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舌尖上的奥粒粒


心理学上,冷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冷暴力要多可怕又多可怕,是无形的杀手是精神的虐待。无论在校园环境、工作环境、婚姻情感,冷暴力无处不在。

职场冷暴力主要表现:与同事相处时,沟通有隔阂、协作不给力、故意忽视、故意诋毁、被孤立无援、不被领导任用等,长时间会陷入自我怀疑、消极怠工。

校园冷暴力主要表现:大多是指教师讽刺学生、同学间的刻意疏远行为,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惩罚。长时间的冷暴力会让学生厌学情绪暴增,更容易让学生沉溺网路的虚拟世界,甚至会觉得自己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产生自杀等问题。

家庭冷暴力主要表现及危害:通过暗示威胁、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听之任之、不管不顾、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直接指向对方精神的不作为暴力。家庭冷暴力其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伤害远比拳打脚踢的显性暴力更严重,冷暴力的受害人长期生活在冷漠、紧张的气氛中,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上的崩溃,有的积愤难消选择逃离、自杀、杀人等方式寻求解脱。长期存在家庭冷暴力的家庭,夫妻感情受到伤害,婚姻关系发生扭曲,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冰冷的、僵死式的家庭中生活,因此大部分夫妻选择离婚。虽然有些存在冷暴力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面子并未选择离婚,但并不幸福,在痛苦中煎熬,家已经名存实亡,这给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

生活在家庭冷暴力家庭下的未成年子女,大多性格怪癖、消极、自卑、冷漠、残忍、焦虑、沮丧自私、行为怪诞、难以与人沟通,甚至自我封闭,不相信任何人,并容易表现出对同龄人的攻击性行为,敌视社会、报复社会,严重的会自杀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统计显示,有违法犯罪记录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父母间的家庭冷暴力进而对自己施暴或冷落而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引诱、利用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家庭冷暴力在给受害者造成精神痛苦的同时,自己也会带来严重危害,导致家人对施暴者的怨恨和疏离,使其变得孤立无援,可能因此失去家庭,变得无家可归,精神上遭受痛苦,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并可能因受害者的报复反抗而遭遇生命危险。冷暴力会使施暴者变得对社会仇恨、对他人更冷漠,甚至变态,影响施暴者人格的健康发展。

既然冷暴力无处不在,为什么我们会在情感和婚姻关系,感到的冷暴力会更加明显和强烈,这基于男女之间的情感和身体上的亲近,通俗的说关系越亲近越容易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形成冷暴力这一行为缺陷或者说性格缺陷,是源自于早期在家庭成长环境中抚养人带给Ta的痛苦与困扰,现如今在亲密关系中得以被放大。

想了解更多“冷暴力”的心理知识可以关注“吕承谕心理咨询”。


吕承谕心理咨询


冷暴力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远比语言的伤害还要大。无声胜有声,冷暴力是一种无言的对抗。

我前男友就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对我使用冷暴力。他常常不遵守诺言,说过的话总是说过就忘记了,常常让心满期待的我失望重重。我就开始生气,和他吵,我也希望他能够和我解释一番。他总是觉得我小题大做,不想和我吵,也不想和我说话,感觉心烦。于是,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消失无影踪,除了你出现在他面前,否则他是不会主动找你的。当他觉得你心平气和了,时间长了,两三个月了,他才会说尽好话,好多个理由说明为什么会失去联系。他甚至会觉得这样的解决方式没毛病,他不想吵架。

几次冷暴力下来,感情慢慢的淡下来了,失望的多了,就觉得无所谓了。好像是一个人在生闷气,一掌发过去,软绵绵的,气无从所出,无法解决。事情的矛盾也是日积月累,最终还是分手了。感觉很是压抑,走不到一块,有时候真的很想他和我争吵一番,哪怕是撕破脸也好啊,让我可以畅快淋漓的出这口郁闷之气。可惜,没有对手,你只有你自己,苦闷自知。

冷暴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它只能让矛盾更加的激烈,无法从根源上去解决。它也是一种的逃避,不敢直接面对问题本身。


小马常谈


有一句话叫没有伤口的伤,那才是真的伤,而冷暴力就是那种没有伤口的伤。


我婶婶说她有个朋友小凡,在她5岁那年生病走了之后,她的父亲后来再娶。


那个继母虽然没有打过她,也没有骂过她,但一直以来都是用那种冰冷的语气和她说话,或是对她的存在表示漠视。


也就是说,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不说给她一个爱的拥抱,就是一个笑脸也没有。这使得小凡成年之后得了抑郁症,有过一次割腕自杀,还亏被人发现得早,要不早就没命了。


