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怎样理解?

55e4680


人是不可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所以,我尽量不引用《道德经》里的原文来解释老子的原话。

回答这个题目,我不禁会想起小时候我爷爷跟我们这些小孩子讲,如何才能准确理解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大道理?他说:就像我要给你们讲道理,但你们这些小孩子经历的事情太少,就会听不懂的,那怎么办呢?我只好用你们日常看得见的事物(东西)来比拟,这样的阐述你们才能听明白,也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容易理解;他还说:大道至简,其它的牵强附会都是多余的。

解一: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就是说只要有充足的能量来源,世间万事万物的发育生长永不停止……这里的“谷神”可以表示为一却的能量来源;这里的“不死”代表的是充足,是前提条件;“是谓”等于就是说;“玄”是表示幽暗长久的通道,引申意是代表永远的意思;“牝”是母牛的生殖器,直接表征为生命之门。

解二:

谷是欲的通假字,这一点也是讲得通的。因跟问答题无关,在此就不必多说了。

欲神不死,是谓玄牝……就是说世间万事万物自我繁殖的本能需求是不会消灭的,生命的大门也是永远敞开的……(展开同上)。

老子这八个字的原意,我的理解是以上两种解释都是他想要表达的,我简单表述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有充足的能量来源,它们自我繁殖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生命之门也是永远敞开的,只要我们遵循任其自生自灭这个道理(无为),而不要去瞎折腾、瞎扯蛋(有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才会永久……

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在信息量不充分的条件下,他的《道德经》只能用天人合一的办法来阐述高深的道理,也就是说尽量用三维空间的事物来阐述多维空间的道理。


山樱美黛子


前年在头条爆出劲料,中科大的科学家孙卫东教授…认为中华文明源自更古远的埃及文明。我们知道欧亚之际的近、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無可争议的摇蓝。四大宗教之三(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就源泉于此。

这些与“老子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有关系么?有的…筆者认为上古那些惊人的大智慧,皆是来源于更为遥远的太古之时。無论是二千多年前的大智者老子,又或7000年前的人类文明曙光-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在人类文明摇蓝的近、中东,有一个古老的迁徙民族叫:吉卜赛人,伊朗高原是其发源地之一。在这个民族的上古神话有所谓的“谷神”之说!其在天空的形象是颗星辰,然则其功能影响力却無处不在!

吉卜赛人的占卜艺能在欧洲是很著名的,然则占卜这个玩儿几乎是所有古文明的初始曙光,比方中国大名鼎鼎的上古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本来就是说这个的。而从吉卜赛人的神话与其占卜书籍中:谷神星也是巨蟹座的主宰行星。

岁月如流,多少年过去了,直至1801年,意大利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皮亚齐才发现这颗在太阳系木星之旁边小行星带中的谷神星,其之所以将其叫谓“谷神星”是此与上古吉卜赛人所遗文字与皮亚齐的发现数据不谋而合之故。谷神星是矮行星,迄今为止是小行星带中质量最大的小行星。

自古以来道德经第六章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之中的谷神,我们很自然都其解释为“山谷”,是因为山谷空旷之故,与道形似。

然则吉卜赛人也将谷神解释是:掌管万物生长、收获的慈爱的祖神!这个与老子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其功能又是万物生发的根本(玄牝即万物所生发之处),是多么惊人的巧合,这真个是…不谋而合。爱因斯坦说:巧合通常并非巧合,巧合是必然。

谷神与谷神星虽然有所关联,但又非等同,正如我国民间所谓的太岁亦不能等同于岁星(木星)似的。又很巧合,上古华民以为于木星附近每年有一股宇宙的無限力量值年,并称这个为“太岁”,其主一年天地之威,谚语:太岁头上动土-找死!这处中东古民族的吉卜赛人,以及上古大智慧者老子,说这儿(木星旁就是小行星带)有“谷神”,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源动力,老子干脆将其称谓:是谓玄牝,就是这个意思了。好的,问题回答于此,望可帮到您。


洪范书斋


感谢您的提问,我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理解如下,望批评指正。谷神喻道,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根源,道化生万物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绵绵不绝,无穷无尽的。

