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表示心灵鸡汤太多了,老生常谈,已经没味了,你怎么看?

春雷13279


心灵鸡汤这种东西确实没味道,但是对于那些正在经受着折磨的人来说,还是很有营养的。

好比我们大家对于分手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如果你的恋人对你提出了分手的意见,最好的方式不是死死纠缠,而是选择放手,然后好好的进修自己,让自己在下一段感情中带给自己和对方更好的感觉。

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面对分手时候,谁能够真正的做到这么坦然和理性。

人的很多感情都是这样,并不能完全将之置于一个理性的角度,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用感性去对待一件事情,这不是人性的弱点,这恰恰是人性的优点。因为我们有七情六欲,因为我们会心软、会有同理心,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

心灵鸡汤讲的道理非常的老,也非常的普通,甚至让人不想看,那是因为你的一切都很好,一旦你的生活中有了一件你明明知道该怎么处理但你内心还是不甘心或者不愿意的时候,看看心灵鸡汤有利于冲淡这种感情。

《后会无期》中说:“我们听过无数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是的,如果我们没有听过这些道理,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的一生,因为知道,所以会痛苦,会迷茫。


宇小白的鱼


适度的心灵鸡汤,在你落寞颓废时,给你予鼓励,让你心灵得到慰藉;在你辉煌时,它索然无味,因为此时的你没有多少这方面的需求。就好像一些没有信仰的人求神拜佛一样,在他们自己能控掌控自己命运的时候,从不祈求于神灵;只有在遇到困难,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时,才会奢望神灵的救助,假装自己有信仰。虽然于事无补,但在精神上或多或少会好受一些,因为你觉得希望还在。因为让人觉得痛苦的并非痛苦本身,而是绝望,希望是缓解痛苦的良药,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鸡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我个人觉得,一切都需要适度。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凡是过犹不及,没有不行,太过也不行。太多的心灵鸡汤肯定是不可取的,在现在有还多人盲目相信所谓的心灵鸡汤,结果导致很多事情只停留于心灵和口头,从未付之行动,这样,成功便成为了奢望。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是连接现实和理想的桥梁。没有行动,理想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而适度的心灵鸡汤,或许就是一种润滑剂,让你的行动变得更加顺畅,更容易获得成功,就像马云说的: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而适度的心灵鸡汤就是那一份“温暖”。

现在市面上有好多人喜欢扮成公知,扮演着心灵大师、人间救世主的角色,好像他们说的就是人间大道,解决世间痛苦的良方。但仔细听完之后,发觉他们所讲的基本上都是陈词滥调,对人生没有多少的帮助。不是他们所讲的东西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譬如说:子女要孝顺;父母要尽责;夫妻应互爱;朋友应真诚;做事需努力;工作要尽职。人生这些浅显的道理谁人不知,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做到才是王者。心灵鸡汤有鼓舞人心、导人向善的功能,但却很难让一个人起而行动,这是最大的弊端。套用一个朋友上成功学课程后的总结:台上讲者激动,台下听者感动,回去依然一动不动!

所以,我认为如果在你人生遇到困扰之时,可适当的喝点心灵鸡汤提提神是有益的,但不要太过沉溺其中,行动才是解决世间难题,实现人生理想的良药。


飞鹿课堂


以前有人发现心灵鸡汤可以赚钱,就以此为生,但喝的人少;因为这东西确实美味,喝的人就多了起来,而且喝过的人还帮着宣传,于是出现了举国做汤,举国喝汤。慢慢的人们知道了,这东西虽然好喝但有毒啊。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是都在卖鸡汤,喝的人却很少。但还是有市场,因为有毒也是它的卖点。很多企业单位最喜欢它,用来给员工洗脑,从思想上加以控制效果相当好。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作为短期内的精神麻醉药也不错的。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心灵鸡汤当做激励别人和自我激励的真理。这一点与鸦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客气的说心灵鸡汤就是精神鸦片。好多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长此以往,反而打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没了自信,失去了动力,甚至因为长期达不到预想的目标就此失去信念。害人不浅啊。

心灵鸡汤是无根之水。失去了土壤和大地,它就是孤立存在的,看着虽美,但没有现实和客观作为依靠,喝多了便是饮鸩止渴。

我们从小学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才是发展的动力。但奈何这些东西太干了,太柴了,没有味道,好多人从内心里不愿接受。

举个例子,直接用油和盐做出来的菜味道单调,不可口,但若加上罂粟,那真的是美味绝伦,让你吃了忘不了,一直想吃。可是吃多了上火,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可吃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时候难以觉察,就知道好吃,乐此不疲。受益的却是烹饪者。好多企业做的企业培训有时候就是再给员工灌输心灵鸡汤,强制洗脑。以此压榨员工的所有价值。好毒啊!

