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为什么不能成为流行乐器?

珠珠Janice


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像笛子、箫、唢呐、二胡、古筝,扬琴......

这些乐器的历史都很悠久,源远流长,都是几千年了

说到他们的代表作,像笛子的《姑苏行》、《扬鞭催马运粮忙》、《鹧鸪飞》......;唢呐的《百鸟朝凤》......;二胡的《二泉映月》......等等,这些经久名曲,都是深入人心,百听不烦。

说到为什么不流行,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民族乐器没有像西洋乐器(如:钢琴)那么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封建社会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缺乏文化方面的相互沟通,交流。

科技不发达,经济落后,思想封建,没进过学堂的人太多太多,认为吹拉弹唱的人属下九流。普通老百姓生活有上顿无下顿,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哪还有心思学习乐器?

所以无论再好的乐器,要有人吹、有人拉、有人弹......吹拉弹拨的人越多,优秀名曲越多,喜欢的人越多,学习的人就越多,如果能再走出去,让中国的民族乐器和名曲早年就在外国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自然就得以就流行了。

2,普及程度不够 当今中国各样条件都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学习民族乐器的人虽然逐渐多起来了,但还是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习的人少,专业的人少,研究发展的人就更少,要想流行就更难了。

要想发扬和传承中国的民族乐器,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的民族乐器定会普及到世界各国。

写得不好,不知合不合你的心意!

如有更多更好的意见,欢迎下面留言交流!

谢谢!





图摄影音


本人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表演方向民族乐器不能流行,大发展,个人认为有几点。

一:中国人在音乐方面天赋不足,自古戏子都是下九流最下贱的工作,不绝对的说,几千年的发展民间只有落魄文人和青楼女子懂音乐,而这两类人很多无后,所以音乐方面的遗传就丢失了。

二:民族音乐注重个性的发展,各种乐器间音色差异太大,利于独奏和协奏,线条性的旋律性的是长处,但是配合演奏不够协和。而音乐是讲究协和的,现在音乐讲究配合和整体的发展,也就是和声发展。

三:民族乐器音域窄,中国人爱听高音,民族乐器缺少低音乐器,没有低音音乐就缺少旋律节奏低音,在现代音乐的配器上很吃力!所以民乐团里都会有西洋乐的大提琴低音提琴,作为节奏低音。

四由于种种不足还有娱乐的导向性,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这是恶性循环!


未来的歌


1、文化差异: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就跟外国人不理解中国文化一样,中国是五声调式、西方是十二平均律!

近些年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不重视,崇洋媚外,外来文化侵入了中国,例如现在的中国人普通话不怎么样就学起了英语,不会英语好像就很没文化一样,其实中国的文化有很多精华!在音乐方面一些乐器甚至已经失传了!

2、在一个,就是中国现在的国民素质还不够高: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还没有达到能够欣赏音乐的程度。在外国每周都会有一些音乐会,很多人买票都买不到,而在中国,几乎很少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听场音乐会上,送票甚至都不一定会去!导致了我们现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很少很少!远远落后西方。


潮音最前线


这个问题我确实也困惑很多年,其实理智的想想看,我中华上下五千年各个领域都有大家出现或留下传说,唯独没有留下音乐作品,这是为什么?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不难得到结论,我国的五音音律纯在着先天不足现象,且记谱方式很不科学,大家看看锣鼓经就应该有个直观的判断,再有就是音乐在古代应该是达官贵人玩的,普通百姓连大字都不识怎么能懂得音乐,就是现如今国人对音乐的理解都纯在很大的误区,错将二胡琵琶杨琴等等一些乐器当成我国的传统乐器,其实除了笙管笛箫以外其他乐器的出现更多的是模仿外来乐器罢了。


星辰999原創音樂


没有流行乐器这个讲法。

所有乐器,都可以成为流行音乐的音乐要素,包括古今中外,只要你运用得当。

所以,在流行音乐创作中,使用任何乐器都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音乐创作者,如果对各个地方的音乐风格都有所了解,对世界上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也都清楚,那么对你的创作绝对是大有裨益。