老子把“道”比喻成“谷神”,“谷”,形容虚而能容,“神”,形容无所不应,“不死”,形容永生不灭。“谷神”之所以为神,是因为它中间空洞无物,由此形成空灵作用,看似虚无却蕴藏妙有。“谷神不死”是说道的那种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恒常之性。

老子又把“道”比喻成“玄牝”,“玄”字通元字,有万物的初始、根元之意。“牝”,即母性,雌性繁衍机能的文雅代名词,跟它相对的一个字叫“牡”,是雄性繁衍机能的文雅代名词。了解了这两个名词的含义,便可明白老子本章是要我们去感悟虚灵不昧的“谷神”境界,明白中空无物有着无所不应的无限妙用。正因为虚无空灵,所以才生生不息,孕育、创生、繁衍宇宙万物。


德州德州


《道德经》第六章,讲的是生命的传承。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是文章的第一句,老子在这里是要告诉我们:养育生命的力量是永恒的,TA的这种传承养育的方式非常神秘。

附原文及译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分析:老子在这里要表述的,应该是生命的生养延续及传承是玄妙的,而且永无止境。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不单单指谷物,而是指生命及食物来源。

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如果狭隘地理解为动物的生殖器官,那么植物呢?

译文:创造和养育生命的力量是永恒的,TA的这种传承养育的方式非常神秘,这就是自然万物存在的根本。(而且这种根源是)绵延不绝,TA的作用是没有尽头的。


试译思路: ①谷神:生命得以传承的力量。谷既是生命,也是许多生命得以生存的保障。

②玄牝(pin):是对谷神不死的议论——神秘的传承。牝,字面意思指母性,我们都知道生命的诞生是“父母”的事。

③玄牝之门:生命的诞生是很神秘的。门,应该不是指生殖器官,而是生命诞生的途径。


杨章林555


谷字,在古代很有意思!

谷,gǔ,从水半见,出於口。泉出通川为谷,两山闲流水之道也。

谷,从禾从壳(壳,坚硬的外皮包裹)。谷,必有稃甲,百谷之总名,粮食作物的总称。如五谷有:麻,黍,稷,麦,豆。

通“禄”

谷、禄--古音谷与禄同韵同义。《礼记·檀弓下》:“齐谷王姬之丧。”按此 “王姬”,乃齐僖公之夫人,又是鲁庄公之外祖母。故下文有“或曰:‘外祖母也”’之言。僖公,名禄父。前句中之“齐谷”,犹言“齐禄”。可知谷、禄同韵同义。

延伸就更多了。

老子取两意,即山谷与谷神:

山谷言其容,道之表相;

谷神言其生生不灭,乃道之体!

谷神不死,道化无穷,如玄牡之德者也。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老子》第六章内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什么意思呢,废话少说,直接进入主题:

谷,是什么意思?古人中有不少大家认为本应该是“浴”或者“欲”,为生养的意思。但现在大多通行确定为“谷”,因为按照上下章说的内容来看是前后贯通的,指器而实非指器,指物而实非指物。

所谓“谷神”,简单来讲:中空虚无为“谷”,微妙不能测度的为“神”,是用来比喻“道”。因为大道又是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的,所以“谷神不死”。而“玄牝”是什么?玄,本是黑色的意思,牝,本为母牛生殖器,在这里即喻指造化生育万物的根本功能。

古人大家认为,谷神比喻的是道和德,而玄牝比喻的是功和用。或者又有将“玄”比作天,“牝”比作地,天地又是阴阳,天地阴阳相合则有玄牝的功用出现,天地不交则万物不生,所以玄牝为天地之根。

其实,我看来,谷神与玄牝,本就是一而非二,不过是一分为二强作说明,以便于世人理解:道的“体”和“用”罢了。实际是体用合一的。谷,是虚空之体,能容能应,无所不受;神,能感能知,不可测度。因道是不变不坏的,无生出死的所以称“谷神不死”。

而万事万物在天地间,生生不息,就像雌性的生殖器能受生,所以为万有生生不已的根源,玄牝即是万物的母亲。因为是道生天地万物,所以玄牝其实也是比喻“道”。

总得来说,天地间千变万化,都是无中生有的,道就是天地的本体,具有生养天地万物的功用。谷神和玄牝都是方便比喻的名词概念,道本无道,门本无门,强名曰道而已。



修行人


老子的五玄理论指的是哪五玄?

