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田蕴章和田英章的书法?

枚书书


网上有不少人说“二田”是写字匠,并评价说,他们的字不注重求变,呆板,僵化,属印刷体。但实事求是的说,当好一名写字匠,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像“二田”这样的“写字匠”,全国又有几人呢?如果忽视“二田”对书法文化的传承和贡献,是有失公允的!

我一向不主张初学书法者先学“二田”的字,但并不是说“二田”的字不可学,只是让学书者先师古,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参考学之。

(上图为田英章的楷书作品)

近年来,“二田”的书法还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客观公正的说,“二田”对书法的教育和普及,贡献还是相当大的。

最后的建议:如果喜欢书法,就要做到“少说多写”,“少说多悟”,只空谈而不去写,不去悟,一切都等于零。

下面,特意为浏览本回答的网友发一幅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书法作品,恭请欣赏!


孟南937承传民族文化


“我就喜欢那些看不惯我,却又写不过我的人装逼。”

这该怎么评价呢?说他不好,我就是在装逼。但我真的没有装逼,怎么办?他写的真好。这是事实,为什么要否认?好就是好,没必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但是,我不喜欢。需要理由吗?我就是不喜欢他的字,不需要任何理由。

他的哥哥田蕴章,是我非常仰慕的一位真正的书家。这也不需要理由。同为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写的同样的字体,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我嫉妒田英章的字能卖大钱?嫉妒他满门弟子,桃李满天下?还是嫉妒他事业如日中天,鞍前马后,前呼后拥,如众星拱月的气场?

这是他的能耐。羡慕产生嫉妒,嫉妒产生恨。我犯得着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去恨他吗?犯不上。


田蕴章的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相信看过的人不在少数。他在讲座中的许多观点,积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入门途径,由浅及深,讲解丝丝入扣。他的讲座,是系统的。既能做示范,又能讲解详细。是其他书法讲座所缺少的。其他人的讲座,要么理论讲的天花乱坠,句句珠玉,而实际示范时则手与口相去甚远。另一类则是示范做的相当优秀,而解说时不甚了了。象田蕴章这样全面详细解说加上超强的示范讲座。是十分难得的。

这就是我对他们的观点。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把您的感想说一说,大家一起来分享


子衿书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论其人,再论其书。

兄弟俩都出生于艺术之家,从小受父辈耳提面命,很早就开始学习书法。如今,是国内写欧楷的响当当的两个人物。

田蕴章,一直在南开大学担任教授,书法研究生导师。为人很低调,但是学养却很丰富,基本没有出版过字帖,而是出版的书法理论著作,例如《欧楷解析》等等,这也可能是他不想让人们学习他的原因。


田英章,似乎名头更响,因为他曾经做过任命书书写员。这个职务只有他一人担任过,被称为“国手级书法家”,也有着“欧楷第一人的”称号。他出版了很多字帖,包括毛笔,硬笔,学习他的人就很多了。因此也引出了不少争议。

由于他们的影响力之大,所以,人们称他们的书法为“田楷”。

田蕴章的字,我个人认为与其弟比起来更显欧的风貌,用笔也有很多的不一样,整个字显得瘦硬,有力道。我觉得这跟他的形象,性格相符。



田英章,他的字引起很多人的争议。有推崇。有不满。他的字可以说是规范至极,一副作品,每个字都对得端端正正的,老师恭肃严整。气势磅礴,给人一种楷书特有的美。不过他的字也难免有点千人一面的意思,看多了总觉得不对劲。


以上,就是我对田氏兄弟的一点肤浅的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


存希斋书法



一丶垂钓客认为田氏兄弟属于学者型的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田氏兄弟书法影响力可谓独步当代书坛丶堪称当代殴楷代表。 从平面媒体丶网络媒体等诸多媒体可以发现田氏兄弟家学渊源丶兄弟二人都是当代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与书法教育家。这是有目共睹的铁的事实!虽然有众多的贬损田氏的读者与书家,讥讽田氏兄弟“是写字匠,够不上书法家。”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垂钓客提醒读者认清当下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称为书法家的书家成千上万丶(甚至可以比喻为多如过江之鲫),但被讥讽称为“写字匠”者则屈指可数!在当代真可谓是“成书法家易,成写字匠难”!垂钓客作为一名草书习研的书法爱好者看到田蕴章先生在《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书法视频讲座中,表现出了对书法习研的高深造诣与学养,行楷草三种书体的举一反三丶“举一备三”的例字讲解与精彩书写示范,感到由衷的钦敬与佩服!试问当下众多的号称“书法大家”“书法大师”的书法家,有几个人能做到?!有几个人对殴楷能阐述得如此精彩与鞭辟入理!在楷书殴体的书法家中,又有几人能与田氏兄弟比肩?!


