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前面的小手有什么用呢?不会是卖萌吧?

银狐至深


凶残的霸王龙会卖萌?当然是玩笑话!霸王龙前面的两只小手总体看来确实用处不太大,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可有可无,只是更多的时候起到辅助作用!

所谓霸王龙的小手当然是相对于它庞大的身躯而言的,事实上对于其他很多恐龙,霸王龙的小手其实并不小,体型最大的霸王龙前面的小手长度甚至可以达到成人的高度,称作“小手”并不合适了,是标准的“大腿”!

那么霸王龙前面的小手到底有什么用呢?

更好更快地捕获猎物。霸王龙硕大的脑袋以及凶猛的牙齿是捕获猎物的法宝,但如果仅仅用牙齿捕获猎物,猎物相对比较容易逃脱,这时候前面的小手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霸王龙可以用小手按住猎物,配合凶狠的牙齿,一般猎物就很难再逃脱!

更好地交配。如果你看过动物世界,应该对动物界的交配行为有所了解,霸王龙庞大的身躯让它们在交配时并不容易,尤其还拥有很长很大的尾巴,前面的小手可以让雄性霸王龙更好地抱住雌性霸王龙,同时保持身体平衡!

辅助更好地起身站起来,某些情况下,俯卧时的霸王龙需要更好更快地站起来,仅仅依靠后面强壮的大腿和尾巴是有一定困难的,前面的小手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帮助霸王龙更好地站起来。

当然,不少生物学家认为霸王龙前面的小手是退化的结果,类似澳大利亚的袋鼠那样,可以让霸王龙更加灵活,更高效地捕获猎物,当然也有利于霸王龙更加适应周围的环境!


宇宙探索


霸王龙是一种凶残的食肉动物,它当然不会卖萌,即便它的前爪看起来如此可爱,也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化石不会撒谎,霸王龙的前爪相比于它巨大的身躯来说非常娇小。有人说它是挠痒痒的,也有人说是用来抓取食物的,还有人说是用来打斗的时候戳对方眼睛的,等等等等,这些说法都不太靠谱,因为如此娇小的前爪,干上述这些事情的时都难免会“鞭长莫及”。

可是,霸王龙作为一种统治了白垩纪几千万年的动物,还能够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不断进化,无用的器官应该早就不存在了。科学家分析它们的前爪有如下几个作用:

一是可以用来按住猎物。霸王龙捕猎时主要依靠它那张血盆大口中的牙齿,如果猎物想动弹或者想要逃跑的话,这又小手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至少让猎物不会那么容易逃跑。如果手长得太长,反而不够灵活。

二是可以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霸王龙主要靠后腿以及尾巴保持平衡,如果手臂长得很大很长的话,反而不容易维持自身的平衡。

三是前爪已经退化了。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一些器官不常用或者用不到了,它就会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比如,人类饮食结构改变,不再以植物茎叶为主要食物来源后,负责消化纤维的盲肠就退化变小了。当霸王龙的前爪在捕猎、进食中作用不太明显时,就会逐渐变小退化。

总之,霸王龙的前爪可能已经退化了,还有一少部分功能,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是用来卖萌的,卖萌对霸王龙家族的生存和繁衍没有任何意义。


疯狂知识点


参考袋鼠,霸王龙萌萌哒的小手当然不是长着玩儿,也有一些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协助霸王龙保持身姿,也能用于把住猎物,那小短手对很多恐龙来说已经比大腿粗了。

在霸王龙整个体型之上,霸王龙的前肢看起来十分短小,不能协助后肢支撑身体,伸的也没有脑袋远,不过相对于体型小于霸王龙的恐龙,小爪子却不小了,体型最大的霸王龙相对于人类已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身长了,妥妥的“大腿”,这么“大”的腿对于霸王龙来说自然不会是没有一点作用的。根据霸王龙前肢的位置和结构强度,前肢大概有三种功能:

