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本科是当今社会最低的学历吗,身边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怎么看?

内蒙范儿


不一定,不过社会整体学历水平确实提高了,我身边1970年往后的全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一半以上是研究生,这是好事,社会进步了,群众文化水平提高了。本科已经是基本门槛了。


遇见冯小野


根据题主的问题, 留学李玲芬老师来答:


在我看来, 本科学历并不是当今社会最低的学历。

如果说一个人周围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 那说明,这个人接触到的高学历的人比较多。 那么, 对于自己来说, 可能觉得本科学历是当今社会最低的学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或者那些来自于农村的人都能知道, 有很多人可能只是读完初中或者高中就不读书了。 现在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在提升, 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也都有了变化,也都支持孩子去上学, 学习知识。

我刚刚脑子里就闪现出来自己上学时的一个情形,当时班里有个女生, 学习挺努力, 虽然成绩不算拔尖, 但是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学生。 但是, 由于她是家里的老大, 而且母亲也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 高考之前就和她说, 如果考不上XX类型的学校就不要读书了, 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 女孩子上了高中,学历已经不低了, 可以出去打工赚钱给弟弟妹妹花了。


所以呢,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很好的教育资源, 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 如果说觉得自己是本科生, 学历低的话, 可以接着继续提升。


留学李玲芬老师


暂时和孩子一起生活。有幸暂时入住某单位公寓。该公寓11-15层是导师的过渡房。其它的是博士,博士后的住所。这不刚才2点中时孩子回家来,开门声弄醒了我,所以才看头条。这里真是掉个花盆,碰到的都是博士,我们这些带孙子的老人除外。住在这里感触最深的是心疼这些孩子们。午夜12点之前,没有回公寓的。望着彻夜灯火通明的实验室,是感觉孩子们太累了,太不容易了!但这里的门卫,保安还是不需要文凭的。所以说当今社会,本科不是最低学历,没有学历的人还大有人在!


夕阳红94978


肯定不会啊,我们经常会说大学生烂大街,或者是身边人人都是大学生,感觉本科学历丝毫不值钱了,随便一个人都能考上的样子,其实这是一个不对的看法。

就拿17年高考来说吧,当时是920万人参加高考,然后本科的录取人数为309万人,也就是说还有600多万人是无缘本科的,本科的整体录取率只有16%,虽然现在录取率有所上涨,但是也算是较为有限。

所以说本科是社会最低学历还是有点夸大了,毕竟社会这个大环境什么学历的人都有,本科学历虽然多,但是占比其实并不高,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或许是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太过“高级”。

你身处在“高级”的环境中,那么见识到的人当然也就越来越厉害,就比如你读到了硕士,你发现整个学校里到处都是硕士,自己只是一个小虾米,然后你拼命学,终于考上了博士,但是你又发现博士也做不了什么,把国内院校加起来,博士也是多如牛毛的存在。

这就是环境催生,你站在了什么样的环境上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看法,所以本科学历就现在来说还是比较稀少的(对全体来说),不过在当前院校扩招浪潮持续增大的情况下,过了几十年之后,可能本科学历就会变成最低学历了。


一只两岁的居居派


如果你觉得本科是当今社会最低的学历,那么恭喜你,我会给你冠以“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以偏概全,牛皮吹破天”的大帽。

当真社会真的都是高学历的大学生了吗?

这个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否定的第一个理由是: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并没有进入到发达行列,在基层和生产一线,仍然有很多低学历的人们在从事密集型的劳动,特别是上个世纪的60后和70后,仍然奋战在农村、工厂、建筑等各行各业,他们坚忍耐劳,默默付出,为祖国的建没添砖加瓦,贡献着他们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类人群中,读过大学的人很少,能够读完高中的也并不多。他们当中,更多的是初中生,他们依然活跃在当今社会,依然是建设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他们远离了当今社会吗?

肯定没有!