如果说被人打了,还有伤口,至少有人知道你受伤, 在遭人虐待的话。那么冷暴力就是内伤,除了自己知道有多疼之外,别人是看不见的。

其实这样的冷暴力,在母子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等一系列亲密关系中都有人不同程度在效仿。


从低微的程度,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淡,而从长远来看,被冷暴力长期伤害的一方,是很容易得抑郁症,最后实在受不了这种痛苦的折磨而自杀。


心理学十万个为什么


在我的想象中,如果当真舍得不理你,那就是你远远没有他/她重要



记得初恋的时候,我和男朋友很恩爱,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是因为第一次谈恋爱,可以说是用尽力量的喜欢对方

哪怕是有一分钟的时间。我们也会分给对方一大半,我们整天傻呵呵的笑着,他愿意陪我干任何事情,每天晚上的电话粥那是不带停的

从17岁,到24岁,他一直都在,可是就在24的这一年,我们之间的电话越来越少了,一开始是一个两三天一次,到后来一个星期,再后来一个月,我遇到了“冷暴力”,人家根本就是不理你,虽然心里可能在乎你,可是根本就是不理你,要知道我是个喜欢说话的人。



你说什么都是错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时候,对方冷的就像是一片冰海,一望无际,又冷的不得了!我宁愿他大声的跟我吵上一架。

所以以后选男朋友,一定不能选这种。没有让你离开,却也没有任何挽留的爱情


灰太狼的妹妹


就像被别人在胸口刺了一刀,还把你嘴巴捂住不许叫,让你站直了不许倒下。

我结婚3年。98%的事无法沟通,发短信也不回。起初很在意,会一直一直发。希望可以解决矛盾,可还是没用。现在不那样了,该吃吃该睡睡,偶尔也会发短信说说想法,他不回一次,我心里就多失望一次。等哪天矛盾积攒多了,失望攒够了,可能就拜拜了。

其实还是有好处的,以前在乎他,一想到离婚,心里难受的不行,还怕没有他的生活。现在不会那样了,不会在考虑没他会怎样而是在想离婚了怎样过好。


用户9101881273692


家庭冷暴力,最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不闻不问、不表达、不关心,夫妻双方语言交流几乎为零,放任关系疏远,长期处于冷暴力中,受冷暴力虐待的当事人,很容易会陷入抑郁状态。有数据统计显示,

80%离婚的夫妻,都曾经存在冷暴力。


由于现代家庭中冷暴力情况的普遍,我们需要更正面的去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从而才能试图解决它,避免它对夫妻关系带来的伤害。


冷暴力的表现都是冷、不作为,但形式却可能有很多种,根据具体情况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对付。不过,面对冷暴力,我们仍然有可以做的事,需要坚持贯彻好的行为准则。

1.真实全面的认识自己。

冷暴力之所以存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有“施虐者”和“受虐者”,双方缺一不可,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强迫性重复的心理机制。婴幼儿时期或孩童时期,如果遭到拒绝和冷暴力对待,这种心理创伤,是可能伴随一辈子的。即使长大成人顺利进入婚姻阶段,一旦伴侣施加冷暴力,会揭起童年的伤疤,这种感觉是深埋在潜意识中的,你不容易察觉,却真实存在。也正因为不容易察觉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调整,最终你可能反过来会认为是自己太敏感,怪罪自己,形成更大的心理压力,直至崩溃。


因此,面对冷暴力,我们首先要清晰的明白到,潜在的痛苦根源其实是在过去,对方只是把我们这些回忆的伤痛挑起来。但重点是,这些都是已经过去的了,重要的是未来怎么做,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去创造幸福。摆脱受害者心态,正确的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2.给自己和对方都留下空间。

被冷暴力所伤害是因为你太容易被对方左右你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给对方保留空间很重要,大部分人都理解这点,但到自己身上,却因为太高估自己而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也就是常说的没有“做自己”。当你的生活只剩下他的时候,他对你冷暴力,你就像失去整个世界,你们的关系接下来只会越走越差。如果你有自己的生活和圈子,你可以反过来影响他,在他对你冷的时候,给他太阳一般的温暖,融化这段关系中的坚冰。

