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听潮而逝是怎么回事?

原上3草


首先水浒传的最后一卷说到,鲁智深在征讨完方腊后,离开宋江,和武松两人回寺庙出家,想要修成正果,回到寺庙的鲁智深第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忽然听到江上大潮,声音震撼天地,还以为要打仗,摸了禅杖,大喝着抢出来要出战。后来听和尚解释说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多年在外战斗和兄弟抗争,最终回到寺庙后,却还是放不下。这时候的鲁智深终于明白了,他笑着说了一段话:

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 『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寂。

这句话道出了鲁智深的所有心声,那一刻他总算是明白了,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把他看成是鲁莽的壮汉,而这一刻他却已经找到了真果,这可谓是有始有终,算得上是一位出家人一身的征途了。鲁智深说完这句话后,让小和尚给他擦身洗净,然后端坐于床边,静听潮汐,坐化升天。第二天宋江来找他,发现他坐得端端正正的,怎么喊都不应,他忽然意识到什么了,忽然就坐到了地上。

虽然说鲁智深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对于“坐化升天,听潮而死”,这绝对是不科学的,一个健健康康的人怎么可能会“听潮而死”呢,那么这就要说道整部小说了,竟然这是一部小说,而且还是诞生自古代,那么,我们就要遵循小说的逻辑。

当年宋江和鲁智深在五台山借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走的时候,智真长老给了鲁智深一段话:

逢夏而擒,

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

见信而寂。

智真长老这段话中明显提醒了鲁智深,于是在征讨完方腊后,鲁智深就听到了钱塘湖的潮汐声,于是想到了师父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解释在上文中也有提到,鲁智深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果,于是便“听潮而死,坐化升天”,但是至于他是怎样死去,小说中也没有提到,只能说这种找到真果的死法,正是应对了中国的佛法,当然鲁智深的这一生并没有白活,他才是真正的“为民除害,抱打不平”。


水墨江南2020


水浒一书中佛、道、儒并立,其中佛门代表是鲁智深,他自三拳打死镇关西开始,秉承佛门慈悲为怀的入世原则,一路行侠仗义、忠义护国,直到最后功成身退,使命完成坐化而去。

鲁智深听潮圆寂,坐化而去

当时战事完毕,宋江等人住在杭州六和寺等待朝廷旨意,夜间鲁智深听见钱塘江潮水的声音,以为战斗爆发,爬起来提着禅杖就往外冲,寺里的和尚告诉他这是钱塘江的潮信响,并非战鼓。听到“潮信”二字,鲁智深突然想起师傅智真长老留给自己的四句偈言: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嘲而圆,见信而寂。”

前两句正应了活捉夏侯成和生擒方腊;那么后两句应该就是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当寺里的和尚告诉鲁智深圆寂就是和尚死亡时,他并没有害怕,而是很平静的沐浴更衣,然后坐化而去。并且留下一篇颂子,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是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由此颂子来看,鲁智深在最后时刻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佛门使命已经完成,认清了“我”的本来面目,所以坦然坐化!

鲁智深原本就是佛门使者,事了拂衣去,使命完成,他自然退场

鲁智深有个师傅叫智真,书中这么介绍他:

“话说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原来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数载之前,已知鲁智深是个了身达命之人,只是俗缘未尽,要还杀生之债,因此教他来尘世中走这一遭。”

这么看,事情就很明白了,原来鲁智深是佛门入世宣扬慈悲的使者,这也就是智真长老几次点化鲁智深的原因。

所以当钱塘江的潮水应了师傅智真长老的偈言时,鲁智深心头顿时明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他笑道:

“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

正是洞悉了自己的身份,认清了“自我”,鲁智深这才平静的坐化而去。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鲁智深听潮而逝是因为他在那一刻顿悟了自己的佛门使者身份,俗缘已尽,杀生之债已经还完,所以坦然坐化归去!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墨雪问心


征完大辽,鲁智深趁机去拜见恩师,智真长老对他说“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并给了鲁智深十六字偈言: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擒夏执腊以后,鲁智深“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夜宿六合寺,潮信势如奔雷,鲁智深以为战鼓擂响,抄起禅杖便要去厮杀。僧人告诉他潮信不违天时,圆寂即是死亡,鲁智深恍然大悟,坐化浙江。

鲁智深写了一篇颂子: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鲁智深回望自己的一生:“不修善果”实际上走的正是真我之路,杀人放火正是直指人心,知我是我,于是见性成佛。