公元三世纪,时值魏晋时期,中华文化精英突然对老子思想和《道德经》燃起了空前的热情。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400年以后中华文化思想的重大变革。这一思想变革宣告玄学的诞生,以王弼、何晏为代表的思想家纷纷整理、注释古代典籍。

老子《道德经》、《庄子》、《易经》被称为三玄,研究探讨三玄成为时代最热门的思想风向标。玄学得名于《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是老子思想的另一个名字。

老子思想为什么被称为玄学呢?因为玄是老子道家的思想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老子《道德经》中有五玄思想,魏晋玄学建立在五玄思想上。

老子的五玄是:玄牝、玄德、玄鉴、玄览、玄同,体现老子关于宇宙的“生、化、照、觉、同”的认识论和心理过程。

玄牝是第一玄,代表生。《道德经》第6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虚空之神,就是虚空的创造者。

凡夫认为创造万物者是最伟大的,但老子认为创造虚空(谷)者才是最伟大的,所以赞美虚空的创造者为“谷神”。老子很少用神这个字,但还是把创造虚空者称为谷神。

庄子说:“生生者不生,死死者不死”。创造生命者是不会生的,因为本来存在,不是被创造的。让万物死亡者是不会死亡的,因为它是死亡的主宰。这就是佛法中不生不灭的概念,老子说“谷神不死”,就是“生生者不生,死死者不死”,就是不生不灭。

庄子又说“物物者非物”,创造万物者不是物,而是超越了物,因此物物者的命运与物的“必死性”(motality)不同。

这些问题是孔子不关心的,但人的内心关心它,这些问题称为“玄学”问题,似乎与凡夫的日常生活没有半点关系。日常生活是非玄,探讨生命的创造者和生命的价值是玄。

玄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生的问题,即怎么产生?从哪里来?谁是创造者?这不是凡夫的日常生活问题,但是属于玄的问题。玄就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日常生活是非玄,人的心灵是玄,因此关心玄的问题。

玄德是第二玄,代表化育,就是生长养育。生命被创造出来以后,需要有养育者。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德就是施恩与人,因此称为恩德。远古圣人推崇德,周公是以德治国的代表者,恩德是生命成长(化)的必要条件。知恩必报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一条准则。

几千年前如此,今天还是如此,作为华夏后裔和华夏文化传统的继承者,一定对父母怀有报恩之情。儒家观念中,父母的恩德最大,所以对父母报恩是人性的一部分。孝就是对父母的报恩。

老子视野直达太虚空,认为道是产生万物和生命的第一创造者,是第一母亲(玄牝)。

《道德经》第10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儒家讲孝道,孝道是核心价值观。庄子说,天地的恩德最大,但人们却忘记了最大的恩德,即玄德。关于孝道,庄子说了最深刻的话:“忘亲易,使亲忘我难。”这就是今天孝道衰落的真实写照。即使孩子忘记了父母,父母也没有忘记孩子。

庄子最后说:“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前者是父母的恩德,后者则是老子的玄德。父母之恩德是看得见的,但天地的恩德是看不见的,故称为玄德。

只有修道士才有看见玄德的法眼。人忘记天地的恩德很容易,但天地不会忘记人,即使人忘恩负义,天地还是每时每刻供养人需要的空气、阳光和水,还让你双足能够踩在大地上。一想起这些,庄子老泪纵横。

玄鉴是第三玄。《道德经》第10章说:“涤除玄鉴”。人的内心有一面神秘的镜子,能够照见一切精微,即使如微尘也能洞察。人不能看见宇宙精微,是因为这面镜子上被尘埃染污。

孔子说人会在静止的水面上照自己的面容,不会到流水中去照自己的面容。因为静止才具有照亮的功能。

庄子说:“圣人用心若镜,应而不藏,不将不迎。”内心的明镜是人最大的宝藏,宇宙人生的真相一览无遗。



我爱吃兰州牛肉面


这是《道德经》第六章内容。我之诠释目录:有无同在生成之本存在之源。

解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高山峻岭,深谷缭绕,雾气迢迢之雄伟状态和神韵长存,就叫谷神不死。

