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换,朱元璋直夸是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为什么?

秉烛读春秋


朱元璋的一念之差

元朝元顺帝在位后期,朱元璋在江南割据一方,建立吴国,自立为吴王——熟悉历史的朋友会知道,这个吴国,就是后来大明朝的前身。

此时的元朝实力尚强,但如果让元朝军队同时对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敌对政权发动围剿,元朝明显力不从心——于是有了元朝朝廷派人招降、安抚反抗政权的首脑,反抗政权和元朝讨价还价的现象不断发生——比如张士诚,就曾经受到过元朝的册封。


在元朝和各割据政权不断讨价还价的背景下,元朝户部尚书张昶被元顺帝派到吴国,会见朱元璋。朱元璋在和张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张昶是个人才,于是要求张昶留下,并委任张昶做官。

朱元璋不知道,自己的一念之差,险些倾覆吴国,改变历史走向。

张昶:以柔克刚

放弃大元的高官,来做吴国这样割据政权的闲官。在当时天下局势还没明朗、鹿死谁手还不确定的情况下,张昶选择忠于吴国,无疑是很冒险也很吃亏的——因此如果换做别人,肯定会坚持不做朱元璋的官儿,或者采取不合作态度,来消极应付朱元璋。

而张昶则不然。

张昶对于朱元璋的册封全盘接受。并且,还积极奔走于吴国朝廷上下,为自己拓展、经营人脉,这些给人一种张昶准备全心全意在吴国做官的感觉。

与此同时,张昶还给朱元璋提出不少意见,这些意见,概括来说,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立法方面。朱元璋和别的农民起义首领不同,诸如天完等政权,对制度建设和资源管理等方面,要么没有意识,要么不愿意去经营,而朱元璋在知识分子的建议下,意识到想取代元朝,就必须建立一个像样的政权,而建立像样的政权,完善法律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张昶因为有着在元朝做过尚书的履历,因此意见较为权威,张昶建议:如今乱世用重典,吴国的立法,应该以重刑为本,让天下人对吴王处于敬畏状态,这样,天下可平。


另一方面是人生态度上。张昶劝谏朱元璋:如今元朝大势已去,其他的割据政权,也都处于衰落状态,天下迟早都是你的,何苦操劳于国事?不如看开些,人生短暂,及时享乐才是成功者取得成功后要做的事情。

并且人格魅力上,张昶口碑也很好——最起码张昶的衣服,即便是穿破了,即便是朱元璋赐给他不少绸缎,让他做新衣服,他也坚持不换,坚持要保留朴素形象。

有见识、安贫乐道、随遇而安、善于交际——对于外人来说,张昶宛如圣贤形象。

其实,这是张昶的以柔克刚。

张昶的末路

古人云:大智若愚,大奸若忠。

张昶的朴素行为,起初让朱元璋赞赏不已,而随着张昶给自己提出的一些意见,逐步让朱元璋对张昶的动机产生怀疑。朱元璋为了验证自己的怀疑,于是暗地找来刘伯温商量、探讨此事。

刘伯温斟酌了片刻,告诉朱元璋:此人留不得。


理由很简单:朴素是为了沽名钓誉,这个不提倡但也无可厚非,但是:

劝说朱元璋用重刑治国,在天下处于割据状态,只会导致大量的百姓逃亡到元朝控制区,最终损耗吴国的人力资源,导致吴国处于不利状态;

劝说朱元璋及时享乐——此时元朝虽然衰落,但实力并非一触即溃,一旦朱元璋陷入声色犬马的状态,上行下效,吴国上上下下都如此,最终,会导致吴国腐化到经不起元朝大军的几轮讨伐。

朱元璋由此,对张昶采取了猜忌态度,最终,处决了张昶。


藤树先生


同样一个人,朱元璋看他是清官,刘伯温看他是祸根,最后朱元璋果断地杀掉了他,这个人是谁呢?


他便是张昶!

