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汽車的壽命有多久,15年以上的車真的就不能開嗎?

鄧贏


車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人啊。因為有一種報廢叫做“被報廢”,明明這款車還能開,你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這款車被禁止上路。

在如今的造車水平下,一般的家用車開個15年完全不在話下,因為就算你每年開2萬公里,15年不過30萬公里而已,很多出租車都跑了100萬公里仍然還在服役。

但是如果你的車開到了15年,你將面臨很多“關卡”,隨便一個關卡都能讓你的愛車終結生命。

第一關:年檢

我國雖然取消了15年強制報廢的政策,改為65萬公里引導報廢,但是什麼事情都怕一個但是。6年之後家用車需要每年年檢一次,15年之後每年需要年檢兩次。你需要每半年早起排隊,甚至排到你卻因為尾氣而不過審,然後又是花錢找黃牛。如果你能受得了這個,恭喜你闖過了第一關。

第二關:排放標準

全國約十幾個省市宣佈將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六標準,這是全世界最為嚴苛的排放標準之一。而國五是哪一年正式實施的?2017年元旦,至今不過兩年多而已。

你確定你和你的愛車能夠跟得上排放標準的腳步嗎?如果排放不達標進不了主城區,你還會對你的愛車始終如一嗎?

第三關:保養

鑑於國內汽修行業的水深火熱,保養也是阻擋你把車開15年以上的一個難題。你去路邊不靠譜的汽修店保養,給你裝上一個劣質零件短期內沒啥問題,你還覺得撿了大便宜,但是日積月累就會影響車況。你確定你這輩子都不會加到假機油嗎?你確定你每次加的汽油不會損壞發動機嗎?就算你的車一直保養得很好,但是上了年限的車各種小問題甚至大毛病都來了,你覺得你花高昂的修車費用給這輛車還值嗎?

第四關:事故

如果你認真做好了前三點,卻有可能被一次事故毀掉。因為即使你謹慎駕駛,但是被追尾也是時有的事,如果你的車受損嚴重,就會被引導報廢。

實際上今天的我們把一輛車開到15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特別是隨著排放標準日益嚴苛,從你現在買新車算起到你的車輛報廢,很難熬過各種關卡。其實,10年左右就可以考慮換車了。、,畢竟我們也要算筆經濟賬,而且車這東西就是個工具而已,終究該為人服務不是嗎?


老司機侃侃車兒


現在車輛15年以上到底能不能開,來聽一線維修技師來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的私家車已經沒有報廢年限了,換句話說。現在的私家車只要你保養的好,就可以一直開下去,但是事情真的是這樣嗎?15年以上的車真的能開嗎?答案肯定告訴你,80%的車是不能開了,下面來接一下我給大家分的原因。


首先15年以上的私家轎車,一年就在檢測站檢驗兩次,這真的是太麻煩了。6個月就要檢測一次,好多車主可能都忙不過來吧,真的是太麻煩了。

其次15年以上的車輛,大多數的配件已經老化。即使這輛車真的能開,也是問題特別的多,說不定今天換這個配件,明天就會那個配件,說不定哪天會把你撂到路上。15年以上的車,其車輛的配件也是特別的少,要是更換配件特別的少,真的是特別的麻煩。


15年以上的車,理論上是可以開的,但是實際上是不能開的。15年以後的車,大多數的車輛已經停產淘汰,開這樣的一輛車真的特別的問題多,其實大多數車主是不能15年以上的車的,自己從事汽車維修,也是很少見15年以上的車。

另外大家有什麼車輛問題,要諮詢的,記得評論關注我,會給大家及時回覆的。


暢談汽車的螞蟻


我們都知道任何東西都是有壽命的,車輛其實也是如此。當一輛車達到一定的年份或者里程數時,它肯定會退休、報廢的。那一輛車能開多久呢,15年、20年行嗎?我們來了解一下。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車輛鑄造的工藝也在不斷的提升,按正常理論來說車輛的壽命應該增加才對,但事實卻不一定,因為這其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都知道之前私家車報廢的年限是15年,到達固定的年份之後就採取強制報廢政策了,現在的政策是60萬公里引導報廢,取消了固定年限,也是放寬了不少。

如果一年開三萬公里的話,那基本上可以開20年,如果兩萬的話,那可以開30年,但這只是理論值。按照相關規定第15年起車輛需要一年進行兩次年檢,超過20年的從第21年起每年定期檢驗4次,並且新規對車輛的檢測都有嚴格的把控,如果車輛檢測不過關的話,那後果可想而知,想上路是不可能了。

我們都知道國內的排放標準是越來越嚴格了,一些老舊車型想暢通無阻的上路多少會有些困難,目前不少地區已經對國二、國三車輛有限行政策了,能開多少年,能跑哪些路這都是不確定因素。

總的來說按照理論值私家車跑15、20年是沒問題的,但能克服這些不確定因素的車主能有多少?又有多少私家車能真正的開20年呢?各車友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愛車精選網