孤独D时代


不是不能演奏,而是无需演奏,因为乐器只不过是音乐形式的载体。

学院派音乐学研究将流行音乐分为四大类:摇滚、爵士、乡村音乐、电子音乐,这四类主流流行音乐的起源地都是美国,而且都是在美国经济和社会文明高速崛起时代产生的,流行音乐是新事物,它的诞生与发展本身就伴随着电力革命和电子化浪潮,从最原始的电子扩音设备到后来电声乐器的出现,再到如今的电脑MIDI音乐创作,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也是电子科技的发展史。

我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传承,已经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属性和范式,而电吉他、电贝斯、架子鼓等乐器几乎就是为流行音乐而诞生的。我国民族乐器和西洋古典乐器一样,不是不可以演奏流行音乐,而是无需去演奏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像一件体恤衫,不管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穿上它之后都会展现出年轻的一面,我国民族乐器并不是没有涉足流行音乐,早些年火遍日本的女子十二乐坊便是民族乐器演奏流行音乐的优秀案例。





音乐研究所


谁说的?错了,看法偏颇,西乐一般价较贵,财力大的才买,再是声音较响,所以用得多点。民乐声小些,但如今有扩音,此问题已解决,相对价低些,一般劳动人民愿买,上手也容易,特别是戏曲,民乐占据全领域、全天下。喜欢看戏曲的单单喜欢民乐伴奏。依我看,双方都占半壁江山。


按宫商


我们的文化本身就很内敛,所以音乐歌舞并不是我们所爱,更不是我们的长项,不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没有这样文化习惯。因此这些自然比较之下是我们的弱项。再就是“流行”这个词,又是非常势利眼的,我们的文化不是世界的主流文化,所以流行是那种“榜大款”的姿态,如此民族的就不能是世界的,只是世界有民族的。作为乐器更具有工业化的特征,从钢琴,到铜管乐器,在到弦乐,无一不是工业化进步发展的表现,就乐理而言也满满的都是西方的逻辑化极为严密的特征,细致莫过于艺术了,音乐绘画尤甚。我们好像也缺少这样的细致,尤其是普遍意义上的细致。这样的细致又在工业革命前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工业革命让艺术的细致成为了工业的产品,有因此有了同艺术品一样的乐器。当然最重要的是宗教带来的教堂音乐对西方音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普及的作用,绘画也是因宗教而日渐兴盛的。我们的内敛和西方的善于表现有着强烈的对比,这又是西方强调的是个人,我们强调的是秩序有着直接的关系。懂事的教育,扼杀了天真,内敛就成了懂事的特征之一,音乐却是以释放为己任的。我们生活中很难看到引吭高歌的情景,卡拉OK的盛行说明我们一样有这样需要,只是来的太晚了,已经成为了内敛的性格特征了。进步和落后的定义,是对人类贡献?其实本质是你的文化被世界认可的程度如何。所以穷人嘴上总有一句“势利眼”,流行音乐就是势利眼捧起来的,所以我们强大了所有的眼睛就看着我们的实力了,民族的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世界的。这当然不是没到那个程度硬逞强就能成功的民族乐器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内容而已。


少卫真


主要是搞音乐工作,没有被大家重视。中国这么早就有了编钟,早就有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十二平均律还是一个明朝的公子最早发明的,手风琴还是受到我国的笙启发后,才发展起来的,《金蛇狂舞》就是一支很好的民族乐器组成的交响乐,我们的民间艺人太多了,几乎每个牧童都会吹笛子。可惜,正像会做火药却不去研制炸药,有了指南针不去开发航海而去选择墓地那样,很多优秀的资源和时间都被浪费了!好在现在很多人已经对民族乐器感兴趣而且被重视了。本人就爱上了二胡。相信,民族乐器把各国的乐理知识拿来应用,一定会放出异彩!


俞松宽


看到好多人自吹民族乐器博大精深,以此对民乐的势衰聊以自慰。我觉得,别盲目地说什么“博大精深”了。再固步自封、自我陶醉下去,民乐都要消亡了。民族乐器再“博大精深”,有几首传世作品啊?现在有多少人在学习啊(和西洋乐器比)?你睁开眼睛看看西洋乐器,数不清的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盛演不衰——西洋乐器不博大精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