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升高的原因,都有哪些,应该怎么办?

任翔宇970


我们做体检时必查的一项血液化验是血生化常规,血生化常规里包括肝功能,而胆红素水平就是衡量肝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其中,总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之和。



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如果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那么原因多半是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因为肝脏能把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再从胆道排出,常见的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和血型不合的输血。如果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那么多半是由于胆道阻塞引起,肝脏合成的直接胆红素排不出去反流入血引起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梗阻性黄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胆道结石、寄生虫和肝胆胰肿瘤等。如果总胆红素升高为主,也就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那么多数为肝细胞黄疸,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胆红素升高的处理:

如果检查出以及有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首先要做的就是排出是否有肝胆疾病(腹部超声),如果是肝炎引起,适当进行保肝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由梗阻引起,就需要手术解除梗阻。治疗以对因治疗为主,针对黄疸的对症治疗一般是服用退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在做肝功能检查时,很多人都会遇到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如果你的化验单上也出现胆红素升高,先不要惊慌,听“问上医”跟你讲讲。


什么是胆红素?

胆红素是监测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三项: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死亡后生成的一种橘黄素的物质,有毒。

直接胆红素是间接胆红素到达肝脏后,被肝脏打包、处理过的无害的胆红素。它最终会进入肠道、肾脏,随着粪便、尿液排出体外。

而总胆红素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和。而不管是直接胆红素升高还是间接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升高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间接胆红素升高

患者出现溶血性免疫疾病,大量的红细胞被溶解在血液里,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进而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病因:某些会破坏红细胞的疾病,像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

(2)直接胆红素升高

被肝脏解了毒的直接胆红素会顺着胆汁,一路来到十二指肠,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患者的胆道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直接胆红素无法进入肠道,而是大量逆流回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超标。

病因:这种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肝门部肿瘤等胆道梗阻疾病。

(3)间接和直接胆红素都升高:

如果患者的肝脏出了问题,生成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多。而且,肝脏肿胀以及肝炎还会影响胆汁排出,导致直接胆红素大量反流入血,于是就出现了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双高的情况。

病因:这种类型的胆红素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病、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性黄疸型肝炎。

肝脏跟胆道不管哪个出了问题都会引起直接胆红素升高,那到底该如何区分呢?

我们一般会根据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来判断。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化验单上数值,如果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在40%~60%之间,一般都是肝脏疾病引起的,如果大于60%,基本上就是胆道疾病引起的。




  胆红素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肝生化指标之一,是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肝功能化验里,除了有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还有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其正常值要清楚,总胆红素: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0~3.42μmol/L ;间接胆红素:1.7~13.68μmol/L。

  造成胆红素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种:病理性原因和生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如剧烈运动、过度疲劳、饮酒过度等生理因素导致。对于这一类情况,一般注意好好休息、调整生活习惯可以自行恢复。

  病理性原因主要有:

  一、肝脏疾病,肝脏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转化的场所,肝脏有疾病,这两种胆红素的转化能力会降低,从而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同时肝脏疾病患者直接胆红素排出障碍,逆流入血液中。胆红素高的肝病患者会出现皮肤黄、尿黄、眼球黄等症状。

  二、胆道疾病,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胆道疾病,直接胆红素从胆道进入肠道内,胆道受阻,直接胆红素不能顺利进入肠道,从而逆流进入血液中,导致胆红素高。此时,导致胆红素高的主要病因是胆结石、胆管肿瘤、胰头癌等。

  三、红细胞大量破坏,当人体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人体的间接胆红素会增加,此时肝脏不能全部转化,导致血液的间接胆红素增高。此时,导致胆红素高的主要病因是白血病、严重贫血、疟疾、溶血性贫血等。

  四、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导致溶血,造成胆红素偏高;同时新生儿先天性胆道畸形也会造成胆红素偏高。

  五、输血错误,临床进行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会造成溶血,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大量间接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造成胆红素偏高。

  对于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胆红素高,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同时,需要注意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少吃动物油(猪油)、高胆固醇食物。此外,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心态。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胆红素升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疸”,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肝功检查能发现胆红素升高,并初步判断原因。根据病因进行预防是降低胆红素的关键。



一、肝功检查——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主要来源于死亡的红细胞,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的代谢成直接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入肠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可能引起黄疸。

肝功检查中三项胆红素指标可以判断有无黄疸和黄疸的程度:总胆红素17.1~34.2umol/L为隐性黄疸(皮肤黏膜不黄染),>34.2为肉眼可见的显性黄疸,34.2~171为轻度,171~342为中度,>342为重度。