玄牝者:即有无同一,认识之牝。乃是真牝,真母性称之为玄牝。(参阅第一章之“同谓之玄”)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真的母性生育之门,是天地生成的根本。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有无同一”规律,存在于事物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称之为绵绵若存。使用这一规律,不用过多的劳神费力,称之为用之不勤。

译文:谷神不死:即是髙山深谷,这种自然神态长存。以至更大更多的山川河流乃至宇宙等等的自然现象,都是〈有无同一〉认识之牝,真的母性所生。这种真的母性生育之门,乃是天地之根。

〈有无同一〉规律绵绵不绝永远存在。永远可以用来解释所有的现象。


老乔218152046


谷神,指道。道有造化天地万物之良能,所以称之为谷神。道生万物、就如同河流从山谷中涌出一样。谷神不死,谷神不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只有有形质的生命,才会有生有死,因为道并非是基于形质的生命,所以道不存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它是永恒的。这里说的生命,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狭义的碳基生物,而是指凡是被道所

造化出来的一切,都是广义的生命。这条河流永恒地经流不息,永远不会干涸。道,就像一位母亲样,她繁衍生育出了她的孩子一天地宇宙。

道是一切的开始和一切的母亲。天地一开始只是道播下的一颗种子,那颗种子里面,就已然包含着全部的字宙信息,然后种子发芽,再然后幼苗生根,幼苗再变成大树枝繁叶茂,它的枝叶则化为万物。天地万物,一切都从它们的根处也就是玄牝之门那里汲取水分,不然一切就会戛然而止。水若干枯,万般生机瞬间腐朽为一片焦土,焦土又化为乌有。它们这样一直汲水,为什么水没有被用光的一天呢?

绵绵若存。绵绵,指虽微妙,却无处不在,连绵不绝,充斥宇宙。若存,虽然存在,但是却不可视之以见,不可听之以闻,不可搏之以得,故曰若存。勤是指昏乱乱亡之意。用之不勤的意思是说,以有为用,则物匮则乱,物散则亡。以无为用,则匮无可匮,散无可散,故能终身不乱不亡。故曰,用之不勤。天地万物一直汲取于道,为什么道不会枯竭呢?因为它们只是道那里复制粘贴了一些信息----道的遗传信息。好比从电脑中考贝份文件和一万份文件,相比拷贝一万份文件,会让你电脑里的源文件枯竭吗?很显然,不会。所以说,谷神不死。

老子认为,宇宙只是一座绵绵延延的信息的汪洋,而道则是信息的源泉,从一个叫作玄牝之门的谷神山的山谷出口处,源源不断地向这个汪洋里注入信息:不断地复制粘贴。这就是为什么,老子会一直用水的意象来形容道,来形容天地万物的原因。

任何万物为何能够生生不息呢?人好比是储存道的信息的硬件,需要“神”这个软件来统御一身,而道就好像人神汲取养分的山谷和水源一样不断地滋养着人神,让人能够继续存活。如果有一天道不再滋养生命了,那么人也就死亡了,如何才能够活到天年呢?应当顺应道的运作机制,合于道,至虚至静,让道的鸿蒙之气能够充满自身,故合于道则能够养正气,天下正,则能够长久。世刑人,妖妄邪僻之理蛊惑人心,使人们不再淳朴而妄作妄为,以人道行于天下,不合天道则不和天道系统匹配,就会出现运行不良的情况,就会乱,乱则妄。所以理身理家理业最大的阻碍就是以人道来行事,蛊惑人心的根源在于媒体,舆论,功利心塑造出了这么多的伪人,机心四起。并不是说不让人赚钱,而是说应当行得正,坐的直,才是不失其所的根本。


趣味俱乐部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老子参透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对后来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意思是:生养天地万物的谷神(道)是永恒长存的,这是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生生不息,这是天地的根本。

谷神,严复的解释为:“以其虚曰谷,以其应无穷故称神,以其不屈愈出故曰不死。三者,皆道之德也。”

玄牝,《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对此有注解:“人在母腹,先通天元之息,是谓玄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