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藝術首先應該讓人看懂,多數人理解不了的藝術毫無價值”這一觀點?

睡杲杲_


我不認同本標題,首先藝術是小眾的,更不能趨向雅俗共賞的路子。學養的高低,取決於作品的高下,有些作品被後人發現,其中的凡高和中國的黃賓虹,從作品的高度論當時,他們只因孤絕品高,沒人賞識,放當下實難一求。我寧求一畫難賣,也不願成為一個大賣的畫匠。


只談畫事


藝術首先應該讓人看懂,多數人理解不了的藝術毫無價值

之前我們談論過什麼是藝術,藝術就是任何人想要把它表現為藝術的東西,就是人的創作技能,由於每個人的創作技能都存在差異,有高有低,所以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也存在差異,有的讓人賞心悅目,有的讓人一知半解,雲裡霧裡去的,不知道是什麼,


由於人們痕量藝術的標準發生了改變,就如上段所說藝術就是任何人想要把它表現為藝術的東西,所以看得懂或看不懂的,都是藝術,只不過價值不一樣就是了;我們就拿油畫藝術來說吧,抽象派油畫是大多數人都看不懂,也理解不了的,但抽象派也是藝術,


對於抽象派油畫的價值,我們要一分為二的說,比如,20世紀抽象派繪畫大師畢加索的畫作也是大多數人都理解不了,但就是價值連城,而且是在畢加索生前就很值錢,畢加索的“立體主義”抽象藝術受到很多畫家的追捧,這體現了畢加索抽象藝術的價值,

不過,世界上也只有一個畢加索,大多數學畢加索的當代畫家的作品就不受人們的歡迎,自然也就沒有藝術價值了,就像梵高生前的作品,無人問津,沒人願意買,對於梵高自身來說,這樣的作品是毫無藝術價值的(如果有藝術價值,在當時就有人買了),

畢加索晚年時曾說過:“立體主義就是一場騙局”,言外之意是多數人理解不了的藝術是毫無價值的。


詩夜城主


大多數人都懂的藝術屬於雅俗共賞流行音樂和美聲唱法的價值不可比,齊白石的畫,雅俗共賞人人都喜歡,比如活靈活現透明質感的蝦,那些栩栩如生的小蟲。那些寫實的油畫畫出來和照片一模一樣。人們第一眼看了會驚呼“哦,畫的真像。”

一、市場上流行的“行畫”,這一類的商品只能說是商品,他們呢就是仍然都能看得懂,畫內容很迎合大眾。比如畫雍容華貴的牡丹,大氣磅礴的山水,一幅靜物或者一盆花。油畫也好國畫也好,一般都技法比較成熟,但是比較甜媚俗氣,說實在的藝術價值真的沒多少。看得懂沒藝術價值。

二、再看一種畫,也許看不懂,但是藝術價值卻是很大。比如畢加索的畫,凡高的畫,以及新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各類表現主義,野獸派……克利不無偏頗地說,現代藝術就是不去反映物質世界,而去表現精神世界,表現主義藝術家通過對精神世界的把握,一方面深入挖掘藝術語言的豐富性,通過符號和情感的聯繫達與抽象表現的純粹境界,另一方面則反過來指向現實,從內心的體悟出發,從中解釋組織和改變視覺中的世界。普遍人也許看不懂那些像是隨意塗搽的色塊、破碎分解的肢體、高度抽象的形象符號……畢加索對於他的作品經常保持沉默,希望給予觀賞者自由的體驗空間,但是對於《格爾尼卡》這幅作品他曾解釋道畫作中的牛、馬和以生氣勃勃的線條繪出的手的含義,以及西班牙神話中那些象徵的起源的涵義。他說:“……牛代表殘暴,馬則代表人民。不錯,我在那畫裡用了象徵主義,那幅畫是存心向人民呼籲,是有意識的宣傳……”這幅畫當時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吳冠中說,美盲是當下最可怕的,藝術價值不應以看得懂看不懂去衡量,有感染力的作品,給人啟迪和震撼,留下時代烙印和影響力的作品才有價值,大師的作品看不懂也要用心體會,聯繫作者時代環境細細品味,定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小崔書畫


愚以為,真正的藝術既是陽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雅俗共賞,形神兼備,氣韻俱佳,藝境深遠,格調高雅,品位高尚,方可經得住歷史推敲和大浪淘沙,流傳千古,彪炳千秋!








祖顯忠


藝術是人所創造的。

人在自己的生存歷史中不僅創造了藝術,也創造了科學,哲學等很多隻有人類才有的事物。對於高深的科學,絕大多數人也不能理解,但不能說那些就沒有價值;對於不同的哲學思想和神學思想,大多數人也是一知半解,雲裡霧裡,但這些無外乎也都是我們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對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樹立我們的倫理道德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藝術也是如此。藝術家也有不同的思想層次,他們將這些不同的思想層次揉合在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有些思想層次能夠讓大多數人所理解,而有些思想層次大多數人就無法理解。因為藝術雖然也是來源於生活,但很多又不是生活的簡單再現,而是一種變化的再現,是一種凝鍊,凝鍊到一定層度時也會出現更加抽象的表達。

但我們不必去在意這些。正如我們不必去刻意瞭解原子世界和量子世界的區別,不必去了解在哲學世界的費爾巴哈到底和康德都有哪些不同一樣。我們不必非要鑽進那些看不懂的藝術的牛角尖裡,而只欣賞那些看得懂的藝術,並在其中得到美好的薰陶就好了。