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肯吃苦,肯受累,积累了本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责任,有担当,在这个年龄段,正是家庭的顶梁柱。我们能将他们区别于这个社会吗?

坚决不能!

否定的第二个理由是:当今社会,尽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我们国家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加,大学每年都在扩大招生,但是,就目前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考上大学。在我们国家,虽然城镇化推进已经多年,但在广袤的农村,人口基数仍然非常庞大。我就是农村人,对农村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有一定的了解。就以我们镇来说吧,以前镇上有所高中,后来撤消了,高中全部设在了县城。我们镇中学只有初中,在中考时,会有一半的人考不上高中,这些人会被分流到县职业中专,或者去其他的技校学习。然后剩下的考上高中的一半人,他们只有20%左右能够考上重点高中,其他的学生被教学水平不怎么样的高中学校招走了。别看全国高考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2019年,已经达到了920多万,但是仍然还有不少人没有机会走进高考的考场。这些人何去何从?

他们会从不同的起点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部分,谁也没有权力将他们划离出当今社会。

现在来说否定的第三个理由:

好了,走进高考考场的学生们,我预祝你们都能考出理想的好成绩。然而,我不得不说,祝愿很丰满,现实太骨感。2019年,参加高考的920万考生中,分数低于本科线的考生大约有585万名之多。为此,高职院校特意扩招100万人。

我们再来看2016年的本科录取率,官方统计的数字是43.1%;而2017年全国本科录取率也只有44.3%,到了2018年,本科的录取率又降到了43.3%,没有被录取到本科的还有近六成的高考生,只得去高职院校就读,成为大专生。即使以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专升本成功,但专升本也只是一部分人,更多的人读完大专以后,便会去寻找工作,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部分。

难道我们又要将这一部分人排除出当今社会之外?

总结:当今社会本科生是多起来了,但绝对不是多到烂大街的地步。在二、三线城市,本科生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一些不知名的私企和一些低端的制造行业,本科生几乎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当然,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和高级职能部门,本科生还真的是最低学历,有些单位和部门甚至没有本科生,只有博士生和研究生,但这样的精英单位和部门毕竟是极少数的,不能以此来覆盖整个当今社会,更不能以此来忽视我们广大的农民工的存在!所以,本科生已经是很优秀的了,参加工作后,就算进入非常高端的领域,身边全是博士生和研究生,那也没什么可惴惴不安的,能够被认可,并进入他们当中,就证明本科生同样可以很出色,同样可以胜任那份工作,成为优质人才。最后说一句:学历并不是能力认可的唯一标准。


火红生祥云


大家可能会听到周围人说:“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大学生出来也找不到工作。”这样的说法屡见不鲜,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

答案当然是:NO!

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近有一千万人,而本科生实际录取人数只有三百多万,其中一本,985/211更是少之又少。本科人数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多。

我本科的一个同学(我们是某部署双一流高校),在秋招时候,拿到了华为、中兴、深信服等知名企业的offer,基本都是研发岗,不过他后来选择了一个国企的研发岗,选择了一个离家近的企业。另一个同学虽然没有这么多好offer,但是有很多国企和央企的offer薪水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福利待遇很好,还有一些其他一本学校的同学,有的也进入了地方电网,所以大家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研究生和博士属于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国家希望研究生和博士做一些科研型的工作,希望大家各司其职。

之前本科同学参加面试,有一个双非的研究生和他竞争同一个岗位,公司要了他,而不是那个研究生,因为对于公司来说,对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本科生的门槛会低一点,而且一个好的本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好的本科说明了很多问题,没有人会只看重大家冲刺考研这一年,而不看大家前十几年努力的。