1、支撑身体。前边说霸王龙不需要用前肢支撑身体,主要是指正常的运动状态下,霸王龙双腿行走却不像人类这样干脆直接将身体的重量放在腿上,霸王龙站起来后是需要前半身躯和后半身躯平衡,后肢就像跷跷板的支架,而后半身有尾巴能短暂支撑助力,前半身就需要用小短手支撑助力,而且霸王龙上半身重量尤其是脑袋比较大,颅骨长度可以达到1.5米,光是脑袋都有几百公斤到一吨重了,而霸王龙全身加起来最多也才14吨。

2、帮忙按住猎物。体型是决定自然界很多动物捕食对象的因素之一,霸王龙虽然体型比较大,但是也不会去捕食体型远大于自己的恐龙,而会把精力主要放在体型稍小于自己的恐龙种,小短腿就能从位置和大小上来看也比较适合按住个头低于自己的恐龙。

3、交配。霸王龙的运动姿态导致它们必须保证前后身躯的平衡,但是交配的时候却需要绕过尾巴等结构,小短腿就可以用来抱住磁性霸王龙,保持身躯的平衡。

结构决定功能,霸王龙长了这么个东西不会是没用的,在现代动物中也有数种动物拥有类似的性状,袋鼠的上肢就有搏斗、捡拾食物和交配时的作用,霸王龙也差不了太多。霸王龙的演化历史相当长,体型从只有人类大小到头高14米左右,小短腿也从真的小到相当粗壮,如果小短腿是不利于霸王龙生存的性状,大概会在进化中消失吧。


来看世界呀


人类对恐龙的复原不一定是对的。比如下图:

这是企鹅的骨架,要让那些专家复原,估计是个长颈鹿。然而企鹅没有“脖子”。

也有可能变成翼龙,两个足、一对翅膀,脖子还很长。

所以霸王龙有可能是袋鼠的样子。






麦吉的世界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霸王龙体型庞大,但是它却有着一对极其不符合比例的前爪。表面上看,霸王龙的这一对“小手”确实很鸡肋而且没什么用。但是一般来说,凶猛的食肉动物身上每个部位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生的,那么,霸王龙这一对“小手”真的没什么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咱们还是老规矩,看一下霸王龙这种千万年前的猛兽

早在6500万年前,恐龙就历经了一场浩劫,在这场灾难中,恐龙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了。但是,究竟恐龙经历了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从已发现的霸王龙化石中碳14的衰减度来看,最早的霸王龙出现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800万年前。霸王龙作为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它的出现瞬间就统治了北美的大部分地区。从霸王龙的化石分布看,霸王龙主要生活在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

从霸王龙的化石看,成年的霸王龙身长在12米左右,身高可达6米,平均体重更是接近10吨。从霸王龙的骨骼化石复原看,霸王龙的前肢显得非常的不协调。

虽然霸王龙的前肢长度有80公分左右,放在现在任何一种动物身上,这种前肢的长度都说的过去。但是一旦放在有着12米身长9吨体重的霸王龙身上就显得非常的小了。

霸王龙前肢“无用说”

许多人包括一些科学家认为,霸王龙的两个短小的前肢是没有完全退化的结果。因为,从霸王龙身高和前肢的比例来看,它的两个前肢无法抓住地上的猎物,并且霸王龙的两个前肢只有两个粗钝的脚趾,并不能帮助撕开猎物。

还有就是,霸王龙的整个身体平衡是靠它的体型来维持的(前半身的平衡靠粗壮的后腿和长长的尾巴来平衡),与短小的前肢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许多人认为霸王龙短小的前肢其实就是用来“卖萌”的,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卵用”。那么,真是如此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霸王龙的前肢到底有什么用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作用

01 帮助进食

霸王龙捕猎靠的是自己的“血盆大口”,根据现在食肉动物的头骨,科学家们推断霸王龙的最大咬合力约有1万吨。而现在咬合力最强的湾鳄不过只有1.9吨的咬合力。所以霸王龙如此强大的咬合力配合上它满口的尖牙,几乎没有动物能逃过它的捕杀。

