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下跌無懸念,醫藥股還有哪些機會?

鑑於疫情嚴重性,明日除醫藥股和少部分偶然性表現的個股,短期出現大幅快速下跌是必然的,但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應該是階段性,不會改變長期格局即結構性行情,持續圍繞真科技和真成長為主。

短期來說,醫藥股的被動性刺激需求仍然會繼續放量,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四版)》在診斷環節/重症應對/一般治療等方面給出診療方案,涉及上市公司可簡單歸類:

1/診斷環節:目前主要仍然是以RT-PCR檢測,試劑盒國內4家獲得產品通過分別為:華大基因、捷諾生物、之江生物,其中華大基因已累計捐贈不少於12萬人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科創板公司碩世生物更早前也參與了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產。

2/重症應對:相較於第三版診療方案,新增診療方案包括包括呼吸、循環支持等,涉及藥物糖皮質激素/血必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

紅日藥業為血必淨主要生廠商,目前已累計捐贈300萬元血必淨產品於疫區重點醫院

糖皮質激素方面,以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為例,國產化廠商包括華邦健康、海思科、福安藥業、天藥股份、現代製藥,其中華邦健康子公司華邦製藥2月1日就發送2噸多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前往武漢;現代製藥亦部署子公司國藥容生生產125萬支“米樂松”送往一線。

微生態製劑的公司包括萬澤股份、蔚藍生物和量子生物。其中萬澤股份於2月2日確定捐贈了價值200萬元的腸道微生態製劑——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金雙歧)

3/一般治療:方案明確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以及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進行輔助治療

α干擾素涉及未明醫藥(002581.SZ)、安科生物(300009.SZ)等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為用於艾滋病治療藥物,國際藥企艾伯維捐贈,中國醫藥則成為了該批藥物的進口方和運輸方

消費股和科技方面:科技股注意尋找真科技類型,具有業績釋放潛力,在相關領域處於頭部;消費股則要考慮真成長,短期必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對於很多品牌消費,這一輪如果下跌,則成為不對應錯的長線上車機會,曾經很多人後悔山西汾酒沒敢上車,眼睜睜錯過那麼多,這次如果存在的下跌就是愛情再次擺在你面前,你敢大聲說一萬年嗎?


首日下跌無懸念,醫藥股還有哪些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