在國內汽車平均壽命在10-15年左右,因為早期機動車達到15年要強制報廢。即便是現在里程超過60萬公里也是一樣要報廢。但是這並不代表汽車的壽命就是這麼點時間。在國外超過十年的車有很多。


上圖是美國人戈登和他的沃爾沃P1800,他在1966年6月份以4150美元的價格買了這輛車,當時他25歲,結果這輛車一開就是一輩子,期間行駛里程多次打破吉尼斯紀錄,為此沃爾沃公司曾兩次給他贈送新車。他的個人社交媒體主頁信息更新停止在2018年5月,汽車行駛里程為3250257英里,也就是523萬公里。這輛車成功地送走了它的主人。

汽車只是一部機器,只要合理維修保養完全可以長期使用下去,因為機器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壽命,零件壞了可以修,修不好可以換。所以只要政策允許的話汽車想永久開下去似乎並不是太難。



我覺得僅僅以里程或者年限來判斷車輛狀況並不合理,可能有些私家車跑到報廢行駛里程還比不上出租車一年的里程,而那些保養到位的車即便跑了上百萬公里其狀態也比那些只跑了十幾萬公里但是疏於保養的車好。人們買車的需求不同其對於汽車的態度也不同,有些生意人買輛車花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這是生意場上所需,這錢投資進去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成交額,雖然車在貶值但是車卻實實在在地幫他賺錢了。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花幾萬幾十萬買車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一次投資終身享受豈不更好。這倒不是說就不換車了,重點在於給那些不想換車的人一個繼續開下去的權利。


愛車大家說


朱博士回答:

汽車的設計壽命是按里程數計算的,這個里程數也是從汽車零部件的耐疲勞數據推算過來,比如發動機曲軸的耐扭轉振動的次數等。

汽車無大修的行駛里程一般要超過60萬公里。

所以現在國家政策對非運營車輛,不是根據年限進行強制報廢。但是政府對環境治理、對交通安全等方面還要治理和監管,所以也不可能讓我們隨便開多少年。

比如,全國強制實行國四排放標準,排放不達標的的國二、國三車型,將不允許車輛上戶,已經上戶的車輛,不能達標的將強制報廢。

下圖是檢測人員在接測量排放物的設備。

具體強制報廢規定如下:

1.經修理和調整仍不符合在用車安全技術國家標準的;

2.經修理和調整或者採用控制技術後,向汙染物排放和噪聲仍不符合在用車管理要求的;

3.6年後每年一檢,15年後每年2檢,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後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週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的。下圖是在用車檢測機構。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我是開著一臺1994年的車子,一直在路上

保養,放心,一臺車的壽命比人長,我還真不喜歡現在模塊化生產的車,感覺缺少人性,缺少靈魂,恰恰相反,老車卻有這些,你開在路上,感覺不是駕駛一臺車,而是在和你的一個老朋友對話,這感覺很奇妙!

對比的代一年兩審麼,怕什麼,糾正一下很多人的錯誤知識,15年一年兩審,20年一年四審,這都是鬼扯,只有一年兩審,哪怕你30年車齡的車,照樣一年兩審!


蝸牛夢遊秘境


一輛汽車的壽命有多久,15年以上的車真的就不能開嗎?

一輛汽車的壽命有多久?那可長了,以今時今日車子的製造工藝來看,跑個百萬公里都不是什麼太難的事(出租車都能做到),而以咱們國家民用車每年的平均里程2萬公里左右,至少能跑3、40年;可這是用車子的機械壽命來判斷的結果,而實際上在當今的相關規則、標準的約束下,能跑個20年就已經不錯了;15年後車子還能勉強使用,而一旦超過了20年,每年4次檢車,您還能開下去麼?即便能,您開的也會極為不爽!您覺得年限超過20年,面對每年4檢,您可能正常通過麼?



雖然咱們國內如今已經取消了車子15年強制報廢規則,而更改為65萬公里引導報廢;看上去似乎我們的車子可以開到65萬公里了?其實不然,咱們現在的民用車的檢查規則為六年之內免上線檢車、六年之後每年上線檢車一次、十五年後每年上線檢車兩次、二十年後每年上線檢車四次;從這個節點來看,前六年的使用無可厚非,而六到十五年之間一年一次的上線檢車也比較合理;而十五年到二十年之間一年兩檢就註定了一部分車沒辦法順利通過了,想一想吧,一輛車子已經跑了十五年,排放不可能通過,所以您只能找老牛,一年還必須得找兩次,要不您過不去,您是否能夠承受這樣檢測成本?即便您承受住了,再挺五年,可到了二十年的時候,一年上線檢車四次,這種狀況成本就高了,您又能否承受?所以從這個檢測節點判斷、再考慮普通老百姓的經濟水平,一輛車您最多用二十年;而二十年後規則將令您不得不無奈的換新車!