潮信从无到有,从有归无,正如生命之乍现。鲁智深平生贪酒重义,驰骋沙场多年,杀人无数,如今看到弟兄们死伤大半,才明白义气不过也是一种执见,口腹之欲就更不值一提了。

“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潮信到来之时天地最为澄澈,正如鲁智深此时的心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天地,潮信,六合寺,僧众,兄弟……万物齐备,水到渠成,鲁智深扯断玉锁,脱离了一切烦恼,放下了所有的荣辱。


上头派掌门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经典的人物,他武力无双,为人仁义勇猛,他为金翠莲父女打抱不平,一路护送林冲处处可见其人之善良憨厚,明代著名文人李卓吾先生曾给过鲁智深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称他为: 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金圣叹也曾点评他说,鲁达是上上人物。

鲁智深听潮坐化,是《水浒传》中非常感人的一幕,如此热血鲁莽的一本书,要是煽情起来,可真的能赚够不少的眼泪。小时候看98版《水浒》,每次看到此处必定落泪。正如小说中所说:平生杀人又放火,今日方知我是我。身为“花和尚”,鲁智深最后终于了悟了人世间的凡尘俗扰,把假和尚做成了真菩萨。

在方腊被擒之后,梁山泊的征战事业也就暂时告一段落了,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回朝廷接受封赏,宋江多年来带着兄弟们苦苦奋斗,为的就是这个,他要鲁智深还俗为官,光宗耀祖。鲁智深却回答: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愿寻个净了处。宋江还是不懂,说要让鲁智深去京城大寺当主持,鲁智深却还是摇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鲁智深为人真诚,说话不遮不掩,宋江这次听懂了,“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兄弟们在一起已经干过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了,如今尘埃落定,兄弟们的情谊就要散了。

鲁智深重回寺庙,夜里依旧听到金戈铁马,多年的征战让他依旧想前去厮杀一番,但却被告知声响来自钱塘江的潮信。鲁智深不解潮信何以为潮信,身旁的和尚解释到:那潮水每天来两次,从不失信,所以谓之潮信。鲁智深恍然大悟,拍掌叫好,他想起了五台山上智真长老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不知什么叫圆寂,当得知死就是圆寂时,他随即要求沐浴更衣,僧人们都觉得他是在说笑,但是却不知鲁智深是真的看破了红尘,他写下一篇颂文后,坐在禅椅上圆寂了。而那颂文写得正是: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如此的坦然,如此的了悟,鲁智深真的称得上是天真赤子了。

在鲁智深死后,武松随即也选择了出家,一直活到80岁。





影视星扒克


鲁智深是书中性格鲜明,为人侠义的一个英雄好汉形象。深受大家喜爱,然而鲁智深的圆寂,多多少少惹人泪目,深为可惜。

其实鲁智深听潮而逝,是他最终的宿命,也最好的结果。不要替他惋惜,而要为他高兴


事件概述

征完方腊,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中,听到钱塘江大潮,以为敌军来袭,拿起禅杖,便欲厮杀。被和尚道破玄机,这是潮信,并非战斗。

鲁智深方悟智真长老的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留下一首颂子,便坐化了。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是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结束自己一生的光明磊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为何征完方腊,鲁智深便坐化成佛了呢?

原因分析

  • 一、立地成佛

鲁智深是一个世俗气很重的人。仗义行侠,扶危济困,鲁智深一出场,就已是一个将普渡众生,行善积德刻到骨子里的人物。

为素不相识的金翠莲,打死一个地头蛇。这等胆识、这份仁义,这种豪爽,都是鲁智深佛性的表现。

佛渡有缘人。世间如此有佛性之人,若不能见性生佛,天理不容。故而,鲁智深的心地与性情,就决定了他最终的佛缘。


宋江的执念是功名,武松的执念是仇恨。这二人的心里,没有真正的善念,不具备佛性。

所以,宋江没有激流勇退,而且入朝为官,最终身中剧毒而死。

武松痛失一臂,又是佛门头陀,可是武松没有成佛。因为他杀念太重,他的每次出手,都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是或报仇,或报恩,这与鲁智深的佛性或境界,都差的太远了。

  • 二、功德圆满

鲁智深五台山出家,开启自己修佛(练级)之路。倒拔垂杨柳是金刚怒目。大闹野猪林是救人苦海。火烧瓦罐寺是罗汉降魔,二龙山落草是雀母生卵。一桩桩看似红尘羁绊,尽是佛家苦禅。

直到鲁智深上了梁山,后受招安。他不断四处征战,战场杀人,这是他拿起屠刀。似乎草菅人命,可是,他杀过一个含冤之人吗?他杀过一个无辜百姓吗?没有!