二丶对田蕴章丶田英章兄弟的书法的粗浅理解。


(一)田蕴章丶田英章兄弟的书法法度严谨,作为正体丶真书,在书写中被被美化丶性格化!在笔迹与结体中,反映出田氏兄弟的师承丶审美的情趣丶文化修养及追求,田氏兄弟的书法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田氏兄弟的殴楷之所以被书坛公认并专称为“田楷”就是明证!


(二)楷书(历史上亦曾称真书丶正书丶今隶)该如何欣赏?馆阁体就是印刷体?就该否定吗? 楷书这个词有两个意义:一是指有法度丶可作楷模的法书。唐张怀瓘《书断》云:“(八分)谓之楷书,楷者,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孔子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模式。’”这样看来,所有有法度的书作都是可以称为“楷书”的。现在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这种意义上的“楷书”,而是它另一方面的意义,即作为汉字的重要字体(书体)之一,亦称“真书”丶“正书”丶或“今隶”的字体。自三国时,楷书确立了它的体势之后,一千八百年来,作为正体丶真书,一直是最具实用性的字体。和其它字体一样,首先是考虑实用。在实用中被书家美化丶性格化。虽然楷书是规范实用的书体,写好楷书是过去参加各种层次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楷书并不是板滞的印刷体!楷书适应于比较庄重郑重的书写场合,孙过庭《书谱》有云:“题勒方鬲,真乃居先”,魏晋之后的丰碑巨制多是楷书写成。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也多为楷书。诸如泰山《金石峪金刚经》丶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摩崖,这些遗迹的宏伟气势是其它书体难以表现与企及的。有人说楷如立。立,应该是平稳的,安静的。楷书一直被众多书家作为书法入门的字体。是行书丶草书的基础,但又是最难写好的字体。楷书有“一丑遮百俊”之嫌,草书有“一俊遮百俊”之巧。又有人认为写好楷书一个字,难度相当于行草十个字,这个观点多数学过书法的人认同的。因为楷书要求用笔周到,笔画精严到无一败笔,同时又要求使转生动,神采充实丶形神兼备。孙过庭《书谱》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说的就是要写好草书一定要有楷书基础(垂钓客认为在当代要有一定的硬笔基础)。否则,线条如履薄冰,不敢起伏跳跃;要真正把楷书写得洒脱,也必须兼善草体;否则使转不灵,笔画间无顾盼,写出的楷书就没有神采。正所谓“真以点画为形质丶使转为情性;草以使转为形质丶以点画为情性”。究竟各种字体间谁难谁易?谁是谁的基础?字体间的关系是辨证的,每一位书家应该兼善!由此观之,楷书应从“法度丶静美丶用笔周到丶笔画精严丶形神兼备”诸方面多因素来欣赏与评论。田氏兄弟之“田楷”具备以上多要素,同时楷行草三体皆兼善而长于殴楷。虽然“田楷”并非完美无缺,田氏兄弟纵然有所“侍才傲物丶侍书傲人”,然“金无足赤丶人无完人丶书无完书”,书坛也应加以一定的宽容为上!垂钓客认为书法史上的“馆阁体”其实并非印刷体,如“馆阁体”真如印刷体,那就是已瑧化境了!














落月湾中垂钓客


田氏兄弟,书法以达化境,造诣很深。

其父田荫亭书、画均属上乘,笔画如“百岁枯藤”,其书法得到书法大师龚望先生的高度评价。龚先生也曾在田荫亭先生为我写的书法作品“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春满园”上赠词“荫翁墨妙”。

对田氏兄弟的书法艺术不要妄加评论。田蕴章先生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在书法艺术上独辟蹊径。他对自己和学生要求极高,必须字字都好,一笔不苟。加上现代的审美情趣,他的书法艺术将进一步升华。有人议论他的字软,其实是刚柔相济,你不懂。有的胡批他的字变化少,岂不知一个字他可以写出最起码十余种变化来。

祝愿田氏兄弟桃李满天下!

书友、琴友邵新虎




豆豆不会加血


田蕴章、田英章老师所说的法,不是田楷的法,也不是欧体的法,而是书法的法。

我们不管田英章、田蕴章从客观上对书法的法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但是从主观意愿上看,田蕴章、田英章老师所强调的,

不是他们的一家之法,而是书法的共性法则。

也就是书法的法。这一点必须清楚。

我们接着往下谈,田老师对于法的理解,就是书法中传统的一些规则、秩序和规范。

我们现代学习书法的人,必须要掌握这些规范,我们掌握这些规范的途径,就是通过临帖学习这一手段。

法的意义是什么呢?

