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在长沙火车站候车室,一位身着蓝色隐士服的蓄发道士格外引人注目。他的行囊很简单,斜挎一件道包,一把形似拐杖的短柄木剑立于身旁,和善的双眼透着一股英气。

我走上前去向他行礼搭讪,他自称“丹徒散人”,来自江苏镇江句容,13岁跟父亲习剑,20岁开始云游天下,20多年里,他问道云深处,逍遥天地间,无心世俗,只好剑道。他说此次将去武汉,拜谒玄广大师。

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他说,他几乎遍访天下剑客,只是所遇者多为重术之士,鲜有“道”者。我好奇地问他:何谓“术”,何谓“道”,有何区别吗?

这位隐士侃侃而谈:术者,技耳;道者,文化。层次不同,境界不同。剑之术有三个层级:利剑、重术、无剑。

求剑锋利者,为初级。剑锋光芒,寒光逼人,见之令人胆战心惊。持剑者有所恃。所恃者器物而已,手中无剑,则心慌意乱,无所施展。

重术者,锋利与否非为至要,“大巧不工”,伤人者在招数而非剑锋。所谓招数,即“术”也。我之所行者,暂为“术”之层级,虽剑如拐杖,却能来如雷霆震怒,罢如江海凝光。

无剑,才可称之为剑道,是剑术之最高境界。何谓之无剑?手中无剑,心里有剑,手无所恃,心有所系,所见者,草木竹石无不是剑;所凭者,大道精气俱皆法宝,以无剑胜有剑,是谓之剑道。

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我问他,剑术、剑道可否用之于社会人生?

他很爽快,打开手机一下点开“术”字:你看这个“术”字,一个“行”字,中间加一个“术”字,“行”是通衢大道,“术”字最有底蕴,上部一只眼睛,下部一只手加上一个“八”字。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古体字形,是“八”字而不是“人”字,后人写成“人”字形,意蕴全无。

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这个“术”字的意思很明显,一个人行走在大道之上,眼睛在寻求着,手里在剥开枝茎上的皮。

“术”的意思是:人来世上,就是在不断地寻找着谋生的方法与手段,这叫“傍身之技”或者“养命之术”,维持生活而已,所以“术”之本意,在于活命之技,存身之术,距离“道”,远矣!

你看这候车室里,南来的北往的,天下熙攘,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普罗大众无不停留在“术”的层面,以“术”谋生,以“技”求存,此术不通,再寻新术,仅此而已,以获得赖以生存之财富,换取形形色色之名号。

你可能会医术,他可能懂艺术,而我独喜剑术;这些“术”,你可能会认为算是含金量较高的“术”了。而普罗大众,那些建筑工地的施工者,候车室里的警员、引导员、广播员,还有这些候车的旅客,也都有自己赖以生存之“术”,可能你会认为含金量不是很高。但是你要是明白了“行行有道”的道理,你就不会认为“术”有高低贵贱之分了。老子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谓的贵与贱只是外相,贵与贱实质上出自内心。

心贵则万物无不贵,心贱则天下无不贱。

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所有的高低贵贱都是你自己划分的。那些“术”精者,角色位置相应显贵,“术”浅者,顺流而下,地位收益相应微薄。但所谓“人分三六九等”,无不因“术”而异群,因“术”而异质。

没有技术不一定是“无术”之士,很多人身无长技却能左右逢源,逍遥度日,有的人深谙为人之“术”,青云直上。别说厚黑之学反动,那也是一门“术学”,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自古成功者有几个不懂为人之“术”?再看那些贪官,有几个不黑不厚?莫怪他人术数深,只怨自己智识浅。人世间的情天恨海、悲欢离合,职场上的纷纷扰扰、升降去留,全离不开一个“术”字。


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怪不得人常说“高手在民间”,一介云游的隐士,张口是术,闭嘴是道,那么,“术”距离大“道”有多远?

隐士道:道与术本是两码事,道学之士常常将二者合二为一,称之为“道术”,主要指自身修行的方法技术,比如斋、醮、符咒、隐遁、驱邪、消灾、祈禳、兵法、辟谷等,与我们今天所说之道、之术有点不同。

所有的术都是“道”的表现形式,当“术”修炼到相当境界,达到智识圆通的境界时,你会产生人与动物之所以不同的根源思考,你会产生对无知的敬畏,你对“术”的追求不再以谋生手段视之,而是通过这种“术”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开始向生命的本真探寻,探寻生命的意义,你的精神层面不再停留于外求,而是转而向内,开始内求的时候,恭喜你,你可能已经开始悟道了。

在候车室听句容隐士讲“术”与“道”,确信“高手在民间”

于是,你开始在“术”外下功夫,关注一切与生命意义相关的信息和事物,似乎有一种光亮在内心点燃,这种光亮被称为智慧之灯,心灵之灯,它会照亮内心所有的角落,驱散阴霾,心中满是光、热、爱和感恩,曾经的埋怨、悔恨、傲慢、贪念一扫而空,此时,你近乎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