张昶是元朝末期的户部尚书,在元朝混得风生水起,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被朱元璋收编,然后在明初成为了大明的户部侍郎。之所以太祖能够欣赏他,这是因为此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不仅把明朝的户部治理的是稳稳当当,而且还为人谦和,做事严谨。


有一次太祖在朝中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他破旧的衣服,随即就对这个人大加的赞赏,并直夸此人身为户部的一把手,居然还如此的节俭,简直就是国家之幸,在夸奖结束后,太祖还非常客气的对他大加赏赐。

一般说来,自己的大臣穿着旧衣服生活节俭,作为皇帝应该是比较高兴的。


只不过题目中所说的这个人也就是张昶,事实上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刘伯温识破了他的居心,然后在朱元璋心里给他埋下种子!所以最终劝朱元璋杀了他。


那么刘伯温为什么说:“此人留不得”?


但是张昶这个人虽然在替朱元璋工作,但是他却是效忠元朝的。关键是这人也从来不讳言自己是元朝的忠臣,趁着职务之便,和元朝书信往来,老想着回北方。


其实这或许也不能怪张昶,毕竟人家家在北方(宛平),在元朝的官职也不低,原本老婆孩子热炕头,出一次差,被你老朱给扣了,纯属意外。


但是这边厢,朱元璋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心想收服张昶,想让张昶从内心里愿意给自己干活。所以也经常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经常赐金银绸缎给张昶。这让朱元璋的好兄弟们看得眼红不已。


但是这位张昶生在福中不知福,整天穿着一身旧衣服。这个桥段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但是朱元璋却认为,“人才难得啊。”你看到底是元大都来得,不但有学问,而且为官清廉,这是个好官。如果官官如此,我老朱岂不是有福了?这边厢,差点要号召百官向张昶学习了。


此刻刘伯温却说话了,“此人留不得。他这是在给元朝守节呢。”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了:


《大明律》编纂与适用在法律方面使用轻典,还是使用重典上,张昶和其他人发生了冲突。

张昶主张用重典,所谓乱世当用重点典;

但是刘基等人认为此刻要发展,就要继续笼络别人,就要轻刑法。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张昶的悲剧也就开始了。

“劝上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欲 上失人心,阴为元计。”

有了刘基等这样的话之后,朱元璋会更信谁的?当然是刘基的,因为在朱元璋的心理,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便是“赵高”。他认为张昶这是在学赵高。


当时张昶卧病在床,杨宪前往探视,突然得到一份张昶私通元朝的信,立刻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命令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再信的背后写了八个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元至正27年6月,朱元璋认为张昶“是无法被再教育”的对象,于是下令诛杀张昶。


“伴君如伴虎”,尤其伴朱元璋的“君”,就更加了。


当刘伯温让朱元璋对张昶埋下怀疑种子时,他便已经在心里有了某种认定。在这种认定下,不管他做什么,就都可以被作为那种认定的论据。


总结:元朝归降朱元璋的大臣张昶,本是一位连衣服都舍不得换、经常穿破衣的清官,可因为朱元璋的“怀疑种子”,他这个优点竟也成了他被诛杀的理由之一。


路之意


大臣衣服旧了不换,破了打个补丁继续穿,皇帝赏下来的金银绸缎也是能不要就不要,推不了就堆在家里也不用。这是什么人?这是典型的清官呀,是清如镜,明如水的好官。

这件事发生在贪腐成风的明洪武年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还真的就发生了,这个大臣名叫张昶,是原来元朝的户部尚书,有一次奉旨到南方见朱元璋,因为足智果敢,谋略出众,被朱元璋留在了南京,还给了个参知政事的官,让他帮着参谋国事。

按说张昶人又有才,又特别清廉,他应该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人才,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人才。但是张昶却在最后被朱元璋给杀掉了,杀张昶的建议是诚意伯刘伯温提出来的,而刘伯温要求朱元璋杀张昶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他那一身破了都不肯换掉的旧衣服。为何?

