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很多中年人,不喜歡過年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30歲,今天元月15號。18號發工資,算了一下,買完年貨,留好要給侄女侄子雙方父母,還有自己孩子的紅包錢,這個月工資一分不剩……反正過年就是年年難過年年過


還有沒註冊的用戶名嗎太tm煩人了


現實是很多中年人,不喜歡過年你怎麼看?

很多年前,沒到過年,父親都會說,不喜歡過年,當時我還小,並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奇怪,怎麼還會有人不喜歡過年呢。

過年多好啊,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拿,還有吃不完的好吃的,還能去各個親戚家走到走到,多好啊!

等到我自己年紀大了,比如這兩年,我突然開始理解父親了,人到中年,開始不喜歡過年了。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過年開銷太大!

就好像我上面說的,孩子過年了有新衣服,紅包,好吃的。但是這些都是要大人來買單的!

還要去看望長輩,買年禮,一大波需要花銷的地方!

第二:人情往來太繁瑣!

也許孩子們喜歡去走親戚,但是大人其實是不願意去的,現在每年過年,我只想安安靜靜的在家待著,或者到離家不過百米的叔叔家走動走動,這樣就很好的。

因為農村的親戚多,如果一家家拜訪下來,可能要好幾天,往往一個春節下來,並沒有覺得感情促進了多少,反到是又累又繁瑣!

第三:關係不和睦,過年也要相處!

不知道大家周圍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就是親戚直接不和睦,平時根本不來往,只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因為長輩的原因,不得不見面。就算見了面也是互相看不起,各種掐各種懟,真的是心累!

我想各家有各家的情況,我也只是說了我知道的這些,不知道你們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給我留言!


左岸花語


小時候喜歡過年穿新衣服、放鞭炮、吃餃子,那時候的新衣服媽媽早早的就準備好了:內衣、內褲、襯衣、襯褲、棉衣、棉褲,裡裡外外煥然一新,所有這些自己都不用操什麼心,全部由父母長輩們準備齊全,而我們只需坐下來吃吃喝喝就OK了。就這麼無憂無慮的春節,當然銘記在心,終身難忘了。自然覺得很有意思了。

記得小時候一進臘月門,爸爸就會往家裡運年貨了,硬貨便是一付豬下水,一付羊下水,半扇豬肉,一隻整羊全部都冷藏在淺的水缸裡,然後由媽媽滷煮成熟肉,各種的烹炒煎炸,做成紅燒肉、肉丸子、豬頭肉、豬耳朵真的是又香又脆,豬大腸也乾淨肥而不膩,還有香噴噴的羊雜湯、用煉出的羊油炒成油茶一個正月都喝不膩,又暖胃又養生。

過了初一就開始跟上父母走親訪友,到了那家郜熱情相迎傾心接待,各家準備了美味佳餚,兜裡裝滿了長輩發的壓歲錢,好久不見的兄弟姐妹其樂融融的閒話家常。

從初一到十五喜慶的鞭炮聲噼噼啪啪的不斷,正月十五的社火焰花過後,節日帶來興奮的心情才平息下來,而營造這一切的不是我們自己。

人到中年承擔起了生活的負擔,必須要創造出兒時所享受過的快樂為下一代,對自己而言就不喜歡過年了!


天晴和藝


以前過年是享受,辛苦耕耘了一年,倉庫裡的穀子小麥玉米堆成小山了,冬瓜南瓜土豆紅薯羅卜大豆也堆成小山了,養的豬豬也肥嘟嘟了,大人們也難得空閒一下,趁著過年好好享受一下豐收的喜悅,平時一年到頭沒捨得上街買一次肉吃,可是過年了每家都毫不吝嗇的殺一頭豬做臘肉吃,還要不亦樂乎的忙著自制好吃的年貨,孩子們都歡天喜地的期盼著新衣服壓歲錢和好吃的,舞龍舞獅雜耍唱戲放鞭炮好不熱鬧,現在過年是受罪,開豪車送豪禮走親戚相當風光,親戚們都熱情洋溢,聊生意聊未來好不投機,騎摩托搭公交走親戚相當寒磣,大家都保持沉默氣氛相當的莊嚴肅穆好不尷尬,還不如早點回家找牌友們搓一陣麻將,或者躺被窩裡玩一陣遊戲,現在過年對成年人就是見證貧富奇蹟的時刻,對於沒錢沒事業的成年人來說過年就是受罪,這就是原因。


啊波走天涯


中年怕過年,過年在中國是最大節日,消費很大,如果收入高還可以應付,如果收入一般非常很難,我大兒子四十幾歲工資低至今獨身,過年我們要求他回來團聚幾年都很失望,怕我們講他,主要無錢怕消費大,實際父母年老回家一快談談心,交流一下想法或規劃,可憐父母心,也望子女們困難老人會原諒的,只要孝心到就行了,只要努力總會進步的!


