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馬上就一週半了,可是說話的跡象一點兒也沒有怎麼辦?

開心快樂251004807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能為您帶來幫助。

下表是一般意義上幼兒語言和社交行為發育里程碑,對照下表可以很方便地看出不同時期幼兒在語言和社交方面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對應的熟練程度。

如果孩子在指定年齡段仍未有說話跡象,此時家長應該做如下工作:

【1】增加引導:在陪伴過程中加大對語言鍛鍊的側重,多教多引導。此時注意讓孩子模仿的語言不要超出孩子在該年齡段的能力。

【2】針對性訓練:比如發音訓練:訓練孩子發“啊”“哦”“吧”等聲音,又比如簡單句訓練:如“飯飯”“球球”“媽媽要”等。

【3】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可能有發音器官和聽覺器官是否正常等。請注意:一定要到正規兒科醫院檢查,儘可能選擇你所在地區最知名的,或是公立醫院進行檢查,任何所謂的檢測機構都不要相信!

此處強調一點:不要諱疾忌醫,不要有“貴人語遲”的想法。孩子健康成長的人生才是重要的,作為家長必須為孩子承擔起責任!


小明的自閉症學習筆記


我家寶寶也是一歲半,會說很多話,有時候還會說一串。大人說什麼,他就會馬上說出來,有的說的清楚,有的不清楚。

我家寶寶剛開始只會叫爸爸,叫爸爸叫了一個月左右,才會叫媽媽、奶奶。一歲三個月的時候,姥姥、爺爺、舅舅、舅媽、哥哥這些都會叫,因為這些稱呼我們每天都會給他說很多遍。再後來就基本能表達自己的需求了,洗澡、吃飯、各種水果的名稱現在都會說。

因為之前聽過一個育兒視頻說,每天多和寶寶說話,至少說3000個單詞,可以刺激寶寶的語言發展。所以,我們每天都給寶寶大量的交流,事實證明,真的很有用。你們家寶寶說話晚,應該和你們家的氛圍有關係,孩子的監護人是不是和孩子的交流太少?孩子的爸爸媽媽是不是說話也晚?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孩子說話晚。

一歲半孩子不會說話是正常現象,家長不用擔心,但是要加強和寶寶的日常交流。可以多買一些圖片,教寶寶認識並且學習說出來。小寶貝很聰明的,只要每天和他的交流量上來了,寶寶很快就會說話的。我之前發過關於寶寶說話早晚的視頻,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搜索頭條賬號萌寶顏可可觀看,我家孩子也是一歲半,你可以聽一下他說的話,然後根據我給你說的這個方法多和孩子交流,相信寶寶很快就可以說話的!在和寶寶玩耍的時候一定要說話要交流,孩子說話早晚和這個有很大的關係!

祝寶寶健康快樂!歡迎關注我萌寶顏可可,一起交流育兒經驗!


萌寶顏可可


一週歲半的孩子剛剛呀呀學語,還處於前語言階段中。一般會叫爸爸,媽媽以及簡單幾個詞。每個孩子語言發展情況不一樣,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但只要正常孩子,都早晚會一口流利的母語。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訓練和遊戲來提高孩子說話和表達的願望。我孩子小的時候,我經常這樣做的——

當兒子說出第一個詞後,我知道孩子進入了呀呀學語期,開始模仿成人說話,開始試圖去理解話中的含義,事物和詞語之間的聯繫。

我很留心孩子說出的每一個新詞,這時我會立即作出反應,並不斷重複他說的詞。比如他說“車”,我立即回應:“車,車在哪兒?”他指指窗外,原來是想到外面看汽車。於是帶他到有汽車的地方,不斷指著汽車對他說:“這是汽車,汽車!汽車‘嘟嘟嘟’,汽車跑得快!”我把“汽車”兩個字加重語氣作為強調。

有時,為了讓他學會新詞,在戶外,經常指著眼前的事物對他說:“這是花,花,好漂亮的花!航航喜歡花是不是?我也喜歡花!”同樣是加重語氣強調“花”。

如果他要什麼,我會鼓勵他表達出來,這樣才會滿足他的願望。比如,他指桌上的鈴鐺,卻不說,我說這是“鈴鐺,你要鈴鐺是不是?航航說鈴鐺!你說了它就會跑過來的!”第一次他沒有說,我估計沒這麼快學會這個詞,所以我沒有勉強,給了他鈴鐺。但我不放棄,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都儘量自己多重複字詞。過了幾天,再要鈴鐺的時候就說了出來,雖然說得不是很準。“啪”,一個響亮的吻印在他的小臉蛋上:“真棒!”這樣的鼓勵讓他臉上盪漾著甜甜的笑。