他在用他的屠刀,屠戮世上奸佞,扫荡人间不平。

号称忠义的宋江,为了让秦明等人上山,残害过多少无辜百姓。武松为报诬陷之仇,鸳鸯楼也杀了无辜的丫鬟与厨子。

不妄杀,不贪杀,这样的鲁智深,放下屠刀之时,就是他功德圆满之日。

征完方腊,鲁智深不为官,不住持,只想留个囫囵身体,从此放下屠刀,所以他功德圆满了。

  • 三、超凡入圣

鲁智深从来自诩好汉,不曾感悟禅修。他行善积德、除暴安良,完全是无意识的佛门行径。


即便不修善果,即便杀人放火,可是鲁智深的内心从来没有李逵般那种享受,也没有武松般那种爽快。他只做行侠该做的事。

鲁智深喝酒吃肉,舞枪弄棒,虽是和尚装扮,却从不以为自己是佛门中人。

在六和寺,一个佛门清修之地,被和尚点醒“潮信”“圆寂”之意。鲁智深方如醍醐灌顶,醒悟自己的僧佛身份。

一直心无旁骛的鲁智深,此时的醒悟,让他再无羁绊。兄弟情义、高官厚禄、百姓疾苦等这些世俗尘事便如过眼云烟,于心中再难留下半分痕迹。

此时的鲁智深,已是一心成佛,注定只能成佛,更是必然成佛。

脱离肉身,就是斩断一切尘俗,真正实现六根清净。从此修为提升,最终羽化,达到成佛的最高境界。

某种意义上讲,鲁智深并非身故,而是超凡入圣。

结语

鲁智深在梁山上,是特殊的存在。所以只有他能够成佛。

鲁智深的逝去,不是普通意义的亡故,而是对俗事的割舍。暗黑社会下,鲁智深这般耿直豪迈,仗义行侠之人,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江湖,他都寸步难行,暗箭难防。

他的一生,是佛而非佛。是佛,是说他身前为僧,圆寂为佛。非佛,是说他另辟蹊径,不谙清修,入世磨练,厮杀生禅。

以鲁智深的一生轨迹与经历来总结,坐化成佛,是鲁智深最好的归宿。


黑白历史说


潮起…潮落…

时辰到了,来个了结。

他来了,走了。

我们来了,我们也会。

他走得诗情画意,

不愧也是一种幸运。

该做的事都做了,

该还的都还了,

从此不再亏欠…

该走时,不必留恋。

孟婆在奈何桥边,还在苦苦等待…

等待着她的下班。

已走过了我们该走的路,就不要再麻烦她老人家。

干了这碗孟婆汤,来生还要做个好汉。

他一样,我们一样。

还会再见,好聚好散。

遗憾,在路上就要驱散。

奈何桥边,没有垃圾桶,用来陈放。

彼岸花,开在我们去的路上,那么地烂漫…





德平不惑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续书《征四寇》编故事的能力很差劲,而且,这句佛门偈子也是“七窍通了六窍”,胡言乱语,哪是出自得道高僧智真长老之手?

题主大概应当对《征四寇》中的这则佛门偈子心存质疑,所以有此一问。而且,把这两句不知所云,强拆硬编的市井俚语改做“听潮而逝”,也是大有讲究的。因而,本回答沿着题主的思路,来解读一番“鲁智深听潮而逝是怎么回事”。

《征四寇》的前言不搭后语

“听潮而逝”语出《征四寇》“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这回苏,大致情节是:宋江率领梁山好汉灭掉了辽国,回师途中经过五台山。于是,宋江在鲁智深的陪同下,上山进文殊菩萨道场参禅。

智真长老先是送给宋江一则佛偈,道是: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翻遍《征四寇》,宋江的这则偈语应验了吗?绝对没有,与接下来智真长老送给鲁智深的第二道偈子相比,简直就是不知所云,与后面宋江的故事根本对不上号。

鲁智深的第二道佛偈是这样的: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则佛偈虽然俗不可耐,比街头算卦的四言八句还要粗俗。即便如此,还有“征方腊”这段故事中来验证,智真长老的这则偈子总算有了着落。再看看宋江的那则偈子,说的是什么呀?