但是,在捕猎成功后,进食显然是个问题。由于霸王龙的食物大都以大型的动物为主,在霸王龙俯身撕咬猎物时,前肢就可以够到猎物,从而帮忙按住猎物,有助于霸王龙把猎物撕开。

这是霸王龙前肢的第一个作用。

02 辅助起居

霸王龙虽然强悍无比,但是再厉害的猛兽也需要休息。而霸王龙如此庞大的体型趴在地上,在起身时,仅靠两条后肢的力量显然无法支撑整个身体,所以,此时它相对短小的前肢就显示出作用了。在起身时,前肢至少能辅助霸王龙的身体腾空80公分左右,此时再配合上它强有力的后肢力量就足以支撑整个身体站立起来了。

这是霸王龙前肢的第二个作用。


总结

霸王龙这对看似鸡肋的前肢到底有什么作用?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从发现的不同时间段的霸王龙化石看,霸王龙的前肢并没有退化的迹象,也就是说,霸王龙短小的前肢并不是退化的产物。既然不是退化的产物,就一定有它的作用。以上三点,就是本人基于霸王龙的形态做出的一些推断,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交流。


猎奇动物社


霸王龙的前肢那么小,实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是牺牲前肢的长度来提高其它方面的能力。

霸王龙的鼎盛时期是在距今6800万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属于蜥形纲蜥臀目暴龙科暴龙属,体长12米左右,身高近6米,体重10吨左右,是性情最为凶猛、撕咬能力最出众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与它体型最格格不入的,恐怕就是它的前肢了,一般长度还不到1米,仅和人类的手臂差不多,但却根本够不着嘴部,不可能作为给嘴部递送食物的工具。


有的人认为霸王龙的前肢可以在雄性交配时扶住雌性,另外可以把住猎物供撕咬,我觉得可能性不大。第一点,霸王龙前肢展开宽度仅有1.5米左右,其背宽能够达到3到5米,而且前肢的力量与身躯的重量相比太过弱小,用前肢根本不可能扶住。第二点,霸王龙前肢在抓握猎物时,其前端距离嘴部少说也有1米多,而且嘴的前端与前肢有空间死角,况且前肢离地还有3米多的空间,无论是用前肢提起猎物,或是嘴部叼着猎物,嘴和前肢都没法进行配合。


从霸王龙的进化历程可以看出,其祖先始盗龙,它的前肢就相对发达,长度可以达到后肢的一半,而且前肢前端的爪子比较锋利。

(始盗龙)

后来随着霸王龙的进化,其头部越来越大,嘴部特别是牙齿的咬合力在不断增大,直立奔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于此同时,前肢演化得就越来越小,这也说明了霸王龙是利用牺牲前肢的大小和力量,来换取更大的头部和更强的咬合力,否则如果前肢再像以前那样,霸王龙连直立都将非常困难,嘴部再强大也无济于事。据进一步研究,虽然霸王龙的前肢短小,但可以在奔跑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身体平衡,说明霸王龙的前肢并非一无是处。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霸王龙的小手应该是翅膀!

刚开始科学家认为恐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蜥蜴是爬行动物,所以恐龙也是爬行动物,恐龙英文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过了几十年后科学家认为恐龙是可以站着奔跑的,并不是爬行。

然后再过几十年的现在,科学家认为恐龙是温血动物而且身上有羽毛的。

现代的鸟类不需要小手,它们需要的是翅膀。

但偏偏有些鸟类似乎不需要翅膀,像鸵鸟、鸸鹋、新西兰的一种陆地生活的鹦鹉。它们不需要飞翔,但翅膀对它们有什么用呢?

是保暖、求偶时炫耀、恐吓对手、急速奔跑时保持平衡!

网上说霸王龙的小手是抓住猎物,简直是思考不经大脑,那小手比你的手强壮不了多少,也长不了多少,才一米长一点点。你试试用你的手去抓住固定一头8吨重的大象,你的手一定当场被撕断。而且霸王龙的猎物大多是几十吨重和一百多吨重,真的是天大的笑话!