結紅529


自打popo冬天來我們這兒住,我就再也不想過年了,一提過年頭就大。每年春節初一就是她那些農村及本地親戚的聚會,你們想象一下,不大的餐廳擺兩桌,早起就開始迎接,忙活做飯忙活收拾,一直等到他們撤退收拾完就下午四五點了。然後初二初四初六七她家那些亂七八糟八竿子打不著平時不聯繫不走動的以及走動的隔三差五來一幫是什麼鬼。然後等到她正月十六的生日又這麼重蹈覆轍來一遍。popo別看是農村人,喝酒抽菸樣樣不落,每逢這幾天,她就像來了撐腰的,耀武揚威的,我就想不明白了,住在兒子家又不是你自己家哪來那麼大的譜?這麼折騰孩子是啥意思!過年是所有節日裡最沒勁最繁瑣最浪費的節日!


聖安德魯斯的碎片


小時候過年是為了能吃點好吃的,能穿個新衣服,還能收紅包,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都提高了,家家都富裕了,跟過年不過年沒啥區別了,作為中年人來說不喜歡過年是很正常的,畢竟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壓力,社會的進步,對中年人來說都是負擔,我作為一箇中年人來說過年就可以好好休息,常年奔波在外,過年就是最好的休息日吧?也是一家人團圓的

快樂。


緣分虹橋


現在很多中年人不喜歡過年。當然了,我也不喜歡過年,小時候過年有盼頭那時候平時吃不著什麼好吃的,平時也穿不著新衣服,到過年時候做一件新衣服,過年時候能吃點好吃的,所以那時候都盼過年。

現在平時想吃啥就吃,想穿啥就買,也用不著等到過年了。

現在過年唯一的樂趣也就休幾天假,和親戚朋友家裡人能聚一聚。像我這沒有父母的,也聚不起來了,所以就不喜歡過年。


喜歡旅遊的小月


說白了,就是錢的問題!以前過年有年味,是因為以前物資匱乏,過年才弄些好吃的,買新衣服,那時候過年真是個節,特別小孩,還會有一點壓歲錢。改革開放後日子越來越好,年味慢慢淡了,但是我個人覺得年味淡是2010年以後,房價物價飛漲,收入卻停住了,各行各業都難了。。。


黑山老妖37625003


對於我來說不是不喜歡過年,是不願意面對自己一年的時間生活上沒有太多的起色。是不願面對親朋對自己的“盤問”和與同齡人的對比。

91年出生,大學畢業打工三年,攢了一些錢,學別人做生意,做餐飲。由於沒有經驗不懂經營,賠掉了自己的存款還欠了朋友一些錢。

經過短暫的心理調整,決定再次幹會本行重新開始,當年回家過年,由於未婚,被家人催婚,在催婚的過程中,父親提及我之前的生意。對我的做法和行為習慣毫不留情面的指責,過程中和父親發生爭執,第二天就離開家,開始了又一年的打工生活。

從家裡出來後,在考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分析自己,覺得生意失敗還是自己的一塊心病吧,雖然當時覺得自己能輕易放下,可事實是把它隱藏在某個角落沒有真正的去面對吧。覺得誰都可以評論和指責,關於失敗的問題更多的是希望家人的鼓勵和開導,雖然最後還是要自己面對。分析父母,由於家在農村同齡人都已經結婚生子,父母比較替我著急,另外也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馬上又到年末了,今年換了一份工作,中間因為手術錯過了重要的考試,幾個月沒有辦法工作,工作幾個月的錢部分用來生活,部分用來支付手術的花銷。一年下來還是沒什麼積蓄,甚至還有一些欠款沒有還上。今年還是因為種種理由不願回家過年,可是還是要回去的,雖然有不願面對的盤問和比較,有不是那麼完全理解我的父母,可我知道他們在我的成長中不斷給我呵護和溫暖就夠了。

自己的生活,管它別人什麼看法;只要努力了,管它有沒有起色。能回到那個有爸有媽的家,多聽聽他們說說話,給努力一年的自己和即將向下一年出發的自己充充電,帶著家人給予的力量去面對生活的困苦。應該沒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