上面是關於機動車的檢測標準,咱們再來看看排放標準,近些年來排放標準更新的太快,平均3-4年出臺一個,在2020年7月1日時起,貌似就要執行過六標準了;而從2020年的新車開始計算,大概在2035年時弄不好都應該去執行國十、國十一了,排放標準越來越細化、也越來越嚴格,您想您一輛2020年的國六新車會很從容的通過2035年的國十、國十一麼?所以按照檢測規則,車子理論上可以開到20年(再往上開,麻煩太多,不實際),而根據排放標準來看,車子也就開個15年到頭了,因為當今的排放標準更新的太快,所以不是車子的壽命到頭了,而是在相關規則的推動下車子提前退休了而已!


所以車子能開多久與自身壽命有多長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在當今的檢測規則、排放標準的約束下,車子想壽終正寢是很難的;實際上能順利跑完15年可能都是磕磕絆絆的,而十五年以後一年兩檢、二十年後一年四檢,又有多少朋友可以承受、耗得住?不過現在的車子也已經普及,價格也相對低廉,所以正常的跑個十幾年,車子也該換了;有誰不喜歡新車呢?過去都想一輛車開一輩子、甚至連一部手機都想用一輩子,而現在手機還不是年年換麼?在未來車子還會更加便宜、實惠,所以差不多時換新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非專業車評


首先國家法規中沒有硬性的要求達到15年必須報廢!

9座(含9座)以下非營運載客汽車(包括轎車、含越野型)使用15年。達到報廢標準後要求繼續使用的。不需要審批,經檢驗合格後可延長使用年限,每年定期檢驗2次,超過20年的,從第21年起每年定期檢驗4次。

如果機動車使用年限到了而車況仍然不錯,可不可以讓其繼續“發揮餘熱”呢?回答是肯定的:經安全性能和尾氣排放檢測合格的車輛,根據國家規定其使用年限可適當延長報廢期限。

那麼,怎樣辦理機動車延緩報廢手續呢?一般來說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車管所登記審核崗審核該機動車的相關資料,包括:A、《機動車延緩報廢申請審批表》原件如不與定期檢驗同時進行,須在背面粘貼發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即車架車身號碼的拓印片;B、《機動車行駛證》原件。

第二步,機動車檢驗崗核對該車輛識別代碼(車架車身號碼)、發動機號碼,並檢驗有無被鑿改嫌疑;將拓印片與原始車輛識別代號(車架車身號)、發動機號碼進行對比;檢測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並審核該車的安全技術性能。

第三步,車管所業務領導崗審核,符合規定者,在其申請表原件上籤注意見,在《機動車行駛證》副頁記錄欄按照延緩報廢專用章格式,用計算機打印准予延緩報廢的使用期限和檢驗週期。

不過這其中有一條隱含的規定,就是達到年限的車輛年檢要做尾氣排放檢測。

這就是說即使車輛本身的機械部分仍有結構壽命,但排放不能達標也就視為不合格要強制報廢。

現在問題就來了!國家自從2000年實施國一排放標準後,2005年實施國二標準,2008年實施國三標準,2011年實施國四標準,2017年實施國五標準(因為會分階段分地區實施,我們最先實施的為準)。相當於平均每4年會實施更高要求的排放標準。2019年7月1日大部分地區開始執行國六A,到2023年統一實施國六B。根據排放標準門檻的提升幅度,現在的車很難在15年後仍能達到最新的排放要求!

所以不是車本身的因素能決定的!即便是車況再好,保養得力。排放就是一道坎!15年不太可能!


行之御風


國內的路況、燃油的品質、車輛製造水平等各種客觀因素與歐美國家情況不同。還是要看實際駕駛情況和日常保養維護情況

1.出租車(小、微型)8年

2.旅遊、公路客運車(大型、中型)15年

3.非營運的大、中型汽車 20年

4.微型載貨汽車 12年

5.重、中、輕型載貨汽車 15年

6.半掛牽引車 15年

7.非營運的小、微型汽車 無使用年限。超過15年以後每年必須檢驗2次,檢驗不通過的,強制報廢。

以上時間僅供參考

快狗打車


現在的汽車基本沒有壽命這個說法,只要你保養得足夠細心,平時使用得足夠小心,基本可以開20-30年。

但是在國內,很多原因導致對待老車並不是那麼和諧,要麼就是驗車不過,要麼就是各種黃標車不讓在市區行駛,各方面都限制了年份比較老的車,所以我們就會以為汽車一般都是隻能開15年。

而且現在的車一般都是家用車,10年以後基本就沒有維修保養的價值了,很多配件都要換了,如果不是很有情懷或者是感情的話,一般都不會建議你去維護了,因為這種老車常年的維修保養起來的費用基本等同於你買一輛新車了。

其實只要你有心,基本很多車你都可以開到15年甚至了20年,但是現在的車都是大批量生產的,沒有多少收藏意義,如果像是比較珍貴的車型,年份越老越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