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在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雲南省臨滄市堅持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全市共在防疫重要節點成立臨時黨支部391個,有3024名黨員加入臨時黨支部。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臨滄市衛生健康委黨組統籌臨滄機場、醫院、臨翔區博尚鎮等參與機場疫情防控工作部門力量,成立臨時黨支部,由臨滄機場黨委負責人任支部書記,帶領駐場單位、醫務室、支援人員對進、出港旅客開展宣傳引導、全覆蓋體溫檢測、航站區消毒、防控物資發放及儲備等服務保障工作,以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築起阻擊疫情的堅強防線。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臨滄市、臨翔區文化旅遊局在雲晨酒店、鑫豪酒店兩個滯留旅客定點安置酒店成立臨時黨支部,把來自臨翔區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值守黨員以及酒店工作人員中的黨員納入黨支部,對進出酒店旅客進行人員健康信息登記,定期開展衛生清理、病毒消殺,及時做好滯留旅客思想疏導、跟蹤服務等工作,為滯留旅客營造了溫馨港灣。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臨翔區充分運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成果,依託“一共建雙聯繫雙報到雙服務”機制和城市社區網格化治理體系,充分整合街道社區、結對單位、物業管理、企業商務等力量,在主城區疫情防控重要節點組建臨時黨支部38個,整合黨員322人,成立“疫情防控服務站(點)”99個,以黨組織的力量有效織密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防線”。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雲縣漫灣鎮黨委主動與在瀾滄江大橋頭聯合設置道路防控留驗點的6家單位對接,36名執勤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在留驗點懸掛黨旗,全體黨員佩戴黨徽,亮出身份,構築紅色堡壘,採取24小時3班倒輪換的方式,開展聯防聯控。同時,帶領由轄區內48名黨員組成的3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在進臨小路、沿江碼頭設立檢查點,構築紅色戰壕,進行機動巡邏,對勸返人員提供開水、餐食等服務。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鳳慶縣新華鄉黨委在漾江碼頭肺炎防控工作卡點成立由6名黨員組成的沙帽村漾江碼頭臨時黨支部,與轄區內南澗孔雀渡休閒漁業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分別建立包保責任制,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幹部,採取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沿江庫岸機動巡邏巡查的方式,開展聯防聯控,讓黨旗在碼頭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永德縣充分整合市場監管職能部門力量,聚焦群眾基本需求,在轄區大型商場、農貿市場全覆蓋成立臨時黨支部,通過建一個戰鬥單元、樹一面黨的旗幟、掛一個喇叭宣傳、粘貼一批警示標語、做一次排查登記、量一次顧客體溫、灑一次消殺藥物、普及一次防疫常識、開展一次物價監督、公佈一個舉報電話“十個一”措施,紮實開展疫情防控。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鎮康縣忙丙鄉黨委在忙丙鄉監測點成立臨時黨支部,來自鎮政府、派出所、衛生院的6名黨員在鮮豔的黨旗下,統一佩戴口罩、黨徽、黨員志願服務袖標,帶領幹部群眾,24小時不間斷對過往人員和車輛進行排查、登記、測量體溫、症狀監測,及時將監測的信息報送相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和疫情聯防聯控。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耿馬縣孟定鎮黨委在8個堵卡點整合邊合區、衛健、公安等部門196名黨員,成立8個臨時黨支部,每個堵卡點上懸掛黨旗,全體黨員佩戴黨徽,亮出身份,採取24小時輪流值班的方式,對外來車輛、人員進行檢測。同時,統籌7個邊境村聯合黨支部、7個邊境村黨組織工作力量,在47.35公里邊境線上設立60餘個勸返點,進行聯防聯控,以鮮豔的黨旗構築起國內疫情不出境,境外疫情不入國的強大防線。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滄源縣在滄源佤山機場成立由縣政協副主席任支部書記,來自機場、糯良鄉及參與防控的縣直部門等25名黨員組成的佤山機場監測點臨時黨支部,帶領黨員幹部把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擺在首位,24小時輪班值守,進行防疫知識宣傳,無死角、無遺漏開展疫情排查,把好疫情防控“天路關”。

雲南臨滄:把“堡壘”建在防疫戰鬥最前線

雙江縣勐勐鎮黨委在公很社區常住人口1900人的怡安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來自物業、業主、社區和監管部門的7名黨員,戴上黨徽,亮出身份,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宣傳車、大喇叭開展多種形式的動員宣傳,組織物業等人員進行小區定時全面消毒,組建志願服務隊上門服務,引導小區居民加強自我防控,全面構築聯防聯控嚴密防線。

中國產經新聞駐雲南記者:雲帆

編審:張玉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