3.在表达需要时,学会一致性。

除了“做自己”以外,在亲密关系中注意真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帮助对方把他最美好的样子呈现引导出来。


4.寻求帮助。必要的时候,可以向身边的亲友、长辈询问经验,或向专业人士求助,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以获得更多的选择项。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它只是进化到了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多了些承诺、义务和责任,所以和恋爱一样,会有矛盾,也会有想要分开的时候。冷暴力的存在,其实夫妻双方都是受害者,关键是怎样提升爱的能力,去化解彼此冰冷的关系,恢复幸福婚姻的模样。


瑜梦


冷暴力,多半产生于夫妻之间,对于某些问题有着严重的分歧,各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互不妥协。

为什么会产生家庭冷暴力?其原因如下:

1.文化素质不高,容易动怒,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发脾气,然后摔门而去,负气出走,从一开始的相互诋毁谩骂,威胁殴打,到后来的互不理睬,冷漠逐渐升级。能力很小,脾气很大。

2.文化素质很高,工作压力太大所导致的高素质家庭矛盾的冷暴力,容易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到家里,使另一半莫名其妙,无所适从,由此会产生不必要的猜忌和误会,还有在某些观念上各持己见,不能达成共识,即现在人所谓的个性吧。文化层次越高的人,自尊心越强,说贴切一点就是更自负,想法会更多,双方很难放低姿态做出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往往无效。

冷暴力时间久了,会使夫妻之间产生厌倦,虽然说不会直接造成肉体上的伤害,看不到伤痕,但其实是一种残酷的精神虐待,而且精神上的摧残容易导致某些心理上的疾病,比如抑郁、自杀、杀人,这些负面问题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很多事情的结果本身可以把它扼杀在萌芽之中,但却任由事态的发展像藤蔓一样在内心恶性蔓延,从而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严重一点,也许会导致灭顶之灾。

一个家庭中,冷暴力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双方都要自省,可能其中一方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沟通,过于执拗,那么就需要性格互补,及时沟通,谁让你们是一家人呢?夫妻是同船过度,一个人在风雨飘摇的河中,一个人在岸边,永远无法产生交集。

原本幸福的家庭,如今就像空气达到了零下般的凝结,安静得似乎只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心也随之降到了冰点,想想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感受?

人生不过三万天,何苦要相互折磨? 请善待身边人,远离家庭冷暴力。


枫桦苇岸


我是女人,我从来不会用冷暴力,都是我老公冷暴力我,开始是一个星期,到一个月,两月,三个月……这次已经快半年了。到开始的心力交瘁恍恍惚惚如同行尸走肉到现在的悠然自得,潇洒自在,什么东西都会习惯,习惯了就不难过了,他的冷暴力就无法伤害到你了……冷暴力说白了是吃定你了,换个人你试试,他敢不敢,只能说你压不住他,他没那么在乎你。不怕你离开。既然这样,不如早走。人生一定要学会放下,随缘……

冷暴力的发起不是男人的专属,只不过相比较女性的特点,男人更有责任先打破已经形成僵局,但是男人的这种能力在成长过程中会被强势的母亲践踏的一干二净,和自己母亲是完全没有道理可讲的,完全服从又不甘心,唯一的方法就是闭口不言和远离,寻求耳根清净,这样形成了男人对待家庭琐事的态度和思维定式,夫妻之间没有血缘,经不住这样的折腾,可事实上谁都不会有意把事情往最糟糕的方向引。所以说,不仔细了解对方家庭的婚姻就是一种冒险,不要以为钱能长期遮住所有的丑恶。



有些男人明明就是不想直面问题,而是选择逃避,但还美其名曰的说,让彼此冷静一下,冷是冷下来了,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感情越来越淡了,这种男人没担当,人格自私。(每次听到他说这话,心里真是有一万多个草泥玛路过)我相信很多人都遭受过,来自家人爱人朋友同事不同程度的冷暴力,我自己也一样,所以拥有强大的内心很重要,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大哭一次要么大吃一顿要么出去买买买,没钱的时候就窝在家里看打游戏电影,看着看着心情就疏解了!很管用的。
婚姻中的冷暴力也是一种无奈。 直接的伤害已没有这种勇气,所以选择了这种文明的伤害。 最普通的婚姻就是随着岁月的流失,冷战的时间愈来愈短,最终应了那句话,夫妻不是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架了还能生活一辈子。 婚姻中男女都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女人喜欢唠叨,男人为了面子反感这种唠叨。