朱元璋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刘伯温却看穿了张昶的内心世界,那就是张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刘伯温是什么人?民间都已经把他神化了,说他“神机妙算,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大明江山能够建立起来,刘伯温有一大半的功劳。

他发现张昶不仅是破衣服不肯换,有些做法也是极不正常。例如,当时元朝势力还在,大都还没有攻破,张昶却写了很多文章,都是给朱元璋歌功的。并且还上表劝朱元璋,说天下几乎已经差不多定了,剩下的一些小地方,交给大将们去打就行了,皇上您可以安心享受后宫幸福生活了。

朱元璋不是那种安乐享受的帝王,但是他也没有往太多的地方想,刘伯温知道后,马上意识到张昶居心不良。

紧接着张昶又劝朱元璋,乱世要用重典,对普通百姓要狠一点,当时国家残破不堪,百姓急待休养生息,重典之下,岂不是要激起民变么?朱元璋没有听。

但是他对这个张昶已经有所不满,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张昶彻底丢了性命。

那是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后,朱元璋想把张昶放回去,既不能大用,留着也就没有意思了,只要他没有二心,放回去也就算了。但北边,询问自己的家人在何处。身着破衣,欲效法当年苏武在北海牧羊,以表决心。可偏偏书信最后落在了朱元璋的手里,再加上刘伯温的一番话,让朱元璋最后定了杀张昶的决心。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二心的人呆在身边,公元1367年6月,张昶还是穿着那身从元朝带来的的破衣服,被杀了头。刘伯温倒是看穿了张昶,最后要了张昶的命。可是他自己却没有没有看透朱元璋的心思。1375年5月,刘伯温被胡惟庸毒杀,但这是否是朱元璋的授意呢?已成千古难解之谜。


参考资料:《明史·张昶传》《明太祖实录》


小小嬴政


此人名叫张昶,曾在元朝官至吏部尚书,后奉旨出使江南,朱元璋惜才爱才,强行留用,累授参政知事,当时国家建置制度皆出其手,可见其确有治国经营之道。

他每逢上朝之际,从来不穿官赐华服,总是用一套破旧衣裳示人。朱元璋以为其清廉,曾赞誉有加,唯有刘伯温一眼识破,认定其"身穿旧衣,必是心念旧朝,志不在我,未可大用"。

刘伯温是何许人也,他敢如此评价一个人,就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证据之一:张昶虽为大明所用,却自认为自己失节于元朝,是以私下里经常对自已亲近的人说:"我如果回到大都,必定还会大富大贵"。

证据之二:张昶曾经在暗中支使别人上书,不仅为朱元璋歌功颂德,还力劝他要及时行乐。朱元璋看到奏折之后,对身为太史令的刘伯温道:"这是要朕当秦二世呀!"刘伯温深知这上书之人的为人,道:"皇上英明,不过这上书之人愚钝,背后必定有人主使"。朱元璋知他所指,只是爱惜张昶是个人才,也就没有追究下去。只是把上书之人斥骂了一顿,此事遂不了了之。

而证据之三:张昶因"智识明敏,熟于前代典故",被朱元璋委于重任,负责草创大明国家制度。于是他多用重典厉民之术,意欲让大明失去民心,以利元朝复兴。

朱元璋出身贫贱,了解百姓疾苦,是以对张昶的建言多不采纳,致使张昶阴谋落空。

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对张昶表现出了难得的耐心和宽容。真正让他痛下杀手的,还是因为张昶在书板背面写下的八个字。

有一次张昶病重,卧床在家,和他一向交好的大臣杨宪前去探视,无意间发现了一封张昶写给元朝的书信。朱元璋便派人责问,张昶当即翻过书板,在上面写下"身在江南,心在塞北"八个大字,以示决裂之心,托人带给朱元璋。

朱元璋一见之下,便知两人君臣缘份己尽,唯有成全。他一生杀人无数,也不在乎多一个张昶,杀便杀了,至多叹息一声,从此相忘于江湖。


煮茶道史


朱元璋称帝之后,他手下的一个臣子一直工作兢兢业业,并且长期穿着破旧的衣服。朱元璋还直夸这个人是个大清官,但是刘伯温听说了之后就说要赶快杀掉他,因为他居心叵测,完全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个大臣名叫张昶,本来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是元顺帝派来作为使臣招降朱元璋的。只不过朱元璋和张昶进行交谈之后,发现张昶这个人非常的有才能,所以将他强行的留下来给自己当官。张昶在朱元璋的阵营留了下来之后,也是非常兢兢业业的工作,看起来似乎是非常感谢朱元璋的知遇之恩。



