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身邊親人都很自私、沒親情味兒,該怎麼辦?

三姑涼


家庭的事情本來就是很複雜的,沒有說人都是一樣的心,就像我一樣。四姊妹。兩個比較理智,比較體諒他人。兩個就很奇葩。從來不為他人著想。到現在父母都68歲了還要啃他們。我們呢,就往家裡拿給媽媽爸爸買衣服買吃的買水果,每個月寄給他們。那兩個就不一樣,天天要。他爸爸的工資算的清清楚楚的,爸爸什麼是發工資都知道。真的是啃老,你啃到死。看到這樣的人都生氣,啃老的男人或者是女人,永遠都不知道他不覺得他是啃老的。他覺得他理所當然了,而且還一直在怨父母不不給他東西。不幫他怎麼樣的?但是我們沒有,也沒有需要父母幫我們。所以說很煩。


用戶54294462307


我只相信母愛是世間最純潔無私的真愛,是人間大愛!在此我首先

衷心祝福我的母親和天下所有母親:安康幸福!道一聲,謝謝母親!母親們辛苦了!!!

我對身邊親人們的自私只能表示理解和無奈!只希望手足們別貪得無厭,高抬貴手,做事別太過份就好!因為人都是自私的!這也包括我在內!因為親情高於一切!血濃於水!我不希望曾經相互關愛的手足,為了金錢和物質利益,做出傷害親人的事情!親人啊?請手下留情,別太自私就好!


用戶3976953375894


既然這樣,你就順其自然就好了。

如果你非常向往和諧的大家庭關係,就要付出很多情感、金錢和精力去彌合親戚間彼此的感情。但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感到傷心或是受傷,因為大家習慣了彼此的疏離和冷漠。你就會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不值得。

但如果,你對這種關係不是勢在必得或是十分嚮往,那就接納現狀。畢竟,每家和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標準的模式。如果你能接受現實,並調整自己的狀態,即使自己對親戚朋友有很多情感投入,但得不到回應,也不會覺得心理不平衡,就會坦然的面對這一切。


不倒翁小姐


我來講下我的親身經歷,我今年四十六有個姐姐比我大八歲,爸媽三十八歲生了我,後來姐姐考上了大學後在上海工作又嫁了位上海老公,當時交通不像現在這樣方便他們一家基本上每年春節回家一次。因為爸媽當時是農場職工我職校畢業後在農場工作,所以我一直在爸媽身邊,我記得在我十六歲那年我爸因為生了一場大病住院開了兩次刀大半年都住在醫院,當時我在職校讀書白天我媽陪在醫院晚上我整整睡了幾個月的躺椅,姐姐一家只是開刀那天來站幾小時,我知道因為我姐打小就有潔癖,她那怕我爸急救那晚身上背的包不放下站一晚上,所以每次爸媽生病我看到我姐來醫院看他們總是會說你忙早點回去吧這裡有我呢。前幾年我爸病的很重為了他方便進出我們在鄉下改造了新房,交通現在也方便所以姐一家每星期都回家,我老公每到星期五下午就準備一桌飯萊一家子熱熱鬧鬧也過得滿開心的。大家在一起過了四年左右我爸身體實在不行了住院我媽因為長期照顧我爸身體也累垮了,那時我們夫妻倆忙裡忙外有時我真覺得那天才是出頭之日,可沒辦法是自已的父母那能推脫,姐當時總跟我說你吃不削就請個護工吧!看到親戚總說還好有我妹在,有她這些話我總覺得做的也心甘情願。事情是我爸去世後一週年,我們這裡的習慣一週年要請親戚吃飯,十幾桌要請專門抄萊的師傅這事我姐覺得要籤合同,我老公對她說這兒沒這規矩要麼給你電話你去問一下,從那以後到現在四年沒跟老公說過一句話,那怕裡裡外外都幫他們打點好,一開始跟我還過得去,這幾年爸去世了媽身體不錯他們把以前的事都忘了,今年爸忌日她回家後背對著我連話都不跟我說真做把我們夫妻倆氣得幾夜都沒睡好,真覺得她好沒良心我們那點可虧代你們,以前什麼事都是我老公去做我姐指揮從來不動手,她們一家這麼多年回來吃好飯一抹嘴,我有時都覺得對不起我老公。


