐慌又来自于同一个流氓国家美国,此时的伊朗会不会对当时抗拒美国阉割的萨达姆,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呢?会不会认为萨达姆的“以身殉国”值得赞扬或同情、甚至应该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呢?绝对不会!尽管伊朗与当时的伊拉克抗击的是同一个敌人,也不会泯灭伊朗人对萨达姆的仇恨。因为这是两码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距今并不太遥远,两伊战争的印痕应该是深深的刻在了两个国家的记忆中。当初的伊拉克号称中东第一强国,手握百万精兵强将、坐拥黑金财富的逊尼派领袖萨达姆野心膨胀,觊觎近邻伊朗,成就了他的鲁莽之举。适逢伊朗伊斯兰革命刚刚成功,百废待兴的什叶派领袖霍梅尼也欲把伊拉克作为“输出革命”的一个目标。于是,两伊长达八年的激烈碰撞,在各自的野心中开始,在谁也没有达到目的的状况下结束。而留下的是国家的经济衰败、满目疮痍,还有深深的仇恨。两伊关系的复杂,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利益的野心,也应该包括波斯与阿拉伯国家历史的因素。更有着宗教冲突的背景。这一切,都随着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而结束了,萨达姆被美国人的傀儡政权绞杀了,伊拉克的锐气被阉割了,占多数力量的什叶派掌权了,两伊的关系较先前有很大的改善了。但这一切,不会使伊朗人忘掉萨达姆曾经给伊朗带来的伤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