朱元璋的政权建立之后,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才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天下。只不过朱元璋的众多手下大部分都出自于底层,对法律这种比较专业的东西了解的实在不多,所以刘伯温向朱元璋推荐了由张昶来制定新政权的法律。朱元璋也觉得这个建议非常的合理,因为所以是元朝的大官,对这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的非常的深,所以就任命张昶负责这项制定法律的重任。



张昶也确实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来,让朱元璋也感到比较欣慰。只不过这套法律在实行的时候,让朱元璋感到有点不对劲。因为从朱元璋的角度来看,这套法律有点过于严厉了,并且收的税收比元朝收的还要多。本来朱元璋出自底层,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的官员是非常的痛恨。但是由于张昶一直穿着破旧的衣服,表现出一副大清官的样子出来,所以朱元璋也没怎么去怀疑他。



后来有一次朱元璋就和刘伯温说起这件事,刘伯温立刻劝朱元璋赶快杀掉张昶,因为经过刘伯温的密切关注和监视,发现张昶这个人实在是有点问题。因为他一直怀念着元顺帝,一直想回到元顺帝那边去。并且从他家里搜出了一些相关的信件,其中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言论。而且他制定法律的动机根本就不好,制定出严酷的法律来,就是为了让朱元璋的政权不稳,从而使元朝能够得以复辟。当别人提出异议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乱世就应当采用重典。



朱元璋听到这些之后,自然感觉相当的愤怒,最后就杀掉了张昶,因为在他的阵营里可容不得这样心怀叵测的人存在。


天龙论史


在胡军主演的电视剧《朱元璋》里面,有一个叫做吕昶的老头,相信看过这部剧的人应该还有些印象。

在剧中,他因掌握杨宪的罪证,反遭杨宪陷害,结果快70岁的他,被发配到边关玉锋台,还在途中险些被杨宪同党所杀,幸好刘伯温和朱元璋聪明,料到杨宪的诡计,于是救回吕昶。 后来吕昶还强烈反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在正史中,吕昶这个人虽然并不存在,但他的诸多事迹却是真实的,他的历史原型叫做张昶,也就是这个题目中的主人公。

张昶原本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朱元璋当时还只是吴王,有一次张昶奉元廷之命,南下到应天府招降朱元璋。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所以非常爱慕和珍惜人才,只要有本事的人,他恨不能都挖到自己的身边留用。

当张昶来到应天府后,朱元璋通过和他交谈,发现张昶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不仅对天下兵马钱粮了如指掌,还熟悉各种律法制度。

于是,朱元璋就直接将张昶扣留在身边,并且对他是百般拉拢,后来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立号建立明朝时,还授予他参知政事的官职,让他参与明初各种律法制度的设计,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明律》。



但是,张昶内心里还是不愿意臣服朱元璋,虽然他也是勤勤恳恳的为朱元璋工作,但他的心却依然还是效忠元朝,甚至他曾多次公开说自己是元朝的忠臣,并且他还趁着职务之便,多次元朝书信往来,想着有朝一日回北方。

当然,这也不能怪张昶,因为他的父母妻儿都在北方(宛平),元朝对他又非常好,而他又是被朱元璋强行扣留。更重要的是,当时朱元璋才仅占据江南之地,元朝还并没有呈现出要灭亡的迹象,张昶自然找不出要效忠朱元璋的理由。

但问题是,朱元璋却还是一门心思想收服张昶,想让张昶从内心里心甘情愿给自己干活。所以他对张昶那真是好得不能再好,总而言之,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各种金银绸缎赏赐不断,一度让朱元璋的好兄弟们看得眼红不已。

然而,这位张昶却是丝毫不为所动,仍然每天穿着他原来的破旧衣服。对于这个情节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在《三国演义》里,关羽在归降曹操后,也是这样对待曹操给他的各种赏赐。

不过,当时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以为张昶是因为为官清廉才如此。

于是,朱元璋就连夸张昶真是难得的清官,甚至打算号召百官向张昶学习。这时,刘伯温就告诉朱元璋:“此人留不得,他这是在给元朝守节呢!”但朱元璋却不愿意相信,毕竟他对张昶这么好,即便再冷的心也该捂热了吧!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的想法。

当时,元朝大将王保保将中原的红巾起义军尽数剿灭,张昶便偷偷和他的亲信说:“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同时,他还暗中使人上书朱元璋,为朱元璋歌功颂德,又劝朱元璋应及时享乐。

当朱元璋看到这些张昶劝他及时享乐的奏折时,心中真的是被伤到了。因为,朱元璋是将张昶当成是国士对待,但张昶却把朱元璋当成是秦二世来糊弄,所以丧心之下的朱元璋就对刘伯温感叹:“张昶的行为,简直就是赵高做派!”