用戶6907133190826


人要是自私起來,那都不拿你當親人看,就像仇人一樣,忌妒,怨恨,都說弟門多了好,還不如少了好,爭來爭去的,有什麼好的,我結婚時,沒有房子,跟婆婆住在一起,住在一個破房子裡,什麼也沒有,老公家裡窮,當時太傻了,我跟老公淡的,我爸不同意,我非願意,嫁過以為自己會跟他過的幸福,可是並非自己想的幸福,我跟老公有了孩子以後婆婆照顧我家的孩子,哥們,弟們,嫂子,嬸子說這那的,婆婆總覺的對不起我們,沒有人給我們蓋房子,給他們蓋了,結婚的賬我們換的,婆婆照顧孩子,我也沒少打錢,賣衣服什麼的,嬸子摻和對嫂子說看看你婆婆給她照顧孩子就不給你照顧孩子,對著我和嫂子說,關我什麼事,我沒嫁到你們家婆婆也沒跟照顧孩子啊,怎麼就怨我了,每一天都對著我說,一說說到六七年,我很是生氣,也沒法,婆婆這個人也不算啥好人,自己作的惡業卻讓媳婦承受著,憑什麼,嫂子,嬸子也欺負我,評評理,在說了又不是我不讓婆婆給你照顧孩子的,怎麼把婆婆做的事,加在我身上,我冤死,我祖咒,嬸子,嫂子就是那麼不講理,我在婆婆家也沒少受氣,跟我老公離婚了吧,還有孩子,不離了把受他們的欺負,他們也不只是這一件事,欺負我的目地,哥們多欺負走一個是一個,沒有人和他們爭了,我從沒有想過和誰爭,我什麼都沒有,結婚錢自己換,房子也沒蓋,我有什麼,


yanguo15391749183


我有兩位同事,都是剛剛參加工作時,母親因病去世。同事甲的父親收入高,待遇好,人又精神,娶了一位小他二十歲的女人為妻,從此,父子成陌路,在此後近四十年歲月,我同事沒能回父親家裡吃過一口飯,但他父親臨終前兩年因惡性腫瘤癱瘓在床,他也常常回家照看,不過老爺子去後,除了些許喪葬費,他什麼都沒得到。過了一年,問他後母情況,哈哈一笑,說去了北京又找了一個八十多歲老頭照顧,估計那老頭又要重複他老子的套路。

同事乙的父親收入普通,找了和他年紀相仿的老太太一起過日子,兒女也是不受待見,過年過節都是打個招呼而已,但那個老太太沒有收入,沒有老保,一心一意和老頭過日子,把老頭也照顧得極其到位,只是,隨著老兩口都年邁體衰,自顧不暇,怎麼照顧對方,同事父親三天兩頭去醫院,只能是雙方各自兒女輪流照顧。



如果站在子女的角度,這兩位父親其實都是自私的,但僅僅因為在子女成年後,父母對你們不聞不問,子女就可以推卸贍養責任嗎?大概許多子女是做不到的。何況人的本性其實就是自私上,在身體健康時選擇可以陪伴我們的,當生活不能自理時,願意選擇可以照顧我們的,也是人之常情,我們可以生氣,可以抱怨,但更多的只能理解寬容,因為我們是親人。

所以,無論父母子女,還是夫妻手足,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恩情,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對任何人都不要抱有太多期望,我們這一生唯一能把握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不要讓自己輕易去依附依賴任何人,永遠讓自己保持自我獨立自我生活的空間和能力。


