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杨九红,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的一个角色,是主人公白景琦的二姨太,杨九红自幼被长兄卖入青楼,后在青楼结识白景琦,并被白景琦收为二房姨太。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她是我看〈大宅门〉时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少年时的不幸带给她一辈子的悲剧,“窑姐”成了她永远卸不了的枷锁。原以为嫁了七爷就太平了,不料却是悲剧的开始,七爷的冷落、老太太的鄙视凌厉、亲生女儿的无情冷酷,必然造就了她之后的性格变异。跋扈乖张,敏感多疑,甚至逼死了槐花。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杨九红是一个坚韧,有洞察力,有城府,有能力的女子,虽然身在青楼,但是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她遇到白景琦开始,注定了她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如果没有遇到白七爷,最后结局也就是人老珠黄,她兀自不知,以为自己的良人出现了,才有她后来自行替自己赎身,在不知道白景琦的意见时自己赎身,这是一个多么需要勇气的举动。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在以后最终嫁给了白景琦,获得了短暂的幸福,如果她乖巧地呆在济南,可能不会受到太大的苦难,作为一个曾经的青楼女,她不知一张白纸一旦被染上墨,就很难洗白了,从一开始,白家大姐白玉芬就对她一百个看不上,最后是被她总是来提督府门口报到而认输,我认为白玉芬不可能被她精神所感动,一个提督府的当家奶奶从实际来讲,怎么会高看一个青楼女呢?编剧没从当时的社会出发点来写,只是为了剧情也只能这么写了。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杨九红抱着女儿跟着白七爷来到北京,却没能进入白府,但是白家当家二奶奶并没有因为她生了白家后代而另眼相待,虽然白七爷同样强势,但到了二奶奶面前,虽然身高比二奶奶高,可是气势上却矮了二奶奶一大截。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从她到北京开始,不幸也就开始了,身份被歧视,不被认可,这是她预料到的,面对这样的情景,她无所谓,可以面对。但孩子被抱走,这对她来讲是致命的一击,对母亲来讲,孩子的重要性就像呼吸一样。孩子被抱走了,见不到了,她的心里彻底乱了,心理防卫也被打破了,我觉得这是她后来变坏的根本原因。有人说她是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她的可恨之处是由她的可怜造成的,而她的可怜是由二奶奶造成的。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白景琦慑于二奶奶的强势,使得九红幸福的期望也看不到了。但是她还在坚持:孩子总不能不认亲生妈妈吧;老太太总有死的一天吧;白景琦总是爱自己的吧;所以她还在坚持,她想她可以坚持到最后。但是,孩子就是不认她,打死也不认她,在她的心上划了又划,伤透了她的心;白老太太是有死的一天,但是死了都不让你戴孝;白景琦是爱她,但是上有严母,下有各种诱惑,这博大的爱也轮不到她了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她其实是个有胆有勇有谋的女人,是从她闯关东看出来的,身处乱世,从动乱地带运输禁运物品,自身还是个有颜值的女人,这在乱世可是需求很大的紧俏品,她做到了。从日语的学习,田木介绍信的取得,留宿寺庙,商贸审查的临危不乱,这无不透露女强人的气息,如果她独立意识稍强一些,不用把自己全部幸福压在女儿,老太太,白景琦身上,到京城之后运用自身聪明才智经商或者用在其他方面,她一定不会过得如此不幸,但是假设是不存在的。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最后的结局,她把为了报复女儿不认自己而自小抱走的外孙女还给女儿,最后信了佛祖,与佛祖相伴了,其实这是她想开了,最后静静地坐在床上,静静地离开了这个没有给她带来任何快乐幸福的世界。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杨九红无声无息的走了,这时人们才想起她的种种不幸,终于把眼泪洒给了她,这眼泪是都是真的,可她还能知道吗?白七爷把她送回济南安葬,让她魂归故里,她会在九泉下感激白七爷么?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如果她没有碰到二奶奶这样的婆婆,传统观念如此执着的人,那她就会是幸福的,至少她会拥有一半的幸福;如果她没有碰到如此怕老母亲的丈夫,那她也会是幸福的,至少可以留着孩子;如果她碰到一个能赏识她才华的人,英雄能有用武之地,那么她也会是幸福的,可惜人世间没有如果。

《大宅门》:杨九红如果有自知之明,人生本可以不过得那么拧巴

不过我想无论什么时代,任何一个婆婆知道有个妓女赖在门口硬是逼着儿子纳她,都会非常讨厌她的。我没觉得二奶奶有什么问题,换作我也会讨厌这个儿媳妇的,七爷对她也算是好的了,二奶奶去世后,也是随她在家里作威作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