书法的法,就是篱笆,就是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的小圆圈。在这个圆圈里,不管怎么活动,唐僧怎么样去做,他都是安全的。都是合乎法度的。

但是一旦越出了这个圆圈、这个法度,就会有被妖怪抓走的危险。

书法的法度,不也是如此吗?我们遵循了书法的法则、规范,就是写的合乎法度的书法。我们不遵循书法的法度,写的就是不合乎法度,“犯法”的书法。

我想这是田蕴章、田英章老师所着力想要告诉我们的。

但是这个法度、法则,到底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约束我们手脚,影响我们艺术表现力的程度,仍然是值得商讨的一个问题。


松风阁书法日讲


《田英章楷书对中国书法有不折不扣的4大贡献》

看看现在学习田式欧楷的学习者之多,就可以想到田式兄弟对中国大众楷书书法的贡献之大。按照笔者理解田英章兄弟二人对中国书法文化的贡献至少有四个:

其一、他们开启中国现代规范汉字简体字的书法大门;

历史上中国书法一直以繁体为载体,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规范简体字出现,这位后来者,就一直缺少了书法范本。田英章先生以其半生精力研究欧楷书写技法技巧,不光将欧楷技法以进行了升华,更是让一部分在繁体字书法中没有的中国简体字书法书写技法也得到技术总结。由此简体字书法字帖丰富起来了。毫无怀疑地讲,这成为了他们最伟大的贡献!

图:中国规范字的颁布特别需在实现简体字的书法教学资源

田英章先生楷书书法研究开启了简体楷书毛笔书法的大门,硬笔书法同样受其思想影响,在学生教育与社会公众之中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

图:田英章先生楷书书法思想被用于现代硬笔楷书书法反法之中,效果依然极佳

其二、他们推进了中国楷书书法技能的技术化、流程化、工艺化,一种可复制的楷书书写技法因此产生,楷书书写规律走进了有规律可寻的时代。这种技法大幅度地降低了国人学习楷书的入门难度!

正如另一位书法家所言“二位田老书法,在没有书法规律可循的时代,靠临、写、描、悟写到现在这个程度,一靠勤奋,二靠悟性,三靠爱好和喜欢......"

图:田项章先生楷书“一画三段写”思路将笔画难度挤到了“收笔”或“起笔”点上,是不是难度大降呢?

其三、田英章先生进一步简化美化欧楷笔画书写方法,开启了“工笔楷书”这种新型书法形式,这也是欧楷书法文化再一次热火朝天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喜欢分析,你会发现田英章先生的楷书结构方法已精简到28法,相对于欧阳询结构36法已有所精简。而笔法更是大幅简化如上图表展示。也许是变化少了点,但是对于楷书初学者已绝对够用不影响深造。

其四、田英章田蕴章先生为中国书法文化教育留下数不胜数的网络教育资源

田式二兄弟也许算得上有史以来,书法教育最成功的教育家。无论是商业化培训,或是对现代互联网的应用都可谓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为后来人留下了巨量的楷书示范教学资料。

田英章先生在互联网发布了大量书法讲座,还免费发布了大量书法示范书写的视频教程,凭着这些,中国后来的楷书大家成批出现,现在又成为了中国楷书书法教育的中坚力量。

田蕴章先生的《一日一字》365期电视节目,带动一大批年轻人对中国书法文化有了清楚的认识。

田英章先田蕴章先生对于中国书法文化的贡献极大,无论怎么样,他们推广的田式欧楷已经留给中国书法。

现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可以预期,未来其思想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也许还会将中国规范字书法推广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中国规范字楷书书法应该就是他们点燃了星星之火。


创新炎黄


前一段时间,网上把“二田”炒得沸沸扬扬的。

偃旗息鼓才几天,新一轮的炒作又将开始了。

网上有不少人说“二田”是写字匠,并评价说,他们的字不注重求变,呆板,僵化,属印刷体。但实事求是的说,当好一名写字匠,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像“二田”这样的“写字匠”,全国又有几人呢?如果忽视“二田”对书法文化的传承和贡献,是有失公允的!

我一向不主张初学书法者先学“二田”的字,但并不是说“二田”的字不可学,只是让学书者先师古,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参考学之。


(上图为田英章的楷书作品)

近年来,“二田”的书法还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客观公正的说,“二田”对书法的教育和普及,贡献还是相当大的。

最后的建议:如果喜欢书法,就要做到“少说多写”,“少说多悟”,只空谈而不去写,不去悟,一切都等于零。

下面,特意为浏览本回答的网友发一幅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书法作品,恭请欣赏!


中州耕牛堂主


如果说田氏教的字还叫“书法”的话,那么,请允许我说...那么,还是不要有什么“法”会更好些。



翱任


二田的书法是建立在书法法度基础上的产物,从法度的角度上来说,属于标准书法字体,但是在艺术表达上,二田的字确实要略逊色一筹。



中国书法从产生到现在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功能也由记录为主成功过度到了艺术范畴。在这过程中,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田书法在字的结构上,下过功夫,作为书法培训教材来推广,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仅限于基础教学。至于艺术表达的相关教学,还是要另外选择课程,而且最好是古人的书法理论。

二田的法,主要是结构的标准,其次就是笔画的书写标准,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书法的最终风格。虽然他们的字受到质疑,但是在书法领域,他们确实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