这个时候刘伯温又建议朱元璋杀掉张昶,但朱元璋还是于心不忍,所以还是没有追究张昶的责任。但是,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终于让朱元璋动了杀心。

当时,张昶在编纂《大明律》时,对于是用轻典,还是用重典,和其他人发生了冲突。张昶主张用重典,所谓乱世当用重点典;但是刘基等人认为此刻要发展,就要继续笼络别人,就要轻刑法。

从我们旁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只是立场不同,本质上没有对错之分。但其实呢,张昶那绝对是别有用心。



因为,当时朱元璋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期,正需要用各种手段来笼络各方势力,如果这个时候就用重典,那元朝的旧官僚势力,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残余势力,还敢投靠朱元璋吗?

甚至而言,就是朱元璋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挫伤。因为,所谓重典,一般针对的都是那些有权有钱有势的人,只有他们才敢没事挑战法律,广大普通老百姓又哪里敢犯法呢?

而那些有权有钱有势的人,要么就是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要么就是元朝的旧官僚势力,要么就是各大地主豪绅。现在,朱元璋还没有统一天下,就想着对他们用重典,这不是典型的自废武功吗?要知道,这些人中,绝大部分人支持朱元璋,绝不是真的要救黎民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而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和富贵。

所以,现在天下都还未定,朱元璋就敢流露出卸磨杀驴的意图,那这些人肯定不会再支持朱元璋,甚至还成为朱元璋的敌人,这样一来,朱元璋的事业恐怕会立马土崩瓦解。张昶作为一个被朱元璋和元朝廷都欣赏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出这其中的道理。

所以,当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个事情后,朱元璋对张昶是真的彻底失望。因为,张昶这是在拿朱元璋对他的信任来给朱元璋下套。换句话说,朱元璋把张昶当成是个人物,而张昶却把朱元璋当成是二傻子玩弄。但此时,朱元璋仍然不打算杀掉张昶,而是想把他放回北方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杨宪突然得到一份张昶私通元朝的信,于是他立刻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完这封信后非常生气,立马命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则在信的背后写了八个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自此,朱元璋终于死心,他对着张昶叹道:“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于是在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将参知政事张昶诛杀。


我是赵帅锅


题主说的这个人张昶,原来是元朝的旧臣高官,做到元朝的户部尚书,他后来投降了朱元璋,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但是他做了一件犯忌讳的事。

朱元璋平定天下以后,把北朝的俘虏遣返,张昶就趁机写了一封信,让遣返的元朝人带到北元,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张昶要寻找他流落北方的儿子。

结果这封书信被朱元璋的大臣杨宪截获,于是朱元璋就让杨宪去审问张昶,到底怎么回事,一查之下,发现张昶有二心,他整天思念元朝,还说什么“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

张昶还在书信的背面写了八个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原来张昶还想着要恢复元朝,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把他杀了。

朱元璋在南方势力渐大,元朝想要招安,派张昶为使团团长,册封朱元璋。

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被徐达李善长等手下推为吴公,在南京建立西吴政权。

此时,沿着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沿海有方国珍,正南方有陈友定。各个割据势力犬牙交错。

元朝朝廷一看,根本控制不住,于是想出了招安的昏招。

当时张昶担任元朝的户部尚书,于是元朝皇帝派他为正使,派马合谋为副使,从海上来到南京,招安朱元璋。

元朝给了朱元璋三个好处,一是授朱元璋荣禄大夫,二是授予朱元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三是赐以龙衣御酒。

朱元璋本来野心极大,要统一天下做皇帝的,怎么肯受招安,再说,元朝给的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什么大夫,什么龙衣御酒,就不能拿点钱出来吗?