不管是研究生,博士生还是本科生,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嘿枫u


如果混到本科生是最低学历,周围都是硕士、博士的位置,自己也可以说学历不一般了。可我若果是在建筑工地的当小工呢?可能本科学历或许是最高了。

目前,就业的压力,使得学子们不得不考研考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有的地方不是招环卫工人都非硕士生不可吗?云南不是有北大生报名城管工作的吗?但也有另一种人生:我有一同事的女孩。第一学历是河南农大农学本科专业,第二学历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专业,第三学历是清华大学经济史学博士专业。博士毕业前夕,跟他爸爸说:如果不好就业就考博士后。因为在北京,博士后毕业没工作也能解决北京户口。后来这女孩一边复习一边投放档案找工作,再后来被清华大学图书馆录用了。但不久博士后又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她边上班拿工资边读博士后。现在北大工作,丈夫北大教师。已有两个孩子。我一直为这个孩子的坚持和努力感动——若说她聪明吗,本科考的是二本。这样看来——拼搏精神真的很重要。

所以不要再说什么读书无用了,更不要再说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了。我上班的单位在平时上班时间,看不出文凭学历高的好处。在有人请客吃饭的时候,可能低学历的比高学历的还会吃,在执法执罚中可能比高学历的还厉害👍可是在定编考试中漏了馅,低学历的一个个都下岗了。

我不是嘲笑低学历的同志,而是想告知朋友们,上学还是有用的,书读的还是越多越好的。



笑冰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主要看自己生活的阶层和群体。如果身边都是研究生或者博士,那么本科学历当然低了点。

从专业领域来看,研究生或者博士学历上是高,学术研究能力可能会更高点,但是专业技能方面不一定就比本科生能力强。

主要还得看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养,专业的211、985本科生可能比一般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能力还要好点,这些真的并不是说学历可以代表一切,学历高就是能力高,这些之间没有绝对的相等关系。

还有从你的问题中也可以看出,对于学历认知的误区,错误的认识到学历高就是能力高。这是片面或者是错误的认知,在看能力的社会,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但是你能够认识到学历的重要性,至少说明有危机意识,知道学历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但是学习也很重要,哪怕是走出了学校学习也相当重要,终身学习才是王道。

不过话说回来,在一些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升职空间和机会更大,因为起点低。这些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学历高说明人家在学习上付出的更多,在专业上研究的能力更深入,因而看待问题就需要更加全面、综合、多角度,认识才会更加趋向正确。

对待学历问题要正确认识,不能因为环境、处境影响自己的判断,做好自己才是生活美好的样子。


染烟菲


圈子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我所在单位,本科都不是特别多,自从国家提出“逢进必考”以来,陆续进了几个本科毕业生。我一个同学是中医博士后,他工作单位的情况相信和你所的差不多。虽然以前上学时关系比较要好,毕竟很多年和少联系,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又相距甚远。读书学历高相对而言是好事,我就准备让小女儿往这方面培养;然后我们做父母的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积德行善,积善成德。话说起来容易,前两天女儿吃着,灌肠和吃药进行了一天,前天白天看起来精神好很多,就是还不怎么吃饭,就没有再吃药和灌肠。前天晚上后半夜又不舒服了,昨天下午带女儿去诊所看时,父母随后也都过去了,我看到父母面带愁容,心里不是滋味。隔代亲,我也知道10岁之前的小儿脾虚和肺虚,这是因为脏腑在发育中,稍有不慎就容易不舒服,落下疾病。希望以后尽最大可能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不再让她的爷爷奶奶跟着操心、难过和受累。要落到实处,说到做到,只有这样,才会尽到预期的效果。


卢诺熙


记得前些天也是在头条上看见一个互动娱乐对联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生有幸”让大家对下联,今天的问题让回想到了之前的题目,言归正传,严格说来本科生并不算是目前社会最低学历,在本科生学士学位一下还有很多学历,我认为不管是学士,硕士,亦或是博士,都只是学历,并不等于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和社会阅历,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其实讲的就是强调能力和阅历的重要性,现在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专科生比本科生强,本科生比研究生强的例子有太多了,高分低能是我们要摒弃的,现在是创新型社会,没有能力就谈不上创新,也就没有发展,也希望广大学子们能够学以致用,努力提升自身能力,走好未来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