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相瞞,我副業收入是工資5倍”聰明人賺錢,一定要選對方向

有人說,缺一次錢,你才會真正見識到,所謂人生,有多無奈。

日本紀錄片《窮忙族》裡,50歲的山田鐵男5年前因公司效益不好,被解僱。現在在3家不同的加油站打工。

他的心裡只有一件事,給兩個兒子攢大學學費。


“實不相瞞,我副業收入是工資5倍”聰明人賺錢,一定要選對方向


打三份工,一週四天專門做計時工資最高的深夜工作,加油加到早上9點。他也想多點時間陪孩子,也想要找一份白天的工作。可杯水車薪的工資,與龐大的學費支出,讓他不得不這樣選擇。

他的大兒子曾夢想讀法律,當個律師,但他也漸漸認清了現實。一句“不可能了,放棄”刺痛了所有觀眾。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這世上缺什麼東西最可怕?”

底下最高贊回答是“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缺愛,也不是缺心眼,而是缺錢。”

工作了兩三年,媽媽手機壞了,說好給她換智能手機,卻發現.卡里餘額根本不夠……咬牙刷了信用卡,內心滿是對自己的沮喪失落;
結了婚,有了孩子,不敢辭職,不敢換公司,不敢輕易得罪上級,我怕交不起房貸,買不了奶粉尿布,維持不了現在的生活;
完全不敢和同齡人有任何社交生活,總得準備好十幾個理由,推掉同學同事的約飯聚餐,連被喜歡的女生告白也只能假裝不明白。


缺錢帶來的無力,無措,無奈,沒有誰能抵擋得了。沒有錢的支撐,當生活給你一巴掌時,你根本無力回擊。

所以,生活的苦累算什麼,缺錢才是一個成年人崩潰的開始


2

丹茹是一個普通的二寶媽,從小吃遍了“沒錢”的苦。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中學時,父親意外離世了,母親一個人死撐著把兄妹三人拉扯大。

大學還沒畢業,就趕緊找好了工作,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做客服。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000塊,再去掉房租和生活費,連生存都是問題,更別提幫家裡緩解壓力了。

日子在結婚懷孕之後更加拮据緊張,和所有寶媽一樣,挑奶粉、選嬰兒車、定期體檢,就算她再省吃儉也像個“碎鈔機”一樣,不停的花錢,壓的老公喘不過氣來。


看著老公加班疲憊的身影,好強的丹茹決定“8小時內求生存,8小時外謀發展”。沒事的時候,瞄準一切可以拓展職場發展,提高收入的機會,規劃自己的“副業”。


開了個淘寶店,代購孩子穿的小衣服、小玩具;

偶爾寫一些“帶娃心得”,成為專欄作者,每月有2000元稿費;

甚至看了300本書,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作“付費問答”。

小到100,大到2000,林林總總算下來,不僅賺夠了孩子的奶粉錢,還幫助身邊人賺錢。

後來,丹茹不僅在“寶媽圈”裡小有名氣,還收到很多線上、線下的分享邀請,第一次分享,半個小時內就報名了200多人,帶來2萬塊的收入。


▲下班後賺錢500人線下活動

時間久了她成為有全國影響力的諮詢師,在資訊平臺上的約見費漲到了1999元。

2年內,一邊帶娃,一邊用業餘時間賺錢,出書、開課、建立公眾號、辦公司,職場之路並沒有停滯,反而走的越來越順暢,30歲前還在深圳買了2套房產。


3

很多人聽了丹茹的經歷,都不太敢相信。這種憑藉一己之力實現人生的逆風翻盤,聽起來像是電視劇裡的主人公。

但是她的的確確通過規劃發展副業的方式,讓人生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可以有更多發展自己的空間

中國有句古話叫“悶聲發大財”,丹茹在做副業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走進了賺錢的誤區,一味地尋找賺錢的方法,卻沒有看到每天8小時之外的“副業”價值

丹茹的朋友皓媽,為了照顧孩子,鼓起勇氣提了離職,陷入了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的日子中。


當她開始想要為自己的人生做點規劃,但總是力不從心,處處受阻, “到底做什麼才能挖掘出自己的優勢,又能帶來額外的收入呢?”皓媽不停的在心裡畫問號。

攀談一番後,丹茹發現皓媽實在是太有“增值潛力”了!

她用“身份挖掘法”,發現皓媽做飯特別好吃,每次發朋友圈,都能收到一百多條點贊評論。將“管道思維”教給皓媽,幫她開創了自己的“私房美食”品牌。

圈了一大波“媽媽粉”的皓媽,在朋友圈嘗試分享做飯的小視頻,很多寶媽都主動私信皓媽詢問做法。

前期的“粉絲”積累起來,皓媽開始招收學員,建立了微信群,定期的更新教學視頻,順便賣一些自制的醬料、甜點。

很多寶媽一大早,就催皓媽更新視頻,每當有新的美食上線時,瞬間一掃而空。

現在的皓媽,變身小老闆不說,還經常和寶媽們交流教育心得,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每個月都能月入過萬,成就感滿滿


4

如果你本職工作好,副業可以為你錦上添花;

如果你本職工作不好,副業可以為你雪中送炭;

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事業,做副業可以讓你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

你發現沒,擁有副業思維的人,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

你可以不費什麼力氣,在下班後的2個小時,在帶娃的閒暇時光,就能開展一門副業,去掙自己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