此外,江西是方国珍的地盘,元朝却封朱元璋为江西的平章政事,这不是明摆着挑拨离间,想让朱元璋和方国珍打起来,元朝来个坐山观虎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也。

元朝的奸计立马被朱元璋和刘伯温识破,于是将副使马合谋杀死,因为朱元璋觉着张昶这个人比较有才华,没杀。

张昶是个宰相之才,虽然做了朱元璋的副宰相,但是却还思念元朝,阴谋不轨。

说起来,这个张昶也的确是个人才,他投降朱元璋以后,做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把吴国朝政管理的井井有条。

张昶是个典章制度的高手,吴国的典章制度和律例等,大多都是出自此人之手笔,是个不可多得的实干人才。

张昶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的执行力,可以跟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名相狄仁杰相比,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卿的时候,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张昶则更牛,他经手的事,没有一件在他手里停过一天以上。

张昶效率如此之高,宰相过也!如果元朝让他做宰相,也许还能强盛一阵子呢。

但是呢,张昶毕竟是元朝投降过来的,而且当初是被朱元璋强行扣押,他是“心在曹营心在汉”,还想着元朝,虽然他在朱元璋这里也得到了荣华富贵,可是,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元朝,他曾经对人说:“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

他之所以帮助朱元璋,并不是因为他觉得朱元璋多好,而是他要让朱元璋和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狗咬狗,从而让元朝渔翁得利。

为了帮助北面的元朝,张昶就干了两件特别阴损的事。结果被刘伯温识破了。

一是,他建议朱元璋在治理国家上,使用重典,重刑,目的是制造朱元璋残暴狠辣的形象,以使朱元璋失去民心,政权瓦解。这件事朱元璋咨询刘伯温以后,没有听张昶的。

二是,他偷偷的指使人,不断给朱元璋上疏,大大的称颂朱元璋的丰功伟业和雄才大略。目的是想冲昏朱元璋的头脑,使朱元璋耽于安乐,骄奢淫逸,再无雄心壮志,从而帮助元朝打垮朱元璋。

这件事也被朱元璋和刘伯温看出来了。

朱元璋对刘基曰:“是欲为赵高也。”刘基曰:“诚如圣见,必有使之者亡。”

后来朱元璋要讨伐张士诚,便让张昶写檄文,结果张昶列了张士诚很多条罪状,朱元璋一看,不太对啊,怎么好像在说自己?

朱元璋就把张昶写的檄文拿给刘伯温看,然后张昶的指桑骂槐的阴谋诡计,就被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给识破了。

刘伯温建议朱元璋杀了张昶,但是朱元璋爱惜张昶的才华,没舍得杀。

上面张昶那些阴谋诡计还算是暗地里的。

后来,杨宪发现了张昶的书信,朱元璋派人审问张昶,张昶于是在书信北面写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个大字,信中还说,他在元朝最快乐,最风光,在朱元璋这里当官,最凄惨,最黑暗,简直度日如年,这是挑明了有叛逆之心。

朱元璋觉得,他再有才华,也不能留了。一个有二心的人,越有才华,岂不是对自己威胁越大,破坏越大吗?于是朱元璋把张昶杀了。


西堤君


明朝建国初期,出现了很多骄兵悍将,仗着赫赫战功便骄奢淫逸起来。相比之下,这位大臣连衣服破了都不换,实在是官场上的清流。可如此清官,刘伯温为何说:“此人留不得!”

难道是刘伯温跟他有私人恩怨,才挟私报复吗?



当然不是。这个清官叫张昶,跟刘伯温没有半点仇怨。那么刘伯温到底是为什么才说出这种话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段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故事讲完之后,各位也就能猜出背后的原因了。

曹操在小沛大败刘备后,关羽被困在土山。先有张辽做说客,后又许三事,声明降汉不降曹,曹丞相才终于将美髯公暂时收于账下。

曹操对关羽有多喜爱不用多说,三国演义中描述是:“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

这天,曹操发现关羽的绿锦战袍有些旧了,便找人替他量身,选用上好的面料重新给他作了一领。关羽受领之后,穿在了里面,旧袍仍然罩在外面。曹操笑关羽节俭,关羽解释道:

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关羽不何不换旧袍,是思念故主刘备之故。这也是张昶不肯换衣服的原因,只是张昶思念的不是刘备而已。那他思念的是谁呢?

