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欠薪,去仲裁的和不去仲裁的结果有区别么?

正简农产品


职场欠薪,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整治,这种现象还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得到了明显遏制,因欠薪产生的劳动纠纷案件数量也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2010-2018年我国欠薪违法案件数量

被欠薪,到底需不需要仲裁,仲裁和不仲裁结果有什么区别,我认为要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综合判定:

了解欠薪原因,是暂时拖欠还是企业经营困难,或者是老板的一种策略

是否决定采用仲裁手段讨薪,首要先看老板欠薪的原因是什么?

是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暂时拖欠,还是企业经营困难准备破产或已经破产;再或者,是否是老板为了明年员工能继续回来上班采用的策略。

了解到欠薪的原因,才能找到最快的解决办法。

如果只是老板暂时资金周转困难,而且老板承诺支付时间自己也接受的话,还是建议别仲裁。

如果老板经营困难、濒临破产倒闭,还是早申请仲裁,越早就越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果是老板采用以拖欠一部分薪资让员工

明年继续回来上班的话,在你确定明年不再回来的情况下,就先寻求和老板协商,协商不成,就可以到人社部门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直接申请仲裁。

▲公平与正义

仲裁程序时间会较长、耗费的精力比较大

出现劳动争议的程序一般是先协商,协商不成就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就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忽略协商和调解,直接申请仲裁。

如果仲裁结束,任何一方不服,还可以申请向基层法院上诉,直至二审。

所以,如果决定走上劳动仲裁这条路的话,从时间成本上来说,从个人精力的消耗上来说,是很不划算的。

如果能够采用协商和调解的办法最好,不行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否则还是不建议直接申请仲裁。

走入仲裁程序的话,意味着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走入仲裁程序就意味着协商或调解失败,劳资双方的关系可能直接破裂,以后就只能走仲裁或上诉的路子,想再回到单位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通过仲裁把薪水拿回来的概率比不仲裁的大一些

通过仲裁讨薪,就是正式进入法律程序,一旦仲裁裁决书或者一审、二审判决书生效,薪水拿回来的可能性肯定比不仲裁大很多,实在不行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讨薪涉及的金额来决定仲裁还是不仲裁

如果你的讨薪金额比较小的话,比如只有几千块,还是不建议通过劳动仲裁,毕竟耗费的时间成本太大,耗费个人精力太多。

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发律师函等四种方式,一般金额小的话,老板还是愿意给的。

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的话,老板要耍赖,导致上面四种方式都不能逼迫老板付薪水的话,就只能通过仲裁这条路了。

▲2016年1月22日,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新区,农民工领取拖欠工资现场。

以上分享供参考,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下方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我是@之舟职读,致力于职场有价值思维、知识、经验分享,用理性穿越迷雾,用感悟陪你成长,欢迎点击关注。


之舟职读


负责任的告诉你,差别很大。仲裁的可能会让欠薪者进入失信人名单,高铁飞机做不了、大酒店住不了等等,通常可以更早的拿到欠薪,不去仲裁的不仅可能会拿到很晚,还有可能根本拿不到最后。

没去仲裁,后悔不已

之前帮忙咨询过的一个胡姓女士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努力工作,但不幸的的是企业最终没有妥善经营下去,倒闭的时候还有很多员工的薪水没有发放。

大部分员工因为不了解仲裁的意义和价值,觉得公司已经倒闭了钱就算打水漂了吧,但他们忽略了我国现在对失信人的管控手段有多厉害。

被仲裁不执行的企业主,会被列入是信任人名单,限制消费

最后只有几位员工花时间去仲裁了,胡女士因为怕麻烦没有参加。虽然仲裁过后,原来的企业也并没有兑现支付欠薪的承诺,但是大约过了一年时间,原来企业的法人被列为了失信人执行名单,被限制了飞机、高铁、出国、高级酒店和高级消费。

很快原来的企业法人就承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影响,主动联系到法院支付了那几位仲裁过的员工的欠薪,但是胡女士因为没有参加仲裁,也已经过了仲裁的申请时间,最终后悔不已。

鼓励员工与企业共进退,但遇到恶意欠薪除外

仲裁是一个很好的正当维权的手段,但是我们也要看下企业是不是短期困难,因为如果一旦我们去仲裁,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选择离开企业了,还要多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做打算。