鸡汤有毒,谨慎对待。若你馋了,喝一口无伤大雅。但是千万不要上瘾,否则贪杯中毒,得不偿失。

做人做事,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方是正道,虽然沧桑了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有一天会破灭。

远离鸡汤,远离毒品,脚踏实地,积聚正能量,活出真实的自己!


宁静的志远君


有网友表示心灵鸡汤太多了,老生常谈,自己没味了,你怎么看?

心灵鸡汤就是那样听着很有道理,但实际又没什么用的话。

之前听罗振宇老师的节目,他经常这么评价心灵鸡汤的,他说心灵鸡汤就是只给你汤,而不给你汤勺。

可是仔细想想,这个世界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也经常能看到鸡汤,可就是不给你汤勺,而怎么去找到汤勺就是你的能力了。

说说我对心灵鸡汤的感受吧!我自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领悟人生

第一接触到心灵鸡汤的时候,感觉这就是一服神药,它讲出了人生的真谛,让我迷茫的人生有了前进的动力。

也许人生很艰难,目标也很遥远,可是也有着那些不懈努力的人,他们的成功,他们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二阶段,顿悟人生

当我试着以拼搏的心态去奋斗,在不断倒下的时刻,耳边总是响起那些不断鼓励的话语,我咬着牙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在某一天我突然顿悟了,这些心灵鸡汤都是些废话,只是不断告诉你要努力要奋斗,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实现这一切,也许这一切只是个陷阱,所谓的心灵鸡汤不过就是心灵毒药罢了,用来安慰自己,努力过了就好,最终的一切还是由天意决定。

第三阶段,感悟人生

再回过头来,发现心灵鸡汤确实说的都是废话,可我们却又不得不喝。很简单的一点,我们需要力量,需要信仰。

如果你总是怀疑一切,怀疑成功,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那你确实是顿悟了。可是却离成功越来越远了,因为你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想要成功的概率非常非常的小,小到我们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我们需要一点力量,需要一点信仰。所以这碗鸡汤明知道有毒,我们还是会一饮而尽,只希望它能给我一点去相信的勇气。

我们都不傻,也明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虚情假意,可是我们宁愿选择虚情的假意,也不想面对真实的痛苦。

如果你和同事关系很不好,你们是会每天虚假的问声好,还是真实的冷嘲热讽。

在老板批评的时候,你明明很生气,你会选择愤怒的顶撞,还是假装虚心的接受。

明明觉得闺蜜表现得很作,你会直言不讳,又或者是假意迎合。

我想做哪种选择都没错,你想追求真实,觉得假装太累了,可当你面对真实的时候,其实会更累。

我们都不傻,可为什么都要假装傻,因为这可以避免更多的麻烦。我们也知道心灵鸡汤很假,可为什么还要去喝,因为它还能给我们提供一点能量。

在生活这个大戏台,谁都在扮演自己欺骗自己的角色。 假如是美丽的欺骗,我情愿被一骗再骗。 当我被生活欺骗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必须要懂得再欺骗自己,才不至于无法自拔。——普希金

这些话像不像心灵鸡汤,可又有什么关系,他说得够美,也打动了我的心,我也有了新的感悟,这就足够了。不要觉得这个世界有绝对的真理,所有的真理只存在于你的个人世界,只要你去相信。


夜雨涤尘


心灵鸡汤的本质其实是种诡辩术,它和哲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断章取义。

通常捡生活中的几个小事情甚至寓言故事来片面肤浅的解释说明一些人生哲理。

而哲学却是立足于客观逻辑或是一些普适的抽象概念(存在、物质、善恶美丑概念)的定性的基础上来推演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观的自然和人生哲理。

在心灵鸡汤里,一个年轻人勤劳上进坚持,后来就得到了大老板的赏识,另一个懒惰的人当然碌碌无为穷困潦倒。然后告诉我们,人生是要努力的,只要努力总会得到回报!不努力就会成为一无是处的咸鱼!