张昶原来是元朝的户部尚书,后来以元使身份去江南会见朱元璋,被他强留在身边听用。可是他的家人俱在北方,他的仕途也是自元朝而起,浓烈的思乡情感一直在他心中压制着。正如关云长一般: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不脱旧袍是为了兄长刘备,张昶不换破衣则是为了故土元廷,说到底他是在为消亡的元廷守节。刘伯温是何等样人,怎会看不出这背后的深意。

果然张昶卧病时,杨宪在他家里发现了一封书稿,背面写着八个明志之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正如刘伯温所料,张昶的心从来不在朱明。



念旧重情本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难得可贵的气节。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他绝容不下对自己有二心的人。张昶终是难逃一死。

谈古今,说历史,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关注。


Ad哥哥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黄袍加身,能力的确是非常人所能及,要说看人的眼光,朱元璋的确不赖,否则也不会找到那么多有能力的手下扶持他,但他看人的眼光却属实远远不如自己的臣子刘伯温。

朱元璋执政时,有一位叫张昶的官员,此人很有才华,却有一个习惯,身上的衣服破了也不换新的,朱元璋认为此人乃是“清官之首”,但刘伯温却认为此人留不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曾经是元朝户部尚书的张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昶,北平宛平人,曾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本来张昶和朱元璋这两个人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在元朝还没灭亡之时,张昶奉命以奉使的身份到朱元璋统治的吴国想要去招安朱元璋。

当时的元朝已经是摇摇欲坠,朱元璋又怎么会放弃唾手可得帝位,所以自然是拒绝了元朝的招安。

但朱元璋因看重张昶此人颇有才华,学富五车,就将其留在身边做了参知政事。能够临阵策反敌人高级官员,那是相当值得人高兴的事情。

朱元璋还高兴的对别人说:“元朝送大贤人与我。”

事实上,张昶并没有接受朱元璋的策反,而是被朱元璋强行留下的。

张昶虽然是留在了朱元璋的身边,但他属于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张昶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忠君爱国,这种想法已经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了,不可能去除。

其实,即使是朱元璋也怀揣这样的思想,朱元璋曾多次自诩为元朝旧民,起义造反实属迫不得已。

所以在朱元璋的眼中,张昶是一个叛党逆贼之流,自然不可能真心臣服于他。

但张昶也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不能单枪匹马的跑回他心心念念的元朝大都,于是心中怨愤更深,便想要报复朱元璋。

张昶是如何报复朱元璋的呢?

张昶先是博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在明朝创立之初,各种国家制度还不健全,“张昶有干才,智识明敏,熟谙前朝典故,凡国家建置制度,多出其手,裁决如流,事无停滞。”可见张昶对于明朝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朱元璋也很是相信他。

但张昶只是表面如此,内心还是眷恋元朝。当时元朝有一位大将名叫扩廓帖木儿的兵力还算强盛,元朝还有一战之力,张昶对自己的旧国也是充满信心,他曾对他的亲信偷偷说:“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

当时张昶每每与众人议事时,都只穿一件破衣服,破了也不换新的。朱元璋不明所以,还夸赞他为“清官之首”,当为百官楷模。但只有刘伯温识破了张昶内心的真实想法,知道这是张昶心念旧国的想法,所以才认为张昶此人留不得。

张昶为了报复朱元璋,他故意上书劝朱元璋要及时享乐,还劝朱元璋用重刑重罚,又上书向朱元璋陈述了一些剥削压迫百姓的方法,想让朱元璋失去民心。

这计策的确是一条好计策,但当时朱元璋正处于勤于政事,力求成就一番大事事的时期,怎么可能听从张昶的建议呢?反而对刘伯温说:“(张昶)是欲为赵高也。”

刘伯温回答说:“诚如圣见,必有使之亡者。”意思就是说张昶想成为赵高那种奸臣啊!刘伯温的意思就是正如圣上您所看见的,一定会有人让他灭亡的。朱元璋此时对张昶已经心生不满。

“身在明,心在元”的张昶最后下场如何呢?