MXHM176SZLOVE


霸王龙又称雷克斯龙,是暴龙总科的成员,其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恐龙,也可能不是!因为还有一些其他的恐龙也比较凶残,例如:异特龙、棘龙或巨兽龙,但霸王龙在邪恶程度排行榜上一直是前几名,而且也被人们最为熟知,这种食肉恐龙的手臂与身体的比例在整个中生代都是最小的。

几十年来,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一直在争论雷克斯龙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手臂的?以及假如它们没有灭绝,在过上1000万年的进化是否会导致手臂完全消失,就像现代的蛇类一样。因为在古时候,蛇也是有四肢的,由于选择了另外一种生存方式,不用四肢,便退化了。

霸王龙的手臂只是相对来说很小

在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在恐龙的尺度上先定义下我们所说的“微小”。由于雷克斯龙身体的其余部分非常巨大,这种恐龙的成年标本从头到尾大约有12米长,体重在7吨到10吨之间,它的胳膊与身体的其余部分相比似乎很小,但就胳膊本身而言仍然非常强壮。事实上,雷克斯龙的手臂大约有1米长,可以承受超过360斤的负重,手臂肌肉的力量是成年人的三倍还多!

人们对雷克斯龙手臂的活动范围和手指的灵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误解。雷克斯龙的手臂的活动范围相当有限,只能在45度角的范围内摇摆,而像恐爪龙这样体型更小、更灵活的兽脚亚目恐龙的手臂活动范围要大得多,但话说回来,不成比例的小手臂其实也不需要大角度的活动范围。就算活动范围大,作用也有限啊!据我们所知,雷克斯龙每只手上的两根大指头(第三根掌骨,已经完全退化了)都能非常有力的抓住活的,胡乱扭动的猎物!

那霸王龙是如何使用它的“小”手臂?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霸王龙手臂虽说用的少,但功能其实很广泛,再加上它们有限的范围、长短,那霸王龙到底是如何使用它的手臂的呢?这些年来,有一些提议,可能全部或部分是正确的:

  • 雷克斯霸王龙在交配时主要用它们的胳膊和手抓住雌性(当然,雌性也拥有手臂,她不会抓雄性,可能是下面列出的其他用途)。因为我们目前对恐龙交配知之甚少,这个说法充其量是一个不确定的命题!

  • 如果雷克斯龙在战斗中被一只三角龙(如果你的体重是8吨或9吨,摔倒想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撞倒,或者如果雷克斯龙睡觉的姿势是俯卧的,它就会用胳膊把自己从地面上推起来。
  • 雷克斯龙用它的手臂可以紧紧抓住扭动的猎物,然后用它的下颚发出致命的一咬。(强有力的手臂肌肉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但是我们不能为这种行为提供任何直接的化石证据。)

这时你可能会问:我们如何知道霸王龙是否使用过它的手臂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自然界在运作时往往是倾向于节约能量的,如果兽脚亚目恐龙细小的臂部没有一点点有用的功能,这些手臂不可能一直存活到白垩纪晚期,早就应该退化了,也就是说,用的少,但不是完全没用。在这方面最极端的例子不是雷克斯龙,而是两吨重的肉食牛龙,它们的胳膊和手确实像一个肉球一样,非常短小;即便如此,这只恐龙可能还是需要它发育不良的手臂,如果它碰巧摔倒了,至少可以把自己从地面上推起来。不至于用脸把自己蹭起来。

在自然界中,看似已经“退化”的结构通常不是真正的退化

当我们讨论霸王龙的手臂时,重要的是要理解“退化”这个词。真正的退化结构是一种在很久以前的动物族谱中曾经起作用的结构,但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压力下,作为一种适应性反应,其尺寸和功能逐渐缩小。真正的退化结构最好的例子是我们可以在蛇的骨骼中找到的五趾足的遗迹,(这就是自然学家为什么说蛇是由五趾脊椎动物祖先进化而来的)。