企业的经营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困难时期员工的心态和行为,其实都会被高层观察到,并且同甘共苦的精神其实也是职场精英的必备素养,如果一个人总是很自私不愿为别人承担风险,也会措施很多发展的机会。


彤岩无忌


遇到欠薪要去人力资源部、劳动仲裁办工室去申请仲裁!按照你们甲乙方双方定的合同来进行劳动欠薪评判,仲裁那肯定是有好处的就是钱回来的快!即然有好处那肯定也有一定的坏处,什么事情都有好坏两方面!那就是再签合同揽活干那就要困难一些了,很可能人家再也不会同你合作了!所以仲裁前一定要将利弊分析清楚再作决定


陶韵飞杨


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第一步,没经过这一步不能直接到法院立案。因此,选择仲裁就是选择了走法律程序,建议劳动者积极维权,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


如果你不去仲裁,那你就属于放弃自己的权利了,要知道劳动官司诉讼时效一年,过了一年,欠你再多工资,对方也可以提出时效抗辩,不还了!


钥匙2020


欠薪首先是判断是否是恶意的。但总体上来讲,欠薪就应该支付,但有时考虑是否是恶意也会影响收到收不到所欠薪资。

再一个就是回答你的问题,欠薪现在原则上来讲是走劳动监察,根据劳动合同和事实工资或者银行流水来判断薪资的标准,他们出面去协调对方,如对方不履行,可走处罚决议书。

另外,如果牵扯的赔偿或补偿金等,可以连同工资走当地劳动部门的仲裁部门。开庭审理给双方下发裁决书。在诉讼时效内不上诉,则生效执行。如上诉,则走当地的主管基层法院进行审理。

再一个就是,走不走仲裁或司法突击,是你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国家给你的一条维权道路。维不维权还要看你自己。

希望对你有帮助[祈祷]


读书中国


要看你公司的具体情况。

如果说运行正常的,还是首先协商。这一方面也是双方都有一个机会,矛盾激化对双方都没好处。毕竟仲裁从受理,到立案,再到官方的协商周期,我们都把握不了,拖个几个月拿到钱,不也是浪费了很多成本吗;二是也清楚公司方面打得是一张什么牌。而我们打的牌无非就是,你不给我就仲裁,只是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准备就好了。

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拿着自己的合同、社保记录、工资流水等和其他针对性的证据去仲裁吧,毕竟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


可知在线


欠薪分两种:

1、未到发薪日故没有在离职当天结算。遇到这种情况,参考下公司之前的案例,若公司都有在发薪日结清离职员工的工资,那么就等到发薪日看看,这时候去与不去没有区别,仲裁的人也会让你等到发薪日的。

2、恶意欠薪。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去仲裁了,去的话你有至少80%可能拿到被欠工资,不去的话你基本没有可能拿到工资,区别还是很大的。

点关注,不迷路。欢迎关注 ,这里有劳动法知识分享、职场趣闻、人力资源和职场技能分享。[耶][耶][耶]


80后人资大叔


您好,我是正念HR_火星哥[灵光一闪]

关于欠薪是否仲裁的问题还是要分清具体情况。

第一种情况:公司欠薪,时间不长。一般在1到3个月。公司与员工已经协商完毕,双方认可。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去仲裁。前提是双方互相信任的前提下。

第二种情况:公司故意或者出现经营问题时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多次与公司协商无果时,你应该去仲裁。如果你的户口籍贯属于农业户口,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法律援助。现在国家对于农民工欠薪问题非常重视,国家可以给农民工相关的法律援助。欠薪协商无果,去劳动仲裁是最快的方式。

您可以记住一个选择去劳动仲裁的原则:只要在工作中,公司与员工之间有协调不了的问题并公司的行为已经违反劳动法,你就可以去劳动仲裁。

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一些启发,谢谢[祈祷]



火星哥职场说


仲裁虽然耗费时间和精力,付出成本大!最起码你努力争取维权,总能有所收获。如果你不去仲裁,恐怕是在当今老赖那里一分钱都拿不到!好人不会欠薪,欠薪的没好人!


心海135674894


有啊,仲裁有法可依,没有仲裁公司占便宜,并且赔偿比较少,有理有据去仲裁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