宋江的偈子没了下落,智真长老这回真的是失算了。同样,在这个故事中,智真长老自己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原本,一则偈子就预言了鲁智深的一生,其结局就是“遇江而止”。难道,智真长老在鲁智深招安、征辽之后发现:原来老衲失算了,鲁智深还有很多事竟然没有算出来?或者,智真长老对自己的偈子没有信心,生怕不灵验,便再次强调,再次警示鲁智深?有这样写书的吗?

即便是智真长老自己打脸,或者为自己的失算找补,但是,第二道佛偈是不是很高明呢?绝对不高明!不仅不高明,而且文辞粗俗,语言错乱,荒唐至极。

潮信之“潮”,讲的是钱塘潮。信,即消息。按照《征四寇》瞎编的这个词汇,应当理解为钱塘潮尚未到来,声响先传来,因而有了“消息”。那么,“听潮”讲得通,“见信”能说得过去吗?

“圆寂”乃佛家之语,也译作“涅槃”,是一个专用名词,能拆开为“圆”、“寂”吗?显然,续书作者不懂释家,不谙谶纬,为瞎编故事,而对“圆寂”大不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水浒传》的版本问题。

续书颠倒了《水浒传》故事

《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年间,约二百年后才开始刊印。但是,在刊印时便被腰斩了。为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腰斩之后,便开始以续书续貂。《水浒传》的续书《征四寇》最早就被叫做《续水浒》、这部续书是嘉靖年间腰斩《水浒传》之后,陆续由几个作者编写的,最早只有招安、征方腊,然后加进了征辽。据《天都外臣本》所言:“洪武初,越人罗氏,诙诡多智,为此书,共一百回”。此说不可靠,因为,除了作者张冠李戴外,征辽与征方腊故事是颠倒了历史顺序。

梁山招安后,应当先去打方腊,然后北上灭辽。如果施耐庵的原本《水浒传》能够流传下来,一定是先写征方腊,然后才是破大辽。这样,就不会出现宋江到五台山参禅,鲁智深也一定会按照智真长老的偈子,完成自己的故事。因为,施耐庵早就在前七十回陆续应验了这则偈子,也为鲁智深招安之后的事情设好了伏线。

但是,因为腰斩《水浒传》后,续书先补写了征方腊,梁山好汉死伤殆尽,补写征辽时就没几个人了。于是,便把征辽的故事硬插在了最前面。这样,才出现了宋江五台山参禅,智真长老再给了鲁智深一条偈子的荒唐故事。

此后,余象斗在双峰堂刻印《水浒传》时,增补田虎、王庆故事,取书名为《京本增补校正全像水浒志传评林》。明末清初时,金圣叹再度挥刀,斩掉《征四寇》。因而,这部续书一度以单行本刊印。金圣叹之后,便又有书商将《征四寇》与《水浒传》合订,这就是《忠义水浒全传》。

《水浒传》及其续书最早的刻本,应当没有征辽的故事,这从宋江五台山参禅事中可以得出结论。假如嘉靖刻本中有征辽故事,那么,其文本逻辑便应当非常清楚,智真长老送给宋江的偈子就会应验。而鲁智深的偈子则是按照征方腊以及梁山好汉结局,在增补征辽故事时加进去的。

因为这个缘故,先是某文人写了征方腊,再有人写了征大辽。写征大辽的作者只顾及到鲁智深的结局,宋江的这则偈子就丢到脑后去了。

征方腊之后,鲁智深没有死

《水浒传》中,智真长老只给鲁智深赠送过一则佛偈,就是“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绿野老道多次写到鲁智深的事情,也解读过这则偈子,得出的结论就是鲁智深并没有死在征方腊之后,而是死在了靖康年间。为什么呢?根据本则问题,此处单讲“遇山而富”。

却说镇关西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一口气逃到了雁门县。这里,金二父女早就恭候多时。金二把鲁达引见给了赵员外,赵员外因为鲁达曾经救过他的外室而以恩人待之,把鲁达藏在了家中。没过几天,捕快似乎嗅到了鲁达的藏身之处,加紧了搜捕。于是,赵员外对鲁达说:“此处恐不稳便,可请提辖到敝庄住几时。”

鲁达问赵员外:贵庄在哪里?赵员外告诉鲁达:“离此间十里多路,地名七宝村便是。”于是,赵员外派人牵了两匹马,一起来到了七宝村。赵员外为何要带着鲁达来到这个去处?七宝村又是什么所在?