张昶的计谋已经被朱元璋等人察觉,但朱元璋爱惜他的才华,对他一再容忍。

由此也能看出朱元璋政权对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容纳,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究其根本在于其政权无法与地主阶级达成合作,朱元璋也算农民起义出身,但是随着政权的发展,朱元璋改弦易辙,反而摆脱了农民起义政权。

为了拉拢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朱元璋做了很多的努力,然而这种苦心依然没能打动张昶。

张昶心念元朝,仍然想要回去。当时正赶上元朝军队战败,许多元朝士兵被俘虏了,张昶暗地里使了手段将这些士兵都给放走了。

据《国初群雄史略》所记载:“(张昶)给以脚力,送至境上,任其还乡。”而且还写了一封表明自己心迹的信让士兵们带回元朝,信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军情。但这些士兵又被明军所捉,信件也被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过信之后,十分愤怒,他曾十分信任张昶,但张昶却背叛与他,这就是打了他的脸面。于是将张昶下了大狱,还下旨命令大都督询问张昶,让他写下自己的罪状,但张昶只写下了八个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本来朱元璋因为惜才,还想再放张昶一马,但是看了张昶所写的内容,明白他叛意已决,不能再赦免他了。于是在至正二十七年,将张昶处决。

张昶才华横溢,又得朱元璋器重,本来有大好的前程,但他忠于故国,矢志不渝,宁死不屈,这种风骨也是很让人敬佩的啊!


史论纵横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元朝末年,在朱元璋建立吴国政权后,一个特殊的使者来到府上,求见朱元璋。此人就是时任元朝户部尚书的张昶,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招降朱元璋。

按照礼节,朱元璋接见了他。但是对于招降,朱元璋不置可否。在交谈中,发现张昶才思机敏,是个人才,于是老朱同志就玩起无赖,把这个招降的使者给扣留下来。好吃好喝的供着,并拜授参知政事。

张昶眼看回不去了,于是就外示诚意,内怀计谋,与朱元璋以及杨宪等人示好。加上张昶熟谙前朝典故,对于国家的制度建设,甚为熟练。一时间,朱元璋很是欣喜,将很多的法律建设都交给张昶来做,包括明初著名的律法《大明律》,张昶均参与其中。

张昶在平日里,工作上勤勤恳恳,朱元璋经常对其赏赐,但是张昶时常穿着一身旧衣服来上朝,以示勤俭,更得朱元璋的喜欢,逢人便夸张昶是清官。一时间,张昶在明朝混的是风生水起。

如此重臣,为何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

当时,元大都(北平)尚未攻破,守将扩廓帖木儿兵力还是很强,于是张昶心思便活泛起来,偷偷与家里人说:吾若得归元,仍不失富贵也。并多次向朱元璋上书,为刚刚站稳脚跟的老朱歌功颂德,劝朱元璋天下已定,应及时享乐,从而麻痹朱元璋。

但是老朱何许人也,一路摸爬滚打。且能上他的当?当面斥责了张昶,但念其功劳,未曾处罚与他。心想着张昶能知道错误,安心为大明卖命。

只能说,张昶此人,亡大明之心不死。在经历上书风波后,安分没几天,又开始作妖。在制定《大明律》时,刘伯温以及杨宪等人均认为,天下初定,律法宜轻,以安抚民生。而张昶却认为,乱世宜用重典,破兼并之家,多行厉民之术。意思就是说,天下大乱已久,应该用重典来压制乱民。表面上看,张昶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实际上张昶真正的目的是让朱元璋失人心,暗中为元朝的复兴做计划。所以刘伯温曾说:张昶此人,其心可诛。

朱元璋也对这个人逐渐失去了耐心,但是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张昶能够安心为大明工作。但是之后的一件事,彻底粉碎了朱元璋的幻想。

某日,张昶因病卧床在家休养,杨宪奉朱元璋旨意前去探视,名为探视,实则杨宪是听闻张昶暗中托元朝旧将长寿丑(人名)私书与北元,表诚意,献忠心。果不其然,书信被杨宪搜出,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人持书信当面质问张昶,结果张昶不但不认错,还在书信背面写下八个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意思就是说,我虽然身在你这里,但是我的心思还是在北元。

朱元璋原本惜才,还指望张昶承认错误,结果却等来这八个大字,盛怒之下,朱元璋对刘伯温说:“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7),朱元璋下令将参知政事张昶诛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