如此不厭其煩地教孩子學說話,有一次被朋友看到了,她嘻笑著對我說:“你真有耐心教孩子啊,真是一個‘播放機’!”我一笑,說:“是嗎?哈哈,我是隨身‘播放機’,對孩子多方便!”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擔心是生理上的原因,請到醫院檢查。如果不是,則可以參考上面的話。


醉梅家庭教育


別急,我兒子25個月才開口叫爸爸媽媽,在學校老師就當他是聾啞孩子。😂😂當時婆婆急煞了,說怎麼辦是個啞吧。只有對門鄰居說;別急,貴人晚開口。😂這不現在一不聾二不啞。

你孫女才18個月,這麼小的寶寶不開口的不在少數。所以耐心等待貴人開口吧。😄😄


龍奶奶53642482


我家老二現在也一歲半了。就會說簡單的爸爸媽媽哥哥。很少的幾個詞語。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在一歲半的時候還是比較著急的,覺得其他的小寶寶說話很清楚了。自己家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著急上火。但是慢慢的說的越來越多了。有一句話不是說人要花兩年的時間來說話。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學會閉嘴嘛。



達文西史派羅


這個是正常現象吧!我兒子一歲半的時候也是一點說話的跡象都沒有,一個字都不會說。一歲十個月才開始會勉強叫爸爸,都叫不好。兩歲多了才正式會叫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其它的都是隻會說一個字。真正會說話的時候是兩歲半的時候了,這個時候發音也標準一些了,能簡單表達需求了。現在三歲四個月,大部分都會說了,發音也非常標準。

所以,真的不要太擔心。只要她能聽得懂指令,聽得懂你們說的話,你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多跟她說話。她只有輸入足夠了,才會輸出。聽多了,才會說出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尊重每個孩子的發展規律。




紅辣椒9


這個嗎,請這位同胞彆著急,孩子簡單的爸媽會說嗎?我家孩子一歲半隻會說爸媽,搖頭,點頭,二歲多才會說4一5個字連慣語,後來不知不覺什麼都會說了,孩子的眼睛就是心靈的窗聲,你從他的眼睛裡看得出是否聾啞,如果心急,看著同嶺小孩都會說,把孩子帶去做做檢查,以免擔心。


平平淡淡9090441058016


如有下列行為,可能是自閉症。需要到兒科或精神科診斷。

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

孩子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

興趣狹窄及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該症患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有些患兒還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為。患兒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並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其他自傷行為;進食行為異常;多半伴有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張鐵軍158


首先要去權威醫院做一下檢查,如果很健康的話,那就是語言能力開啟早晚的問題,就不必焦急,要多和孩子說話交流,多給孩子讀詩詞歌賦,多讀故事、童話,潛移默化地培養她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因為這時候的孩子咋雖然不說話,但一直在觀察和模仿。

另外,民間有貴人語遲一說。一些智商高的人說話也很晚,比如外國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又比如明代全才王陽明,四五歲之前幾乎不說話,然後突然蹦出一句詩,驚喜不!

放平心態,靜待花開!



醉言南行


孩子說話早和遲是根據他的家庭環境及陪伴他的人來決定的,只要其他的行為,聽覺,等各方面的身體狀況都正常是沒多大關係的,有的孩子兩歲多三歲才說話。

第一,陪伴孩子的父母或者是老人,一定要和孩子多說話。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路上,都要和孩子說,看見什麼說什麼,並用手指。

第二,方便的時候最好是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慢慢的說。比如媽媽手裡拿著手機,對小寶說,寶貝你看這是手機,媽媽的手機。

第三,對孩子聽覺的磨練。用錄音機下載簡單的國學,比如三字經弟子規,讓孩子在玩耍的時間,和任何時間都可以讓他不知不覺的聽,磨練他的耳朵。

第四,每天晚上睡前給孩子讀繪本。要讀得慢一點,指著圖畫讀。如果給孩子耳朵磨練了三字經,弟子規後,可以買相應的繪本書,上面有故事已有聽的內容。孩子聽過後再給他講一篇內容,媽媽再給他讀一篇三字經,他就耳濡目染,很快就容易說話了,同時開發了他的智力。培養他良好的閱讀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