七宝,也就是佛家七宝,即: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这是《阿弥陀佛经》所说的七宝,大致与《法华经》、《般若经》所说的差不多,反正都是当时的稀世珍宝。

鲁达在七宝村住了一段时间,赵员外又生变故,把鲁提辖送到了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

在这个所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极端的不守清规戒律。于是,智真长老写了一封推荐信,将他送到了东京大相国寺。临行之时,赠送给师弟智深四句偈子。

鲁智深来到东京大相国寺,开始从菜头做起,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行,做到监寺之类的职事。但是,因为遇到林冲,便被迫逃离大相国寺,到二龙山落草为寇。那么,“遇山而富”,讲的就是鲁智深遇到了“二龙山”。

“二龙”也是《水浒传》一个非常特别的隐喻,指的就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皇帝。这个隐喻在后来的“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故事中被进一步强化,宋江见到了北宋王朝灭亡的一幕:“二龙相戏”。因而,智真长老预言,鲁智深一定会继续得到赵员外的关照,成就“非凡正果”。

因而,施耐庵说,二龙山上有做寺院,叫做“宝珠寺”。从“七宝村”到“宝珠寺”,鲁智深岂不是遇山而富吗?

但是,此时的鲁智深哪里有富贵而言?既然没有富贵可言,是不是智真长老的预言没有灵验呢?不是的,这是施耐庵在伏线,七十回后,肯定还将有故事。

续书胡写,让鲁智深打完方腊后就死掉了,这算什么正果?鲁智深“遇山而富”,富在哪里了?所以,鲁智深绝对不会在征方腊之后死掉,也就是不会“听潮而逝”。

鲁智深的正果就是做了大相国寺住持

这一条结论,早在“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就有伏笔了,假如仔细读一回文本,就会觉得施耐庵文笔确实超乎神奇,智真长老智慧确实超乎神奇。

书中写道,赵员外将鲁达带上了五台山,请智真长老剃度于他。但是,五台山文殊院所有的僧众都认为:却才这个要出家 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因而,极力反对智真长老收留鲁智深。智真却说:“他是赵员 外檀越的兄弟,如何撇得他的面皮?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

于是,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

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这一段描写很有点玄乎,智真长老真魂出窍,究竟去哪里看了鲁达呢?绿野老道推测,一定是去道家紫府查看了三十六天罡,见到了“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的大号,因而,知道鲁智深上应天星。因而,才肯定的说“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智真长老何其神奇,一炷香功夫就搞清楚了鲁达的来龙去脉,于是,剃度时赐给这个新来僧人的法名是“智深”,与自己平辈。

智真长老知道,这个小师弟今后正果非凡,所有五台山的和尚都不及他。如此,鲁智深可以与智真长老齐平,做大相国寺的住处方丈。为什么偏偏是东京大相国寺,而不是其他去处呢?

这个问题绿野老道讲了多次,在此不再重复。

却说梁山好汉招安之后,立即去打方腊。只经过四个月的战斗,方腊被擒。施耐庵会不会写擒方腊者就是鲁智深,这一点无法知道。不过,因为征方腊有功,宋江等“三十六人同拜爵”,鲁智深也一定得到了“赵员外”的封赏而富贵。大相国寺乃东京汴梁的名刹,有皇家寺院的气派,鲁智深又曾决心在此修行,所以,被封到这座寺院是极为可能的。不仅封了爵,而且,赵员外赏赐给了鲁智深佛家七宝。

当年,鲁智深来到大相国寺投奔,出示了智真长老的推荐信,要讨个职事僧人做。智清长老却不知好歹,埋怨师兄“好不晓事”。到底是谁不晓事呢?施耐庵必然要讨个说法。

假如像续书《征四寇》那样,把鲁智深写死了。那么,前七十回书的伏笔又到哪里去找呢?假如鲁智深真的是“听潮而逝”坐化了,“汝等皆不及他”又怎么讲?

坐化就是和尚死了,并不一定就是达到了诸德圆满、诸恶寂灭,然后成佛的圆寂境界。鲁智深稀里糊涂的死了,这样的正果真的很有点搞笑。


绿野萍踪01


首先,这是小说家言。是小说家言,便都要圆个来龙去脉,何况作者还是在那个近五百年前的封建社会,迷信宿命的因素在人心中根深蒂固。佛家讲求圆满,鲁智深当年不得已入得空门,却不成想误打误撞,反倒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功德,这正合了作者深爱的本心。

鲁达一生助人之危解人之困,活得超然洒脱,倒有几分佛家的看透和天真。只是一生酒肉浸淫,也未磨灭本性实属难得。以佛门之身造反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行,只是度人易度己难。上梁山群雄聚首攻州夺府打家劫舍,反招安不成又受招安,当盗贼之后又讨盗贼。一路走来,大和尚心中当是疑问多多。对宋江等投降派的认知渐趋清晰和体透,成了他生命中最根本的思想转折。

