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電池組試點工廠:共同對抗對亞洲的依賴|AP汽車製造

歐洲希望使自己在電池生產方面更獨立於亞洲,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正流向自己的生產,柏林和巴黎在這個項目中表現出團結一致。

歐洲電池組試點工廠:共同對抗對亞洲的依賴|AP汽車製造

▲電動汽車電池的組裝:數十億歐元用於建立歐洲電池組生產。(圖示:奧迪)

歐洲電池生產的第一階段:法國國家元首Emmanuel Macron和德國聯邦研究部長Anja Karliczek共同啟動了一項試點生產計劃。

週四,總統和基民盟政治家在法國西南部Angoulême附近的Nersac會面,在道達爾(Total)能源集團旗下的Saft工廠工作。Macron稱歐洲生產的項目為“電池空中客車”。

據一位發言人說,該試驗工廠應該在2021年中期開始運營,最遲在2023年達到滿負荷生產。計劃投資約2億歐元。第一批公司包括Saft,標緻汽車製造商PSA及其德國子公司Opel。

Karliczek說:“ 我們在這裡進行的試生產基本上是串行電池生產的先驅。” 然後計劃在法國北部的Douvrin和歐寶附近的凱澤斯勞滕(Kaiserslautern)進行批量生產。它應該在2024年開始。

歐寶公司首席執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在呂塞爾斯海姆(Rüsselsheim)說:“在凱澤斯勞滕(Kaiserslautern),我們正在建設德國最大的電池工廠。與我們的合作伙伴薩夫特(Saft)一起,我們將投資數十億美元,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

一項耗資數十億歐元的歐洲電池生產項目正在形成。

根據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的說法,從長遠來看,Nersac將提供約200個工作崗位。

標緻製造商PSA,其德國子公司Opel和道達爾(Total)子公司Saft是第一批建立歐洲生產基地的公司。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Maros Sefcovic於2017年啟動了電池聯盟。目的是及時建立電池工廠,以迎合歐洲電動汽車的興旺發展。在主要的汽車生產基地的德國和法國尤其如此。

Karliczek說,電池技術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和法國作為歐盟內強大的經濟國家,必須在這裡密切合作。”

歐洲必須涵蓋電池的整個價值鏈:“有了這項關鍵技術,我們就不會依賴其他國家。”

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也非常致力於電池生產。然而,基民盟政治家不會來法國,因為政府將在聯邦議院就年度經濟報告發表聲明。

轉型中的汽車行業

聯邦政府承諾提供超過10億歐元的資金。 例如,寶馬將參加計劃中的第二個歐洲大型項目。 就在最近,來自14個歐洲國家和超過55家公司的代表在柏林舉行會議,以商定進一步的步驟。

據業內人士和媒體報道,美國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也申請了德國電池生產和研究的補貼。 特斯拉想在勃蘭登堡建一家工廠。 但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是否想參與一個重大項目。

對德國汽車工業來說,建立電池組生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以使其將來能夠參與增值業務,而不會將其領域留給亞洲公司。製造商目前在亞洲購買電池,然後自己組裝成大型電池供他們的電動汽車使用。Macron警告說,歐洲必須變得更加獨立於亞洲的電池製造商,這可以“按他們的意願”提高價格。

汽車行業正處於向替代驅動系統過渡的艱難時期。 工作處於危險之中。 IG Metall首席執行官Jörg Hofmann最近表示,電池生產現在比兩年前要多得多,部分原因是聯邦政府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