我们往往被对回报的渴望冲昏头脑,相信了鸡汤,给自己打了碗鸡血,奋斗了下去…

成长以后,看到的事实告诉我,努力不一定得到相应的回报,人生下来就是不公平的,就像有人漂亮有人丑陋,有人四肢健全有人残疾,有人生下来含着金汤匙,有人生下来却被父母狠心抛弃。

人生的起点有一定差距,这是每个人必须接受的事实。成熟的人也应该懂得,世界上还有没办法努力的事情,比如出生,比如五官…

但是生活的本质就是看清他然后热爱他。那么就把能努力的事做的更好一点吧。

靠自己挣钱而不是抱怨自己怎么没出生在富贵之家。多读书培养气质而不是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副好皮囊…

鸡汤看多了,会让人变得“天真”相信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如果办不成,那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不能好好接受无奈的事实,一味把原因往自己身上揽。经受不了挫折,把鸡汤里的话当信念至理名言,一旦失败,就是三观的崩塌…

光喝鸡汤是营养不全面的,适当自己去摸索,吃一些“粗粮”,人才会变得开阔淡然啊,舒舒服服平平静静的就好,然后温暖感动身边的人。


予欢


心灵鸡汤太多,老生常谈,已经无味?

个人表示:汤多,取决你的舌和胃,再多,只要在那个时候想吃都可以😊故而也就是你的喜好与否!

心灵鸡汤,名鸡汤,实则补心~为何而出,不管信手捏来或是情感派遣都有它的出处或对象,恰当的时间对上刚好需要的人,老生常谈又如何,只要它有理可以顺通,可以如雷贯耳都值得回味!


红花绿叶白馒头


如今所谓的心灵鸡汤,有些是鸡汤,有些是毒鸡汤,其实,可看可不看。毕竟。没有任何真理能够真正解释你的人生并对你的整个生活产生本质上的影响。同意吗?

所有的教条和框框都无法精确得对号入座到你真正所处的位置与人生困境之中,很多问题,不是照搬照抄就能获得解决。人类的情感与人生阅历总是有限的,不是没有底线得无穷无尽,毕竟,人类已经进化到了极致,你能看到听到也就这么多。但是呢,你即使读懂了世间所有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难受吧?这就是现实。

By Lodis


Lodisbaby


鸡汤🐔确实太多了,所谓的有用没用都在于个人心态,和信念而不是所谓的鸡汤来决定的。

现在很多小视频都有鸡汤文,陈词滥调,看多了只会让自己沉醉在自我感动的状态下,不思进取,

鸡汤只是偶尔的调味剂。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会告诉你,有没有努力你自己心里清楚,所以不要整天沉醉在那些鸡汤文中,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做你想要做的事。


风中小楼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应该是“老生常谈”,人们在喜欢重复的同时,讨厌着那些重复的东西。

:定义

可能很多人认为鸡汤文就是那类一味弘扬正能量的文章,但是看完之后又一点用都没有的文字堆砌。但我觉得“鸡汤文”是会一直存在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看文章的层次是不一样的。许知远还觉得《奇葩说》 像“鸡汤”呢,现在流行的“知识付费”内容也许过几年我们再看也会觉得像“鸡汤”。


所以不同的境遇会需要不同的知识诉求。而所有的文章其实都是陈词滥调的,因为人们要解决的问题情感需求只有那么多。



二:怎么把鸡汤文讲出新意就是每个人的技术了。

一些道理放在不同的人身上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你听一个生活幸福身体健康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讲坚强有说服力吗?我们看待一个人从来都是会带自己的“刻板印象”的。我们以为爱笑的人就不会抑郁,以为鸡汤文就一定讲不了干货,而干货一定就会带来生活的改变?

其实不然,如果从文章的实用性角度来说,鸡汤文满足了我们的情感需求,而干货满足了我们的知识焦虑。

三:“知行合一”,鸡汤也变得有意义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任何道理看过了只是代表你知道,不行动,那么所有的文章都是鸡汤文。看干货就要把它运用学习或生活,看几百篇讲坚强乐观的例子,一:当下它会给你安慰二:下次你遇到了会有参照物 三:明确鸡汤文不可能立竿见影因为结果还是无用的,文章就是文章,你看到的是“信息”,在生活中你问奶奶今天中午啥时吃饭,能指望爷爷告诉你答案吗?可见提问真的很重要。指望看完“鸡汤文”帮助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那是无解的。只有正确的信息+持之以恒的行动才行。我想很多时候读书人还不如农民过得开心就是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吧。

最后,其实网友说反感心灵鸡汤太多了,这是件好事,因为这代表我们越来越会独立思考了,越来越能辨别哪些是滥竽充数,哪些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一天到晚被那些“无味的信息”充饥,那么接下来就是自己要配合行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麦田田小镇


心灵鸡汤喝多了确实不好,人不能老听这些鸡汤,还是要沉下去深耕学习,人在于学习实践,而不是总去喝汤,鸡汤就象我们汤里的味精,只有吃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