二、引起黄疸(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1)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疾病、输血反应、大面积烧伤、大血肿吸收、新生儿黄疸等。黄疸多为轻度,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2)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性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中毒性肝损伤、胆汁淤积导致的肝细胞损伤。黄疸多为轻度或中度,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升高比例相当。

(3)胆汁排泄障碍导致的胆汁淤积(梗阻性黄疸):胆结石、胰头癌、胆道肿瘤、胆管炎、胆道闭锁,以及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等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黄疸多为中度或重度,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1)根据胆红素升高的程度和比例初步判断引起黄疸的病因,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如接触胆汁梗阻、治疗肝损伤,黄疸可消退。

(2)退黄的药物有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但是两种药不适合梗阻性黄疸者使用。

(3)预防措施:①发现皮肤黏膜或者双眼巩膜黄染,或者尿色变黄,怀疑黄疸,或者其他不舒服,及时上医院检查肝功。②平时定期体检是发现的最好手段。③积极治疗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

总之,胆红素的原因众多,建议请专科医生评估和治疗!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胆红素可以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三种,胆红素的最为主要的临床意义就是用来判断患者有无黄疸的发生,黄疸的类型,黄疸程度等。

胆红素的临床意义:

1.用来判断有没有黄疸的形成,黄疸的程度并指导治疗:当总胆红素大于17.1毫摩尔每升,但小于34.2毫摩尔每升的时候是属于隐性的黄疸或者是亚临床的黄疸,说明胆管有轻微的阻塞;34.2-171毫摩尔每升时为轻度的黄疸,171-342毫摩尔每升时为中度黄疸,大于342时属于高度的黄疸。

2.根据黄疸程度来推断黄疸的病因:溶血性的黄疸通常小于85.5毫摩尔每升,肝细胞性黄疸在17.1-171毫摩尔每升,不完全性梗阻性黄疸为171-265毫摩尔每升,完全的梗阻性黄疸是大于342的。

3.判断黄疸的类型:当总胆红素伴有间接胆红素的明显增高多提示为溶血性的黄疸,当总胆红素增高伴有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的时候为胆汁淤积性的黄疸,三种胆红素同时增高则是说明为肝细胞性的黄疸。

希望以上文字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大夫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代谢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就通俗介绍结果如何吧。


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意义是判断有没有黄疸、黄疸的程度及演变过程,数值增大1倍—10倍还是轻度,增大10倍—20倍为中度,增大20倍以上为重度;

可根据黄疸程度判断黄疸的病因;

根据总胆红素(STB、TBIL),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B、DBIL)及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UCB、IBIL)的高低判断黄疸的类型。这里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有差异,以检验单结果的参考值为准。

常见的黄疸有三种类型,即肝细胞损害性黄疸;胆汁排泄受阻所致;溶血所致。

胆汁排泄受阻是肝外胆管阻塞,如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胰头癌等;肝内胆管压力升高,如门静脉周围炎症、纤维化、或因肝细胞肿胀等。结果结合/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非结合/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结合尿检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指标是可以鉴别黄疸是什么性质的,这两个指标是胆红素代谢的产物,梗阻原因尿胆红素是强阳性的,如下图两个加号,尿胆原则是减少或缺少。


肝细胞性黄疸: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肝炎。根据结合/直接胆红素中度升高,非结合/间接胆红素中度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轻度增加或者正常。

溶血性黄疸:结合/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非结合/间接胆红素明星增高;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

因此,根据这里题目提供的验单结果,
总胆红素27,按照验单提供参考值还没增加一倍,间接胆红素是20.3,还没有达到轻度黄疸程度,顶多是亚临床黄疸或隐形黄疸,还可能是仪器误差的结果,当然还需要结合尿胆原,尿胆红素的结果做出判断会更加准确。结合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既往有没有肝脏疾病、胆道结石等原因,必要时检验一下尿胆原、尿胆红素。也可以再观察看看吧,就目前结果暂看很大问题,定期复查一下看看指标有没有变化再做处理。


一盏茶的恬静


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需要重点监测的指标。引起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众多,那么,胆红素升高的原因都有哪些,应如何处理?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所产生。刚由衰老红细胞生成的胆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被肝脏摄取,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以后,经胆道排入肠道。所以,胆红素主要有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三项指标。总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之和,正常范围为3.4-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约占20%,非结合胆红素约占80%。胆红素升高的类型不同,病因不同。

  • 当结合胆红素升高低于总胆红素的20%时,需考虑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增多,超过了肝脏的摄取、处理能力,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可出现皮肤轻度黄染,一般无瘙痒,主要见于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入异型血、蚕豆病、蛇咬伤等疾病。溶血性黄疸的总胆红素升高水平一般不会超过85.5μmol/L。治疗需针对溶血性疾病对因治疗。