語曦若昕


我今年四十六有個姐姐比我大八歲,爸媽三十八歲生了我,後來姐姐考上了大學後在上海工作又嫁了位上海老公,當時交通不像現在這樣方便他們一家基本上每年春節回家一次。因為爸媽當時是農場職工我職校畢業後在農場工作,所以我一直在爸媽身邊,我記得在我十六歲那年我爸因為生了一場大病住院開了兩次刀大半年都住在醫院,當時我在職校讀書白天我媽陪在醫院晚上我整整睡了幾個月的躺椅,姐姐一家只是開刀那天來站幾小時,我知道因為我姐打小就有潔癖,她那怕我爸急救那晚身上背的包不放下站一晚上,所以每次爸媽生病我看到我姐來醫院看他們總是會說你忙早點回去吧這裡有我呢。前幾年我爸病的很重為了他方便進出我們在鄉下改造了新房,交通現在也方便所以姐一家每星期都回家,我老公每到星期五下午就準備一桌飯萊一家子熱熱鬧鬧也過得滿開心的。大家在一起過了四年左右我爸身體實在不行了住院我媽因為長期照顧我爸身體也累垮了,那時我們夫妻倆忙裡忙外有時我真覺得那天才是出頭之日,可沒辦法是自已的父母那能推脫,姐當時總跟我說你吃不削就請個護工吧!看到親戚總說還好有我妹在,有她這些話我總覺得做的也心甘情願。事情是我爸去世後一週年,我們這裡的習慣一週年要請親戚吃飯,十幾桌要請專門抄萊的師傅這事我姐覺得要籤合同,我老公對她說這兒沒這規矩要麼給你電話你去問一下,從那以後到現在四年沒跟老公說過一句話,那怕裡裡外外都幫他們打點好,一開始跟我還過得去,這幾年爸去世了媽身體不錯他們把以前的事都忘了,今年爸忌日她回家後背對著我連話都不跟我說真做把我們夫妻倆氣得幾夜都沒睡好,真覺得她好沒良心我們那點可虧代你們,以前什麼事都是我老公去做我姐指揮從來不動手,


俺是梁山人


春節前,大哥捎來口信,說是侄子買車還差三萬塊錢。

從小,媽媽就因病離開了我們,是大哥一手把我們拉扯大的。那時,大哥學習成績也很好,可是,為了我和二哥,大哥毅然決然地輟學回家。

班主任老師心疼大哥,委託班級學生來我家來了兩次,可是,看到我家的境況,同學也唉聲嘆氣。

之後,班主任又來我家一次,和爸爸深談一次。可是,爸爸領著三個小夥子生活,日子確實難熬。最後,班主任老師也無奈地搖了搖頭。

為了供我們讀書,大哥付出了很多。初三時,學校讓學生們住宿,可是,我不習慣,不想住校。沒辦法,每天晚上,大哥都要騎自行車去學校接我。回來後,給我弄吃的,而後,又督促我學習。

終於,爭氣的我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沒有辜負大哥的期望。

畢業後,我留在了省城,大哥一直在家,娶妻生子。心疼大哥,我時常接濟大哥。女友也沒有意見。

可是,漸漸地,大哥凡是用錢,都會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而我,不管當時自己是否手頭寬鬆,都會想方設法滿足大哥。一次,我正在集資買房,可是,大哥來電,說是家裡包地缺

錢,我二話沒說,給大哥拿去了2萬。女友為此和我鬧彆扭。可是,我不能讓大哥失望!

後來,沒考上大學的二哥,也和大哥一樣,沒錢就找我。我成了大哥二哥的搖錢樹,並且,我還要負責爸爸的生活費。

面對大哥二哥的做法,爸爸也表現得心安理得。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我們是手足親情,更何況,沒有大哥二哥的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所以,不管多難,我都要走下去。

終於,女友不堪重負,提出,如果再這樣下去,就和我分手。

我懵了,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愛情。我何去何從?……




中子寫情感


我們這個姓在我們村人口不多,才幾十口人,本應該格外團結相互幫助才是,可是就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給大家說說。我兒子16年的時候想去英國留學,由於是我們自費的,總費用得30萬,對於一個靠打工掙錢的農民來說,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我只能拿出10萬,又向我弟借了17萬,還有3萬的缺口沒有著落。於是我想到了我的叔伯堂叔哥,(我們是一個太爺爺的)他母親去世的早,小時候經常在我家吃飯,我真沒把他當外人。他很早就在外面搞工程,有錢。於是我就給他打了個電話,把情況一說,希望他能借給我1萬。他在電話那頭答應的很爽快:行,我現在有事,一會兒給你回覆。等了兩天我仍然沒有等到他的電話。情急之下,我只好從我同學那裡拿了點,又從我鄰居那裡借了點,當時他們做生意都還有貸款。他們對我的幫助我永遠不會忘記。後來我分析我哥不借給我錢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怕老婆,自己不當家。第二是我兒子和他兒子同歲又是同學,我兒子考上了大學而他兒子沒有考上,出於妒忌的心理所以不借給我。三是怕我還不起,他是老闆,我是打工的,看不起我,很自然的。我不記恨他,終究還是一家人,借給我是情分,不借給我是本分。三個錢的不給倆錢的作揖,這個可以理解。下面這個事我感覺就不能接受了。