后来得五台智真几句偈语,所谓:逢夏而执遇腊而擒,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讨方腊后期逐一应验,智深遂得顿悟终于心无挂碍,自知生无可恋命到尽头,这才坐化西去成了正果。书中这样的写法颇有些宿命论在,但若以科学论验之也当行通。

鲁大师一生畅快,只好酒肉加持,当是日日有肉,顿顿有酒。长年下来,对身体的负作用可想而知。他一生好武逞强,脾气说来就来,同样对心血管系统有渐进之殇。当日陪宋江访五台,智真长老应是观鲁智深之脸色血脉,知其已患三高重疾,时日已然无多。此去征方腊一年二载,其一路热血流转大限已在眼前,这才有几句偈语相送。

鲁智深讨方腊一路上早已心灰意冷,在擒方腊立功后渐觉身体不支。一夜听潮惊为军鼓,当是诱发心血脑血管破裂,登时才忆方丈之言,终解听潮信而圆寂之警示正在此。所以才安安然坐化归天,倒也圆满。


手机用户诗意栖居


我们之所以喜欢鲁智深,就因为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作为整个《水浒传》中形象刻画极为鲜明生动的人物,自然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尽管有着出家人的形象,但他却与侠客有着极为相似的秉性,吃肉喝酒不在话下,行侠仗义自然也义不容辞。 小说中所有人物的结局,都难逃一死,但这又何尝不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结局呢?

关键是以怎样的方式活着,又以怎样的态度死去,这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如此豪迈的人,最终离开人世间的方式,也显得别出心裁。

听潮而逝去,简单的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听着潮水声,慢慢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似是人世间不能理解的存在,但何尝又描述的不是一种他已经超脱世俗自然的束缚,达到忘我境界的一种升华呢?

总体而言,他的结局算是相对完美的,临死之前也并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过程,一切都显得那样祥和又自然。

寺庙作为鲁智深最终的归宿,也在他当时出征讨伐完方腊之后,在杭州地区的六合寺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当的离奇,甚至没有一点征兆,静坐在寺庙中的他,听到了外边潮声响起,然而在他心中却犹如千军万马纷至沓来,本相与之决一死战,却被人一语点醒。

最终圆寂的过程也相当微妙,“听潮便是圆,见信则为寂”。常言道种善因,得善果,而纵观鲁智深这一生,不仅没有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而且还屡次跟随他人做着杀人放火的勾当,尽管所杀之人也是他们罪有应得,但他终究有违出家人的常理。

鲁智深的真性情深得人心,但所有的苦楚与落寞,只有他自己内心清楚。

身为出家人,但他却沾染了世俗的气息,尽管他也有一颗行侠仗义的心,但终究与佛祖普度众生的理念背道而驰。他以自己的方式,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情,但这一切并不被主流正统思想所接受。

倘若鲁智深能够立地成佛,我相信他定然是一个有着真性情的,能够深刻体味人间疾苦的血肉之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精神领袖的层面。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求行侠仗义,能够让世间多一份安宁。

鲁智深也算得上当时108将当中,最不受利益驱使的一个人。一切行动标准取决于自己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同佛性中所宣扬的至善之人,当然也并非是被世俗所完全同化的至俗之人。

鲁智深的这一生,安全得益于他知道,何时该适可而止?

多年来除暴安良,看似已经完全背离了佛道修行,但其实他的内心也寄托了作者,希望能够化身为佛,但却除了用正常手段,普度众生之外,更希望能发掘出,佛性中更贴合世俗的那一面。

尽管佛法有统一的尺度与标准,但这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的超脱,很多现实问题还是不能够解决。鲁智深这样完美的化身,方能更好的顿悟解决这个问题。

本来关于鲁智深之死就是一个迷之结局,当然这作为小说中的虚构故事情节,有很大的想象成分。关于鲁智深听潮而逝,其实最早来源于智真和尚对于鲁智深所说的一句预言。如此神话的结局,本身就是对鲁智深有趣灵魂的一种安放,真要在精神层面没有理解障碍即可。

并非是完全要符合常理常规。毕竟这也表达了一种美好的夙愿,继续深挖的真相将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又何必自讨没趣呢?


大国布衣


你回去买本水浒传好好读读,不要每天来头条拿一本虚构的小说故事,来当问题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