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傳承蘇繡的人有很多,但姚惠芬只有一個,蘇繡作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製作過程不僅需要珍貴的材料,還需要製作人高超的技藝,姚惠芬就是擁有高超技藝的一個繡娘。每天舉著繡花針,針孔裡穿著的是比頭髮還要細的絲線。小心翼翼地完成一幅幅生動的圖案。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姚惠芬出生於蘇州刺繡世家,兒時在奶奶和媽媽的繡花棚前玩耍,在爺爺和爸爸的設計手稿中長大,良好的家庭氛圍在潛移默化中給年少的姚惠芬埋下蘇繡的種子。一幅《蒙娜麗莎》的繡品使得這顆種子在她的心中慢慢生根發芽,也是這顆種子開啟了姚惠芬從普通繡娘到藝術家之路。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學習手藝的路途是漫長而艱辛的,姚惠芬也不例外,一個好的繡娘需要紮實的繡工。她開始了漫漫求學路。在十幾年裡先後跟隨沈壽的傳人牟志紅及一代刺繡大師任彗閒學習刺繡技藝,最後終於成功的掌握了蘇繡的十幾種針法,其中辛苦,又與和人說,只有自己才知道。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在1998年,她邁出了第一步1998年,姚惠芬和她妹妹姚惠琴在中國刺繡藝術之鄉——蘇州高新區鎮湖鎮創辦了當地第一個繡莊——琴芬繡莊。想要為中國蘇繡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希望蘇繡能夠在她們姐妹兩人的手中發揚光大。她們想將當代藝術和傳統蘇繡技藝相結合,打造全新的,屬於這個時代的蘇繡。創業的路途是漫長無期的。一個好的作品,裡面融入的不僅是夜以繼日的艱辛,還有她們的心血和靈魂。只有在作品中傾注靈魂。作品才會具有永恆意義。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在2016年8月,“蘇藝天工——姚惠芬刺繡藝術作品展”在蘇州博物館隆重舉辦,這是蘇州博物館歷史上第一次為一個姑蘇繡娘舉辦的刺繡藝術個展。這是姚惠芬的幾十年如一日辛苦的見證,也是蘇繡的榮耀,她的榮耀。

傳承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她不僅傳承了這門技藝,還創造了只屬於她的"間針繡",這是她十幾年來研究的結果,把中國傳統線描與西方素描技法為一體,以最少的針法、最素的線色、最精的線條構成了當下蘇繡的全新的表現形式與審美內涵,是傳統技藝和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也是蘇繡新的詮釋,它“以簡為美”、“以簡為道”,簡單的佈局,簡單的線條,表現出不簡單的意境。這種針法在她的《達芬奇自畫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蘇州繡娘姚慧芬,把刺繡玩成油畫,真正的江南女子就是這樣吧

今天的姚惠芬早已是蘇繡的代言人。也是非遺文化的代言人。從年少時對蘇繡單純的嚮往到一代蘇繡大師,在到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她一直在為蘇繡帶來傳奇。現在的她技藝早已達到一定的境界,所以她主要把精力放在蘇繡的創新和傳承上,怎麼創作具有當代審美意義的蘇繡作品和怎麼把蘇繡的技藝傳承下去,這是她現在努力去完成的事情。

她在蘇繡中,繡出了她的人生。也繡出了蘇繡的錦繡前程。這樣的匠人精神,才是值得學習和稱讚的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