无爱一生轻1985


首先,冷暴力是受害方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实施冷暴力的一方,往往对此毫无察觉。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暴力。甚至认为是一种避免麻烦。规避争吵的有效手段。

在这种人身上普遍可以看到一种特性,那就是~冷漠~。对亲人的冷漠,对朋友的冷漠。对生活的冷漠。对情感的冷漠。甚至对自己的冷漠。

无论什么事情。你总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一种特别常见的回答:~不~。一种不加解释的拒绝。拒绝生活,拒绝情趣,拒绝陪伴,拒绝任何事情。但是拒绝并不代表她对你个人有什么意见。 生活中我们去拒绝,往往是因为,讨厌一件事情,或者讨厌一个人。但他们不是,他们只是单纯的不感兴趣。他在拒绝你的时候,他不会在意你的感受。因为他对你的感受根本不感兴趣。这个时候冷暴力就产生了。

冷暴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最大的伤害。因为一个家庭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份可以信赖的沟通交流和相互支撑。拒绝沟通,就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家庭存在的意义。本是一个港湾的地方。确让人感觉到悲观,无趣,焦虑。如果不是法律。不是财产。不是舆论。那么我相信很多冷暴力存在的家庭都会选择离婚。

事实上,冷暴力的施暴方,往往是因为童年或者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存在着严重的冷暴力情况。父母之间无交流。在这样的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已经丧失了对交流的兴趣。他们如果再次组建家庭,只会让这种心理疾病继续延续下去,就是冷暴力最可怕的地方。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冷暴力的施暴方,积极的去接受心理疏导。但是这点很难很难。第二。我们在选择伴侣,选择组建家庭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感受其心理特征。一个人如果对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毫无兴趣。并且在交流中少言寡语,并且常以~不~字回复的。再婚后会出现冷暴力的情况。

事实上,冷暴力的施暴者。从本质上更适合一个人独自生活。


张4200084518


恋爱或婚姻关系中的冷暴力定义是:停止语言交流。通常表现是冷淡、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虽然不像家暴,已被法律规定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但冷暴力也是暴力的一种,对受害者来说是一种精神虐待。



所以恋爱时冷暴力到底有多伤人可以间接转换为恋爱中的精神虐待有多伤人。

我们可以从定义开始一步一步解析这个问题:



第一步:对于受害者来说诉求是主动寻求沟通。

得到的施暴者的反馈:不积极的态度。


比如:我在忙,我现在心情不好不想说话,你别多想。

而受害者此时的心理是:他在忙我不应该打扰他,或者我等他,等他冷静。或者真的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第一阶段对受害者来说,伤害主要变现为:通过改变自己或压抑自己的方式来讨好对方。


第二步:此时受害者的情绪已经压制不住,进一步寻求主动沟通。情绪行为从忍耐变为质问。

比如:你怎么最近对我这样?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明明有事为什么不跟我说呢?

得到施暴者的反馈:继续逃避敷衍。

比如:没有啊,最近压力大,你别多想。总之施暴者从来不会主动回答问题。


经过第一阶段的自欺自人,第二阶段受害者的情绪将面临崩溃,已经不是继续忍耐或克制能够压制的,而在第二阶段仍然没有得到正面反馈的受害者此时受到的情绪伤害是:理智的崩溃。他怎么这样对我,明明有事为什么不说,他到底还爱不爱我,在反复自我怀疑中面临第一阶段的情绪崩溃。


第三步:情绪进攻。受害者此时情绪已经崩溃,情绪进攻可以看成自我拯救,必须要答案,否则自己反反复复要被情绪折磨至全面崩溃。通常表现为:连环CALL,微信大段大段的沟通,自我剖白。

施暴者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不耐烦,进而开始玩消失。比如:你这样我还怎么工作,打电话不会,信息已读不回。


受害者的此时情绪开始抓狂,内心打满无休止的问号,理智全面崩盘,开始失去自我。


所以,一段关系中,最痛苦难过的不是说清楚分手之后的各自转身,而是分手前突如其来的冷漠与不沟通,它让受害者陷入了自我怀疑,失去自我,反反复复的精神折磨中。


在此我建议恋爱中的人,假设还爱着,只是不愿意沟通,或者需要时间冷静思考,也请考虑对方情绪的承受时间,及时解决问题。若想要用冷暴力逼迫分手,除了谴责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受害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尊自爱,无论何时,记得及时止损,把真心留给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