  • 当结合胆红素升高占比总胆红素的20-50%时,需考虑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病变环节位于肝细胞水平,是由于肝细胞严重损伤,导致胆红素升高,可出现皮肤中度黄染,伴随皮肤瘙痒,主要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肝细胞性黄疸的总胆红素水平一般位于17.1-171μmol/L。治疗需针对引起肝细胞损伤等我病因对因治疗,同时给予保肝治疗。

  • 当结合胆红素升高超过总胆红素的50%时,需考虑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梗阻,非结合胆红素排出受阻,导致胆红素入血,引起胆红素升高,可出现皮肤重度黄疸,伴皮肤瘙痒,主要见于肝内结石、寄生虫感染、药物性胆汁淤积、胆总管结石、肿瘤等疾病。梗阻性黄疸的总胆红素水平一般高于171μmol/L。治疗需解除胆道梗阻,如去除胆道结石,切除肿瘤等。


综上,胆红素升高病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来源增多引起,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损伤引起,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去路受阻引起。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1、胆红素升高有哪些具体原因?

每个人的体重的7~8%由血液组成,血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人体输送氧气,我们跑步、说话、玩游戏、想心事,这些过程都要消耗氧气,而血液中的红细胞就是运输氧气的主要“负责人”。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寿命,红细胞也是,平均寿命120天左右。“死亡”或“发生故障”的红细胞需要被清除掉,处理这批红细胞的部位就是肝脏,而胆红素就是红细胞被肝脏代谢时的中间产物。

因此,胆红素代谢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胆红素升高:起点即红细胞短时间内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终点即肝脏出现问题,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寄生虫等都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发生异常,进而引起胆红素升高。


2、超过多少算胆红素升高?

如前所述,胆红素是红细胞被代谢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而处理胆红素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被处理前和处理后的胆红素的性质是不同的,被肝脏处理前的胆红素叫间接胆红素,不可以被人体排出体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毒”),被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叫直接胆红素,可以被人体排出体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无毒”),总胆红素等于两者之和。正常人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当总胆红素>17.1μmol/L时,即胆红素升高(不包括新生儿,他们的红细胞和普通人不同,所以胆红素的水平也和普通人不同)。医生常常根据三者水平的高低来推测病因。


3、该怎么预防?

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可以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所以没有特别针对性的预防手段,对于有血液或肝胆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加强检查和治疗,对于普通人,建议健康饮食、规律生活、不熬夜、不加班,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胆红素升高升高可以引起皮肤变黄、瘙痒(黄疸)和眼白发黄(巩膜黄染),对于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


兰斯破仑


你好朋友,论胆红素升高可能产生的原因,可能源于这些疾病:

脂肪肝

药物性肝损害

吃降脂药损伤肝胆功能

胆红素轻度升高,莫惊慌

根据研究报告,胆红素浓度高时患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80%,说明胆红素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作用。查体前的疲劳熬夜,休息不好导致肝细胞转化直接胆红素的能力有所影响。

如果胆红素偏高又合并乙肝的这些患者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定期随访全面检查。

发现胆红素偏高后,应按照医嘱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在饮食方面,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类食物可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提高人体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食用肉类时,一定要适量而且最好不要采用油炸、烧烤的方式烹饪,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鲁南制药健康快车


门诊上经常有人拿着自己的体检报告来问:“肝功里面检查的胆红素为啥偏高?怎么回事啊?”胆红素是肝脏生化指标,它除了可以判断是否是黄疸外,也能断定肝功正常与否。总胆红素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直胆(DBil)和间胆(IBil)。

胆红素大部分由衰老的红细胞形成的,也有一少部分来自于肌红蛋白。胆红素分布在肝脏和脾脏以及骨髓中,血红素氧化酶与人体形成的血红素产生化学反应变成游离胆红素。因其具有脂溶性,很难溶于水,不经由肾脏代谢,和白蛋白一起进入肝组织,像这类未结合胆红素被称之为间接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经血液循环至肝后,与葡萄糖醛酸生成结合胆红素,此类胆红素成为直接胆红素(DBil),因其水溶性较大,且可从肾脏排出体外。结合胆红素肠道内转换为尿、粪胆原。

血液胆红素增高的原因众多,胆红素代谢异常,体内积聚过多胆红素后形成高胆红素血症,出现身黄、目黄、小便黄等症状。充分评价胆红素增高的因素应明确到底是直胆还是间胆的异常。间胆(IBil)增高是⑴胆红素产生过量、⑵肝脏重新吸收降低⑶肝脏结合力减弱。与间胆(DBil)正好相反,直胆增高往往提示肝脏实质性伤害,亦或是由于胆汁阻滞,从而胆红素释放,进入胆管,随之,越来越少胆红素经由肝细胞进行血液循环。@生命召集令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