我有一個本家二叔,我感覺特自私。15年我去非洲幹活,國內工資當時180一天,非洲300一天,老闆讓我找幾個工人,我想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錢當然還是自己人賺。我就把我這個二叔叫去了。半年工期結束,老闆要發獎金,我給我這個二叔爭取了一個名額,5000人民幣。17年又有一次出國的機會,我又把我這個二叔叫去了,幹了幾個月,帶著工資樂滋滋地回國了。我有一臺玉米收割機,需要兩臺拖拉機給農戶往家裡送玉米,拉一車50塊錢運費,別人想跟我去拉,我沒答應,我又讓這個二叔去了,雖然掙不多,每天也有近千元的收入。去年夏天,我看到我二叔發的朋友圈他在菲律賓幹活,還在那裡炫耀。我當時就想,怎麼沒有叫上我偷偷地就去了?我叫你兩次,都換不來你叫我一次嗎?我每次叫你的時候可是什麼都沒考慮,只想讓你多掙點錢。沒想到他競做鑽過頭不顧腚的事。行,就這吧,我們各走各的。於是我把他電話拉黑刪除,微信設置成不讓他看我的朋友圈,然後拉黑刪除。從此不給這種人共事。去年他回來了,讓我給他鼓搗手機,我說我沒時間!不知道我的做法是不是對?

感想:人有時候都不如動物,我給小狗點吃的,它見了我還得搖搖尾巴呢。現代社會親情薄如紙,個個追求名利,只為自己,卻忘了自己的根基,沒有一點家族觀念。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晉陽居士


關於親情冷漠,我是有親身體會的,個人覺得,對於親人的冷漠和無情,我們不需要刻意做出什麼選擇,聽從內心的意願就好。

叔叔一直是奶奶最溺愛的孩子。從小到大奶奶為他無代價的付出,無私地奉獻全部。

即便現在奶奶已經八十歲,叔叔已經五十多歲了,他依舊如吸血鬼般寄生在母親的身上。

奶奶的溺愛已經引起了周圍親人的不滿。奶奶堅持住在叔叔家裡,讓其他的兒女每個月向叔叔交贍養費,甚至自己的養老金也都一併交給叔叔一家。

八十歲的奶奶要拄著柺杖給叔叔洗衣服,做飯。

有一次我看不過去說,那麼大歲數了就別幹活了。叔叔卻說:年齡大了就應該多活動活動。

我不禁愕然。

在叔叔的心裡,奶奶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從小到大,他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今年春節,我去看奶奶,她病倒在床上。只是一場小小的感冒,卻打了兩週的點滴不見好。

她說:不治了,打針也不管用。

於是叔叔就把她拉回家。

每天咳嗽難忍,飯也吃不下。

我看她,瘦骨如柴,形同骷髏。空蕩蕩的屋子裡只有一張床,連個取暖的爐子都沒有。

我問叔叔,這麼冷,為什麼不燒個烤爐?叔叔卻說,屋裡挺暖和的。

而他們自己的屋子裡卻燒著暖爐,開著空調。

奶奶蜷縮在漆黑的被子裡,淚流滿面。床頭灑滿了止咳顆粒,桌子上連一杯水都沒有。原來,實在磕得難受了,奶奶就幹吃止咳顆粒。

奶奶一直在哭,說自己的身體太不爭氣了,一場感冒竟然爬不起來了,連坐起來都天旋地轉的。

我說,是你吃的太少了。

她說,吃不下。

屋外,傳來叔叔和他孫子嬉笑的聲音,彷彿外面的天倫之樂與屋內這位老人無關。

奶奶就像是叔叔的一個保姆,她為他做什麼都是應該的,當她老了壞了,她就是廢棄的機械被扔在一邊。

我不知道奶奶的淚水是因為悔恨還是愧疚。她似乎才知道,總有一天她也會無用。

而從叔叔的身上我看不到一點親情和感恩。

有些很簡單的道理,有的人卻一輩子也不會懂。

作為旁觀者,我什麼也做不了,我恨叔叔沒良心,怪奶奶太偏心,但只能在心裡想想罷了。

後來,我就不想理叔叔了,看見他就心煩,也不想和他說話。一開始我還怕人家說我沒禮貌,見著長輩也不打招呼,後來我想通了,無所謂,不願意就是不願意,何必勉強自己去做讓自己難受的事呢。

親人之間的事有時候是無法梳理清楚的。很多時候都是無能為力。所以,選擇一個能讓自己接受的方式去對待,剩下的就留給時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