然而,生物学家或古生物学家经常把一个生物结构描述为“遗迹”,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弄清楚它的用途而已。例如,阑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典型的人类退化器官,直到人们发现这个小尾巴可以“重启”我们肠道中的有益细菌菌落,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和各种消化酶等,如促使肠管蠕动的激素和与生长有关的激素等。它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维护人体肠道微生物平衡。

就像我们的阑尾一样,霸王龙的手臂也是如此。雷克斯龙的手臂比例异常匀称,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大小正好符合需要。如果这种可怕的恐龙没有任何手臂,它很快就会灭绝,要么因为它无法交配和繁殖小霸王龙,要么因为它无法在摔倒在地时爬起来,要么因为它无法抓住其他猎物,导致进食困难!所以说,这个小手臂,虽说功能有限,不成比例,但肯定有它的用途。


量子科学论


首先,很明显的,根据已经发现的化石,霸王龙的前肢确实非常短小(相对其他兽脚类恐龙)。

根据化石的其他特征,很明显,霸王龙是一种肉食动物。

在 1905 年 Osborn 命名霸王龙时就认为它是一种捕食生活的动物,但不久,1917 年 Lambe 就提出霸王龙可能是一种食腐动物(scavenger),这一观点在 1993 年又被 Horner 和 Lessem 重新提出。

但是现在,学界大部分(说主流可能有点过了)观点还是支持霸王龙拥有活跃捕食行为(注意,没有说完全不食腐,有肉为啥不吃)。

而且具体怎么捕食还有争论。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最大咬合力(或者战斗力_),去看看文献就知道最后的结果方差有多大了,能差两个数量级,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下讨论没太大意义。

那么如果大家同意霸王龙时活跃的捕食者(不同意的跳过这一段),它极度短小的前肢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形态功能学问题,通过形态来推测可能的功能,也是古生物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Carpenter 在 2002 年的论文中指出所有的兽脚类恐龙都无法把前肢伸到嘴巴前面,所以似乎不太应该考虑类似我们进食时候递食物的这个功能。


果树哇


霸王龙的小鸡爪儿一直是让科学家们人忍俊不禁的可笑特征,看起来和身体完全不成比例,一点也不协调,违和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不是霸王龙太凶猛,牙齿咬合力地球史上一绝,你很可能恨不得穿越到白垩纪,马上把它给拧下来。

那么,这玩意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一般认为它可能和我们人类的阑尾一样,是一种痕迹器官,除了让自己痛之外,估计没什么其它作用了;另外的作用可能就是交配的时候稳住自己,免得掉下来摔断腿,摔断脊梁,毕竟霸王龙太高了,地心引力可不是吃素的。不过雌性霸王龙干嘛也要长小鸡爪呢,难道是用来帮着戴TT的?所以这个说法说服力也不怎么强。

前两年有位美国生物学教授马修·博南和他的学生一起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是怎么研究的呢?他们找到了霸王龙的远房表亲——美洲短吻鳄和火鸡,然后用X射线对它们进行观察,看它们的尺骨和肱骨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并将其和兽脚类恐龙的肘关节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其可能具有复杂的运动能力。它们的手爪可以向内和向上旋转,弯曲的时候可以转向胸部。

而此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霸王龙的小鸡爪已完全退化,差不多已经僵化无法动作了。这项新的研究认为,霸王龙小鸡爪儿的运动范围要比以前想象的大得多,甚至可能远远超过哺乳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所以小鸡爪儿很可能是霸王龙的“刀叉”,用来优雅地进餐的——它可以抓住猎物,送到嘴边,并协助嘴巴大吃特吃,就像人类啃猪蹄一样,你总得用手安抚一下猪蹄吧?

所以你要认为霸王龙的小鸡爪是用来卖萌的,可能就大错特错了,等你穿越到白垩纪,被它的小鸡爪抓住后可能就晚了。何况凭霸王龙那庞大的身躯,就这小鸡爪也根本不是你能经受得起的。不写了,脊梁骨都毛骨悚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