德國諾亞


我個人基本同意這種觀點。藝術是有深淺的,這一點勿庸置疑,人們常用“道行”來形容藝術的學養程度,比如,很多人看不懂畢加索的畫,看不懂何紹基的字。

要搞清題義的真偽,我想還是應該回歸到藝術從哪裡來,藝術究竟是為誰而藝術的問題。一切的藝術都源自生活源自大眾,藝術歸根結締還是要為大眾服務,其價值的評判衡量也應當取自大眾

藝術不是科學,科學研究揭示的是自然現象、自然規律,因此最高端的科學只掌握在最頂級的科學家手中,普遍大眾看不懂、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藝術不是這回事,藝術的本質是歷史社會性,它的受眾是主觀的人,而非自然現象和規律。因此,藝術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力求使最廣大的民眾受到感染、得到陶冶或者享受,它的本質是一種美妙。從這個層面來講,雅俗共賞才是一切藝術應當追求的最高標準。

藝術包羅萬象,正因其鮮明的社會性,使其具有歷史與時代的雙重價值。比如範曾的畫,市場裡一幅可值百萬金,這是時代價值,跳出這個時代價值,它還具有歷史價值,亦即藝術價值,能流傳多久、會讓多少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它究竟帶給世人多少藝術的能量,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價值。所以,博物館裡高掛著的,古玩市場壓箱底動輒標價億萬的藝術品,只是他在這個時代的市場價值,並非歷史與藝術價值本身。

藝術通過感觀與思維讓人獲得美感與享受,能使更多的人懂它、愛它、珍惜它,這本身就是作者的藝術高明之處。

就像寫詩詞一樣,最高端的詩詞經典並非以生僻孤高為貴,恰恰是以平字取奇、常字見險,往往都是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樸素之作。至於畢加索高不高,何紹基高不高,王冬齡強不強,沃興華牛不牛,不是今天的藝術評論家說了算,遲早還是要交由歷史交由大眾來評判。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藝術現有很多種:繪畫、雕塑、工藝、 建築、音樂、舞蹈、文學、戲曲、電影等,為什麼有好多人根本看不懂一幅藝術畫的美在哪裡,而繪畫的創作者才會真正的理解出繪畫表達的感情。

對於藝術而言,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層面認為藝術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反應,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的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

比如繪畫領域的畢加索16歲時畫的《探望病人》一畫參加全國美展,具有相當寫實的造型水平,而後畢加索又受到賽尚藝術的影響,在塞尚的基礎上,對繪畫結構進行探討,研究作品顯出幾何化傾向,開始將形象分解成各個平面,並從予以組合。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加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已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的行使著它的威力,他不要規律,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從具象到抽象,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立體主義創作的主要特徵在畫面上將一切物體形象破壞和肢解,然後加以主觀組合,以所謂立體的表現出物體的不同側面,它的意義在於空間處理的新觀念,它實際上是主宰20世紀藝術中抽象和非具象的繪畫流派的直接源泉,是藝術中一場最徹底的革命。

所以能夠看懂的是淺層次的領域,每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都有它背後的歷史痕跡和特殊意義,我們欣賞藝術作品要深刻的理解藝術創作背後特殊的歷史意義。





李子繪少兒美育


如何看待“藝術首先應該讓人看懂,多數人理解不了的藝術毫無價值這一觀點?

這句話本意沒有錯,但不能絕對化,多數人理解不了的藝術毫無價值就有些絕對化。

對於一門藝術的評價,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無定數,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是否用良心說話。

對藝術(音樂、戲曲、書法、繪畫等)作品,既要有下里巴人


也要有陽春白雪


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學藝術才有發展,才有創新,才有超越。

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提出的“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對藝術的發展方向都有現實地指導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廣大藝術工作都應永誌不忘。


方1112


對於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藝術來源於生活,這是沒問題的,作為書法來說肯定是寫字,但是寫字不一定是書法。寫字是最基礎的,具有實用性,大多數人都看得懂,如楷書、行書、隸書等;而書法是在漢字組成的基礎上,具有了一定的藝術性,如草書、篆書,從字形、結構、筆法、墨法、線條等方面有了很大變化,脫離了實用性,上升到藝術高度,一般沒有書法功底的人難以辯識,但不能說沒有藝術價值。張旭光先生講,隨著社會的發展,草書和篆書已經成為純藝術,不再具有實用性。縱觀歷史上留存於世有大量草書珍品,是當代書法人孜孜以求,難以攀登的藝術高峰,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其藝術價值難以估量。





風靜齋主


藝術不是供多數人讀懂而是供時間解讀的。

最優秀的藝術是走在人類前面的。

現代派的誇張、變形、荒誕、野獸、立體、未來、達達、表現、超現實、抽象,今天的人類似乎似懂非懂了,但藝術又抽身走掉,玩後現代去了,有些現代派又成了保守派了。

人類面臨突如其來的處境和不確定的未來,成天視而不見誇張變形,有意思嗎?

只會添亂,只會無聊,只會感到不踏實。

而當年誇張變形,是因為現實太平庸。

現在,還是無主題多元化碎片化周星馳一樣搞笑以安慰人類慌亂的小心靈吧!

儘管周星星那笑就像在哭。

儘管很多人沒搞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